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殿…………


    “陛下,這是奴婢打探到的參加考核之人的名單”張讓恭敬的將名單交給劉宏。


    劉宏接過名單,隨手一放問道“是不是都是世家子弟門生”


    “迴陛下,的確都是世家子弟門生”張讓急忙答道。


    雖然劉宏心裏早就清楚,又不是二千年後的世界,可以通過網絡渠道讓所有人都知道。現在的時代傳遞消息靠的就是人到各個郡縣去傳遞消息,再由當地官員張貼公告,在公告張貼之前那些世家豪強早就已經安排自己的門人子弟上京了,等到寒門子弟知道後,在打算進京,恐怕黃花菜都涼了。


    “哼,難道天下就沒有一個寒門子弟可堪大用嘛”劉宏氣憤的說道。


    一旁的張讓急忙說道“陛下,息怒”


    瞥了一眼張讓,劉宏問道“交代你的事情安排的怎麽樣了”


    “陛下寬心,奴婢已經安排下去了”張讓急忙答道。


    “你替朕挑選一些機靈可靠的宦官,組建一個機構,以東廠命名,隻負責替朕監督各地的商賈大戶以及地方官員。替朕收集他們的罪證,等太尉和司空他們迴京之後,你就把這些人安排到地方上發展,就以你們在地方的家族為核心發展,哪些人該收入東廠,哪些人不該收入東廠,你要明白。記住了,東廠隻負責替朕收集罪證,方便朕日後行動,朕要實事求是明白嗎?”


    劉宏決定將大明王朝兩個特務機構全部組建起來。如今錦衣衛的職責主要是為了針對世家豪強,而東廠則是為了監督地方官員和商賈。再者說錦衣衛在替劉宏鏟除世家豪強的同時一定會遍布大漢,劉宏同樣需要一把製衡錦衣衛的刀。至於以後會不會出現宦官再次做大,劉宏知道這是無解的,在封建社會,隻要後世出現昏君,任何製度都是無用的,明太祖曾經說過宦官不得幹政,結果呢?劉宏能做的隻能是盡量完善,查缺補漏。


    “奴婢,領旨”張讓激動的說道。


    似乎看出了張讓內心的歡喜,劉宏冷哼道:“哼,你記住了,朝臣們對於宦官幹涉朝政是深惡痛絕,如果讓他們知道了,你手底下的奴婢們敢胡作非為,捏造證據陷害忠良,到時候朕不僅不會保你,朕活剮了你,朕給了你信任,給了你權利,你要給朕好好的做事,管好你手底下的奴婢”


    “陛下,奴婢不敢,奴婢一定管好東廠為陛下分憂”張讓連忙跪地說道。


    “東廠的探子同時還要給朕關注地方上一些有些真才實學的寒門子弟,多給與他們一些照顧。朕的大漢最後還是要靠這些人。”


    “另外你既然領了東廠的差事,朕身邊就不用你伺候了,你去挑選個機靈點的來伺候朕”劉宏說道。


    “陛下,這東廠的差事奴婢鬥膽推了,奴婢想伺候您左右啊”張讓哭道。


    看到張讓這個樣子,劉宏不禁內心感慨道“不愧是十常侍之一,東廠看似風光無限,但是對於和長期在皇帝身邊伺候相比,孰輕孰重。”


    “嗯?你要抗旨?”劉宏不滿的說道。


    “奴婢不敢,奴婢遵旨”張讓急忙說道。


    讓張讓退下後,劉宏便拿起了那份考核名單看了起來。看著張讓理清劃分好的考核士人名單,以便劉宏區分士子各自屬於哪一世家,對張讓的能力劉宏倒也歡喜的緊。


    早已經心知肚明的劉宏還是麵色微怒。但是劉宏知道自己根本無力改變現在的狀況,天底下的書籍都掌握在世家豪強手裏,更何況目前的局麵從光武帝時期就已經形成了。


    “在西漢時期做官是靠拚學問。在東漢時期完全改變了,之所以有這種轉變,是因為光武帝是靠著世家豪強的支持取得的天下”


    “尤其在東漢後期想要做官,則主要靠拚爹、拚關係。主要有四方麵原因。”


    “一是東漢初讖緯盛行,儒家六經貶為“外學”,不再受重視;二是東漢後期政治腐敗,外戚、太監幹政,任人唯親;三是社會長期穩定造成階層固化,社會上層數世為官,人脈資源、受教育程度、財力等都是底層平民沒法兒比的,其子弟入仕為官的機會相對多得多;四是製度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漢朝官員選拔主要以察舉征辟製。察舉是各州郡長官向上舉薦本地賢才,包括舉“孝廉”等;征辟是皇帝、三公等直接從各地邀請賢才入仕。察舉征辟對讀書人來講則是被動的,一個人學問、才能、品行再好,若不被州郡長官舉薦,不能聞名於朝廷,也沒有入仕的可能。”


    想到了這些,劉宏無奈的搖了搖頭,同時更加堅定的要改變這一切。


    “哎,說漢靈帝是東漢最後一個掌握實權的皇帝,那是在不觸動世家利益的情況下。黃巾起義在交通不發達,通訊不方便的東漢末年,能夠同時在全國各地爆發,並且如此大規模的爆發,這其中沒有世家的豪強的推動會有可能嗎?黃巾起義,黨錮解除,地方豪強擁有了兵權”劉宏內心想道。


    “我一定要改變這一切”劉宏握緊拳頭嘟囔道。


    “來人,讓荀侍中陪朕去太學府”劉宏吩咐道。


    …………太學府…………


    司徒胡廣看著台下的眾多考生們,內心還是無比欣慰,桓帝時期太學生達三萬多人,空前絕後。恆帝下旨黨錮以來,全國二百多個名士被抓捕,最後有大人物出麵擔保,雖然沒有被誅殺,可從此這二百多個名士都上了朝廷的黑名單,永遠不許做官。太學生們也就一哄而散,如今皇帝誅殺宦官,解除黨錮,太學一定會重現昔日榮光。


    “司徒,陛下來了”太學府的官員急忙向胡廣稟報。


    聽到官員的話,胡廣連忙起身去見劉宏。


    “臣,參見陛下”見到劉宏,胡廣連忙行禮。


    “無需多禮,朕隻是來看看”劉宏擺了擺手,繼續說道:


    “恆帝時期太學生多達三萬,而如今隻有這區區不到700人,伯始,慈明,朕打算讓慈明以侍中身份任祭酒,朕想要恢複太學曾經的榮光,不知道兩位以為如何”劉宏開口道。


    劉宏內心清楚,一但太學真的發展起來,一定會被世家豪強所不許,為什麽恆帝時期能有三萬多學子,還不是因為這些學子們背景不夠強大,那些有真才實學又有操守、不願意給權貴送錢或沒錢可送的讀書人,包括太學生在內,沒有被舉薦的機會了嗎?他們怎麽辦呢?沒有辦法走上仕途,於是他們抱團取暖,就比如李膺,曾經就是太學團體中的小團體的核心人士。


    這就是劉宏對世家豪強的第一次出手。


    士子們的力量不容小覷,他們的背後並不是沒有勢力,隻不過再那些世家豪強眼裏不值得一提,可如果聯合起來,聯合在劉宏身邊,那發揮出的力量不容小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從鏟除世家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王灰太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王灰太狼並收藏漢末從鏟除世家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