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被炮灰的白月光11
年代:真千金她也是假千金 作者:昭昭若如雲端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好努力!”大隊長拍了拍他的肩膀。
說起來,大隊長身高玉米六六,趙尋嶼打小吃得多,有一米八,他拍他的肩膀,有些怪怪的。
(沒打錯沒打錯,就是玉米六六 ,我最近在看有金和緊身q直播。)
不過大隊長自己沒有這種感受。
他到處看,有時候會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當然,閑暇之餘,他也會去抓點海貨。
臨海大隊的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直到這天,大隊長讓他們新來的知青做好準備,他們很有可能下一次就要出海了。
當然,他們第一次出海,也不需要做些什麽,就是去見識一下,順便聽一下指揮。
這讓新來的知青又是激動又是害怕。
出海捕魚。
這四個字對他們來說,並不陌生。
實際上,他們在此之前,已經聽到過無數次了。
他們也是猜到了自己也是要出海的,因為之前有知青已經出過海了。
包括陳紅在內。
所以他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但是沒想到來得這麽快。
白希月倒是接受良好。
當然,出海不一定意味著安全,若是……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吧,她可是男主的蚊子血白月光,不可能死得。
而且還是那種之後棄之如履的白月光。
起碼沒有生命危險。
她也不怕。
死亡又何嚐不是一種遠離呢?
她有一種直覺,那就是——她根本不會死。
很快,就到了白希月要出海的這天。
臨海大隊也很少有人出海的,之前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女人不能出海,會變得不幸。
但是現在已經是新zg了,已經改革開放了,也沒有這種說法。
但是女人們還是很少出海,尤其是家中有男人的。
若是沒有辦法的,還是會出海。
不是針對知青,而臨海大隊也是有女人出海的,就比如徐桂芳。
她男人以前就是出海的時候,發生了不幸,隻留下了她和兩個孩子,以及一個老母。
好在她也算是熬過來了,她的大兒子今年也12歲了,差不多可以到了出海的年紀。
她以後也可以輕一些。
白希月算是新知青中第一個出海的,因為她——會遊泳。
雖然在海上,會遊泳可能也用處不大。
可是卻比不會遊泳來得要好。
畢竟不會遊泳,要是發生了什麽,就直接溺亡了。
可若是會遊泳的人,還可以掙紮一下。
不像他們這些別處來的知青,臨海大隊的每一個人,無論男女,都是會遊泳的,並且水性很好。
而知青就不一樣了,還有不會遊泳的。
比如新知青,一共四個人,會遊泳的就隻有一個。
就是白希月。
這也不算什麽。
畢竟作為聖母型白月光,而且隻對男主一個人聖母的,要不是會一些技能,又有什麽本事來用自身的餘光,來照耀男主呢?
而且這裏是臨海大隊,她不出海,不合理。
趙尋嶼聽說了之後,跟大隊裏麵的其他一個人換了一下,他也來了。
“趙四娃子,你怎麽來了?我記得今天沒有輪到你啊。”大隊長看到他來的時候,還有些納悶兒。
想不明白這個到底是為什麽。
趙四……啊不是,是趙尋嶼說道:“隊長叔,譚嬸兒這幾天身子不適,我就跟柱子哥商量了一下,我們換一下位置。這樣他也好照顧一下譚嬸兒。”
他說的柱子和譚嬸兒,是母子關係。
早些年的時候,譚嬸兒因為一些事情,身子落下了病根兒,現在身子不行了。
前些天下了雨,天氣一變,譚嬸兒的身子又遭不住了。
所以他一去找柱子,柱子就答應跟他換。
當然,如果是其他情況,也會換的。
隻是他覺得,柱子這幾天肯定更想要留在家中照顧譚嬸兒,所以他優先去找了譚嬸兒。
就這麽簡單,僅此而已。
