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五年三月。
就當幽州在王猛一係列的改革措施下;就當在京師陳蕃全力組建監察院下;就當東廠在張讓的統領下,整個東廠一分為二,一部分隱藏在暗中,另一部分也是成為了大漢明麵上的衙役,擁有抓捕各州郡違法亂紀的官員。
劉焉,劉表和劉虞也都抵達了徐州,荊州和益州。
最先到達的是徐州牧劉焉。在劉焉抵達徐州的當天,徐州的頂級家族除了糜氏其餘之人就第一時間前往拜見劉焉。
劉焉也是野心勃勃之人,如今天子鏟除世家之心,早就已經是明麵上的事情。劉焉明白這也是自己的機會,自己有些劉氏宗親的身份。
果不其然,在不久,袁氏和楊氏以及一些其餘各州的頂級世家都秘密派遣人來徐州麵見自己。
劉焉心中暗喜,他知道這些世家都是看準了他的身份,希望能夠借助他的身份來保護自己的利益。他也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建立自己的勢力。劉焉明白這些世家如今缺少的隻是一個機會,而自己的出現就給了他們這樣一個機會。雖然自己最想去的州是益州,但是劉焉也明白,徐州位於中原,更能得到這樣世家豪強的支持,隻要自己做足準備,再加上世家豪強的支持,未必不能坐上那個位置。
但是劉焉也明白如果貿然行動,到時候不僅不能成事,反而會被當今天子所害。
於是劉焉一方麵在徐州兢兢業業的為百姓做事,做出一副忠於天子的姿態;另一方麵與各大世家秘密會麵。劉焉不知道的是劉宏早就明白他是個什麽樣的人。早就召見大漢前十的商賈之時,劉宏就已經利用糜家在徐州布局了。
尤其當徐州衛調離徐州之後,更是是劉焉喜出望外。雖然他是徐州牧,但是徐州衛是隸屬大漢的中央軍,雖然這支軍隊中也有不少是徐州世家的人,但是畢竟他們不是屬於自己的,屬於他劉焉的軍隊。
在徐州衛調離後,於是,劉焉和這些世家代表商討了具體的合作計劃。劉焉決定組建一支隸屬自己的軍隊。
劉焉和這些世家代表開始行動起來。首先那些支持他的世家在徐州各地故意引起騷亂。而劉焉作為徐州牧,一州的軍,政,財可以說是集於一身。於是劉焉一方麵上奏劉宏,一方麵打著平定叛亂的名義招募士兵。
而當劉宏收到劉焉的奏章後,也是冷笑一聲。隨後就同意了劉焉了請求。
調離徐州衛,也是為了給他劉焉這個機會。畢竟徐州衛早就成軍,戰力雖然比不上大漢邊境的涼州衛,並州衛以及幽州衛。但是也絕對不容小覷,如果將這支軍隊放在徐州,劉宏相信,憑借徐州世家在徐州的影響力,這支軍隊早晚會被劉焉掌控,既然如此還不如將他調離,到時候隻要將軍中徐州世家的將校清理幹淨,還能夠成為平定徐州之亂的鐵軍。
而劉宏也是令冀州衛的高順嚴格控製馬匹進入徐州,徐州可以有一支世家豪強的軍隊。但是絕對不能擁有騎兵,甚至是重騎兵。如果有足夠的馬匹,以中原世家豪強的財力在徐州拉起一支重騎兵絕對不難。
。。。。。。
第二個抵達的是荊州的劉表。劉表也是野心勃勃之人,如今正是春秋鼎盛之時。對於大漢如今的局麵他劉表怎麽能夠看不出來。隻不過和劉焉不同的是,劉表並沒有想通過這些世家豪強起兵反叛劉宏。
對於劉表而言,天子封自己為荊州牧,自己就守住這一畝三分地。如果真的天下大亂,他劉表自然也要趁勢崛起。如果天子真的鏟除世家豪強,自己自然也要踏踏實實的管理好這荊州。
劉表抵達荊州後,荊州的世家也是第一時間拜訪了劉表。在黃家, 蒯家,蔡家等荊襄大族的支持下,劉表也很快穩定了荊州的局麵。劉表深知這些世家豪強支持自己的原因,無非也是看中自己劉氏宗親的名頭。但是劉表也明白,自己想要掌握荊州離不開他們。
在雙方都心知肚明的情況下,倒也萬眾一心,在荊州沒有朝廷的主力大軍駐紮。劉表便以荊州境內的蠻族經常騷擾荊南為由,上奏劉宏,組建一支荊州軍。
劉宏對此自然也是沒有任何意見,在劉焉和劉表上任前,劉宏早就下了詔書兩州的賦稅全部運往了京師。他們想要幫助劉焉和劉表建立軍隊,這些世家豪強就需要自己出錢出糧去招募軍隊。要知道組建一支軍隊需要的錢財可不是少數目。
