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啊。”
“這個消息會不會是有人造謠啊。”
“現在大家生活都難,朝廷還要征兵,這不是不給我們這些老百姓活路嗎?”
老族長麵露憂色。
如果一旦征兵,那各家至少要被征走一個青壯年,在這個荒年,一個青壯年對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這種事應該沒有人敢造謠。”
“如今朝廷之中那些文官把持朝政,陛下想要奪權很難,隻能另辟蹊徑。”
“再加上如今王朝內確實匪患四起,如果不及時鎮壓,很有可能出現大問題。”
四叔南榮隆搖頭。
他也思考過很久,還和其他軍戶討論過這個問題。
這才敢將消息帶迴來。
“磊哥,你怎麽看?”
村長聽完,看向爺爺南榮磊。
想要看看爺爺南榮磊有什麽想法。
“如果老四說的是真的,那此事應該就不會有假了。”
“如今世道不好,大家要早作準備了。”
爺爺南榮磊沉思了很久才開口說道。
“父親,我們確實要準備了,我和幾位戰友書信時,他們也提到過。”
“南州府那邊南州軍已經在練兵了。”
這時大伯南榮武也出聲說道。
他入伍的時候便是在南州府那邊,退伍後以一直和那邊的戰友有書信來往。
一般邊軍都是不會大肆練兵,隻會平時的訓練。
一旦練兵,那就是在備戰了。
而且南州府就在他們隔壁,如果那邊征兵,他們也逃不掉。
“看來南疆那邊也有動作了。”
爺爺南榮磊擔心的說道。
“具體情況不清楚,我的戰友那裏也隻是提醒了我一番。”
大伯南榮武搖了搖頭,表示具體情況他也不清楚。
畢竟這是軍事機密,能提醒一句就已經很不錯了,想要知道更多的消息根本就不可能。
“小磊啊,我們族裏,隻有你們一家軍戶,如果大戰開始,我們該準備什麽,你可要提醒一下大家。”
老族長滿臉擔憂。
他們村說得不好聽,都是一個祖宗,所有人除了嫁過來的媳婦都是一個姓的。
老族長便想讓爺爺南榮磊提點一下大家。
“現在沒有準確的消息,要準備也隻能多準備一些糧食了,其他的我們這些老百姓就不要想了。”
“不過還好我們南方受災不嚴重,家家都還有一些餘糧。”
“如果可能,藏一些糧食起來吧,一但真的亂起來,估計朝堂就該二次征收糧草了。”
爺爺南榮磊雖然不和村裏的那些所謂的族人來往,但畢竟是同族。
如果真的亂世來臨,大家作為同族就需要互相幫助才行。
現在他提醒一下也算是先賣大家一個好。
尤其是他們家,作為軍戶,是征兵的主力,到時候家中青壯年被征兵走了,家中老弱還是需要族中幫忙照顧的。
“爺爺,如果朝堂征兵,我們一家可能被分到哪裏?”
這時坐在末尾的小不點南榮旭終於開口了。
作為在座的年齡最小、輩分最小的人,他本不該開口的。
但現在看著在場的人都麵帶憂色,他這才開口詢問。
“旭兒,你怎麽突然問這個?”
