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元年七月初。
劉宏來到這個時代的第七個月,同時也是登基的第七個月。
戲忠帶著查抄的錢財和餘黨進入京師,劉宏下詔在午門一起斬首。
學子們爭先恐後的奔走相告,鑼鼓喧天。京師一片融和景象。
隻是不知道由誰率先喊出“誅殺王猛的口號”,隨即附和之聲隨處可見,學子們聚集宮門以及各大官署上言誅殺王猛。
似乎是劉宏退讓了,一紙詔書,讓王猛不再錄尚書事。令其押運錢餉五十億前往涼州,任段熲副將。協助段熲平定涼州羌氐。
隨後李膺,竇武兩人出麵,穩住了學子。
…………崇德殿…………
“陛下,侍中已經出發了,由北軍屯騎校尉蕭摩柯護衛錢餉。”
“老師,保重”劉宏自然知道第一個喊出口號的是錦衣衛。
劉宏迴想起戲忠返京的那天王猛前來麵見自己。
“陛下,臣已安排好錦衣衛在行刑之時,喊出誅殺王猛,讓事態擴大。到時陛下可下詔將臣貶到涼州,但陛下萬不可動用軍隊鎮壓學子。”
“老師可知在讓學子們將事情鬧大,那麽此事就會永遠被學子們銘記在心。”
“陛下,臣不去涼州,臣心不安,隻有涼州衛的幾萬大軍被陛下徹底掌握之後,即使關東世家反叛,陛下也有一戰之力。”
“老師難道就不怕日後…………”
“陛下,您身為天子,大漢數千萬的子民都要倚靠你,您怎能兒女情長,太傅是第一個,絕對不會是第二個,臣更不怕做這後繼之人。”
這是劉宏穿越以來第一次被人訓斥,也是王猛第一次訓斥自己。即使自己自以為是的下了三道詔書,王猛也隻是奔走不救,從沒有說過一句埋怨的話,甚至將過錯歸結於他自己身上。
從此刻開始,劉宏似乎真的適應了如今的身份。自己不再是一個從二十一世紀而來的青年。
自己是天子,是東漢王朝的第十二位皇帝:劉宏。
…………高平…………
段熲看著已經齊聚一堂的將士,看著這些威猛無比的將士,看著這些為國出生入死的將士,心中無比自豪。
段熲迴想起一月多前。
當自己看到羽林軍將十億錢運到軍中之時;當自己從宣詔的羽林郎口中得知天子讓自己全權負責涼州羌氐之時;當軍中的將士拿到軍餉之時;當軍中將士聽到天子說“誰敢讓朕的勇士們流淚,朕就讓他們流血”時 。
段熲知道,大漢的涼州要平定了,大漢的涼州百姓可以安居樂業了。
那天自己下令設宴犒賞三軍,整個軍營那天萬歲之聲從未斷過。
…………
“諸位,天子待我等將士恩重如山,本將決定再次出擊東羌。”段熲洪亮的聲音傳到帳中每一個人的耳中。
“不錯,我等當死戰以報天子”
“哈哈,手下的兒郎們早就嚷嚷著要去砍下那些狗東西的腦袋報答天子了”
“不錯,將軍你就下令吧”
“對,下令吧”
以往帳中議事,將領們對自己的命令雖也會嚴格執行。可段熲明白將領們願意執行因為隻要有仗打,他們才會得到好處,因此自己對此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朝廷拿不出錢,倘若將領們在消極怠戰。那涼州恐怕已經不是大漢所有了。
看著手下的將領們,段熲知道,這同樣代表了將士們。
“陛下,軍心可用,臣一定不負陛下信任,為大漢肅清涼州這一百多年來的羌人叛亂”段熲內心說道。
“諸位,天子對涼州羌人的政策是斬殺一切不願意臣服我大漢的,對於那些願意投靠大漢的,天子是要善待的。因此此次出征,斷然不可在出現屠殺願意投降的羌人部落,違者軍法處置。”段熲鄭重的說道。
“將軍放心,我等定當謹遵將令”帳中將領們齊聲說道。