而劉宏相信不管是徐州還是荊州新建立的軍隊,其兵員的主要來源一定來自這些世家豪強的奴仆。這一點也是劉宏想要的,隻要解決了幽州和北方外族問題,隻要在設局,讓劉焉和中原世家覺得劉宏的主力大軍沒法調動的情況下,劉焉就絕對會起兵謀反。到時候就可以一舉鏟除中原的大部分世家豪強。
。。。。。。
劉虞則是一個沒有野心,是一個純粹忠於劉宏的劉氏宗親。他以為天子之所以將自己三人分別派往益荊徐三州,是看出來如今世家豪強已經越發行不軌之事。
當劉虞接到詔書後,也是第一時間就前往益州牧。隻是當劉虞在前往益州的路途上,天子劉宏派遣了戲忠前來尋找自己傳達了天子的命令。
劉宏明白如果讓劉虞去治理涼州,去治理並州。那麽劉虞絕對是個牢靠的人,但是如果讓劉虞去和益州的世家豪強作鬥爭,劉宏覺得劉虞未必是他們的對手。
但是益州的好處就在於,益州相較於荊州和徐州,交通不便,益州世家更是山頭林立,短時間內,這些益州的世家豪強還感覺不到威脅。而劉虞更是算個老好人,將他派往益州也能穩住益州世家豪強的人心。最重要的是在原本曆史上,劉虞擔任幽州牧,因為其施善政,讓幽州烏桓對於劉虞都是感恩戴德。
在益州的南部,有著眾多的蠻族勢力。如果這樣蠻族能夠在劉虞的治理下,歸順大漢,這對於劉宏而言就是意外之喜。
因為劉宏通過戲忠告訴劉虞,前往益州後,不需要對益州的世家豪強動手,相反可以適當的任用這些世家豪強,劉宏需要的是益州穩定。而為了防止劉虞能力不足,劉宏特意讓皇甫嵩前往益州,統率益州衛的二萬人,與劉虞配合。並且從涼州衛抽調了一些校尉跟隨皇甫嵩前往益州,這其中就有李傕和郭汜兩人。
。。。。。。
就當劉虞等三人都抵達各州之時,陳蕃派遣各地驗證東廠提供的罪證人也都返迴京師,向陳蕃匯報了證據的真實性。
在陳蕃得知東廠所收集的證據都是無誤的情況下。一方麵對這些貪官汙吏恨之入骨;一方麵感慨如今宦官的改變。
如今的監察院已經建立起了一定的規模,陳蕃當即進宮拜見劉宏,在得到劉宏的同意下。陳蕃立刻讓東廠配合監察院對這些官員開始抓捕審判。
同時劉宏也令荀爽從太學院考核學子前往接替那些被查抄的官員。劉宏整頓大漢的官場走出了第一步,監察院和東廠第一次向天下的官員伸出了他們的爪牙。
就當幽州在王猛一係列的改革措施下;就當在京師陳蕃全力組建監察院下;就當東廠在張讓的統領下,整個東廠一分為二,一部分隱藏在暗中,另一部分也是成為了大漢明麵上的衙役,擁有抓捕各州郡違法亂紀的官員。
劉焉,劉表和劉虞也都抵達了徐州,荊州和益州。
最先到達的是徐州牧劉焉。在劉焉抵達徐州的當天,徐州的頂級家族除了糜氏其餘之人就第一時間前往拜見劉焉。
劉焉也是野心勃勃之人,如今天子鏟除世家之心,早就已經是明麵上的事情。劉焉明白這也是自己的機會,自己有些劉氏宗親的身份。
果不其然,在不久,袁氏和楊氏以及一些其餘各州的頂級世家都秘密派遣人來徐州麵見自己。
劉焉心中暗喜,他知道這些世家都是看準了他的身份,希望能夠借助他的身份來保護自己的利益。他也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建立自己的勢力。劉焉明白這些世家如今缺少的隻是一個機會,而自己的出現就給了他們這樣一個機會。雖然自己最想去的州是益州,但是劉焉也明白,徐州位於中原,更能得到這樣世家豪強的支持,隻要自己做足準備,再加上世家豪強的支持,未必不能坐上那個位置。
但是劉焉也明白如果貿然行動,到時候不僅不能成事,反而會被當今天子所害。
於是劉焉一方麵在徐州兢兢業業的為百姓做事,做出一副忠於天子的姿態;另一方麵與各大世家秘密會麵。劉焉不知道的是劉宏早就明白他是個什麽樣的人。早就召見大漢前十的商賈之時,劉宏就已經利用糜家在徐州布局了。
尤其當徐州衛調離徐州之後,更是是劉焉喜出望外。雖然他是徐州牧,但是徐州衛是隸屬大漢的中央軍,雖然這支軍隊中也有不少是徐州世家的人,但是畢竟他們不是屬於自己的,屬於他劉焉的軍隊。
在徐州衛調離後,於是,劉焉和這些世家代表商討了具體的合作計劃。劉焉決定組建一支隸屬自己的軍隊。
劉焉和這些世家代表開始行動起來。首先那些支持他的世家在徐州各地故意引起騷亂。而劉焉作為徐州牧,一州的軍,政,財可以說是集於一身。於是劉焉一方麵上奏劉宏,一方麵打著平定叛亂的名義招募士兵。