“好吧,那就把柱子換成你。”大隊長聽了,也沒有多說什麽。
柱子他娘那個身子,他也是知道的。
若是一個什麽,就又不好了。
他還是很理解的。
這樣的說辭,其他的人就更猜不出來他的真實意圖了。
隻有白希月挑了挑眉,不置可否。
大隊長又說:“今天白知青第一次出海,大家可要照顧她一點,等到她熟悉了,也就可以了。”
他也不敢讓大家多照顧她,畢竟出海了之後,大家連自己都顧不上,更別說別人了。
所以大隊長的意思就是,能照顧就照顧一些,不能照顧就算了。
“好的大隊長,我們會的。”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他們已經習慣了。
這些知青都是沒有出過海,也都是第一次。
他們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曆。
畢竟他們也不是生來就出過海的。
他們以前也有過第一次。
趙尋嶼幹脆走過來,對著她說,“等上了船,你就跟著我。”
白希月點頭,“謝謝你,趙大哥。”
趙尋嶼本來也是出於有自己的目的,畢竟他第一次喜歡一個姑娘家,總不能看著她去送死。
本來出海就不安全。
他想著, 若是自己也去的話,或許能夠安全一些。
人總要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他才放心。
出海了。
這一次出海,白希月的心情自然是不一樣。
以前是為了遊玩,而且還是更安全的設備,更安全的設施,以及更堅固的船。
現在的船雖然看起來也很堅固,但是比起後世的遊輪,還是顯得更不安全。
她知道,就是這樣子的船,才養育了海邊的人一代又一代。
海上的風景也是很美的。
同時也是未知的。
在海水的下麵,他們根本就不清楚有什麽。
也有可能有巨大的魚,也有可能是……暗礁。
當然,他們現在所在的位置下麵是沒有暗礁的。
這一條信息,臨海大隊的祖祖輩輩的人,已經用生命來驗證過了。
“隊長,我們先下一網,看看這邊有沒有收獲吧?”
除了大隊長之外,每一次出海的人,就是一個小隊,每一個小隊,都有一個小隊長。
而他們這一次的小隊,也是有大隊長的。
小隊長也姓趙。
臨海大隊的大部分都姓趙。
小隊長看了看平靜的海麵,聽從了這個建議。
“行!大家準備,下一網!”
趙尋嶼看了一眼白希月,在海麵上,微風拂過,她看起來更美了。
“待會兒好好看。”
“好!”
趙尋嶼決定,後麵他去找隊長叔,把白知青分到他們這一小隊來。
這出海的基本上都是男人,即使他們都是一個大隊的人,但他還是不放心。
畢竟,他之前親眼看到過,兒子把父母給舉報了的,都是比比皆是。
他不相信他們。
他隻信自己。
每一個小隊都是固定的,而知青們都是輪流跟著小隊一起去出海。
本來是一個小隊帶兩個知青。
但是這不是隻有白知青一個人會遊泳嗎?
所以就她一個人。
他們把船停在了一個位置。
趙尋嶼說,“那是船帆,我們平時就靠著它調整方向。”
這點白希月倒是知道的。
事實上,船帆的作用遠不止如此。
除了可以調整方向之外,還可以船的穩定性和速度。
“待會兒你站遠點兒,第一網是來試試水的,看看水底下有沒有貨。”
趙尋嶼擔心她被誤傷。
畢竟若是待會兒忙起來了,可能就顧不上她了。
知青第一次出海,本來就不是讓他們來捕魚,而是讓他們來學習怎麽上手的。
“我明白。”
他們把船固定好了之後,由一個人,拿了一張漁網,朝著那下麵扔了下去。
本來有魚餌才是最好的,但是第一網嘛,他們還舍不得用。
若是後麵遇到了很多魚,沒有魚餌,他們才會後悔。
當然,他們現在的魚餌就是普通的魚餌。
甚至不是動物內髒。
他們也買不起動物內髒。
第一網的收獲雖然魚很小,螃蟹也很小,但數量還是非常可觀的。
“是個好兆頭!”
小隊長很高興,雖然不知道接下來的收獲會怎麽樣,但是起碼這個頭開得挺好的。
“就是啊,這第一網都這樣,接下來一定會很不錯。”
收獲越好,他們分到的東西越多,家裏麵的日子才會越過越好。
雖然這第一網收獲好,後麵也不一定會好,這不是他們的期盼嘛!