爺爺南榮磊看向說話的南榮旭。
“爺爺,你們商量的事,我還小不懂,我就想知道一下父親他們如果被召迴去後可能被分到哪裏,會不會有危險。”
南榮旭故作擔憂的說道。
也提出他不懂大人商量的事,話語之中也說了擔憂自己的父親他們。
族長、村長在這裏他也不能說太多,這樣說也不會怪罪他一個小兒在這種時候插嘴,反而還會覺得他孝順。
其實他也是在間接提醒自己爺爺和父親他們,趕快將族長和村長他們送走。
他們也要商議未來的路了。
“旭兒,不必擔心,具體分到哪裏現在不可能知道的。”
“族長,還是那句話,我們老百姓,唯一能準備的便是多藏點糧。”
“還有如今世道亂了,如果可能在閑暇之餘召集大家一起圍著村在建一座土牆吧,也算是未雨綢繆,免得真正大亂,匪患四起的時候再建可能就來不及了。”
“其他就沒什麽可準備的。”
爺爺南榮磊對南榮旭解釋了一句,便又對族長說道。
“也是,我們也做不了什麽,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老族長歎了口氣,這便是百姓的無奈。
“既然如此,那我和族長便先離開了,迴去將消息通知下去,現在就盡量的按照磊哥說的辦,土牆也確實可以考慮。”
村長說完便站了起來。
他也知道現在南榮磊一家能將這個消息告訴他們已經很不錯了。
而且還提醒了他們該做些什麽準備,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畢竟這南榮磊一家和村裏、族裏的關係可不怎麽樣。
“好,今日小四迴來,我們也很久沒有聚一聚了,就不留族長和村長了。”
爺爺南榮磊也沒有挽留。
接下來他們一家也有事要商議,不適合有外人在。
老族長和村長便在爺爺南榮磊的陪送下告辭離開了。
兩人離開後。
老族長這才開口詢問:“小常,你怎麽突然拉著我走了,我還有一些事想和小磊商議。”
“大伯,磊哥他們能告訴我們這麽多已經不錯了,其他的就不是我們該知道的,而且他們作為軍戶,肯定也要商量之後的事,我們在繼續留下去不合適了。”
村長也是無奈,自家這大伯現在年齡大了,雖然還不糊塗,但也不如年輕時那麽精明。
別人連續兩次說了他們能準備的隻有那些東西了,這便是在提醒他們該離開了。
南榮旭家。
爺爺南榮磊送走村長和族長後,直接將院門從內鎖上,才迴到了大廳之中。
“小旭,你剛才問的那個問題,是不是有什麽想法?”
爺爺南榮磊坐下後便直接詢問南榮旭。
經過這幾年南榮旭表現出來的天賦才智,爺爺南榮磊還是很願意聽聽他的意見的。
“爺爺,我看了一下輿圖,我們所處的寧州府距離南州府最近,如果南州軍征兵,我們家很有可能被征兵過去。”
“這對我們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南州軍可是邊軍,一旦大戰絕對死傷無數,三叔、四叔他們的實力想在這樣的戰場活下來很難。”
“我們必須要提前做準備,看征兵之前能不能找關係將三叔、四叔送入寧州府府兵、或者青山府、江寧府做府兵都行,他們最多執行剿匪,危險要小很多。”
“如果能在剿匪之中在立功,看看能不能用功勳換更好一點的功法,盡可能提升實力。”
“這段時間,我建議將田產全部佃出去,父親他們多將時間用來修煉,能提升多少便是多少。”
“還有我們靠近青寶山,裏麵野獸不少,父親他們可以多進入其中獵取獵物,鍛煉弓術,到時候就算功夫不行,弓術好,也可以利用弓術在剿匪的時候立功。”
南榮旭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他的計劃其實全是圍繞如何在接下來的亂世之中保命的。
在他看來,亂世之中,先保命,命保住後,在圖謀其他。
“兒子,你是不是還有其他計劃?”
父親南榮運聽完,這個計劃他能聽出不錯,但都是圍繞先保命而計劃。
根據他對自己兒子的了解,他的計劃絕對不會隻有這點。
“旭兒,還有什麽計劃就全部說出來,大家一起商量。”
爺爺南榮磊也開口說道。
“爺爺,我確實還有計劃,我聽說大乾朝有武考。”
“大哥如今距離參軍還有一年多,兩年不到,我想讓大哥去參加武考。”
“一旦大哥考中武童生,便可以不用前去參軍了,就算之後必須要參軍的時候,進入軍隊也至少是一個百夫長,我們便有機會得到第二階段的《百戰訣》有機會修煉到二流武將的水平。”
南榮旭將自己之後的打算說了出來。
原本武考這條路一直封死了,新皇登基後想要另辟蹊徑才再次開啟武考。
