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榮旭在內侍的帶領下來到禦書房。
景帝公玉景已經在這裏等待了。
“拜見陛下。”
南榮旭彎腰行禮。
“南榮愛卿,免禮,賜座。”
景帝見南榮旭到了,立刻露出笑臉。
“南榮愛卿,今日本不該打擾你的,不過如今大乾情況危急。”
“不得不將南榮愛卿請來。”
景帝公玉景說到這裏麵色露出凝重之色。
“陛下,是不是發生了什麽大事?”
南榮旭看出景帝估計是遇到了什麽麻煩。
這才出聲詢問景帝。
“朕今早收到消息,吳州府、北平府、玉安府、北江府四府連續大雪,估計今年四府要遭受雪災。”
“如今國庫空虛想要賑災已經有心無力。”
景帝歎息一聲。
他昨日親政,今早四大輔臣便將一大堆奏折丟到了他這裏。
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北方四府雪災的事。
也是為今之計必須要處理的事,可是當他查看國庫賬目的時候便知道。
這是四大輔臣故意給他的下馬威,一旦他無法處理此事,那對於他的威信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南榮旭聽到景帝的話,有些疑惑。
這種事叫他來做什麽,他不過是一名武將而已。
這些不是該找那些文臣嗎?
“朕聽說愛卿在南州屯田,還有養殖了大量的豬。”
“這豬可是下賤之物,不知愛卿為何養殖如此之多。”
景帝見南榮旭不說話。
便將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
南榮旭也明白了,景帝這是在打他那些糧草和豬的主意。
“陛下,豬之所以下賤,那是因為其肉味重,就算百姓也不願食用。”
“還有就.是養殖豬,不管養殖多久最多隻能長到百十斤。”
“不過臣找到一種特殊的養殖辦法,不僅養殖出來的豬不會有騷味,而且能長到四五百斤的重量。”
“畢竟大軍想要強大,肉食是少不了的。”
南榮旭也沒有隱瞞。
反正早晚也會被人知道的,如果能讓百姓一起養豬,他能夠有大量的肉食提供給自己的將士。
畢竟養豬的成本不高,價格也不會太高,如果大量收購說不定價格還能壓一壓。
他現在清理了兩座山,也不過養殖了五萬頭豬,完全無法滿足三十萬大軍的需求。
還要提供給自家其他大軍使用,那就更加不夠用了。
如果有皇帝的支持,讓全國百姓都一同養豬是最好的。
景帝一聽南榮旭找到了養豬的辦法,頓時便來了興趣,要是真能全國推廣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要知道現在大乾王朝的肉食都是以羊肉為主,可是大乾王朝並不盛產羊。
大多數的羊都是從北蠻購入,可是現在北蠻受災,又和大乾王朝開戰,想要在從北蠻購入大量的羊根本不可能。
現在大乾所產的羊肉也隻夠供應權貴食用。
百姓想要吃一點肉食,很難,羊肉實在太貴了。
如果大規模養豬,那百姓的肉食便可以得到解決了。
“南榮愛卿,不知道可否將養豬的辦法普及?”
景帝公玉景詢問南榮旭的意見。
“可以,臣迴去後便讓人將養豬的方法送來皇宮。”
南榮旭直接答應了下來。
“對了,南榮愛卿,還有你那個屯田是怎麽迴事?能否和朕說說?”
“朝中大臣都說南榮愛卿這是胡鬧,可是朕覺得南榮愛卿這樣做定有深意,隻是一直不明白其中緣由。”
景帝見南榮旭答應,也是很高興的。
又想起南榮旭屯田之事,他有些好奇南榮旭為何如此做。
“陛下,我大乾連連受災,糧食大量減產,大軍每年所得糧草完全不夠用,臣便想著大軍要鎮守邊關,不能讓將士拚命,還吃不飽吧。”
“大軍也不能每日操練,空閑的時候如果不找點事做,體力方麵也會下降。”
“那不如便讓大軍開荒種地,這樣也能為大軍提供一些糧食,還能減輕百姓的壓力,兩全其美的辦法何樂而不為。”
南榮旭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這可是前世三國末期大將鄧艾想出來的辦法。
大軍便可分批次的屯田,這樣能夠保證大軍的體力,也相當於另一種練兵之法。
閑事耕種,戰時兵鋒。
可解百姓之苦,護天下之安定。
這才是南榮旭想要的,他要做權臣,可也是盛世權臣。
“愛卿的想法確實不錯,如果全軍推行,便可大大的減輕了百姓的壓力,朕要替百姓感謝愛卿。”
景帝公玉景竟然起身向南榮旭拜了拜。
“陛下,不必如此,如果真的能夠幫到百姓,那是臣的榮幸。”
南榮旭身形一閃,坐到了另一旁,躲開了景帝的這一拜。
景帝這一拜如果他受了,被外人知道,估計又要找他的麻煩。
這些麻煩能避則避吧。
“愛卿太客氣了,朕接下來便全國推廣養豬和軍隊屯田之事。”
“不過現在天災不斷,百姓糧食減產,不知愛卿可有什麽辦法?”