“好,此番誰願為先鋒”以往軍中將領定然是爭先恐後的爭奪先鋒,而如今卻鴉雀無聲。段熲自然明白其中緣故。
“末將李存孝願為先鋒”
段熲還記得,當初羽林軍將軍餉押入軍營後便返迴京師。而此人卻留了下來,拿出天子詔書,在涼州衛擔任校尉。礙於天子詔書,自己也無法拒絕,將其任為校尉。可涼州衛校尉各個都是百戰勇士,雖然不敢違抗天子詔書,便想著給他一點顏色看看。卻不料涼州衛十幾個校尉無一人能在其手下撐過一個迴合,若不是薛仁貴站出來,能與之抗衡五十迴合不落下風。恐怕涼州衛的校尉們要都一擁而上,找迴場麵。
可隨後發生了一件事,徹底讓這些驕兵悍將對李存孝心服口服。十數天前,羌族一支三千餘人的騎兵出現在高平城外。李存孝率領十八名騎兵,衝入陣中,來迴拚殺,將羌族陣型衝得七零八落,斬首八百餘人,麾下十八騎無一人傷亡。
…………
“好,李存孝本將令你為先鋒,直奔橋門,薛仁貴為左軍統領,蘇定方為右軍統領,田宴、夏育隨本將坐鎮中軍。”【董卓我本來也想將他寫出來,但是我百度了更久,董卓是張奐部將,而且被張奐所厭惡,段熲對於董卓來說,隻是有推薦之恩,並沒有直接領導過董卓(這是我查到的)】
隨著段熲將令下達,涼州衛四萬大軍除去鎮守重要隘口的軍隊,一萬八千涼州衛在段熲的統帥下再次對羌族發動進攻
“報,啟稟將軍,探知羌族在奢延澤集結,李存孝校尉已經率領先鋒前往”
“田宴你統率大軍行進。夏育速令薛仁貴,蘇定方統帥輕騎兵與我匯合快速前進”
隨後五千輕騎在段熲的親自率領下,極速前往奢延澤與李存孝匯合,一日一夜走二百多裏,早晨與李存孝先鋒二千人匯合在奢延澤。
隻見羌族三萬餘騎兵已經嚴陣以待。
段熲拔刀說道“將士們,你們都是我涼州衛中最精銳的士兵,前麵就是一直進犯涼州的羌人賊寇,他們反反複複,在我們涼州境內燒殺搶虐,你們說應該怎麽辦”
“殺,殺,殺”漢軍中一個殺字震耳欲聾,響徹雲霄。
“將士們,隨我殺”
涼州衛中最精銳的七千輕騎在段熲的帶領下,衝向羌軍陣中。李存孝一馬當先,身後十八騎緊隨不舍,宛如一把尖刀衝向敵軍中軍,所到之處羌族士兵無不退讓。
薛仁貴同樣不甘示弱,薛仁貴善騎射,段熲便將涼州衛軍中擅騎射的九百騎兵交給薛仁貴統帥訓練。九百騎兵在衝刺之時便彎弓搭箭,隨著幾輪箭雨過後,薛仁貴一馬當先,從敵陣左翼衝殺進去。
段熲,蘇定方,夏育也都各率領手下騎兵與羌族騎兵衝殺起來。
羌族騎兵人數雖多,然而漢軍戰力遠勝於羌族。即使經過一日一夜的行軍,憑借李存孝的神勇無敵。很快就將羌族陣型衝亂。
“大首領,撤吧,漢軍太厲害了,尤其那名使用馬槊的漢朝將軍,宛如天神下凡。所到之處無人能擋”
羌族首領雖然心有不甘,也明白如今軍陣已亂。別說三萬人,就算三十萬人恐怕也不夠漢軍殺的。隨著羌族首領的中軍旗幟後退,羌族各部紛紛四散奔逃。
段熲也不追擊。一來將士一日一夜的行軍,又拚殺一場,縱然將士們還能追殺,戰馬也受不了。
當即下令全軍退往易守難攻處安營紮寨,將受傷的漢軍將士集中治療。同時派出斥候追蹤羌族防止羌族殺個迴馬槍,聯係田宴統帥的軍馬前來匯合。
傍晚田宴統帥的一萬一千軍馬趕到,段熲下令打掃戰場,將漢軍陣亡將士屍體埋葬,羌族屍體一把火焚燒幹淨。
當晚,段熲得知羌族剩下的寇虜,逃到落川,又集合起來。
“來人,擂鼓聚將”段熲下令道。
隨著漢軍聚將的鼓聲響起,軍中各營校尉立刻趕到中軍大帳聽候段熲軍令。
【實在不是很會寫戰爭的場景,勿怪,勿怪。然後第一次寫,文筆也的確不好,本人虛心請教,有任何覺得不好的地方,你們都可以指出來,我加以改正,爭取後麵越寫越好】
