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魏延
三國:無限爆經驗的我無敵了 作者:錦之若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千古興亡多少事?
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甘寧在水上大戰了一場,將江陵城守軍圍堵在城門不敢出來。
江夏太守黃祖,帶著他新收的小弟孫策前來支援。
不得不說命運的奇妙,孫堅因為死的早,所以並未來得及與黃祖結怨。
孫策接手父親遺留的遺澤後,深感勢力低微。
為替父報仇,他索性先掛靠在新任太守黃祖麾下。
世家與劉斌的仇恨現在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彼此擁有有共同的敵人,那就是朋友了。
跟隨後備軍一起趕到的,是許久沒有露麵的大將黃忠。
他除了鎮守白帝城,負責接收流民外,其他時間就是教育兒子和女兒。
黃舞蝶還小隻有三歲,大兒子黃續則已成年,被黃忠帶在身邊。
甘寧率領水軍繼續圍堵江陵城,黃忠則是帶人前去迎戰。
此次出發,第一步是偷襲拿下夷陵,第二步就是圍點打援。
甘寧黃忠這邊打的火熱,劉斌這邊卻是還未有動作。
一年輕的城門小吏,摸摸懷裏的黃色物體,不由陷入沉思。
就在上個月,有人忽然找到他,並交給了他一封信。
上麵寫著,“文長親啟”
是了,這個時間還在看大門的,就隻有魏延本延了。
信是劉斌寫的親筆信。
信中明確說明了,劉斌對於魏延的欣賞和才能的認可。
同時為魏延打抱不平,認為他這樣的大將之才,不應該被埋沒。
魏延仿佛看到一隻大手伸向自己,微笑著對他說,“做我兒子吧!我可以給你更好的。”
當然除了假大空的忽悠和畫大餅,劉斌給出的誠意更是十足。
加封魏延為別部司馬,也就是相當於獨立團團長。
絕對的實權職務,且有一定的自主權方便他自己發揮。
其它的可能是假,但是這一點充分展示了劉斌對於魏延的看重。
且來信上麵,加蓋有劉斌的州牧印信。
也就是說,隻要魏延將這封信拿出來,他就直接連升不知道多少級。
“大人們都說劉州牧不是好人,為啥自己覺得,他說話這麽好聽呢?”
就在魏延還在猶豫的時候,他思念的人兒,已經來到了近前。
劉斌率領八萬大軍,號稱十五萬,如天兵天將般空降江陵城。
“那個人屠,劊子手來了,大家快跑啊!”
不僅是裏麵的世家害怕,城中百姓同樣人心惶惶。
為了防止自家的韭菜被人割走,造謠抹黑劉斌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隻是郡守說,可能還有人不信。
可是周圍的大佬們都是眾口一詞,沒有一個說好的,這就不得不信了。
最重要的是,謊言是半真半假,這樣才更容易使人相信。
劉斌在益州,在涼州,去到哪裏就是殺到哪裏。
據說他自己親手殺的人都超過十萬人,血手人屠恐怖如斯~
百姓是愚昧的,隻要稍加引導,就變成了屠殺了幾十萬無辜平民。
“這誰能不怕?誰能不恨!”