景帝坐迴自己的位置上,再次詢問南榮旭。
他現在算是發現了,這南榮旭不僅是一位天才將領,在治國方麵也是很有一套的。
這絕對是一個大才,如果真能讓南榮旭全力輔佐自己,那自己想要讓大乾走向盛世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西邊幹旱,便尋耐旱作物種植,南邊水災,便修築水利,防止水災便可,尋高地修建住宅、開辟荒地便可,不過想要讓百姓開荒,必須減稅,減輕百姓壓力,百姓才會願意多開辟荒地。”
“不過國庫空虛,想要補充國庫也很簡單。”
“陛下,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如查查貪汙受賄之事吧。”
“想必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南榮旭的話很簡單,但也直指關鍵。
隻是說起來輕鬆,做起來卻很難。
“南榮愛卿,耐旱作物,不是沒有人想到過,隻是我們大乾根本沒有這種作物。”
景帝公玉景麵露無奈。
“大乾沒有,難道其他地方沒有?”
“內海對麵飛雲國,長年幹旱卻不缺糧食,為何不派人前去飛雲尋糧?”
“北方寒冷,不適合種植,難道真的不適合種植嗎?”
“北蠻以北的殘陽王朝,東元以北的烈日王朝,都是地處寒地,為何不派人前去兩國建交,求購糧種?”
“所有人隻將目光看在國內,真的願意造福百姓,為何不願去尋找?”
南榮旭冷笑。
在他看來那些權臣不過是一群自私自利之輩罷了。
景帝也沒想到南榮旭會說出這樣的話。
不過仔細思考後,也確實如此,雖然和殘陽、烈日兩國沒有什麽交流,可是兩國的情況他還是知道的。
兩國雖然國名帶陽,可是一年之中半年降雪,但卻沒有聽說過大量百姓餓死的情況。
那邊說明,兩國有耐寒的糧食,完全可以去向兩國求購一些迴來。
北方便可以有糧可種,也不會稍微有一點天災便隻能逃難。
西方也是如此。
可以說南榮旭的一席話讓景帝公玉景茅塞頓開。
也因為南榮旭這席話,讓景帝帶領著大乾王朝在未來成為了大陸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
成就始皇之位,後世皇帝都以超越景帝為目標。
景帝公玉景已經在這裏等待了。
“拜見陛下。”
南榮旭彎腰行禮。
“南榮愛卿,免禮,賜座。”
景帝見南榮旭到了,立刻露出笑臉。
“南榮愛卿,今日本不該打擾你的,不過如今大乾情況危急。”
“不得不將南榮愛卿請來。”
景帝公玉景說到這裏麵色露出凝重之色。
“陛下,是不是發生了什麽大事?”
南榮旭看出景帝估計是遇到了什麽麻煩。
這才出聲詢問景帝。
“朕今早收到消息,吳州府、北平府、玉安府、北江府四府連續大雪,估計今年四府要遭受雪災。”
“如今國庫空虛想要賑災已經有心無力。”
景帝歎息一聲。
他昨日親政,今早四大輔臣便將一大堆奏折丟到了他這裏。
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北方四府雪災的事。
也是為今之計必須要處理的事,可是當他查看國庫賬目的時候便知道。
這是四大輔臣故意給他的下馬威,一旦他無法處理此事,那對於他的威信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南榮旭聽到景帝的話,有些疑惑。
這種事叫他來做什麽,他不過是一名武將而已。
這些不是該找那些文臣嗎?
“朕聽說愛卿在南州屯田,還有養殖了大量的豬。”
“這豬可是下賤之物,不知愛卿為何養殖如此之多。”
景帝見南榮旭不說話。
便將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
南榮旭也明白了,景帝這是在打他那些糧草和豬的主意。
“陛下,豬之所以下賤,那是因為其肉味重,就算百姓也不願食用。”
“還有就.是養殖豬,不管養殖多久最多隻能長到百十斤。”
“不過臣找到一種特殊的養殖辦法,不僅養殖出來的豬不會有騷味,而且能長到四五百斤的重量。”
“畢竟大軍想要強大,肉食是少不了的。”
南榮旭也沒有隱瞞。
反正早晚也會被人知道的,如果能讓百姓一起養豬,他能夠有大量的肉食提供給自己的將士。
畢竟養豬的成本不高,價格也不會太高,如果大量收購說不定價格還能壓一壓。
他現在清理了兩座山,也不過養殖了五萬頭豬,完全無法滿足三十萬大軍的需求。
還要提供給自家其他大軍使用,那就更加不夠用了。
如果有皇帝的支持,讓全國百姓都一同養豬是最好的。
景帝一聽南榮旭找到了養豬的辦法,頓時便來了興趣,要是真能全國推廣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要知道現在大乾王朝的肉食都是以羊肉為主,可是大乾王朝並不盛產羊。
大多數的羊都是從北蠻購入,可是現在北蠻受災,又和大乾王朝開戰,想要在從北蠻購入大量的羊根本不可能。
現在大乾所產的羊肉也隻夠供應權貴食用。
百姓想要吃一點肉食,很難,羊肉實在太貴了。
如果大規模養豬,那百姓的肉食便可以得到解決了。
“南榮愛卿,不知道可否將養豬的辦法普及?”
