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望以極其慘烈的方式被殺死,在溪金城乃至整個安州引起軒然大波,馬永望的黨羽皆是驚恐不已。
一些見識短淺的人真的相信了那厲鬼索命的傳言,可一些精明強悍的黨羽卻已經知道這必定是馬永望的仇家所為,更有人已經開始懷疑這是察事的手筆。
雖然有人有所警覺,可馬永望一死,溪金城中的西宿降將們群龍無首,眾人一時間都不知所措,惶惶不可終日。
李岱淵早就從董錦元那裏借來大兵,埋伏在安州邊境,馬永望才死,李岱淵馬上命令大軍進入安州包圍了溪金城。
此時,溪金城中的守兵已然是一盤散沙,大軍毫不費力的進入溪金城中。
接著,李岱淵命人將馬永望所有嫡係全部逮捕起來,逐個甄別審訊,以便確認這些人中的有罪之人。
不出一旬的時間,整個安州被董錦元的軍隊接管,馬永望的黨羽全部被捉拿歸案。
李岱淵馬上將安州的情況奏報給玄都朝廷,同時不等朝廷的答複,便將當年所有參與殺害西宿皇室的叛軍全部斬殺於鬧市。
馬永望在安州魚肉百姓十幾年,這一次朝廷使用雷霆手段,將馬永望一黨一舉掃滅,溪金城乃至整個安州的百姓無不是彈冠相慶。
報了家人的大仇,可程夭夭卻依舊開心不起來,這些日子發生的一切實在是如夢似幻一般,隻讓程夭夭覺得恍若隔世。
李岱淵見程夭夭心情一直低落,卻也沒有什麽辦法,忙完了巡訪安州的事宜,總算是有時間陪在程夭夭身邊。
程夭夭感激李岱淵為自己做的一切,強迫自己裝出如釋重負的樣子,表現出釋懷的狀態。
可這些時日的相處下來,李岱淵知道程夭夭無憂無慮的時候是什麽樣子,此時此刻的程夭夭故作輕鬆的表麵背後卻是黯然心傷。
無奈之下,李岱淵隻得安靜的陪在她的身邊,希望時間能夠成為治愈一切的良藥。
安州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眾人返迴了錦城。
久經戰陣殺伐果斷的董錦元沒有想到李岱淵竟然在安州大開殺戒,還是在沒有得到朝廷同意的情況下。
雖說世人皆知巡訪使司有代天子殺罰之權,但馬永望畢竟是正三品的都督,是舉足輕重的封疆大吏,再加上他還是西宿降將。李岱淵擅自殺死降將,無異會造成不良的影響,讓其他的降將產生不安的情緒。
李岱淵迴到錦城驛館後,董錦元馬上找到了李岱淵。
“少監大人,不擔心朝中有人彈劾於你嗎?”董錦元很是含蓄的提出了自己的質疑。
李岱淵何嚐不知道自己做的有些過激,可事關程夭夭的時候,李岱淵便會失去往日的理智和冷靜,所做的一切完全是意氣用事。
“安州的事,由本官一力承擔,定然不會波及老將軍!”李岱淵不疾不徐的正色說道。
“唉……老夫不是擔心牽連之事……實在是擔心少監大人的安危!”董錦元見李岱淵語氣不善,無奈歎道。
“多謝老將軍的關心,本官能應付得來。”李岱淵語氣緩和了不少,算是應承下了董錦元的好意。
“老夫知道少監大人是陛下的心腹,可是伴君如伴虎,而且巡訪使司在朝中樹敵頗多,必定有人拿安州之事做文章。”董錦元語重心長的說道。
李岱淵知道董錦元始終還是擔心安州之事會牽連自己,不願與董錦元糾纏下去,於是故作謹慎的說道:“事已至此,本官也不瞞老將軍了。”
董錦元聞言,眸光一閃,立時警覺起來,認真的盯著李岱淵,等待李岱淵接下來要說的事情。
“馬永望與還鄉會勾結,企圖謀反,本官是奉陛下的密旨前來誅殺反賊的!”李岱淵為了打消董錦元的顧慮,隻得編造了一個聽起來天經地義的理由。
“原來是這樣……!”董錦元豁然開朗道:“老夫就說嘛,少監大人斷案如神睿智英武怎麽會作出如此衝動之事,定然是經過了一番籌謀,才將那反賊馬永望和他的同黨一網打盡!”
