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千古賢後馬秀英
我刷視頻通古代,古人都亞麻呆了 作者:邁克爾傑克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皇後不但是後宮的典範,她還勤儉持家、以身作則,是曆史上著名的賢後。
馬皇後平常穿的衣服,洗了又洗,早已破舊不堪,也不願換新的。
後來她聽了元世祖的察必皇後煮弓弦織帛衣的故事,大受啟發。
就命人在後宮架起織布機,親自織些綢衣料、緞被麵什麽的,然後以皇家獻愛心的名義賜給那些年紀大的孤寡老人。
而剩餘的布料,馬皇後則裁成衣裳,賜給王妃公主,並解釋說:“你們生長在富貴家庭,不知紡織的難處,要愛惜財物。”
除此之外,馬皇後和朱元璋夫妻情深,夫唱婦隨,從朱元璋起義之時就默默地支持著他的事業,這也是朱元璋成功的一大主要原因!
當年郭子興雖然器重朱元璋,但他性情暴躁,忌才護短,又好聽讒言,遲疑寡斷,在別人的挑唆下,也曾多次猜疑朱元璋,對他加以斥罵。
有一次,郭子興發怒,將朱元璋禁閉在空室,不許進食。
馬皇後得知後,親自到廚房,“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
馬皇後見朱元璋處境危急,就把自己珍藏的財產送給養母張夫人和郭子興妾張氏,請她們在義父前給幹女婿說點好話。
馬皇後以此方法彌縫裂痕,使得朱元璋能脫離了困境。
朱元璋南下之時,馬皇後曾負責往來的文書,並做得井井有條,同時她還勸朱元璋不要擾民,更不要濫殺,深得朱元璋的讚賞。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率領大軍渡江,馬皇後和將士的家眷仍留在和州。
當時長江交通線被元軍切斷,和州孤立,馬氏鼓勵將士,撫慰眷屬,穩定後方。
攻下集慶以後,由於戰爭的需要,她還親手為將士縫衣做鞋。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率兵東下,直逼江寧,朱元璋親自領兵抵禦。
強敵兵臨城下,城中的官員、居民有的打算逃難,有的忙著窖藏金銀,囤積糧食。
馬皇後卻鎮靜自若,把自己的金帛全都拿出來犒賞士兵,穩定了軍心,為朱元璋獲得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時常因為處理政務而生氣。
馬皇後等朱元璋迴到後宮,常常依據事理委婉地勸阻。
朱元璋的性格雖然剛毅,但因為馬皇後的勸阻而能夠減免刑罰的人卻有很多。
參軍郭景祥守衛和州,有人告密說他的兒子拿著槊想殺他的父親,朱元璋聽後大怒,想要殺了郭景祥的兒子。
馬皇後說:“郭景祥隻有一個孩子,別人告密的也許不是實際情況,殺了他恐怕就會斷絕郭景祥的後代。”
朱元璋認真了解情況後,發現郭景祥果然是冤枉的。
朱元璋的義子李文忠守衛嚴州,楊憲誣告他不遵守法律,朱元璋想召李文忠迴來。
馬皇後說:“嚴州,是麵臨敵境的地方,隨便的更換將領不合適,況且李文忠向來賢明,楊憲的話難道可以相信嗎?”
朱元璋於是停止了這件事,李文忠後來也立了大功。
學士宋濂由於其長孫宋慎的事情而受牽連 ,被抓來定為死罪。
馬皇後勸阻朱元璋說:“普通百姓家為孩子請老師,尚且將尊師之禮奉行一生,何況我們天子之家呢?況且宋濂住在家裏,一定不知道實情,他是被無端牽連進去的!”
朱元璋當時不聽,正好趕上馬皇後侍奉朱元璋吃飯,馬皇後不飲食酒肉。
朱元璋問其原因,馬皇後迴答說:“我在為宋先生積福。”
朱元璋內心也感到淒然,於是放下筷子,認真的思考這件事情。
等到第二天,朱元璋直接赦免了宋濂的死罪,把他安置到了茂州。
吳興富戶沈萬三多年在海外經商,為全國首富,被迫捐獻家財助修都城城牆的三分之一,後又被迫出資犒勞軍隊。
這件事情被朱元璋聞知,觸犯了忌諱,大怒說道:“匹夫犒天子軍,亂民也,宜誅。”
馬皇後勸諫說:“妾聞法者,誅不法也,非以誅不祥。民富敵國,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將災之,陛下何誅焉。”
經馬皇後勸說,沈萬三才得免去死罪,遣戍雲南。
朱元璋曾經讓重刑犯築造城牆。
馬皇後說:“通過罰勞役來贖罪,這是國家對待犯有重罪的囚犯的最大的恩惠,但本來就疲憊的囚犯如果再加重勞役,恐怕仍免不了死亡。”
聽到這話,朱元璋就全都赦免了他們。
馬皇後非常愛惜人才。
一次朱元璋視察太學迴來,馬皇後問他太學有多少學生,朱元璋答有數千人。
馬皇後說:“數千太學生,可謂人才濟濟。可是太學生雖有生活補貼,他們的妻子兒女靠什麽生活呢?”