不過也就是兩年的事,現在參加武考的人並不多,畢竟大乾朝更加重視科考,更希望通過科考來改變命運。
再加上很多人看不起練武之人,參加武考的人就更少了。
那些權臣、勳貴、世家不支持武考就更加不會讓家族子弟去參加武考。
但對於軍戶來說,武考才是改變命運的途徑。
眾人一聽武考,也有些吃驚,他們沒有想到南榮旭竟然想要讓南榮誠去參加武考。
“小旭,你怎麽突然想到武考?你要知道武考雖然重啟,但頗受爭論。”
爺爺南榮磊有些不解。
“爺爺,世道變了,天下要亂了,我們軍戶不參加武考,就必須入伍,從最低的伍長做起,雖然也不算差,可是一旦大戰,那就是衝在最前線的,能活下來的機會實在太低。”
“以前還好,沒有戰事,可現在不同了,我們軍戶又不適合走科舉之路,現在唯一能夠改變命運的便隻有武考。”
“若是大哥能在兩年內考取武秀才,那我們家就不用擔心征兵一事了。”
南榮旭解釋。
他也是思考了很久才做出的決定。
如果不是隨時可能開啟戰事,他是不會提出此事的。
他準備的是過兩年自己前去參加武考,畢竟他們一家之中,隻有他有更高等的功法,不過這是自己前世修煉的功法,沒有過明路,他也無法拿出來,隻能自己修煉。
兩年後自己應該能夠達到二流武將的水平,自己去參加武考最有可能考取武秀才。
但現在不同了,一旦戰事爆發,大哥很有可能便會被征兵入伍,為了讓大哥免去征兵,那就隻能讓大哥先去參加武考,先考取武童生,這樣隻要不是無兵可征的情況,自己大哥短時間便不必在被征兵。
至於後麵,自己再想辦法拿出一部可以修煉到二流武將的功法交給家人修煉,如果大哥能夠突破二流武將水平,便可以去考武秀才。
而自己便可先隱藏起來,等自己功法大成,直接去考那武狀元。
這樣徹底改變家族的命運,擺脫軍戶。
“小旭,你是不是早有打算了?之前你讓你大哥、二哥、三哥讀兵書就是為了這個?”
爺爺南榮磊聽完南榮旭的計劃,突然想到自己這個小孫子在兩年前聽說武考後便讓自己的另外三個孫子陪他看兵書。
現在看來自己這個孫子早有打算了。
“是的,兩年前爺爺突然說武考重啟,我便有這個打算了,不過我打算的是我去考,現在情況有變,便讓大哥先去吧。”
“二哥、三哥也要去考,尤其是二哥,你要在兩年後和大哥一同參軍,若是在參軍之前拿下武童生,便不用在按照規定參軍了。”
“三哥倒是可以慢慢來。”
南榮旭直接承認了下來,原本沒有打算讓三位哥哥參加的。
畢竟武考被所有人看不起。
而自己還小可以等,他早就分析過了,等過幾年他在長大一些的時候,天下估計不穩了,自己在參加武考便沒有人會看不起自己了。
畢竟麵對大亂,武將才是根本,那時將是武將的時代。
他便要在那個時候去拚一條康莊大道出來,徹底改變家族的情況。
而讓自己三位哥哥都習讀兵書,也是為了等自己拚出一條路後,更好的安排自己的三位哥哥。
眾人沒有想到,南榮旭竟然在兩年前就打算自己今後要走武考之路了。
要知道那時南榮旭不過四歲而已,這麽小就想好了自己未來的路。
看來他們還是低估了自己孫子、侄子、兒子的才智。
“小旭說的沒錯,我們不可能為了上麵的那群人那命去拚,武考確實是一條不錯的選擇。”
“小誠、小遠,你們怎麽想的?”
爺爺南榮磊認同了南榮旭的說法。
比起被看不起,他更在乎自己孫子的命。
反正他們一家在他成為軍戶的時候,便已經被人看不起了。
“爺爺,我想試試,相對於這個時候參軍,我更願意試試武考,如果能考到武進士,那最少也是一城守備,不用在擔心成為炮灰了。”
大哥南榮誠直接答應了下來。
二哥南榮遠也點頭同意。
三流武將水平雖說已經入品,可在戰場之中也不過是強大一點的炮灰而已。
隻有突破二流武將層次,才勉強能夠在軍隊之中立足。
“好,你既然有了打算,那便如此吧,下一次縣考還有半年時間,你們好好準備,過段時間老大你先去縣城城衛軍那裏報備。”
爺爺南榮磊見兩個孫子都答應了,便直接和大伯吩咐。
“好的,爹,我明日就去一趟,你兩個小子可要努力啊,別到時候考不上那才丟臉。”
大伯南榮武笑著答應了下來。
他剛才還擔心自己兩個兒子不願意參加,到時候就隻能進入軍隊之中從最危險的職位做起了。
“爹,放心,雖然我和大哥不如五弟,但學了兩年,武童生還是沒問題的。”
二哥南榮遠自信的說道。
他的性子比起大哥來說要活躍很多。
他們五兄弟大哥最為沉穩,平時也沒有多話。
“這個消息會不會是有人造謠啊。”
“現在大家生活都難,朝廷還要征兵,這不是不給我們這些老百姓活路嗎?”
