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導彈之父
我刷視頻通古代,古人都亞麻呆了 作者:邁克爾傑克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秦位麵。
秦始皇嬴政此刻已經不淡定了。
“李斯,你們算出來了沒有?後世子孫的一公斤到底等於幾石?”
“迴稟陛下,微臣剛剛讓人換算過了,咱們大秦的一石粟米大約等於一百一十公斤!”
“什麽!這是真的麽?你們沒有算錯?”
“陛下,即便這其中有些誤差,但也不會太大,這是數十位大臣反複推測了數次得到的結果。”
李斯不敢馬虎,這麽大的事情絕對不能出錯,他和滿朝大臣根據史官們之前記載的信息進行了推算,確定後世子孫所說的一百一十公斤重量大概等於他們大秦一石粟米的重量!
“一畝地平均產量上千公斤,豈不是相當於十石?”
嬴政越想越激動,因為他們大秦最肥沃的土地在精耕細作的情況下,一年的產量最多也就一石半,相當於一百七十公斤左右。
但這是最肥沃的土地和最好的耕作,並且一直風調雨順才能得到的收成!
一般情況下一畝地的產量也就一石甚至更少!
可是後世子孫的一畝地竟然能夠擁有十石的產量!這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如果大秦的土地也能長出來這麽多的糧食,那麽行軍打仗就再也不用擔心糧草問題了!
到時候隻要給他一張世界地圖,誰還能阻攔大秦的鐵騎?
想到這裏,秦始皇嬴政立刻讓人研究雜交水稻之法,即便他們培育不出雜交水稻,最起碼也能提升一些產量啊!
……
大漢位麵。
此刻的劉邦也是和秦始皇嬴政一樣的想法。
如今的大漢處於開國之初,可謂是百廢待興,尤其是老百姓的溫飽問題都很難解決,如果他們也能培育出雜交水稻,豈不是很快就能打造一個盛世了!
所以劉邦馬上下令,讓那些文武大臣全都放下手裏的工作,所有人一起研究雜交水稻這個東西!
……
三國位麵。
曹操望著天幕驚歎不已。
“如果我們的土地也能有這麽高的產量該多好啊!那個時候一統天下豈不是輕而易舉?”
……
四川成都。
諸葛亮和劉備都激動的熱淚盈眶,因為他們終於找到了逆風翻盤的機會!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如果咱們的人馬也能獲得如此高產的糧食種子,您匡扶漢室的道路就好走許多了!”
“軍師說的很對,眼下已經不適合再和別人硬碰硬,咱們需要做的就是休養生息,積攢足夠的糧草!”
“沒錯,隻要時機成熟,漢室複興就指日可待了!”
……
江東建業。
孫權現在激動不已,心想水稻這東西不是很適合在他們江東生長麽?
如果江東擁有了這麽高的糧食產量,曹操和劉備又有什麽好害怕的?
……
大唐位麵、大宋位麵、大元位麵、大明位麵乃至大清位麵,此刻所有位麵各個時空的古人們都在研究雜交水稻技術!
……
緊接著天幕中又顯示出了新的內容。
華夏導彈之父!
錢學森: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 ;著名航天科學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七屆、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 。
錢學森1929~1934年就讀於上海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係 。
1939年獲得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和數學博士學位 。
1947年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曾任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兼噴氣推進中心主任。
1955年10月,錢學森衝破重重阻力迴到祖國 。
錢學森主要從事應用力學、工程控製論、航空工程、火箭導彈技術、係統工程和係統科學、思維科學和人體科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等領域的研究 。
1986年6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1991年10月錢學森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被中央軍委授予一級英雄模範獎章。
1999年9月被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
錢學森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享譽世界的中國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
錢學森1935年9月至1936年夏,就讀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係,短短一年就獲得了航空工程碩士學位。
1936年秋,他前往加利福尼亞州拜訪世界力學大師馮·卡門(von karman)教授。
1936年10月轉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係,在馮·卡門指導下,錢學森鑽研現代數學、偏微分方程、積分方程、原子物理、量子力學、統計力學、相對論、分子結構、量子化學等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理論。
同時,遍閱各國有關空氣動力學的最新文獻,掌握該門科學的全貌。
他每天學習和工作達十幾個小時,白天一半時間看書,一半時間討論,晚上接著繼續研究。
1937年,錢學森加入了一些同學組成的火箭研究小組,錢學森擔任理論設計師的角色。
當時火箭還屬於幻想中的事物,火箭研究小組也被稱為“自殺俱樂部”。
起初小組中有四個\"火箭迷\",f.j.馬林納和史密斯是航空工程研究生,負責總體設計,化學專業的帕森負責製造火箭燃料,而福爾曼則擅長機械製造。
史密斯知道錢學森的數學功底很好,就把他也拉進了火箭俱樂部。
他們的探索得到了馮·卡門的支持 。錢學森從事航空工程理論和應用力學的學習研究並獲航空工程碩士學位。
1938年,錢學森與馮·卡門合作進行的可壓縮流動邊界層研究,形成了《傾斜旋轉體的超音速流》一文,揭示了即使一個運動的熱體與外界冷空氣在某一飛行馬赫數時有相當的溫度差,對物體的冷卻仍逆變為加熱。
這是由於空氣受壓縮,溫度升高和邊界層傳熱率增加的結果。
錢學森和馮·卡門給出了發生這種逆變的馬赫數計算公式。
這年冬天,錢學森和馬林納還擴充了原來由史密斯和馬林納進行的探空火箭性能研究。
……
秦始皇嬴政此刻已經不淡定了。
“李斯,你們算出來了沒有?後世子孫的一公斤到底等於幾石?”
