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接盤俠
三國:無限爆經驗的我無敵了 作者:錦之若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主公可公布劉文武的種種罪行,就如當初討董那般,號召天下群雄共逐之!”
“有各世家背書支持,此事定然可成。”
曹操是個麵白心黑的主,一聽是要托同道下水,頓時激動起來。
當事態嚴重到自己無法處理的時候,往往都會有新的轉機出現。
想想劉文武的敵人也不少。
除了自己,被打跑得呂布,占據壽春的袁術,還有老大哥袁紹,都容不下這樣一個人存在。
“立即給這些人寫信,如果不來援,我就放棄兗州,不守了。”
袁紹此時也不太好過,不然也輪不到曹操做大。
公孫瓚雖敗,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加上黑山軍的張燕,一直在身後不時的進進出出,讓袁紹好不為難。
張燕當初與劉文武先後首封後,就一直帶著他的百萬大軍躲在泰山。
躲了多麽些年,還是苟在泰山沒有絲毫寸進。
甚至這麽多年,連個主力軍都沒有混上,每次都是偏師,跟著旁人打打醬油的小角色。
畢竟這時候的泰山群嶺,窮山惡水,有能力的人誰會去投奔他呢?
甚至但凡能吃上口飯的好人都不會上山做匪。
所以先不論黑山軍這百萬大軍的數量,但絕臂大部分都是沒有什麽戰鬥力的老弱。
漸漸的張燕的底細也被人摸清,遂淪為配角,等待著被哪家大公司看上眼收購。
袁紹收到消息時,剛剛結束了與公孫瓚的戰鬥,此時正在與藏洪對峙。
臧洪原本是袁紹的部下,因記恨他對張超見死不救,所以跳反獨立。
這個臧洪有個最大的成就,就是在酸棗促成並主持了反董聯盟。
袁紹對於這樣名聲大的士人一直都比較看重,雖然人家反了,還是想著對方能夠迴心轉意。
奈何臧洪是東漢末年少有的真義士,擺明了就是要和你袁紹死磕。
袁紹在看到曹操的求援信後很開心。
這不是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嗎?
他袁本初就是靠著聯盟起家的。
正好可以拿來招服臧洪,一箭雙雕。
臧洪原本是報了死誌的,困守孤城,一旦糧絕就是他的死期。
內廚拿出最後的幾鬥米,他也沒有私藏,而是拿出來大家喝了飯湯。
城中尚有七八千人,幾鬥米分一分,也就比清水稍強上一些。
所以就把自己的愛妾殺了分給將士充饑。
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個時代的女人,確實也就比衣服強一點點。
而且越是仁德,大義凜然的人,越是喜歡殺妻妾分食。
董卓那種的,睡了整個後宮佳麗三千,就為了一個侍女,都能給好大兒呂布幾撇子。
所以有時候真就不能以現代人的目光,來看待古人的一些事情。
莫以成敗論英雄,勿以興趣論古人。
就比如被黑的比較嚴重的袁紹。
他能以庶子之身後來居上,力壓當代群雄,怎會如曆史上說的那般不堪?
先是郭嘉的十勝十敗論,又被曹操形容為好謀寡斷,見小利忘義,幹大事惜身的猥瑣形象。
就連程昱都能給袁紹潑幾盆子髒水。
這恰恰證明對方的強大,不不刻意貶低的話,就連對抗的勇氣都失去了。
實際上袁紹就是死的早了點,不然曹操想接自家老大的班還早滴很。
當然,現在有了劉文武攪局,曹操能不能繼續獨立都成問題。
臧洪的這番操作可謂收買人心至極,全城人寧可餓死都不願棄他而去。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義。
義之所向,雖千萬人吾往也!
就在臧洪做好犧牲準備時,命運的齒輪再次發生了轉變。
他被袁紹的話說動了。
劉文武好殺世人,這已經不是什麽新鮮事,而是公開的醜聞。
在這個時代,善殺士人就是最大的不義。
比之曹操殺邊讓,張超,更加讓人痛恨。
比之袁紹見死不救,更加讓人不恥!
至於屠城這種小事,則沒那麽重要了。
因為幾乎每個諸侯都幹過這事,所以也就不拿出來說了。
反倒是劉文武,其實一次都沒有做出過屠城的舉動。
隻是殺光了世家地主,這才是最大的原罪。
臧洪覺得,這是正義的使命在向他召喚。
他還不能放棄!