而當劉宏收到劉焉的奏章後,也是冷笑一聲。隨後就同意了劉焉了請求。
調離徐州衛,也是為了給他劉焉這個機會。畢竟徐州衛早就成軍,戰力雖然比不上大漢邊境的涼州衛,並州衛以及幽州衛。但是也絕對不容小覷,如果將這支軍隊放在徐州,劉宏相信,憑借徐州世家在徐州的影響力,這支軍隊早晚會被劉焉掌控,既然如此還不如將他調離,到時候隻要將軍中徐州世家的將校清理幹淨,還能夠成為平定徐州之亂的鐵軍。
而劉宏也是令冀州衛的高順嚴格控製馬匹進入徐州,徐州可以有一支世家豪強的軍隊。但是絕對不能擁有騎兵,甚至是重騎兵。如果有足夠的馬匹,以中原世家豪強的財力在徐州拉起一支重騎兵絕對不難。
。。。。。。
第二個抵達的是荊州的劉表。劉表也是野心勃勃之人,如今正是春秋鼎盛之時。對於大漢如今的局麵他劉表怎麽能夠看不出來。隻不過和劉焉不同的是,劉表並沒有想通過這些世家豪強起兵反叛劉宏。
對於劉表而言,天子封自己為荊州牧,自己就守住這一畝三分地。如果真的天下大亂,他劉表自然也要趁勢崛起。如果天子真的鏟除世家豪強,自己自然也要踏踏實實的管理好這荊州。
劉表抵達荊州後,荊州的世家也是第一時間拜訪了劉表。在黃家, 蒯家,蔡家等荊襄大族的支持下,劉表也很快穩定了荊州的局麵。劉表深知這些世家豪強支持自己的原因,無非也是看中自己劉氏宗親的名頭。但是劉表也明白,自己想要掌握荊州離不開他們。
在雙方都心知肚明的情況下,倒也萬眾一心,在荊州沒有朝廷的主力大軍駐紮。劉表便以荊州境內的蠻族經常騷擾荊南為由,上奏劉宏,組建一支荊州軍。
劉宏對此自然也是沒有任何意見,在劉焉和劉表上任前,劉宏早就下了詔書兩州的賦稅全部運往了京師。他們想要幫助劉焉和劉表建立軍隊,這些世家豪強就需要自己出錢出糧去招募軍隊。要知道組建一支軍隊需要的錢財可不是少數目。
而劉宏相信不管是徐州還是荊州新建立的軍隊,其兵員的主要來源一定來自這些世家豪強的奴仆。這一點也是劉宏想要的,隻要解決了幽州和北方外族問題,隻要在設局,讓劉焉和中原世家覺得劉宏的主力大軍沒法調動的情況下,劉焉就絕對會起兵謀反。到時候就可以一舉鏟除中原的大部分世家豪強。
。。。。。。
劉虞則是一個沒有野心,是一個純粹忠於劉宏的劉氏宗親。他以為天子之所以將自己三人分別派往益荊徐三州,是看出來如今世家豪強已經越發行不軌之事。
當劉虞接到詔書後,也是第一時間就前往益州牧。隻是當劉虞在前往益州的路途上,天子劉宏派遣了戲忠前來尋找自己傳達了天子的命令。
劉宏明白如果讓劉虞去治理涼州,去治理並州。那麽劉虞絕對是個牢靠的人,但是如果讓劉虞去和益州的世家豪強作鬥爭,劉宏覺得劉虞未必是他們的對手。
但是益州的好處就在於,益州相較於荊州和徐州,交通不便,益州世家更是山頭林立,短時間內,這些益州的世家豪強還感覺不到威脅。而劉虞更是算個老好人,將他派往益州也能穩住益州世家豪強的人心。最重要的是在原本曆史上,劉虞擔任幽州牧,因為其施善政,讓幽州烏桓對於劉虞都是感恩戴德。
在益州的南部,有著眾多的蠻族勢力。如果這樣蠻族能夠在劉虞的治理下,歸順大漢,這對於劉宏而言就是意外之喜。
因為劉宏通過戲忠告訴劉虞,前往益州後,不需要對益州的世家豪強動手,相反可以適當的任用這些世家豪強,劉宏需要的是益州穩定。而為了防止劉虞能力不足,劉宏特意讓皇甫嵩前往益州,統率益州衛的二萬人,與劉虞配合。並且從涼州衛抽調了一些校尉跟隨皇甫嵩前往益州,這其中就有李傕和郭汜兩人。
。。。。。。
就當劉虞等三人都抵達各州之時,陳蕃派遣各地驗證東廠提供的罪證人也都返迴京師,向陳蕃匯報了證據的真實性。
在陳蕃得知東廠所收集的證據都是無誤的情況下。一方麵對這些貪官汙吏恨之入骨;一方麵感慨如今宦官的改變。
如今的監察院已經建立起了一定的規模,陳蕃當即進宮拜見劉宏,在得到劉宏的同意下。陳蕃立刻讓東廠配合監察院對這些官員開始抓捕審判。
同時劉宏也令荀爽從太學院考核學子前往接替那些被查抄的官員。劉宏整頓大漢的官場走出了第一步,監察院和東廠第一次向天下的官員伸出了他們的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