“迴稟陛下,微臣剛剛讓人換算過了,咱們大秦的一石粟米大約等於一百一十公斤!”
“什麽!這是真的麽?你們沒有算錯?”
“陛下,即便這其中有些誤差,但也不會太大,這是數十位大臣反複推測了數次得到的結果。”
李斯不敢馬虎,這麽大的事情絕對不能出錯,他和滿朝大臣根據史官們之前記載的信息進行了推算,確定後世子孫所說的一百一十公斤重量大概等於他們大秦一石粟米的重量!
“一畝地平均產量上千公斤,豈不是相當於十石?”
嬴政越想越激動,因為他們大秦最肥沃的土地在精耕細作的情況下,一年的產量最多也就一石半,相當於一百七十公斤左右。
但這是最肥沃的土地和最好的耕作,並且一直風調雨順才能得到的收成!
一般情況下一畝地的產量也就一石甚至更少!
可是後世子孫的一畝地竟然能夠擁有十石的產量!這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如果大秦的土地也能長出來這麽多的糧食,那麽行軍打仗就再也不用擔心糧草問題了!
到時候隻要給他一張世界地圖,誰還能阻攔大秦的鐵騎?
想到這裏,秦始皇嬴政立刻讓人研究雜交水稻之法,即便他們培育不出雜交水稻,最起碼也能提升一些產量啊!
……
大漢位麵。
此刻的劉邦也是和秦始皇嬴政一樣的想法。
如今的大漢處於開國之初,可謂是百廢待興,尤其是老百姓的溫飽問題都很難解決,如果他們也能培育出雜交水稻,豈不是很快就能打造一個盛世了!
所以劉邦馬上下令,讓那些文武大臣全都放下手裏的工作,所有人一起研究雜交水稻這個東西!
……
三國位麵。
曹操望著天幕驚歎不已。
“如果我們的土地也能有這麽高的產量該多好啊!那個時候一統天下豈不是輕而易舉?”
……
四川成都。
諸葛亮和劉備都激動的熱淚盈眶,因為他們終於找到了逆風翻盤的機會!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如果咱們的人馬也能獲得如此高產的糧食種子,您匡扶漢室的道路就好走許多了!”
“軍師說的很對,眼下已經不適合再和別人硬碰硬,咱們需要做的就是休養生息,積攢足夠的糧草!”
“沒錯,隻要時機成熟,漢室複興就指日可待了!”
……
江東建業。
孫權現在激動不已,心想水稻這東西不是很適合在他們江東生長麽?
如果江東擁有了這麽高的糧食產量,曹操和劉備又有什麽好害怕的?
……
大唐位麵、大宋位麵、大元位麵、大明位麵乃至大清位麵,此刻所有位麵各個時空的古人們都在研究雜交水稻技術!
……
緊接著天幕中又顯示出了新的內容。
華夏導彈之父!
錢學森: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 ;著名航天科學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七屆、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 。
錢學森1929~1934年就讀於上海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係 。
1939年獲得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和數學博士學位 。
1947年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曾任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兼噴氣推進中心主任。
1955年10月,錢學森衝破重重阻力迴到祖國 。
錢學森主要從事應用力學、工程控製論、航空工程、火箭導彈技術、係統工程和係統科學、思維科學和人體科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等領域的研究 。
1986年6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1991年10月錢學森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被中央軍委授予一級英雄模範獎章。
1999年9月被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
錢學森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享譽世界的中國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
錢學森1935年9月至1936年夏,就讀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係,短短一年就獲得了航空工程碩士學位。
1936年秋,他前往加利福尼亞州拜訪世界力學大師馮·卡門(von karman)教授。
1936年10月轉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係,在馮·卡門指導下,錢學森鑽研現代數學、偏微分方程、積分方程、原子物理、量子力學、統計力學、相對論、分子結構、量子化學等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理論。
同時,遍閱各國有關空氣動力學的最新文獻,掌握該門科學的全貌。
他每天學習和工作達十幾個小時,白天一半時間看書,一半時間討論,晚上接著繼續研究。
1937年,錢學森加入了一些同學組成的火箭研究小組,錢學森擔任理論設計師的角色。
當時火箭還屬於幻想中的事物,火箭研究小組也被稱為“自殺俱樂部”。
起初小組中有四個\"火箭迷\",f.j.馬林納和史密斯是航空工程研究生,負責總體設計,化學專業的帕森負責製造火箭燃料,而福爾曼則擅長機械製造。
史密斯知道錢學森的數學功底很好,就把他也拉進了火箭俱樂部。
他們的探索得到了馮·卡門的支持 。錢學森從事航空工程理論和應用力學的學習研究並獲航空工程碩士學位。
1938年,錢學森與馮·卡門合作進行的可壓縮流動邊界層研究,形成了《傾斜旋轉體的超音速流》一文,揭示了即使一個運動的熱體與外界冷空氣在某一飛行馬赫數時有相當的溫度差,對物體的冷卻仍逆變為加熱。
這是由於空氣受壓縮,溫度升高和邊界層傳熱率增加的結果。
錢學森和馮·卡門給出了發生這種逆變的馬赫數計算公式。
這年冬天,錢學森和馬林納還擴充了原來由史密斯和馬林納進行的探空火箭性能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