白希月也挺高興的。
趁著他們收拾的時候,趙尋嶼趁機教白希月。
“你看,這個漁網,你要抓住這裏,還有這裏。扔的時候是有技巧的,不要用力過猛。”
其實,他還是覺得,不要學這些比較好,那太辛苦了。
他不願。
隻是如今,還是多學一點兒,比較好。
“好。”
小隊長見他來教,也沒有生氣,有人來教,省了他的力氣跟時間。
他是過來人,一眼就能看出他的心思。
畢竟像他這樣的人,特意跟別人換,還對人家女知青這樣那樣的,還費心教她。
這要是他對人家女知青沒有意思,他把名字倒過來寫!
“把船開到前麵一點兒,我們再試一次。”
“行!”
“好嘞隊長。”
當著人家小隊長的麵,他們肯定不會是喊“小隊長”的,他們都是喊的“隊長”。
這其中的人情世故自不必說。
船上還是有魚竿的,趙尋嶼說:“待會兒船停了之後,你就用這魚竿試一下感覺。”
白希月點頭,正好她也有點兒手癢。
那些漁網,都是有大用處的。
而且漁網是有損耗的,他們每一次用過漁網之後,都會檢查漁網。
看看漁網有哪些地方損壞了,而且每一次都要縫補。
這樣的情況,是不可能拿來試的。
所以趙尋嶼選擇了給她拿魚竿。
當然,在海上待的時間,是看收獲來定的。
若是運氣好,他們今天就可以迴去。
若是運氣不好,那就要等幾天。
釣一杆魚不費什麽功夫的。
白希月的運氣很好,釣到了一條大魚,她釣上來的時候,手裏沒活的人都圍了過來。
“唉喲,這是龍利魚,這麽大一條,運氣不錯啊!”
“確實,這麽大的龍利魚我都好久沒看到了。”
白希月也很高興,她本來以為這魚不能吃呢。
主要是海魚的種類太多了,她也就隻認識幾種。
這種龍利魚,她還是第一次見。
小隊長也過來看了看,誇讚道,“確實不錯。”
“我會好好努力的。”
接下來的這一網,也就弄到了一些小魚小蝦米,他們把它們給倒了迴去。
這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海域。
他們不可能什麽都補的。
不然,以後就沒魚可補了。
這麽大的海,肯定不會沒有魚,但是祖輩傳下來的道理,他們還是要遵守。
接下來的時間裏,白希月很輕鬆。
她也就在打開捕到魚的時候,就上前幫忙,把魚放進船艙裏麵。
他們的漁船還是很大的。
今天的收獲不行,他們決定在海上留一天。
白希月去海釣,還有一些收獲。
她最大的收獲是釣到了一條十多斤的大龍蝦。
她差點兒沒能把它提上來,還是趙尋嶼先看到了,過來助了她一臂之力。
為此,趙尋嶼還意味深長地告誡她,如果在拉不起來的情況下,那就放棄。
如果人被扯進了海裏。
那才是真的得不償失。
白希月當然知道,她惜命著呢。
若是真的……她肯定要放棄。
晚飯吃得很好,畢竟這都是在海上了,說不定就是最後一餐了,他們肯定得吃好點。
就地取材。
他們這船艙裏麵,還有一個煤爐子。
可以讓大家吃點兒熱乎的。
吃完了晚飯之後不久,天也快黑了。
海上看落日餘暉,更加的美麗。
天邊的雲霞,似乎將大海也染了一個顏色。
美麗,卻又充滿著魅力。
“大海,很美吧?”