說話間,董錦元朝著李岱淵拱了拱手笑道:“老夫恭喜少監大人又立下大功一件!”
李岱淵心中隻覺好笑,表麵上依舊沒有半分漣漪的正色說道:“此次若沒有老將軍鼎力協助,必定不能如此輕鬆的殲滅反賊,我已經上奏陛下,為老將軍請功!”
“此次全賴少監大人謀劃,更何況老夫並不知道其中原委,何功之有啊!”董錦元謹慎的說道:“少監大人萬萬不可如此啊!”
“老將軍放心,陛下英明神武,對劍南道之事了如指掌,賞罰自有陛下的主張。”李岱淵跟著說道。
“那是自然……!”董錦元鄭重道,同時朝著玄都的方向拜了一拜。
李岱淵安撫了董錦元,打消了他的顧慮,董錦元這才滿意的離開了驛館。
送走了董錦元,李岱淵馬上來到程夭夭的房間。
程夭夭見李岱淵前來,展顏笑著迎上前關切的問道:“六郎,昌國公尋你有何事?”
李岱淵自然是不會將董錦元所慮之事說給程夭夭,這隻會平添她的煩惱。於是輕鬆的說道:“沒有什麽大事,前來寒暄而已。”
程夭夭不明就裏的微微頷首,有些木訥的柔聲應道:“無事便好!”
“夭夭,過幾日咱們就迴玄都吧!”李岱淵溫聲對程夭夭說道。
程夭夭微微頷首道:“嗯嗯……好!”
現在程夭夭對這個地方已經沒有什麽留戀了,待在這裏也隻是徒增傷悲,還不如遠離這個傷心地。
過了幾日,皇帝的旨意才送到錦城。
先是對李岱淵和昌國公董錦元一番褒獎,賞賜自然也不會少。對於那些反賊的處理也都遵循了李岱淵的意見,全部斬立決,以儆效尤。
董錦元見皇帝果真如李岱淵所說,沒有斥責李岱淵莽撞行事,更加相信了李岱淵的話,這才真正的安下心來,立時大擺筵席來慶祝李岱淵立下大功,好一派皆大歡喜的局麵。
又過了幾日,李岱淵帶著收受的大量財帛陪伴著程夭夭返迴了玄都……
一些見識短淺的人真的相信了那厲鬼索命的傳言,可一些精明強悍的黨羽卻已經知道這必定是馬永望的仇家所為,更有人已經開始懷疑這是察事的手筆。
雖然有人有所警覺,可馬永望一死,溪金城中的西宿降將們群龍無首,眾人一時間都不知所措,惶惶不可終日。
李岱淵早就從董錦元那裏借來大兵,埋伏在安州邊境,馬永望才死,李岱淵馬上命令大軍進入安州包圍了溪金城。
此時,溪金城中的守兵已然是一盤散沙,大軍毫不費力的進入溪金城中。
接著,李岱淵命人將馬永望所有嫡係全部逮捕起來,逐個甄別審訊,以便確認這些人中的有罪之人。
不出一旬的時間,整個安州被董錦元的軍隊接管,馬永望的黨羽全部被捉拿歸案。
李岱淵馬上將安州的情況奏報給玄都朝廷,同時不等朝廷的答複,便將當年所有參與殺害西宿皇室的叛軍全部斬殺於鬧市。
馬永望在安州魚肉百姓十幾年,這一次朝廷使用雷霆手段,將馬永望一黨一舉掃滅,溪金城乃至整個安州的百姓無不是彈冠相慶。
報了家人的大仇,可程夭夭卻依舊開心不起來,這些日子發生的一切實在是如夢似幻一般,隻讓程夭夭覺得恍若隔世。
李岱淵見程夭夭心情一直低落,卻也沒有什麽辦法,忙完了巡訪安州的事宜,總算是有時間陪在程夭夭身邊。
程夭夭感激李岱淵為自己做的一切,強迫自己裝出如釋重負的樣子,表現出釋懷的狀態。
可這些時日的相處下來,李岱淵知道程夭夭無憂無慮的時候是什麽樣子,此時此刻的程夭夭故作輕鬆的表麵背後卻是黯然心傷。
無奈之下,李岱淵隻得安靜的陪在她的身邊,希望時間能夠成為治愈一切的良藥。
安州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眾人返迴了錦城。
久經戰陣殺伐果斷的董錦元沒有想到李岱淵竟然在安州大開殺戒,還是在沒有得到朝廷同意的情況下。