隻是他們想跑,都沒地方跑,前有狼後有虎,已經被完全包圍了。
劉斌也不著急攻城,江陵城雖然沒有經過後世修建的那樣宏偉高大。
但是作為與襄陽城對應的荊州重鎮,也並非那樣容易攻破。
裏麵駐軍就有三萬,加上豪強私兵最少也能湊出五萬人。
別說現在隻有四萬,就是八萬一起攻也要付出一些代價才能拿下。
上一次,可是把全軍都拚光了才進去。
劉斌這一次並不著急攻城,現在的主動權在他這一邊。
他就是要圍而不攻,截殺敢於前來支援的地方組裝。
比如襄陽城的蔡家,蔡瑁已經被封為襄陽太守,此時已經帶著三萬人馬準備支援。
“可惜了,如果再給我一些時間,我就可以將軍馬多擴充一倍”
“不過,劉斌小兒你既然敢帶著兩萬人前來送死,那就讓我送你上路”
蔡瑁知道,如果讓劉斌入主荊州,以他蔡家平時的所作所為,絕對有不了好果子。
“就是蒯家那兩兄弟,一直和他走得很近,這時候會如何選擇呢。”
是的,劉斌現在隻帶著兩萬,剩下的兩萬人馬還在當陽城,交給徐庶指揮。
當陽城還在荊山的西南方,距離並不算近,所以蔡瑁領人過橋後並沒有發現有什麽不妥。
這邊蒯越就在江陵城中,因著與益州的合作,家族生意越做越大。
江陵城作為重要的中轉點,自然需要有人長期在此負責。
“劉使軍,何故興兵至此?”蒯越做為使者,親自前往劉斌的大營準備調節此事。
“哦,聽說你們荊州人經常罵我是劊子手,我倒要看看是哪個人在亂嚼舌根”
“將軍暫且息怒,市井流言當不得真,此時可以容後商議,必會為君挽迴名譽”
“隻是,這私自領兵出征可是大不赦之罪,還是速速退去吧。”
“刺史大人想必也會體諒一二,不會就此事為難使軍的”
蒯越打心裏不希望現在打起來,影響家族生意不說,最重要的是計劃還未完成。
“那你家大人脾氣還挺好的,都被人打上門了,還是想著什麽事都沒發生。”
劉斌不屑的調侃著,“我若是他,幹脆找個茅坑跳進去淹死得了。”
“你跟著這樣的人能有什麽前途,不如跟我迴成都如何?”
“多謝大人美意了,隻是家族生意都在此處放不下。”
“現在合作不就很好嘛,還可以幫將軍開闊荊州市場,豈不是一舉兩得”
“我也是這樣覺得,所以我打算將荊州劃入我的治下,這樣不是更方便了嘛”
“大人莫開玩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豈可分你我”
“不,還是要分的,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劉斌將雙手背在身後,昂首挺胸斜視45°角,這是他私下練習許久的裝杯動作,
“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若無百姓何來天子,若無社稷何來主君”
“我劉斌雖是漢室宗親,但也懂得大義為先,就是要為這萬世這黎民開太平”
蒯越此時除了吃驚以外,更多的是覺得心有些累。
“這人就是個瘋批,三句話裏有兩句不離造反,我這還怎麽替你圓?”
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甘寧在水上大戰了一場,將江陵城守軍圍堵在城門不敢出來。
江夏太守黃祖,帶著他新收的小弟孫策前來支援。
不得不說命運的奇妙,孫堅因為死的早,所以並未來得及與黃祖結怨。
孫策接手父親遺留的遺澤後,深感勢力低微。
為替父報仇,他索性先掛靠在新任太守黃祖麾下。
世家與劉斌的仇恨現在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彼此擁有有共同的敵人,那就是朋友了。
跟隨後備軍一起趕到的,是許久沒有露麵的大將黃忠。
他除了鎮守白帝城,負責接收流民外,其他時間就是教育兒子和女兒。
黃舞蝶還小隻有三歲,大兒子黃續則已成年,被黃忠帶在身邊。
甘寧率領水軍繼續圍堵江陵城,黃忠則是帶人前去迎戰。
此次出發,第一步是偷襲拿下夷陵,第二步就是圍點打援。
甘寧黃忠這邊打的火熱,劉斌這邊卻是還未有動作。
一年輕的城門小吏,摸摸懷裏的黃色物體,不由陷入沉思。
就在上個月,有人忽然找到他,並交給了他一封信。
上麵寫著,“文長親啟”
是了,這個時間還在看大門的,就隻有魏延本延了。
信是劉斌寫的親筆信。
信中明確說明了,劉斌對於魏延的欣賞和才能的認可。
同時為魏延打抱不平,認為他這樣的大將之才,不應該被埋沒。
魏延仿佛看到一隻大手伸向自己,微笑著對他說,“做我兒子吧!我可以給你更好的。”
當然除了假大空的忽悠和畫大餅,劉斌給出的誠意更是十足。
加封魏延為別部司馬,也就是相當於獨立團團長。
絕對的實權職務,且有一定的自主權方便他自己發揮。
其它的可能是假,但是這一點充分展示了劉斌對於魏延的看重。
且來信上麵,加蓋有劉斌的州牧印信。
也就是說,隻要魏延將這封信拿出來,他就直接連升不知道多少級。
“大人們都說劉州牧不是好人,為啥自己覺得,他說話這麽好聽呢?”