於是帶著能動的人,開城迎接袁紹。
曹操發起,臧洪主持,袁紹背書當盟主。
同樣的戲碼,再次上演。
徐州的劉備,還不知道迎來了一位惡客。
呂布在曹操的驅逐下,被迫離開了兗州,轉而投奔了位於徐州的劉備。
兩人此前並無交情,可謂是素昧平生。
然而,呂布苦思冥想,卻實在難以找到與劉備的共同點。
情急之下,他隻好硬著頭皮說道:“我與卿同邊地人也。”
這話聽起來頗為牽強,因為呂布是五原郡人,而劉備則是涿郡人,兩地相隔甚遠,實在難以算作同鄉。
這話便如同“咱倆都是北方人”一般籠統而無趣,純屬尬聊。
好在劉備本著人艱不拆的原則,認了呂布這個老鄉。
這下聊天總算可以正常進行了。
呂布向老弟劉備抱怨著,怨,說關東諸侯起兵不就是想殺董卓嗎?
我替他們把董卓殺了,可關東諸將非但不收留我,還都想殺我。
真是太不給麵子了!
劉備沒有接這話茬,而是心裏嘀咕著,
“那還不是你搶人家曹操的地盤在先?”
劉備本著做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原則,暫時讓呂布駐紮下來。
隻是他低估了呂布的搞事能力和人品下限。
眾所周知,三國時期裏有三大危險職業。
呂布的義父,東吳的都督,曹操的運糧官。
除了曹操劉備這樣的天命之子命夠硬,其餘人誰來誰死。
在劉備與袁術爭奪徐州之時,呂布上演了一幕農夫與蛇的拿手好戲。
剛緩過勁的呂布,趁著劉備在外與袁術作戰。
果斷偷襲張飛、占據下邳、綁架劉備及下屬的妻小。
最後還竟然成功奪取徐州,並險些要了劉備的小命。
呂布坐在徐州城內,迴顧前半生。
發現他做得最好,最成功的的一件事,就是當接盤俠。
“主公可公布劉文武的種種罪行,就如當初討董那般,號召天下群雄共逐之!”
“有各世家背書支持,此事定然可成。”
曹操是個麵白心黑的主,一聽是要托同道下水,頓時激動起來。
當事態嚴重到自己無法處理的時候,往往都會有新的轉機出現。
想想劉文武的敵人也不少。
除了自己,被打跑得呂布,占據壽春的袁術,還有老大哥袁紹,都容不下這樣一個人存在。
“立即給這些人寫信,如果不來援,我就放棄兗州,不守了。”
袁紹此時也不太好過,不然也輪不到曹操做大。
公孫瓚雖敗,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加上黑山軍的張燕,一直在身後不時的進進出出,讓袁紹好不為難。
張燕當初與劉文武先後首封後,就一直帶著他的百萬大軍躲在泰山。
躲了多麽些年,還是苟在泰山沒有絲毫寸進。
甚至這麽多年,連個主力軍都沒有混上,每次都是偏師,跟著旁人打打醬油的小角色。
畢竟這時候的泰山群嶺,窮山惡水,有能力的人誰會去投奔他呢?
甚至但凡能吃上口飯的好人都不會上山做匪。
所以先不論黑山軍這百萬大軍的數量,但絕臂大部分都是沒有什麽戰鬥力的老弱。
漸漸的張燕的底細也被人摸清,遂淪為配角,等待著被哪家大公司看上眼收購。
袁紹收到消息時,剛剛結束了與公孫瓚的戰鬥,此時正在與藏洪對峙。
臧洪原本是袁紹的部下,因記恨他對張超見死不救,所以跳反獨立。
這個臧洪有個最大的成就,就是在酸棗促成並主持了反董聯盟。
袁紹對於這樣名聲大的士人一直都比較看重,雖然人家反了,還是想著對方能夠迴心轉意。
奈何臧洪是東漢末年少有的真義士,擺明了就是要和你袁紹死磕。
袁紹在看到曹操的求援信後很開心。
這不是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嗎?
