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敵眾我寡,但我有麹義!”


    “白馬?哼!定叫他有來無迴!”


    麹義表示自己就是為了殺白馬而生的,他全包了。


    公孫瓚占據幽州,手下有十多萬軍隊,實際精銳之師更有三萬多人。


    而最核心的,就是三千白馬義從。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


    公孫瓚打起仗來,掄起狠勁來,也就僅次於劉斌。


    對待敵人就像看到了殺父仇人,打起來沒完沒了,讓人忌憚不已。


    袁紹問麹義,“你需要多少人馬?”


    麹義答道,“吾手下八百先登死士足矣!”


    袁紹一把握住麹義粗糙的大手,


    “哥,你如果打贏了,你就是我親哥”


    “我親自帶大軍在後麵支援你~”


    而袁紹所謂的大軍,不過一萬多人的步兵而已。


    “還有什麽遺言,不是,是要求嘛?”


    “我需要一千張強弩!”


    袁紹一窒,古代不禁刀劍和弓,偏偏隻禁弩。


    別看劉斌那邊軍團出戰,都快人手一份了,實力其他州郡弓弩可都是稀罕物。


    尤其是可以射馬的強弩。


    袁紹心說,我如果有弩還怕個屁的騎兵。


    不過,這時候正是激勵士氣的時候,怎麽能說不行呢。


    “準”


    袁紹大手一揮,故作豪氣的說道。


    “好了,此事就此定下,明日與那公孫瓚決戰”


    好像生怕麹義有更多過份的要求一樣,直接便將此事定下。


    袁紹軍隊雖少,但手下謀士武將可不少。


    並且剔除了那些牆頭草,整個隊伍反而空前的有凝聚力。


    現在比較受器重的的就有奮威將軍沮授,使他監護諸將。


    袁紹又用田豐為別駕、審配為治中,這兩人比較正直,但在韓馥部下卻鬱鬱不得誌。


    跳反之後直接不裝了,開始為袁紹的大業發光發熱,積極熱出謀劃策。


    此外,袁紹還用許攸、逢紀、荀諶等人為謀士,還有個小弟叫曹操~


    麹義提前選定了戰場,兩側狹窄不適合騎兵衝鋒。


    八百人躲在盾牌後麵,看起來是一副壯士斷腕的悲壯。


    公孫瓚見袁紹兵少,直接派出騎兵從兩邊衝過去。


    等騎兵匯聚,趕到離麹義隻有幾十米的距離時,麹義這才下令放箭。


    要不說是先登死士,也是足夠精銳。


    一般的士卒麵對幾千人的騎兵衝鋒,早就嚇得拔腿就跑了。


    哪裏能等到騎兵都快貼臉了才放箭。


    而正是這突然的箭雨襲擊,將騎兵陣型打得大亂。


    麹義除了人品不太行,打仗亦是每戰必先。


    這點倒是和高順蠻像的,而且不隻是不同巧合,就連帶的人數都一樣隻有八百。


    “今吾於此,爾等皆為飛灰。”


    “跟我衝!”


    麹義帶著人一齊跳躍而起,砍殺過去。


    公孫瓚的軍隊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之前都是追著敵人揍,哪裏被人這麽錘的抬不起頭的時候。


    全軍上下頓時陷入一片混亂與恐慌之中。


    騎兵與步兵士兵們紛紛丟棄武器,爭相逃命,場麵一度失控。


    麹義帶著手下先登死士越戰越勇,不僅斬殺了公孫瓚親任的冀州刺史嚴綱,更在戰場上連續斬殺千餘人,取得了輝煌的戰績。


    要知道,現在可是八百步兵在追著幾千人的騎兵打。


    而且對方還是大名鼎鼎的白馬義從。


    就是劉斌的戰鬥兵團過來,也不過如此。


    而達到戰鬥軍團標準的士卒,劉斌手上至少有著十萬人。


    當然如果換成高順領著陷陣營來,戰果肯定要更輝煌。


    因為陷陣營現在評級是a,現在的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和麹義的先登死士最多隻有b。


    除了個體素質外,還在於裝備上的差距。


    陷陣營每人三套棉甲,重量隻是之前一套鎧甲的重量,防禦力卻是提升了三倍不止。


    就是用矛戳都不一定可以戳透,加上超人一等的體魄。


    在戰場上衝鋒起來就是重型推土機般的存在。


    正是由於裝備上的優勢,打荊州和交州損失的部隊不超過萬人,卻是打崩了二十多萬人的敵軍。


    這還不算上庸三郡法正,江夏甘寧和江陵黃忠的戰果。


    得勝之後,麹義並未滿足於此,他乘勝追擊,一路勢如破竹,直至追至界橋。


    公孫瓚眼見形勢不妙,急忙調集兵力企圖守住界橋,但無奈實力懸殊,再次被袁紹軍擊敗。


    麹義毫不鬆懈,繼續追擊,直至深入公孫瓚的駐營地。


    公孫瓚總算體會到之前被他打敗後的人是如何的想法。


    麹義的兇猛,遠超他的想象。


    比公孫瓚這個狠人還要多一點。


    恐怕和傳聞中的連斬萬人的血手人屠劉斌有的一拚了。


    公孫瓚是個自負的人,一生更是從不服人。


    這也讓他錯過了殺死袁紹的好機會。


    逃然迴來的兩三千騎兵,將過來查看情況的袁紹給圍住,一時間箭如雨下。


    “大丈夫寧可衝上前戰死,躲在牆後,難道就能活命嗎!”


    袁紹推開要拉他躲避的別駕田豐。


    無論從什麽方麵來講,此時的袁紹都是當世英傑。


    就算是裝出來的,隻要騙過別人,那就是成功。


    如果連自己都騙了,那他就不是袁紹,而是劉備了。


    公孫瓚見到麹義令人殺到,此時他已經無心戀戰,隻得帶人匆匆撤走。


    如果公孫瓚能在狠一點,也許曆史結局就又不一樣了。


    初平四年(193年),公孫瓚殺害劉虞,盡得幽州之地。


    其實以後來人的角度看,殺害劉虞是公孫瓚的敗筆之一。


    劉虞作為劉氏宗長,在幽州經營管理多年,與內外皆施與恩惠,名望深重。


    劉虞的死,比死個皇帝影響力還大。


    (漢獻帝,你在說朕?)


    劉虞的部將鮮於輔等人欲為劉虞報仇,推舉閻柔為烏丸司馬,聚集數萬漢、胡兵馬。


    在潞河之北,他們大敗公孫瓚軍,斬殺其太守鄒丹。


    烏桓峭王與鮮卑騎兵加入,與袁紹將麹義合兵十萬攻打公孫瓚,於鮑丘再敗公孫瓚,斬首二萬餘。


    公孫瓚元氣大傷退守易京,被麹義等圍困。


    就連一直跟著公孫瓚混得馬仔劉備,也在這時候選擇背離了他的好大哥,開始另謀高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無限爆經驗的我無敵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錦之若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錦之若西並收藏三國:無限爆經驗的我無敵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