就在魏延還在猶豫的時候,他思念的人兒,已經來到了近前。
劉斌率領八萬大軍,號稱十五萬,如天兵天將般空降江陵城。
“那個人屠,劊子手來了,大家快跑啊!”
不僅是裏麵的世家害怕,城中百姓同樣人心惶惶。
為了防止自家的韭菜被人割走,造謠抹黑劉斌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隻是郡守說,可能還有人不信。
可是周圍的大佬們都是眾口一詞,沒有一個說好的,這就不得不信了。
最重要的是,謊言是半真半假,這樣才更容易使人相信。
劉斌在益州,在涼州,去到哪裏就是殺到哪裏。
據說他自己親手殺的人都超過十萬人,血手人屠恐怖如斯~
百姓是愚昧的,隻要稍加引導,就變成了屠殺了幾十萬無辜平民。
“這誰能不怕?誰能不恨!”
隻是他們想跑,都沒地方跑,前有狼後有虎,已經被完全包圍了。
劉斌也不著急攻城,江陵城雖然沒有經過後世修建的那樣宏偉高大。
但是作為與襄陽城對應的荊州重鎮,也並非那樣容易攻破。
裏麵駐軍就有三萬,加上豪強私兵最少也能湊出五萬人。
別說現在隻有四萬,就是八萬一起攻也要付出一些代價才能拿下。
上一次,可是把全軍都拚光了才進去。
劉斌這一次並不著急攻城,現在的主動權在他這一邊。
他就是要圍而不攻,截殺敢於前來支援的地方組裝。
比如襄陽城的蔡家,蔡瑁已經被封為襄陽太守,此時已經帶著三萬人馬準備支援。
“可惜了,如果再給我一些時間,我就可以將軍馬多擴充一倍”
“不過,劉斌小兒你既然敢帶著兩萬人前來送死,那就讓我送你上路”
蔡瑁知道,如果讓劉斌入主荊州,以他蔡家平時的所作所為,絕對有不了好果子。
“就是蒯家那兩兄弟,一直和他走得很近,這時候會如何選擇呢。”
是的,劉斌現在隻帶著兩萬,剩下的兩萬人馬還在當陽城,交給徐庶指揮。
當陽城還在荊山的西南方,距離並不算近,所以蔡瑁領人過橋後並沒有發現有什麽不妥。
這邊蒯越就在江陵城中,因著與益州的合作,家族生意越做越大。
江陵城作為重要的中轉點,自然需要有人長期在此負責。
“劉使軍,何故興兵至此?”蒯越做為使者,親自前往劉斌的大營準備調節此事。
“哦,聽說你們荊州人經常罵我是劊子手,我倒要看看是哪個人在亂嚼舌根”
“將軍暫且息怒,市井流言當不得真,此時可以容後商議,必會為君挽迴名譽”
“隻是,這私自領兵出征可是大不赦之罪,還是速速退去吧。”
“刺史大人想必也會體諒一二,不會就此事為難使軍的”
蒯越打心裏不希望現在打起來,影響家族生意不說,最重要的是計劃還未完成。
“那你家大人脾氣還挺好的,都被人打上門了,還是想著什麽事都沒發生。”
劉斌不屑的調侃著,“我若是他,幹脆找個茅坑跳進去淹死得了。”
“你跟著這樣的人能有什麽前途,不如跟我迴成都如何?”
“多謝大人美意了,隻是家族生意都在此處放不下。”
“現在合作不就很好嘛,還可以幫將軍開闊荊州市場,豈不是一舉兩得”
“我也是這樣覺得,所以我打算將荊州劃入我的治下,這樣不是更方便了嘛”
“大人莫開玩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豈可分你我”
“不,還是要分的,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劉斌將雙手背在身後,昂首挺胸斜視45°角,這是他私下練習許久的裝杯動作,
“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若無百姓何來天子,若無社稷何來主君”
“我劉斌雖是漢室宗親,但也懂得大義為先,就是要為這萬世這黎民開太平”
蒯越此時除了吃驚以外,更多的是覺得心有些累。
“這人就是個瘋批,三句話裏有兩句不離造反,我這還怎麽替你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