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懟荀攸
三國:無限爆經驗的我無敵了 作者:錦之若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固守一方,畢竟隻是下策。”
“我預計五年後天下就將迎來大亂,到時自有入主中原的機會”
“待天時一到,則可東出荊州,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吾則親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國家可興矣。”
荀攸眉頭微蹙,自家才俊輩出,都未曾準確看清未來局勢,僅憑一人怎可知曉的如此清晰。
“公達,可是認為我乃是誆言”
“屬下不敢”
劉斌暗忖,“屬下不敢,就是不跟自己這個主公一般見識的意思唄”
他轉過身去,假裝沒看到拱手下拜的荀攸。
“劉宏五年必死”
“轟”荀攸腦海轟鳴,保持下拜的身體都顫抖了一下。
消息過於勁爆,都顧不上主公剛才直唿皇帝的名諱。
劉斌偷偷瞥了一眼,見到效果不錯,心情不由更好了一些。
隻是,依舊沒有叫他起來的意思,因為他的話還沒說完。
“黨錮以除,袁家四世三公實則早有謀逆之心。”
“朝廷宦官當權,聖聽蒙蔽,各地豪強招兵買馬,地方實力越盛,中央越是無力。”
“待皇帝一死,便是群雄逐鹿,天下大亂的局麵。”
嘀嗒,一滴汗水從荀攸低垂的麵龐上垂落。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簡單,你說個開頭,他就已經把後麵的劇情腦補的七七八八。
換句話就是,喜歡自己嚇自己。
不過,這也是他想要看到的。
“三皇五帝,商周秦漢,王朝更迭,君王無數。”
“唯一不變的是這大好河山,以及生活在這土地上的億萬生民”
“你所要效忠的,並不是一家一姓的大漢王朝,而是這大漢子民。”
“漢家曆三百年,邊境蠻夷侵擾,內部災民四起。”
“國家若不能強盛,早晚整個民族都會消亡在曆史中。”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到時候,無論是這漢家。”
“是你”劉斌轉身用手指指彎曲不敢抬頭的荀攸,
“還是我”他用手指向自己。
“還是如今生活在時代的每個人,都將是千古罪人。”
荀攸再也承受不住,在劉斌的一聲怒吼中跌倒在地上,愣愣的久久不語。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身為世家,個人榮辱生死,他們都可以淡然處之。
唯獨這關乎國家,或者說是世家本身的興衰與榮辱,他不敢有絲毫疏忽。
“唉呀,公達這是如何了,這麽不小心呢?摔倒了還是我來扶你一把。”
劉斌表情誇張的伸手將荀攸扶起,接著在他耳邊幽幽的說道,
“日後,荀家若有意避難,可以考慮來荊州。”
“以後哪怕身在益州,你也可以與家族多親多近的嘛。”
“多謝主公美意”
荀攸有些失魂落魄的說道
“既如此,公達就先下去休息一下吧”
“你看這滿頭的汗,一定是最近太過操勞了,要多加注意身體才是”
這話語這語調,一聽就是老陰陽人了。
“多謝主公,公達告退”
看著荀攸落荒而逃。
劉斌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
“主公,已經安排下去了,明天大軍即可出發”
戲誌才從後麵轉出,拱手施禮說道。
“誌才啊,你身體不好,這些事就交給荀攸做就好了。”說著,就雙手將戲誌才給托了起來。
(荀攸,你剛才可不是這樣說的)
劉斌仔細打量著自己這第一位謀士。
自從每日開始練習五禽戲後,臉色變得紅潤有精神多了。
反倒是他自己勤練這五禽戲,沒有太大變化。
戲誌才也在打量著劉文武,他的目光連閃,眼中隻容得下這一道身影。
兩天後,時間已經來到了七月下旬。
“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大軍開始整體開拔,整整20萬人的隊伍,從早晨開始出發,中午還有人沒有出城。
而在最後麵的,是一列列整齊的車馬。
在他們之前,劉斌已經提前帶領著五萬人的隊伍提前出發。
首先路過的就是新野縣,然後南下兵臨襄陽。
大軍過處,與民秋毫無犯,而且在洗劫官府後,還會將一些糧食財物分給這裏的居民。
這讓附近的居民們,對於傳說中蝗蟲過境的黃巾軍,慢慢放下了戒心。
開始想要主動了解,接近他們。
這也為他日後反攻荊州的時候,打下了一些好的名聲。
畢竟,益州那地方好雖好,但是如果沒有荊州作為前排,一輩子隻能是個困獸。
諸葛亮的隆中對中,說的很清楚。
複興漢室,北圖中原,稱霸一方,就必須要占據至少兩州之地。
荊襄之地,平原千裏,地域廣闊,乃是漢朝數一數二的大州。
再加上,可以排進前三得益州。