景帝公玉景詢問南榮旭的意見。
“可以,臣迴去後便讓人將養豬的方法送來皇宮。”
南榮旭直接答應了下來。
“對了,南榮愛卿,還有你那個屯田是怎麽迴事?能否和朕說說?”
“朝中大臣都說南榮愛卿這是胡鬧,可是朕覺得南榮愛卿這樣做定有深意,隻是一直不明白其中緣由。”
景帝見南榮旭答應,也是很高興的。
又想起南榮旭屯田之事,他有些好奇南榮旭為何如此做。
“陛下,我大乾連連受災,糧食大量減產,大軍每年所得糧草完全不夠用,臣便想著大軍要鎮守邊關,不能讓將士拚命,還吃不飽吧。”
“大軍也不能每日操練,空閑的時候如果不找點事做,體力方麵也會下降。”
“那不如便讓大軍開荒種地,這樣也能為大軍提供一些糧食,還能減輕百姓的壓力,兩全其美的辦法何樂而不為。”
南榮旭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這可是前世三國末期大將鄧艾想出來的辦法。
大軍便可分批次的屯田,這樣能夠保證大軍的體力,也相當於另一種練兵之法。
閑事耕種,戰時兵鋒。
可解百姓之苦,護天下之安定。
這才是南榮旭想要的,他要做權臣,可也是盛世權臣。
“愛卿的想法確實不錯,如果全軍推行,便可大大的減輕了百姓的壓力,朕要替百姓感謝愛卿。”
景帝公玉景竟然起身向南榮旭拜了拜。
“陛下,不必如此,如果真的能夠幫到百姓,那是臣的榮幸。”
南榮旭身形一閃,坐到了另一旁,躲開了景帝的這一拜。
景帝這一拜如果他受了,被外人知道,估計又要找他的麻煩。
這些麻煩能避則避吧。
“愛卿太客氣了,朕接下來便全國推廣養豬和軍隊屯田之事。”
“不過現在天災不斷,百姓糧食減產,不知愛卿可有什麽辦法?”
景帝坐迴自己的位置上,再次詢問南榮旭。
他現在算是發現了,這南榮旭不僅是一位天才將領,在治國方麵也是很有一套的。
這絕對是一個大才,如果真能讓南榮旭全力輔佐自己,那自己想要讓大乾走向盛世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西邊幹旱,便尋耐旱作物種植,南邊水災,便修築水利,防止水災便可,尋高地修建住宅、開辟荒地便可,不過想要讓百姓開荒,必須減稅,減輕百姓壓力,百姓才會願意多開辟荒地。”
“不過國庫空虛,想要補充國庫也很簡單。”
“陛下,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如查查貪汙受賄之事吧。”
“想必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南榮旭的話很簡單,但也直指關鍵。
隻是說起來輕鬆,做起來卻很難。
“南榮愛卿,耐旱作物,不是沒有人想到過,隻是我們大乾根本沒有這種作物。”
景帝公玉景麵露無奈。
“大乾沒有,難道其他地方沒有?”
“內海對麵飛雲國,長年幹旱卻不缺糧食,為何不派人前去飛雲尋糧?”
“北方寒冷,不適合種植,難道真的不適合種植嗎?”
“北蠻以北的殘陽王朝,東元以北的烈日王朝,都是地處寒地,為何不派人前去兩國建交,求購糧種?”
“所有人隻將目光看在國內,真的願意造福百姓,為何不願去尋找?”
南榮旭冷笑。
在他看來那些權臣不過是一群自私自利之輩罷了。
景帝也沒想到南榮旭會說出這樣的話。
不過仔細思考後,也確實如此,雖然和殘陽、烈日兩國沒有什麽交流,可是兩國的情況他還是知道的。
兩國雖然國名帶陽,可是一年之中半年降雪,但卻沒有聽說過大量百姓餓死的情況。
那邊說明,兩國有耐寒的糧食,完全可以去向兩國求購一些迴來。
北方便可以有糧可種,也不會稍微有一點天災便隻能逃難。
西方也是如此。
可以說南榮旭的一席話讓景帝公玉景茅塞頓開。
也因為南榮旭這席話,讓景帝帶領著大乾王朝在未來成為了大陸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
成就始皇之位,後世皇帝都以超越景帝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