光和初年【174年】一月初


    劉宏下詔改年號建寧為光和。


    。。。章德殿。。。


    隨著趙忠的話音落下,文武官員行禮完畢。


    劉宏看著朝堂之上的官員,劉宏心中明白,今日的朝會過後,大漢和自己都將要迎接來一場風暴。


    戰勝這場風暴,則劉宏將成為整個東漢帝王中唯一一個掌握整個天下的皇帝;如果失敗,那麽自己的生命也就定格在了這一年。


    似乎是覺察到了,今天朝會會有大事發生,朝堂的氣氛曉得有些緊張,所有朝臣都靜靜的等待著天子開口。


    “諸位,今日朝會,既是朕改年號的第一次朝會,也是新的一年的第一次朝會。今天朕要宣布一項重大的國策。”看了堂下的眾人,劉宏麵無表情的開口說道。


    楊賜和袁逢聽聞此話,當即對視一眼,心中明白,他們既想看到又不想看到的那一天來臨了。


    想看到,是因為他們明白,如果天子不走出那最後一步,這天下的世家豪強還無法下定決心反抗。


    不想看到,是因為他們明白,天子走出那最後一步,就代表皇權和他們實力豪強隻能存在一個。當今天子不僅是威望極高,更是將兵權牢牢的掌握在手裏。


    如果可以,他們甚至希望,隻要劉宏不走出最後一步,他們可以等著劉宏駕崩後,在反擊。劉宏在位一日,隻要不動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他們都可以退讓。


    “臣,請陛下明示。”太傅胡廣第一個站出來說道。


    隨著胡廣出聲後,忠於劉宏的官員,如陳蕃,如李膺,尹勳,王猛,曹嵩等人也是紛紛站出來。


    而以袁逢和楊賜為首世家官員,則是默默的站立在原地。他們明白,劉宏不會因此治罪他們。


    “度田令。”劉宏緩緩的說出三個字。


    “昔日光武皇帝就打算對全國的土地和人口進行普查,但是因為某種原因,最後沒有實施下去。今天朕要去完成光武帝沒有做成的事。”劉宏開口說道。


    “陛下,臣以為不妥。”當即一名世家官員開口說道。


    “有何不可。”劉宏冷淡的說道。


    “陛下,昔日光武帝實施度田令,天下百姓無不反抗,險些讓大漢分崩離析,光武帝也是因此才取消了度田令。現在陛下實施度田令,豈不是讓大漢大亂。”


    看了一眼開口之人,劉宏大笑一聲,繼續說道:“好一個天下百姓無不反抗,度田令的目的是為了公平地分配土地,確保人民的生活穩定和國家的繁榮。自古以來,土地一直是社會矛盾的焦點。有些人占有大片土地,而另一些人卻隻能勉強糊口,甚至勉強糊口都做不到。”


    “你告訴朕,占有大片土地的人是誰,勉強糊口都做不到的人是誰。”劉宏的語氣變得有些冷。


    聽到劉宏的冷語氣,開口之人不禁感到一陣緊張,但他仍然堅定地迴答道:“陛下,倘若真的實施度田令恐怕國將不國。臣請陛下三思。”


    “羽林郎何在。”劉宏大吼一聲。


    隨著劉宏的吼聲,羅士信當即帶著數十名羽林郎進去章德殿。


    羽林郎們手持利刃,恭敬地等待著劉宏的命令。


    劉宏目光掃過眾人,緩緩的開口說道:“將此人拿下,夷三族。”


    “諾。”羅士信當即應諾,隨即便有羽林郎便上前將說話的官員拖出殿外。


    “司馬防,你認為度田令是否可行?”劉宏的聲音平靜下來,但其中透露出的壓迫感卻讓在場的每個人都感到了一絲寒意。


    司馬防心心中一緊,他不明白為什麽天子越過那麽多官員選擇問自己。


    自己也是世家豪強的一員,如果讚成,那麽司馬家就會成為天下世家公敵,即使自己是假意迎合;如果不讚成那麽前車之鑒就在眼前。


    司馬防心中猶豫了片刻,心中有了對策。


    隨即開口說道:“陛下,度田令雖然在理論上可行,但實施起來卻存在很大的困難。”