不知道何時,趙尋嶼走了過來,他也沒有看她,而是看向了那很美麗的晚霞。
“是的,很美麗。”
他說:“可是這樣的美麗,也是很危險的。”
他小的時候,也就見過不少的同村裏麵的人,去海上捕魚,就再也沒有迴來。
所以他拚盡全力讀書,想要走出這漁村。
可是事實告訴他,他走不出去了。
他跑很遠的路讀小學,讀初中……
說起來,大隊長身高玉米六六,趙尋嶼打小吃得多,有一米八,他拍他的肩膀,有些怪怪的。
(沒打錯沒打錯,就是玉米六六 ,我最近在看有金和緊身q直播。)
不過大隊長自己沒有這種感受。
他到處看,有時候會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當然,閑暇之餘,他也會去抓點海貨。
臨海大隊的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直到這天,大隊長讓他們新來的知青做好準備,他們很有可能下一次就要出海了。
當然,他們第一次出海,也不需要做些什麽,就是去見識一下,順便聽一下指揮。
這讓新來的知青又是激動又是害怕。
出海捕魚。
這四個字對他們來說,並不陌生。
實際上,他們在此之前,已經聽到過無數次了。
他們也是猜到了自己也是要出海的,因為之前有知青已經出過海了。
包括陳紅在內。
所以他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但是沒想到來得這麽快。
白希月倒是接受良好。
當然,出海不一定意味著安全,若是……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吧,她可是男主的蚊子血白月光,不可能死得。
而且還是那種之後棄之如履的白月光。
起碼沒有生命危險。
她也不怕。
死亡又何嚐不是一種遠離呢?
她有一種直覺,那就是——她根本不會死。
很快,就到了白希月要出海的這天。
臨海大隊也很少有人出海的,之前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女人不能出海,會變得不幸。
但是現在已經是新zg了,已經改革開放了,也沒有這種說法。
但是女人們還是很少出海,尤其是家中有男人的。
若是沒有辦法的,還是會出海。
不是針對知青,而臨海大隊也是有女人出海的,就比如徐桂芳。
她男人以前就是出海的時候,發生了不幸,隻留下了她和兩個孩子,以及一個老母。
好在她也算是熬過來了,她的大兒子今年也12歲了,差不多可以到了出海的年紀。
她以後也可以輕一些。
白希月算是新知青中第一個出海的,因為她——會遊泳。
雖然在海上,會遊泳可能也用處不大。
可是卻比不會遊泳來得要好。
畢竟不會遊泳,要是發生了什麽,就直接溺亡了。
可若是會遊泳的人,還可以掙紮一下。
不像他們這些別處來的知青,臨海大隊的每一個人,無論男女,都是會遊泳的,並且水性很好。
而知青就不一樣了,還有不會遊泳的。
比如新知青,一共四個人,會遊泳的就隻有一個。
就是白希月。
這也不算什麽。
畢竟作為聖母型白月光,而且隻對男主一個人聖母的,要不是會一些技能,又有什麽本事來用自身的餘光,來照耀男主呢?
而且這裏是臨海大隊,她不出海,不合理。
趙尋嶼聽說了之後,跟大隊裏麵的其他一個人換了一下,他也來了。
“趙四娃子,你怎麽來了?我記得今天沒有輪到你啊。”大隊長看到他來的時候,還有些納悶兒。
想不明白這個到底是為什麽。
趙四……啊不是,是趙尋嶼說道:“隊長叔,譚嬸兒這幾天身子不適,我就跟柱子哥商量了一下,我們換一下位置。這樣他也好照顧一下譚嬸兒。”
他說的柱子和譚嬸兒,是母子關係。
早些年的時候,譚嬸兒因為一些事情,身子落下了病根兒,現在身子不行了。
前些天下了雨,天氣一變,譚嬸兒的身子又遭不住了。
所以他一去找柱子,柱子就答應跟他換。
當然,如果是其他情況,也會換的。
隻是他覺得,柱子這幾天肯定更想要留在家中照顧譚嬸兒,所以他優先去找了譚嬸兒。
就這麽簡單,僅此而已。