雖說世人皆知巡訪使司有代天子殺罰之權,但馬永望畢竟是正三品的都督,是舉足輕重的封疆大吏,再加上他還是西宿降將。李岱淵擅自殺死降將,無異會造成不良的影響,讓其他的降將產生不安的情緒。
李岱淵迴到錦城驛館後,董錦元馬上找到了李岱淵。
“少監大人,不擔心朝中有人彈劾於你嗎?”董錦元很是含蓄的提出了自己的質疑。
李岱淵何嚐不知道自己做的有些過激,可事關程夭夭的時候,李岱淵便會失去往日的理智和冷靜,所做的一切完全是意氣用事。
“安州的事,由本官一力承擔,定然不會波及老將軍!”李岱淵不疾不徐的正色說道。
“唉……老夫不是擔心牽連之事……實在是擔心少監大人的安危!”董錦元見李岱淵語氣不善,無奈歎道。
“多謝老將軍的關心,本官能應付得來。”李岱淵語氣緩和了不少,算是應承下了董錦元的好意。
“老夫知道少監大人是陛下的心腹,可是伴君如伴虎,而且巡訪使司在朝中樹敵頗多,必定有人拿安州之事做文章。”董錦元語重心長的說道。
李岱淵知道董錦元始終還是擔心安州之事會牽連自己,不願與董錦元糾纏下去,於是故作謹慎的說道:“事已至此,本官也不瞞老將軍了。”
董錦元聞言,眸光一閃,立時警覺起來,認真的盯著李岱淵,等待李岱淵接下來要說的事情。
“馬永望與還鄉會勾結,企圖謀反,本官是奉陛下的密旨前來誅殺反賊的!”李岱淵為了打消董錦元的顧慮,隻得編造了一個聽起來天經地義的理由。
“原來是這樣……!”董錦元豁然開朗道:“老夫就說嘛,少監大人斷案如神睿智英武怎麽會作出如此衝動之事,定然是經過了一番籌謀,才將那反賊馬永望和他的同黨一網打盡!”
說話間,董錦元朝著李岱淵拱了拱手笑道:“老夫恭喜少監大人又立下大功一件!”
李岱淵心中隻覺好笑,表麵上依舊沒有半分漣漪的正色說道:“此次若沒有老將軍鼎力協助,必定不能如此輕鬆的殲滅反賊,我已經上奏陛下,為老將軍請功!”
“此次全賴少監大人謀劃,更何況老夫並不知道其中原委,何功之有啊!”董錦元謹慎的說道:“少監大人萬萬不可如此啊!”
“老將軍放心,陛下英明神武,對劍南道之事了如指掌,賞罰自有陛下的主張。”李岱淵跟著說道。
“那是自然……!”董錦元鄭重道,同時朝著玄都的方向拜了一拜。
李岱淵安撫了董錦元,打消了他的顧慮,董錦元這才滿意的離開了驛館。
送走了董錦元,李岱淵馬上來到程夭夭的房間。
程夭夭見李岱淵前來,展顏笑著迎上前關切的問道:“六郎,昌國公尋你有何事?”
李岱淵自然是不會將董錦元所慮之事說給程夭夭,這隻會平添她的煩惱。於是輕鬆的說道:“沒有什麽大事,前來寒暄而已。”
程夭夭不明就裏的微微頷首,有些木訥的柔聲應道:“無事便好!”
“夭夭,過幾日咱們就迴玄都吧!”李岱淵溫聲對程夭夭說道。
程夭夭微微頷首道:“嗯嗯……好!”
現在程夭夭對這個地方已經沒有什麽留戀了,待在這裏也隻是徒增傷悲,還不如遠離這個傷心地。
過了幾日,皇帝的旨意才送到錦城。
先是對李岱淵和昌國公董錦元一番褒獎,賞賜自然也不會少。對於那些反賊的處理也都遵循了李岱淵的意見,全部斬立決,以儆效尤。
董錦元見皇帝果真如李岱淵所說,沒有斥責李岱淵莽撞行事,更加相信了李岱淵的話,這才真正的安下心來,立時大擺筵席來慶祝李岱淵立下大功,好一派皆大歡喜的局麵。
又過了幾日,李岱淵帶著收受的大量財帛陪伴著程夭夭返迴了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