針對這種情況,馬皇後征得朱元璋同意,征集了一筆錢糧,設置了二十多個紅倉,專門儲糧供養太學生的妻子兒女,生徒頌德不已。
有一天,馬皇後問朱元璋:“如今天下的老百姓生活安定嗎?”
朱元璋迴答道:“這不是你應該問的。”
馬皇後說:“陛下您是天下人的父親,我有幸能成為天下人的母親,孩子的安定與否,我怎麽可以不問!”
每當遇到災年,馬皇後就率領宮人吃粗茶淡飯,幫助百姓祈禱。
朱元璋有時把賑災救濟的事情告訴馬皇後,馬皇後就說:“賑災救濟不如事先有積蓄好。”
有時朝廷官員上奏完事情,在宮廷中聚餐,馬皇後就命令宦官拿來酒菜自己事先嚐一嚐。
如果味道不好,馬皇後就會告訴朱元璋說:“作為人主奉養自己應該差一些,奉養別人應該豐厚。”
朱元璋因此也整頓了光祿寺的官員。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後,想尋找馬皇後的族人分封官爵,馬皇後拒絕說:“分封爵祿偏愛外戚之家,不合乎法律。”
馬皇後堅決拒絕才停止了這件事。
1382年(洪武十五年)農曆八月,馬皇後在睡覺的時候得病。
群臣請求祈禱祭祀,求取太醫院的良醫診治。
馬皇後對朱元璋說:“死生,是命運的安排,祈禱祭祀有什麽用處呢!況且醫生又怎能使人活命!如果吃藥不能見效,恐怕會因為我的緣故而降罪各位醫生吧?”
馬皇後平常穿的衣服,洗了又洗,早已破舊不堪,也不願換新的。
後來她聽了元世祖的察必皇後煮弓弦織帛衣的故事,大受啟發。
就命人在後宮架起織布機,親自織些綢衣料、緞被麵什麽的,然後以皇家獻愛心的名義賜給那些年紀大的孤寡老人。
而剩餘的布料,馬皇後則裁成衣裳,賜給王妃公主,並解釋說:“你們生長在富貴家庭,不知紡織的難處,要愛惜財物。”
除此之外,馬皇後和朱元璋夫妻情深,夫唱婦隨,從朱元璋起義之時就默默地支持著他的事業,這也是朱元璋成功的一大主要原因!
當年郭子興雖然器重朱元璋,但他性情暴躁,忌才護短,又好聽讒言,遲疑寡斷,在別人的挑唆下,也曾多次猜疑朱元璋,對他加以斥罵。
有一次,郭子興發怒,將朱元璋禁閉在空室,不許進食。
馬皇後得知後,親自到廚房,“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
馬皇後見朱元璋處境危急,就把自己珍藏的財產送給養母張夫人和郭子興妾張氏,請她們在義父前給幹女婿說點好話。
馬皇後以此方法彌縫裂痕,使得朱元璋能脫離了困境。
朱元璋南下之時,馬皇後曾負責往來的文書,並做得井井有條,同時她還勸朱元璋不要擾民,更不要濫殺,深得朱元璋的讚賞。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率領大軍渡江,馬皇後和將士的家眷仍留在和州。
當時長江交通線被元軍切斷,和州孤立,馬氏鼓勵將士,撫慰眷屬,穩定後方。
攻下集慶以後,由於戰爭的需要,她還親手為將士縫衣做鞋。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率兵東下,直逼江寧,朱元璋親自領兵抵禦。
強敵兵臨城下,城中的官員、居民有的打算逃難,有的忙著窖藏金銀,囤積糧食。
馬皇後卻鎮靜自若,把自己的金帛全都拿出來犒賞士兵,穩定了軍心,為朱元璋獲得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時常因為處理政務而生氣。
馬皇後等朱元璋迴到後宮,常常依據事理委婉地勸阻。
朱元璋的性格雖然剛毅,但因為馬皇後的勸阻而能夠減免刑罰的人卻有很多。
參軍郭景祥守衛和州,有人告密說他的兒子拿著槊想殺他的父親,朱元璋聽後大怒,想要殺了郭景祥的兒子。
馬皇後說:“郭景祥隻有一個孩子,別人告密的也許不是實際情況,殺了他恐怕就會斷絕郭景祥的後代。”
朱元璋認真了解情況後,發現郭景祥果然是冤枉的。
朱元璋的義子李文忠守衛嚴州,楊憲誣告他不遵守法律,朱元璋想召李文忠迴來。
馬皇後說:“嚴州,是麵臨敵境的地方,隨便的更換將領不合適,況且李文忠向來賢明,楊憲的話難道可以相信嗎?”