老族長麵露憂色。
如果一旦征兵,那各家至少要被征走一個青壯年,在這個荒年,一個青壯年對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這種事應該沒有人敢造謠。”
“如今朝廷之中那些文官把持朝政,陛下想要奪權很難,隻能另辟蹊徑。”
“再加上如今王朝內確實匪患四起,如果不及時鎮壓,很有可能出現大問題。”
四叔南榮隆搖頭。
他也思考過很久,還和其他軍戶討論過這個問題。
這才敢將消息帶迴來。
“磊哥,你怎麽看?”
村長聽完,看向爺爺南榮磊。
想要看看爺爺南榮磊有什麽想法。
“如果老四說的是真的,那此事應該就不會有假了。”
“如今世道不好,大家要早作準備了。”
爺爺南榮磊沉思了很久才開口說道。
“父親,我們確實要準備了,我和幾位戰友書信時,他們也提到過。”
“南州府那邊南州軍已經在練兵了。”
這時大伯南榮武也出聲說道。
他入伍的時候便是在南州府那邊,退伍後以一直和那邊的戰友有書信來往。
一般邊軍都是不會大肆練兵,隻會平時的訓練。
一旦練兵,那就是在備戰了。
而且南州府就在他們隔壁,如果那邊征兵,他們也逃不掉。
“看來南疆那邊也有動作了。”
爺爺南榮磊擔心的說道。
“具體情況不清楚,我的戰友那裏也隻是提醒了我一番。”
大伯南榮武搖了搖頭,表示具體情況他也不清楚。
畢竟這是軍事機密,能提醒一句就已經很不錯了,想要知道更多的消息根本就不可能。
“小磊啊,我們族裏,隻有你們一家軍戶,如果大戰開始,我們該準備什麽,你可要提醒一下大家。”
老族長滿臉擔憂。
他們村說得不好聽,都是一個祖宗,所有人除了嫁過來的媳婦都是一個姓的。
老族長便想讓爺爺南榮磊提點一下大家。
“現在沒有準確的消息,要準備也隻能多準備一些糧食了,其他的我們這些老百姓就不要想了。”
“不過還好我們南方受災不嚴重,家家都還有一些餘糧。”
“如果可能,藏一些糧食起來吧,一但真的亂起來,估計朝堂就該二次征收糧草了。”
爺爺南榮磊雖然不和村裏的那些所謂的族人來往,但畢竟是同族。
如果真的亂世來臨,大家作為同族就需要互相幫助才行。
現在他提醒一下也算是先賣大家一個好。
尤其是他們家,作為軍戶,是征兵的主力,到時候家中青壯年被征兵走了,家中老弱還是需要族中幫忙照顧的。
“爺爺,如果朝堂征兵,我們一家可能被分到哪裏?”
這時坐在末尾的小不點南榮旭終於開口了。
作為在座的年齡最小、輩分最小的人,他本不該開口的。
但現在看著在場的人都麵帶憂色,他這才開口詢問。
“旭兒,你怎麽突然問這個?”