“好吧,那就把柱子換成你。”大隊長聽了,也沒有多說什麽。
柱子他娘那個身子,他也是知道的。
若是一個什麽,就又不好了。
他還是很理解的。
這樣的說辭,其他的人就更猜不出來他的真實意圖了。
隻有白希月挑了挑眉,不置可否。
大隊長又說:“今天白知青第一次出海,大家可要照顧她一點,等到她熟悉了,也就可以了。”
他也不敢讓大家多照顧她,畢竟出海了之後,大家連自己都顧不上,更別說別人了。
所以大隊長的意思就是,能照顧就照顧一些,不能照顧就算了。
“好的大隊長,我們會的。”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他們已經習慣了。
這些知青都是沒有出過海,也都是第一次。
他們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曆。
畢竟他們也不是生來就出過海的。
他們以前也有過第一次。
趙尋嶼幹脆走過來,對著她說,“等上了船,你就跟著我。”
白希月點頭,“謝謝你,趙大哥。”
趙尋嶼本來也是出於有自己的目的,畢竟他第一次喜歡一個姑娘家,總不能看著她去送死。
本來出海就不安全。
他想著, 若是自己也去的話,或許能夠安全一些。
人總要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他才放心。
出海了。
這一次出海,白希月的心情自然是不一樣。
以前是為了遊玩,而且還是更安全的設備,更安全的設施,以及更堅固的船。
現在的船雖然看起來也很堅固,但是比起後世的遊輪,還是顯得更不安全。
她知道,就是這樣子的船,才養育了海邊的人一代又一代。
海上的風景也是很美的。
同時也是未知的。
在海水的下麵,他們根本就不清楚有什麽。
也有可能有巨大的魚,也有可能是……暗礁。
當然,他們現在所在的位置下麵是沒有暗礁的。
這一條信息,臨海大隊的祖祖輩輩的人,已經用生命來驗證過了。
“隊長,我們先下一網,看看這邊有沒有收獲吧?”
除了大隊長之外,每一次出海的人,就是一個小隊,每一個小隊,都有一個小隊長。
而他們這一次的小隊,也是有大隊長的。
小隊長也姓趙。
臨海大隊的大部分都姓趙。
小隊長看了看平靜的海麵,聽從了這個建議。
“行!大家準備,下一網!”
趙尋嶼看了一眼白希月,在海麵上,微風拂過,她看起來更美了。
“待會兒好好看。”
“好!”
趙尋嶼決定,後麵他去找隊長叔,把白知青分到他們這一小隊來。
這出海的基本上都是男人,即使他們都是一個大隊的人,但他還是不放心。
畢竟,他之前親眼看到過,兒子把父母給舉報了的,都是比比皆是。
他不相信他們。
他隻信自己。
每一個小隊都是固定的,而知青們都是輪流跟著小隊一起去出海。
本來是一個小隊帶兩個知青。
但是這不是隻有白知青一個人會遊泳嗎?
所以就她一個人。
他們把船停在了一個位置。
趙尋嶼說,“那是船帆,我們平時就靠著它調整方向。”
這點白希月倒是知道的。
事實上,船帆的作用遠不止如此。
除了可以調整方向之外,還可以船的穩定性和速度。
“待會兒你站遠點兒,第一網是來試試水的,看看水底下有沒有貨。”
趙尋嶼擔心她被誤傷。
畢竟若是待會兒忙起來了,可能就顧不上她了。
知青第一次出海,本來就不是讓他們來捕魚,而是讓他們來學習怎麽上手的。
“我明白。”
他們把船固定好了之後,由一個人,拿了一張漁網,朝著那下麵扔了下去。
本來有魚餌才是最好的,但是第一網嘛,他們還舍不得用。
若是後麵遇到了很多魚,沒有魚餌,他們才會後悔。
當然,他們現在的魚餌就是普通的魚餌。
甚至不是動物內髒。
他們也買不起動物內髒。
第一網的收獲雖然魚很小,螃蟹也很小,但數量還是非常可觀的。
“是個好兆頭!”
小隊長很高興,雖然不知道接下來的收獲會怎麽樣,但是起碼這個頭開得挺好的。
“就是啊,這第一網都這樣,接下來一定會很不錯。”
收獲越好,他們分到的東西越多,家裏麵的日子才會越過越好。
雖然這第一網收獲好,後麵也不一定會好,這不是他們的期盼嘛!