他袁本初就是靠著聯盟起家的。
正好可以拿來招服臧洪,一箭雙雕。
臧洪原本是報了死誌的,困守孤城,一旦糧絕就是他的死期。
內廚拿出最後的幾鬥米,他也沒有私藏,而是拿出來大家喝了飯湯。
城中尚有七八千人,幾鬥米分一分,也就比清水稍強上一些。
所以就把自己的愛妾殺了分給將士充饑。
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個時代的女人,確實也就比衣服強一點點。
而且越是仁德,大義凜然的人,越是喜歡殺妻妾分食。
董卓那種的,睡了整個後宮佳麗三千,就為了一個侍女,都能給好大兒呂布幾撇子。
所以有時候真就不能以現代人的目光,來看待古人的一些事情。
莫以成敗論英雄,勿以興趣論古人。
就比如被黑的比較嚴重的袁紹。
他能以庶子之身後來居上,力壓當代群雄,怎會如曆史上說的那般不堪?
先是郭嘉的十勝十敗論,又被曹操形容為好謀寡斷,見小利忘義,幹大事惜身的猥瑣形象。
就連程昱都能給袁紹潑幾盆子髒水。
這恰恰證明對方的強大,不不刻意貶低的話,就連對抗的勇氣都失去了。
實際上袁紹就是死的早了點,不然曹操想接自家老大的班還早滴很。
當然,現在有了劉文武攪局,曹操能不能繼續獨立都成問題。
臧洪的這番操作可謂收買人心至極,全城人寧可餓死都不願棄他而去。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義。
義之所向,雖千萬人吾往也!
就在臧洪做好犧牲準備時,命運的齒輪再次發生了轉變。
他被袁紹的話說動了。
劉文武好殺世人,這已經不是什麽新鮮事,而是公開的醜聞。
在這個時代,善殺士人就是最大的不義。
比之曹操殺邊讓,張超,更加讓人痛恨。
比之袁紹見死不救,更加讓人不恥!
至於屠城這種小事,則沒那麽重要了。
因為幾乎每個諸侯都幹過這事,所以也就不拿出來說了。
反倒是劉文武,其實一次都沒有做出過屠城的舉動。
隻是殺光了世家地主,這才是最大的原罪。
臧洪覺得,這是正義的使命在向他召喚。
他還不能放棄!
於是帶著能動的人,開城迎接袁紹。
曹操發起,臧洪主持,袁紹背書當盟主。
同樣的戲碼,再次上演。
徐州的劉備,還不知道迎來了一位惡客。
呂布在曹操的驅逐下,被迫離開了兗州,轉而投奔了位於徐州的劉備。
兩人此前並無交情,可謂是素昧平生。
然而,呂布苦思冥想,卻實在難以找到與劉備的共同點。
情急之下,他隻好硬著頭皮說道:“我與卿同邊地人也。”
這話聽起來頗為牽強,因為呂布是五原郡人,而劉備則是涿郡人,兩地相隔甚遠,實在難以算作同鄉。
這話便如同“咱倆都是北方人”一般籠統而無趣,純屬尬聊。
好在劉備本著人艱不拆的原則,認了呂布這個老鄉。
這下聊天總算可以正常進行了。
呂布向老弟劉備抱怨著,怨,說關東諸侯起兵不就是想殺董卓嗎?
我替他們把董卓殺了,可關東諸將非但不收留我,還都想殺我。
真是太不給麵子了!
劉備沒有接這話茬,而是心裏嘀咕著,
“那還不是你搶人家曹操的地盤在先?”
劉備本著做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原則,暫時讓呂布駐紮下來。
隻是他低估了呂布的搞事能力和人品下限。
眾所周知,三國時期裏有三大危險職業。
呂布的義父,東吳的都督,曹操的運糧官。
除了曹操劉備這樣的天命之子命夠硬,其餘人誰來誰死。
在劉備與袁術爭奪徐州之時,呂布上演了一幕農夫與蛇的拿手好戲。
剛緩過勁的呂布,趁著劉備在外與袁術作戰。
果斷偷襲張飛、占據下邳、綁架劉備及下屬的妻小。
最後還竟然成功奪取徐州,並險些要了劉備的小命。
呂布坐在徐州城內,迴顧前半生。
發現他做得最好,最成功的的一件事,就是當接盤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