劉宏來到這個時代的第七個月,同時也是登基的第七個月。
戲忠帶著查抄的錢財和餘黨進入京師,劉宏下詔在午門一起斬首。
學子們爭先恐後的奔走相告,鑼鼓喧天。京師一片融和景象。
隻是不知道由誰率先喊出“誅殺王猛的口號”,隨即附和之聲隨處可見,學子們聚集宮門以及各大官署上言誅殺王猛。
似乎是劉宏退讓了,一紙詔書,讓王猛不再錄尚書事。令其押運錢餉五十億前往涼州,任段熲副將。協助段熲平定涼州羌氐。
隨後李膺,竇武兩人出麵,穩住了學子。
…………崇德殿…………
“陛下,侍中已經出發了,由北軍屯騎校尉蕭摩柯護衛錢餉。”
“老師,保重”劉宏自然知道第一個喊出口號的是錦衣衛。
劉宏迴想起戲忠返京的那天王猛前來麵見自己。
“陛下,臣已安排好錦衣衛在行刑之時,喊出誅殺王猛,讓事態擴大。到時陛下可下詔將臣貶到涼州,但陛下萬不可動用軍隊鎮壓學子。”
“老師可知在讓學子們將事情鬧大,那麽此事就會永遠被學子們銘記在心。”
“陛下,臣不去涼州,臣心不安,隻有涼州衛的幾萬大軍被陛下徹底掌握之後,即使關東世家反叛,陛下也有一戰之力。”
“老師難道就不怕日後…………”
“陛下,您身為天子,大漢數千萬的子民都要倚靠你,您怎能兒女情長,太傅是第一個,絕對不會是第二個,臣更不怕做這後繼之人。”
這是劉宏穿越以來第一次被人訓斥,也是王猛第一次訓斥自己。即使自己自以為是的下了三道詔書,王猛也隻是奔走不救,從沒有說過一句埋怨的話,甚至將過錯歸結於他自己身上。
從此刻開始,劉宏似乎真的適應了如今的身份。自己不再是一個從二十一世紀而來的青年。
自己是天子,是東漢王朝的第十二位皇帝:劉宏。
…………高平…………
段熲看著已經齊聚一堂的將士,看著這些威猛無比的將士,看著這些為國出生入死的將士,心中無比自豪。
段熲迴想起一月多前。
當自己看到羽林軍將十億錢運到軍中之時;當自己從宣詔的羽林郎口中得知天子讓自己全權負責涼州羌氐之時;當軍中的將士拿到軍餉之時;當軍中將士聽到天子說“誰敢讓朕的勇士們流淚,朕就讓他們流血”時 。
段熲知道,大漢的涼州要平定了,大漢的涼州百姓可以安居樂業了。
那天自己下令設宴犒賞三軍,整個軍營那天萬歲之聲從未斷過。
…………
“諸位,天子待我等將士恩重如山,本將決定再次出擊東羌。”段熲洪亮的聲音傳到帳中每一個人的耳中。
“不錯,我等當死戰以報天子”
“哈哈,手下的兒郎們早就嚷嚷著要去砍下那些狗東西的腦袋報答天子了”
“不錯,將軍你就下令吧”
“對,下令吧”
以往帳中議事,將領們對自己的命令雖也會嚴格執行。可段熲明白將領們願意執行因為隻要有仗打,他們才會得到好處,因此自己對此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朝廷拿不出錢,倘若將領們在消極怠戰。那涼州恐怕已經不是大漢所有了。
看著手下的將領們,段熲知道,這同樣代表了將士們。
“陛下,軍心可用,臣一定不負陛下信任,為大漢肅清涼州這一百多年來的羌人叛亂”段熲內心說道。
“諸位,天子對涼州羌人的政策是斬殺一切不願意臣服我大漢的,對於那些願意投靠大漢的,天子是要善待的。因此此次出征,斷然不可在出現屠殺願意投降的羌人部落,違者軍法處置。”段熲鄭重的說道。
“將軍放心,我等定當謹遵將令”帳中將領們齊聲說道。
“好,此番誰願為先鋒”以往軍中將領定然是爭先恐後的爭奪先鋒,而如今卻鴉雀無聲。段熲自然明白其中緣故。
“末將李存孝願為先鋒”