    “首先,度田令會損害一些人的利益,會引起一些的不滿和抵觸,可能會導致社會動蕩。


    “其次,度田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目前國家財政並不富裕,無法承擔這樣的開支。


    “最重要的是,度田令的實施需要時間,而現在草原的烏桓和鮮卑雖然經過幾次打擊,已經無力和我大漢對抗,可如果將大量資源用於度田令,他們一定會趁機作亂。對大漢構成威脅。”


    劉宏聽完司馬防的話,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點頭說道:“司馬防,你可以退下了。”


    司馬防鬆了口氣,心中暗自慶幸。


    看著司馬防,劉宏心中也是感歎道,不愧是生出司馬懿的人,的確能忍。


    司馬防沒有讚同度田令,也沒有不讚同劉宏的度田令。也讓劉宏沒有辦法治罪。


    至於袁逢和楊賜兩人,劉宏是不打算問的。因為雙方心裏都明白,既然劉宏已經在將這件事在朝堂說了出來,就再也沒有迴旋的餘地。


    劉宏勝他們也是徹底消失在大漢的舞台;他們勝,則劉宏亡,世家豪強繼續把持大漢。


    “陛下聖明,臣,讚同。”陳蕃第一個站出來附和。


    看向陳蕃,這位已經八十多歲的老人,劉宏心中生出了感激之情。同時對於胡廣也是頗為失望。


    要知道王猛這些人畢竟無論官職,還是在士人之中的威望都遠遠不如陳蕃和胡廣這些人。


    雖然今天的朝會對於劉宏來說,隻是通知,而不是商議。但是如果真的隻有王猛幾人附和,對於劉宏來說就先輸了一陣。


    隨著陳蕃的出麵,一些官員也是紛紛站出來支持。


    “臣,李膺,附議。”


    “臣,王猛,附議。”


    “臣,曹嵩,附議。”


    “臣,戲忠,附議。”


    “臣,李靖,附議。”


    “臣,尹勳,附議。”


    “臣,胡廣,附議。”


    “臣,…………”


    看著附議的眾人,劉宏開口說道,“既然如此,朕決定先在大漢的冀州,青州,豫州,兗州,司州,徐州六州實施度田令。”


    “退朝後,尚書台即刻擬詔,派遣官員前往六州宣詔。”


    “同時監察院也要派出監察禦史前往各州監督。司州就由司隸校尉負責。”


    “剩餘五州,荀攸負責豫州,袁紹負責兗州,曹操負責冀州,楊彪負責青州,至於徐州就由徐州牧劉焉負責。”


    這一切自然是和王猛商議過後決定的,荊州,益州,揚州和交州這四州不動的原因是因為劉宏暫時還不想舉世為敵,而因為劉表和劉虞的原因,這幾州的世家豪強也樂於看著。


    在他們眼裏,中原世家太過於強大,他們不相信劉宏能勝;同時這幾年因為劉宏大權在握,他們也不相信中原的世家能勝。


    所以他們會覺得劉宏和中原世家會陷入持久戰中,等到那個時候他們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隻不過他們不知道,楊賜和袁逢以及劉焉身邊的主要謀士都是劉宏的人。否則他們一定會跟隨中原世家參與進來。


    至於讓荀攸負責豫州,則是劉宏給潁川世家最後的選擇。


    曹操負責冀州則是因為冀州有著冀州衛和太平道,對於劉宏來說冀州已經是囊中之物。同樣司州也是如此。


    而至於讓袁紹,楊彪以及劉焉處置兗,青,徐三州,那就是給他們一個將這三州所有世家豪強聚起來的機會。


    劉宏要的就是將這些反抗勢力一網打盡,免得以後在花時間慢慢去清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從鏟除世家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王灰太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王灰太狼並收藏漢末從鏟除世家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