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這也太霸道了吧!


    這其實一點也不為難。


    首先,所有的福利都是劉斌到來後給予的。


    如果簡單的佩戴標識都做不到的話,那就是擺明了不肯合作,是對抗態度。


    就是這樣,劉斌也沒有額外附加強度,隻是分批次縮小福利而已。


    隻是,儉由入奢易,奢由入儉難,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劉斌入蜀後的種種作為,雖然看似血腥,實則都是為百姓謀福利。


    帶領百姓奔小康,是黃巾軍的口號。


    誰敢阻止我進入小康,老子第一個捶死他。


    所以,幾乎不需要劉斌強製,村民自發的就遵守了。


    看習慣了後,感覺還挺好看,如果能戴上黃頭巾就很帥氣了。


    你說世家大族,更好說了。


    你不帶試試,試試就逝世。


    對於大家族,劉斌是一點不帶手軟的,正愁沒地方掙經驗值呢。


    當然,也不是一味的打壓。


    大家族裏還是有一些為民請命,為官清廉,忠肝義膽的存在。


    因為上次的一番篩選,蛀蟲基本都被清除幹淨。


    剩下的這些人裏,逐漸被征招出來為官。


    而且,通過這一人口普查,還真發現了不少人才。


    除了被殺的那些,還有黃權,王累(劉備入川時,在城門死諫)張鬆(帶劉備入川的那個),張肅(張鬆的親哥,揭發張鬆謀反,使張鬆一家被誅)。


    這些人就算不能重用,為任一方還是夠的。


    其中最為看重的就是黃權,能力足夠,且不迂腐,見事不可為便懂得明哲保身。


    曆史上,他在劉備入川時,曾勸諫過劉璋。


    在各郡縣大都望風歸順劉備時,隻有黃權閉城堅守。


    等到劉璋投降後,才向劉備歸順,劉備封黃權為偏將軍。


    而且他還有個兒子黃崇,比諸葛瞻還要強一些。


    最後,死於守衛蜀漢的最後一場亂戰中。


    可以說,這父子二人有才能亦比較忠誠,所以劉斌非常喜愛。


    所以,將黃權從一個小小的郡吏,直接提拔成了巴西郡守。


    王累這個就比較迂腐了,而且劉斌還殺了不少王家人,雖然不算直係血親。


    可是這人要報效朝廷,直到劉斌領了益州刺史,才答應出來做官。


    想想這時候的主公也是挺難的,手下有能力的人,還多數都有脾氣。


    沒脾氣的,你還不敢重用,要麽能力不行,要麽就是牆頭草。


    比如張鬆,能力應該是有的,畢竟被劉璋器重的人,總歸不是酒囊飯袋。


    可是用吧,又擔心他哪天賣了自己。


    而且長的又醜,留在身邊看著也礙眼。


    隻好,先讓他在家待著吧,若是有異動,就直接嘎了他了事。


    不過,將他的哥哥張肅,調到了雒縣。


    張肅就屬於膽子小,能力一般的,不過在魏國占領蜀漢後,也曾擔任郡守之職。


    現在無人可用,就先給他看家吧。


    最讓劉斌感到驚喜的是,發現了法真一家,是最近剛剛舉家入蜀。


    這就不得不說,自己實行人口普查的重要性了。


    肩章上除了是黃巾的標誌外,還有每個人的信息編碼。


    就如現在的身份證一樣,通過當地備案生成。


    通過不同的數字前綴,就可以快速鎖定這個人的具體位置信息,然後就可以快速查到他的個人信息。


    這樣的好處就是將一些隱藏人口登記出來,便於管理。


    所以,這才是劉斌費時費力的最大目的。


    而現在,就收到了意外驚喜。


    法真可能不熟悉,法正的應該就了解了。


    法真是法正的祖父,因為老家扶風郡韓遂等人在叛亂,所以才來益州避難。


    小法正現在隻有9歲,看起來就聰明伶俐,很有個性的樣子。


    人到了自己手裏,就放心了,雖然現在派不上用處,可是再有兩三年應該可以出仕了。


    所以,先把他的祖父法真招到身邊聽用。


    借機與法正多多增進感情,美滋滋。


    除了文臣,還有武將嚴顏,張任。


    嚴顏和甘寧還是老鄉,同為巴郡臨江人,隻是之前沒有交集而已。


    張任則就在劉斌的眼皮子底下,他出生在門第較低的世家,所以賈龍叛亂的時候,也沒人帶他玩。


    張任雖然出身低,但是吃喝肯定是不愁的。


    加上自小勤奮,四處尋找名師學習武藝,幾年下來,張任也就練得了一身的好功夫,尤其是他的槍法可以說是出神入化。


    正好,被劉斌給選了出來。


    這張任名氣不大,但是戰績是真的牛逼。


    第一場戰績便是在涪城赴宴時,與魏延舞劍保護劉璋。


    第二場就是大名鼎鼎的鳳雛龐統,就是被他射死在落鳳坡的。


    劉備,張飛,黃忠,魏延,龐統,入蜀的這一豪華陣容也被他差點打散了。


    逼得劉備隻能請外援,發動除關羽外的最頂級陣容。


    諸葛亮出謀劃策,劉備、張飛、趙雲、黃忠、魏延、劉封等人則埋伏四麵,最終合力擊敗了張任。


    最最重要的是,寧死不降,可以說是忠勇無雙。


    而且,這個張任,正是自己目前最欠缺的三軍統帥型人才。


    劉備有諸葛亮能文能武,自己先拿張任不過份吧。


    不過,現在軍隊都已經分派完了。


    而且為了方便刷滿張任的好感度,便先把他留在自己近衛軍團裏磨練一下。


    這也讓劉斌意識到,軍隊改革的時候到了。


    他一直有個精兵的夢想,在自己的預想中軍隊保持十萬人就足夠啦,再多就是窮兵黷武。


    以益州之地,正常養十萬正規軍還是綽綽有餘的,但那是在東漢製度上來講的。


    精兵之所以成為精兵,以一當二當三,當五當十。


    就是因為培養的時候成本也要更高,而且福利待遇都要相應的調整。


    最主要的,劉斌覺得,以現在的人口能挑出十萬人,已經是放低標準了。。


    簡單舉個例子,就拿有名的戚家軍來說。


    一、城市戶口的不要。


    二、軍戶出身的人不要。


    三、當過公務員的不要。


    四、皮膚白淨的不要。


    五、年過四十的不要。


    六、話癆事多的不要。


    七、性格偏激的不要。


    這就是戚繼光製定的選拔策略,大家可以對照一下能有多少合格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無限爆經驗的我無敵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錦之若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錦之若西並收藏三國:無限爆經驗的我無敵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