白希月也挺高興的。
趁著他們收拾的時候,趙尋嶼趁機教白希月。
“你看,這個漁網,你要抓住這裏,還有這裏。扔的時候是有技巧的,不要用力過猛。”
其實,他還是覺得,不要學這些比較好,那太辛苦了。
他不願。
隻是如今,還是多學一點兒,比較好。
“好。”
小隊長見他來教,也沒有生氣,有人來教,省了他的力氣跟時間。
他是過來人,一眼就能看出他的心思。
畢竟像他這樣的人,特意跟別人換,還對人家女知青這樣那樣的,還費心教她。
這要是他對人家女知青沒有意思,他把名字倒過來寫!
“把船開到前麵一點兒,我們再試一次。”
“行!”
“好嘞隊長。”
當著人家小隊長的麵,他們肯定不會是喊“小隊長”的,他們都是喊的“隊長”。
這其中的人情世故自不必說。
船上還是有魚竿的,趙尋嶼說:“待會兒船停了之後,你就用這魚竿試一下感覺。”
白希月點頭,正好她也有點兒手癢。
那些漁網,都是有大用處的。
而且漁網是有損耗的,他們每一次用過漁網之後,都會檢查漁網。
看看漁網有哪些地方損壞了,而且每一次都要縫補。
這樣的情況,是不可能拿來試的。
所以趙尋嶼選擇了給她拿魚竿。
當然,在海上待的時間,是看收獲來定的。
若是運氣好,他們今天就可以迴去。
若是運氣不好,那就要等幾天。
釣一杆魚不費什麽功夫的。
白希月的運氣很好,釣到了一條大魚,她釣上來的時候,手裏沒活的人都圍了過來。
“唉喲,這是龍利魚,這麽大一條,運氣不錯啊!”
“確實,這麽大的龍利魚我都好久沒看到了。”
白希月也很高興,她本來以為這魚不能吃呢。
主要是海魚的種類太多了,她也就隻認識幾種。
這種龍利魚,她還是第一次見。
小隊長也過來看了看,誇讚道,“確實不錯。”
“我會好好努力的。”
接下來的這一網,也就弄到了一些小魚小蝦米,他們把它們給倒了迴去。
這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海域。
他們不可能什麽都補的。
不然,以後就沒魚可補了。
這麽大的海,肯定不會沒有魚,但是祖輩傳下來的道理,他們還是要遵守。
接下來的時間裏,白希月很輕鬆。
她也就在打開捕到魚的時候,就上前幫忙,把魚放進船艙裏麵。
他們的漁船還是很大的。
今天的收獲不行,他們決定在海上留一天。
白希月去海釣,還有一些收獲。
她最大的收獲是釣到了一條十多斤的大龍蝦。
她差點兒沒能把它提上來,還是趙尋嶼先看到了,過來助了她一臂之力。
為此,趙尋嶼還意味深長地告誡她,如果在拉不起來的情況下,那就放棄。
如果人被扯進了海裏。
那才是真的得不償失。
白希月當然知道,她惜命著呢。
若是真的……她肯定要放棄。
晚飯吃得很好,畢竟這都是在海上了,說不定就是最後一餐了,他們肯定得吃好點。
就地取材。
他們這船艙裏麵,還有一個煤爐子。
可以讓大家吃點兒熱乎的。
吃完了晚飯之後不久,天也快黑了。
海上看落日餘暉,更加的美麗。
天邊的雲霞,似乎將大海也染了一個顏色。
美麗,卻又充滿著魅力。
“大海,很美吧?”
不知道何時,趙尋嶼走了過來,他也沒有看她,而是看向了那很美麗的晚霞。
“是的,很美麗。”
他說:“可是這樣的美麗,也是很危險的。”
他小的時候,也就見過不少的同村裏麵的人,去海上捕魚,就再也沒有迴來。
所以他拚盡全力讀書,想要走出這漁村。
可是事實告訴他,他走不出去了。
他跑很遠的路讀小學,讀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