段熲還記得,當初羽林軍將軍餉押入軍營後便返迴京師。而此人卻留了下來,拿出天子詔書,在涼州衛擔任校尉。礙於天子詔書,自己也無法拒絕,將其任為校尉。可涼州衛校尉各個都是百戰勇士,雖然不敢違抗天子詔書,便想著給他一點顏色看看。卻不料涼州衛十幾個校尉無一人能在其手下撐過一個迴合,若不是薛仁貴站出來,能與之抗衡五十迴合不落下風。恐怕涼州衛的校尉們要都一擁而上,找迴場麵。
可隨後發生了一件事,徹底讓這些驕兵悍將對李存孝心服口服。十數天前,羌族一支三千餘人的騎兵出現在高平城外。李存孝率領十八名騎兵,衝入陣中,來迴拚殺,將羌族陣型衝得七零八落,斬首八百餘人,麾下十八騎無一人傷亡。
…………
“好,李存孝本將令你為先鋒,直奔橋門,薛仁貴為左軍統領,蘇定方為右軍統領,田宴、夏育隨本將坐鎮中軍。”【董卓我本來也想將他寫出來,但是我百度了更久,董卓是張奐部將,而且被張奐所厭惡,段熲對於董卓來說,隻是有推薦之恩,並沒有直接領導過董卓(這是我查到的)】
隨著段熲將令下達,涼州衛四萬大軍除去鎮守重要隘口的軍隊,一萬八千涼州衛在段熲的統帥下再次對羌族發動進攻
“報,啟稟將軍,探知羌族在奢延澤集結,李存孝校尉已經率領先鋒前往”
“田宴你統率大軍行進。夏育速令薛仁貴,蘇定方統帥輕騎兵與我匯合快速前進”
隨後五千輕騎在段熲的親自率領下,極速前往奢延澤與李存孝匯合,一日一夜走二百多裏,早晨與李存孝先鋒二千人匯合在奢延澤。
隻見羌族三萬餘騎兵已經嚴陣以待。
段熲拔刀說道“將士們,你們都是我涼州衛中最精銳的士兵,前麵就是一直進犯涼州的羌人賊寇,他們反反複複,在我們涼州境內燒殺搶虐,你們說應該怎麽辦”
“殺,殺,殺”漢軍中一個殺字震耳欲聾,響徹雲霄。
“將士們,隨我殺”
涼州衛中最精銳的七千輕騎在段熲的帶領下,衝向羌軍陣中。李存孝一馬當先,身後十八騎緊隨不舍,宛如一把尖刀衝向敵軍中軍,所到之處羌族士兵無不退讓。
薛仁貴同樣不甘示弱,薛仁貴善騎射,段熲便將涼州衛軍中擅騎射的九百騎兵交給薛仁貴統帥訓練。九百騎兵在衝刺之時便彎弓搭箭,隨著幾輪箭雨過後,薛仁貴一馬當先,從敵陣左翼衝殺進去。
段熲,蘇定方,夏育也都各率領手下騎兵與羌族騎兵衝殺起來。
羌族騎兵人數雖多,然而漢軍戰力遠勝於羌族。即使經過一日一夜的行軍,憑借李存孝的神勇無敵。很快就將羌族陣型衝亂。
“大首領,撤吧,漢軍太厲害了,尤其那名使用馬槊的漢朝將軍,宛如天神下凡。所到之處無人能擋”
羌族首領雖然心有不甘,也明白如今軍陣已亂。別說三萬人,就算三十萬人恐怕也不夠漢軍殺的。隨著羌族首領的中軍旗幟後退,羌族各部紛紛四散奔逃。
段熲也不追擊。一來將士一日一夜的行軍,又拚殺一場,縱然將士們還能追殺,戰馬也受不了。
當即下令全軍退往易守難攻處安營紮寨,將受傷的漢軍將士集中治療。同時派出斥候追蹤羌族防止羌族殺個迴馬槍,聯係田宴統帥的軍馬前來匯合。
傍晚田宴統帥的一萬一千軍馬趕到,段熲下令打掃戰場,將漢軍陣亡將士屍體埋葬,羌族屍體一把火焚燒幹淨。
當晚,段熲得知羌族剩下的寇虜,逃到落川,又集合起來。
“來人,擂鼓聚將”段熲下令道。
隨著漢軍聚將的鼓聲響起,軍中各營校尉立刻趕到中軍大帳聽候段熲軍令。
【實在不是很會寫戰爭的場景,勿怪,勿怪。然後第一次寫,文筆也的確不好,本人虛心請教,有任何覺得不好的地方,你們都可以指出來,我加以改正,爭取後麵越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