朱元璋於是停止了這件事,李文忠後來也立了大功。
學士宋濂由於其長孫宋慎的事情而受牽連 ,被抓來定為死罪。
馬皇後勸阻朱元璋說:“普通百姓家為孩子請老師,尚且將尊師之禮奉行一生,何況我們天子之家呢?況且宋濂住在家裏,一定不知道實情,他是被無端牽連進去的!”
朱元璋當時不聽,正好趕上馬皇後侍奉朱元璋吃飯,馬皇後不飲食酒肉。
朱元璋問其原因,馬皇後迴答說:“我在為宋先生積福。”
朱元璋內心也感到淒然,於是放下筷子,認真的思考這件事情。
等到第二天,朱元璋直接赦免了宋濂的死罪,把他安置到了茂州。
吳興富戶沈萬三多年在海外經商,為全國首富,被迫捐獻家財助修都城城牆的三分之一,後又被迫出資犒勞軍隊。
這件事情被朱元璋聞知,觸犯了忌諱,大怒說道:“匹夫犒天子軍,亂民也,宜誅。”
馬皇後勸諫說:“妾聞法者,誅不法也,非以誅不祥。民富敵國,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將災之,陛下何誅焉。”
經馬皇後勸說,沈萬三才得免去死罪,遣戍雲南。
朱元璋曾經讓重刑犯築造城牆。
馬皇後說:“通過罰勞役來贖罪,這是國家對待犯有重罪的囚犯的最大的恩惠,但本來就疲憊的囚犯如果再加重勞役,恐怕仍免不了死亡。”
聽到這話,朱元璋就全都赦免了他們。
馬皇後非常愛惜人才。
一次朱元璋視察太學迴來,馬皇後問他太學有多少學生,朱元璋答有數千人。
馬皇後說:“數千太學生,可謂人才濟濟。可是太學生雖有生活補貼,他們的妻子兒女靠什麽生活呢?”
針對這種情況,馬皇後征得朱元璋同意,征集了一筆錢糧,設置了二十多個紅倉,專門儲糧供養太學生的妻子兒女,生徒頌德不已。
有一天,馬皇後問朱元璋:“如今天下的老百姓生活安定嗎?”
朱元璋迴答道:“這不是你應該問的。”
馬皇後說:“陛下您是天下人的父親,我有幸能成為天下人的母親,孩子的安定與否,我怎麽可以不問!”
每當遇到災年,馬皇後就率領宮人吃粗茶淡飯,幫助百姓祈禱。
朱元璋有時把賑災救濟的事情告訴馬皇後,馬皇後就說:“賑災救濟不如事先有積蓄好。”
有時朝廷官員上奏完事情,在宮廷中聚餐,馬皇後就命令宦官拿來酒菜自己事先嚐一嚐。
如果味道不好,馬皇後就會告訴朱元璋說:“作為人主奉養自己應該差一些,奉養別人應該豐厚。”
朱元璋因此也整頓了光祿寺的官員。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後,想尋找馬皇後的族人分封官爵,馬皇後拒絕說:“分封爵祿偏愛外戚之家,不合乎法律。”
馬皇後堅決拒絕才停止了這件事。
1382年(洪武十五年)農曆八月,馬皇後在睡覺的時候得病。
群臣請求祈禱祭祀,求取太醫院的良醫診治。
馬皇後對朱元璋說:“死生,是命運的安排,祈禱祭祀有什麽用處呢!況且醫生又怎能使人活命!如果吃藥不能見效,恐怕會因為我的緣故而降罪各位醫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