爺爺南榮磊看向說話的南榮旭。
“爺爺,你們商量的事,我還小不懂,我就想知道一下父親他們如果被召迴去後可能被分到哪裏,會不會有危險。”
南榮旭故作擔憂的說道。
也提出他不懂大人商量的事,話語之中也說了擔憂自己的父親他們。
族長、村長在這裏他也不能說太多,這樣說也不會怪罪他一個小兒在這種時候插嘴,反而還會覺得他孝順。
其實他也是在間接提醒自己爺爺和父親他們,趕快將族長和村長他們送走。
他們也要商議未來的路了。
“旭兒,不必擔心,具體分到哪裏現在不可能知道的。”
“族長,還是那句話,我們老百姓,唯一能準備的便是多藏點糧。”
“還有如今世道亂了,如果可能在閑暇之餘召集大家一起圍著村在建一座土牆吧,也算是未雨綢繆,免得真正大亂,匪患四起的時候再建可能就來不及了。”
“其他就沒什麽可準備的。”
爺爺南榮磊對南榮旭解釋了一句,便又對族長說道。
“也是,我們也做不了什麽,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老族長歎了口氣,這便是百姓的無奈。
“既然如此,那我和族長便先離開了,迴去將消息通知下去,現在就盡量的按照磊哥說的辦,土牆也確實可以考慮。”
村長說完便站了起來。
他也知道現在南榮磊一家能將這個消息告訴他們已經很不錯了。
而且還提醒了他們該做些什麽準備,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畢竟這南榮磊一家和村裏、族裏的關係可不怎麽樣。
“好,今日小四迴來,我們也很久沒有聚一聚了,就不留族長和村長了。”
爺爺南榮磊也沒有挽留。
接下來他們一家也有事要商議,不適合有外人在。
老族長和村長便在爺爺南榮磊的陪送下告辭離開了。
兩人離開後。
老族長這才開口詢問:“小常,你怎麽突然拉著我走了,我還有一些事想和小磊商議。”
“大伯,磊哥他們能告訴我們這麽多已經不錯了,其他的就不是我們該知道的,而且他們作為軍戶,肯定也要商量之後的事,我們在繼續留下去不合適了。”
村長也是無奈,自家這大伯現在年齡大了,雖然還不糊塗,但也不如年輕時那麽精明。
別人連續兩次說了他們能準備的隻有那些東西了,這便是在提醒他們該離開了。
南榮旭家。
爺爺南榮磊送走村長和族長後,直接將院門從內鎖上,才迴到了大廳之中。
“小旭,你剛才問的那個問題,是不是有什麽想法?”
爺爺南榮磊坐下後便直接詢問南榮旭。
經過這幾年南榮旭表現出來的天賦才智,爺爺南榮磊還是很願意聽聽他的意見的。
“爺爺,我看了一下輿圖,我們所處的寧州府距離南州府最近,如果南州軍征兵,我們家很有可能被征兵過去。”
“這對我們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南州軍可是邊軍,一旦大戰絕對死傷無數,三叔、四叔他們的實力想在這樣的戰場活下來很難。”
“我們必須要提前做準備,看征兵之前能不能找關係將三叔、四叔送入寧州府府兵、或者青山府、江寧府做府兵都行,他們最多執行剿匪,危險要小很多。”
“如果能在剿匪之中在立功,看看能不能用功勳換更好一點的功法,盡可能提升實力。”
“這段時間,我建議將田產全部佃出去,父親他們多將時間用來修煉,能提升多少便是多少。”
“還有我們靠近青寶山,裏麵野獸不少,父親他們可以多進入其中獵取獵物,鍛煉弓術,到時候就算功夫不行,弓術好,也可以利用弓術在剿匪的時候立功。”
南榮旭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他的計劃其實全是圍繞如何在接下來的亂世之中保命的。
在他看來,亂世之中,先保命,命保住後,在圖謀其他。
“兒子,你是不是還有其他計劃?”
父親南榮運聽完,這個計劃他能聽出不錯,但都是圍繞先保命而計劃。
根據他對自己兒子的了解,他的計劃絕對不會隻有這點。
“旭兒,還有什麽計劃就全部說出來,大家一起商量。”
爺爺南榮磊也開口說道。
“爺爺,我確實還有計劃,我聽說大乾朝有武考。”
“大哥如今距離參軍還有一年多,兩年不到,我想讓大哥去參加武考。”
“一旦大哥考中武童生,便可以不用前去參軍了,就算之後必須要參軍的時候,進入軍隊也至少是一個百夫長,我們便有機會得到第二階段的《百戰訣》有機會修煉到二流武將的水平。”
南榮旭將自己之後的打算說了出來。
原本武考這條路一直封死了,新皇登基後想要另辟蹊徑才再次開啟武考。
不過也就是兩年的事,現在參加武考的人並不多,畢竟大乾朝更加重視科考,更希望通過科考來改變命運。
再加上很多人看不起練武之人,參加武考的人就更少了。
那些權臣、勳貴、世家不支持武考就更加不會讓家族子弟去參加武考。
但對於軍戶來說,武考才是改變命運的途徑。
眾人一聽武考,也有些吃驚,他們沒有想到南榮旭竟然想要讓南榮誠去參加武考。
“小旭,你怎麽突然想到武考?你要知道武考雖然重啟,但頗受爭論。”
爺爺南榮磊有些不解。
“爺爺,世道變了,天下要亂了,我們軍戶不參加武考,就必須入伍,從最低的伍長做起,雖然也不算差,可是一旦大戰,那就是衝在最前線的,能活下來的機會實在太低。”
“以前還好,沒有戰事,可現在不同了,我們軍戶又不適合走科舉之路,現在唯一能夠改變命運的便隻有武考。”
“若是大哥能在兩年內考取武秀才,那我們家就不用擔心征兵一事了。”
南榮旭解釋。
他也是思考了很久才做出的決定。
如果不是隨時可能開啟戰事,他是不會提出此事的。
他準備的是過兩年自己前去參加武考,畢竟他們一家之中,隻有他有更高等的功法,不過這是自己前世修煉的功法,沒有過明路,他也無法拿出來,隻能自己修煉。
兩年後自己應該能夠達到二流武將的水平,自己去參加武考最有可能考取武秀才。
但現在不同了,一旦戰事爆發,大哥很有可能便會被征兵入伍,為了讓大哥免去征兵,那就隻能讓大哥先去參加武考,先考取武童生,這樣隻要不是無兵可征的情況,自己大哥短時間便不必在被征兵。
至於後麵,自己再想辦法拿出一部可以修煉到二流武將的功法交給家人修煉,如果大哥能夠突破二流武將水平,便可以去考武秀才。
而自己便可先隱藏起來,等自己功法大成,直接去考那武狀元。
這樣徹底改變家族的命運,擺脫軍戶。
“小旭,你是不是早有打算了?之前你讓你大哥、二哥、三哥讀兵書就是為了這個?”
爺爺南榮磊聽完南榮旭的計劃,突然想到自己這個小孫子在兩年前聽說武考後便讓自己的另外三個孫子陪他看兵書。
現在看來自己這個孫子早有打算了。
“是的,兩年前爺爺突然說武考重啟,我便有這個打算了,不過我打算的是我去考,現在情況有變,便讓大哥先去吧。”
“二哥、三哥也要去考,尤其是二哥,你要在兩年後和大哥一同參軍,若是在參軍之前拿下武童生,便不用在按照規定參軍了。”
“三哥倒是可以慢慢來。”
南榮旭直接承認了下來,原本沒有打算讓三位哥哥參加的。
畢竟武考被所有人看不起。
而自己還小可以等,他早就分析過了,等過幾年他在長大一些的時候,天下估計不穩了,自己在參加武考便沒有人會看不起自己了。
畢竟麵對大亂,武將才是根本,那時將是武將的時代。
他便要在那個時候去拚一條康莊大道出來,徹底改變家族的情況。
而讓自己三位哥哥都習讀兵書,也是為了等自己拚出一條路後,更好的安排自己的三位哥哥。
眾人沒有想到,南榮旭竟然在兩年前就打算自己今後要走武考之路了。
要知道那時南榮旭不過四歲而已,這麽小就想好了自己未來的路。
看來他們還是低估了自己孫子、侄子、兒子的才智。
“小旭說的沒錯,我們不可能為了上麵的那群人那命去拚,武考確實是一條不錯的選擇。”
“小誠、小遠,你們怎麽想的?”
爺爺南榮磊認同了南榮旭的說法。
比起被看不起,他更在乎自己孫子的命。
反正他們一家在他成為軍戶的時候,便已經被人看不起了。
“爺爺,我想試試,相對於這個時候參軍,我更願意試試武考,如果能考到武進士,那最少也是一城守備,不用在擔心成為炮灰了。”
大哥南榮誠直接答應了下來。
二哥南榮遠也點頭同意。
三流武將水平雖說已經入品,可在戰場之中也不過是強大一點的炮灰而已。
隻有突破二流武將層次,才勉強能夠在軍隊之中立足。
“好,你既然有了打算,那便如此吧,下一次縣考還有半年時間,你們好好準備,過段時間老大你先去縣城城衛軍那裏報備。”
爺爺南榮磊見兩個孫子都答應了,便直接和大伯吩咐。
“好的,爹,我明日就去一趟,你兩個小子可要努力啊,別到時候考不上那才丟臉。”
大伯南榮武笑著答應了下來。
他剛才還擔心自己兩個兒子不願意參加,到時候就隻能進入軍隊之中從最危險的職位做起了。
“爹,放心,雖然我和大哥不如五弟,但學了兩年,武童生還是沒問題的。”
二哥南榮遠自信的說道。
他的性子比起大哥來說要活躍很多。
他們五兄弟大哥最為沉穩,平時也沒有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