無論是人口還是經濟,都有底氣說是三分天下。
占據荊州不僅可以襄樊為屏障,還可以借助荊州為跳板逐鹿中原。
雖然諸葛沒有成功,不過策論是正確的。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有了蜀漢失敗的經驗教訓,他才能相信自己能做的更好一些。
而且荊州人傑地靈,是重要的人才基地。
這也是蜀漢,在關羽死後,荊州丟失,就開始持續走下坡路的原因。
襄陽城下,一架架大型的投石機被武裝完成。
因為提前攜帶的都是半成品,所以組裝起來還是比較快的。
配重投石機,又稱迴迴炮,亦或者是襄陽炮。
如果不在襄陽城打上幾炮,這襄陽炮的名字將如何而來呢。
城內的情況,早就被黃巾軍的探子摸清,而且還留了部分內應在裏麵。
此時的襄陽城守備軍隻有兩千人,根本不足以守備如此大的城池。
所以,襄陽守將臨時征招了八千民兵,參與守城。
擺出一副,憑借堅城死守的架勢。
“徐刺史,到你立功的時候了”
“是大人,我這就去叫城”
此時的徐璆,喏喏的樣子看起來,一點沒有封疆大吏的樣子。
隻是當他打馬上前後,立即換了一副嘴臉,腰杆挺直,對著城牆高喊,
“城上的守將聽著,吾乃荊州刺史徐璆”
“現命令爾等,速速打開城門”
城上人影閃動,好半天才有人答複,
“城守大人說了,你這個買官求爵的廢物,如今還敢加入叛軍,當真是死路一條。”
“好家夥,我真的是好家夥。”
劉斌心說,“還有這麽一處大瓜,我就說這徐璆這麽窩囊呢”
“那這麽一來,徐璆豈不是沒有任何用處??”
“我預計五年後天下就將迎來大亂,到時自有入主中原的機會”
“待天時一到,則可東出荊州,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吾則親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國家可興矣。”
荀攸眉頭微蹙,自家才俊輩出,都未曾準確看清未來局勢,僅憑一人怎可知曉的如此清晰。
“公達,可是認為我乃是誆言”
“屬下不敢”
劉斌暗忖,“屬下不敢,就是不跟自己這個主公一般見識的意思唄”
他轉過身去,假裝沒看到拱手下拜的荀攸。
“劉宏五年必死”
“轟”荀攸腦海轟鳴,保持下拜的身體都顫抖了一下。
消息過於勁爆,都顧不上主公剛才直唿皇帝的名諱。
劉斌偷偷瞥了一眼,見到效果不錯,心情不由更好了一些。
隻是,依舊沒有叫他起來的意思,因為他的話還沒說完。
“黨錮以除,袁家四世三公實則早有謀逆之心。”
“朝廷宦官當權,聖聽蒙蔽,各地豪強招兵買馬,地方實力越盛,中央越是無力。”
“待皇帝一死,便是群雄逐鹿,天下大亂的局麵。”
嘀嗒,一滴汗水從荀攸低垂的麵龐上垂落。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簡單,你說個開頭,他就已經把後麵的劇情腦補的七七八八。
換句話就是,喜歡自己嚇自己。
不過,這也是他想要看到的。
“三皇五帝,商周秦漢,王朝更迭,君王無數。”
“唯一不變的是這大好河山,以及生活在這土地上的億萬生民”
“你所要效忠的,並不是一家一姓的大漢王朝,而是這大漢子民。”
“漢家曆三百年,邊境蠻夷侵擾,內部災民四起。”
“國家若不能強盛,早晚整個民族都會消亡在曆史中。”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到時候,無論是這漢家。”
“是你”劉斌轉身用手指指彎曲不敢抬頭的荀攸,
“還是我”他用手指向自己。
“還是如今生活在時代的每個人,都將是千古罪人。”
荀攸再也承受不住,在劉斌的一聲怒吼中跌倒在地上,愣愣的久久不語。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身為世家,個人榮辱生死,他們都可以淡然處之。
唯獨這關乎國家,或者說是世家本身的興衰與榮辱,他不敢有絲毫疏忽。
“唉呀,公達這是如何了,這麽不小心呢?摔倒了還是我來扶你一把。”
劉斌表情誇張的伸手將荀攸扶起,接著在他耳邊幽幽的說道,
“日後,荀家若有意避難,可以考慮來荊州。”
“以後哪怕身在益州,你也可以與家族多親多近的嘛。”
“多謝主公美意”
荀攸有些失魂落魄的說道
“既如此,公達就先下去休息一下吧”
“你看這滿頭的汗,一定是最近太過操勞了,要多加注意身體才是”
這話語這語調,一聽就是老陰陽人了。
“多謝主公,公達告退”
看著荀攸落荒而逃。
劉斌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
“主公,已經安排下去了,明天大軍即可出發”
戲誌才從後麵轉出,拱手施禮說道。
“誌才啊,你身體不好,這些事就交給荀攸做就好了。”說著,就雙手將戲誌才給托了起來。
(荀攸,你剛才可不是這樣說的)
劉斌仔細打量著自己這第一位謀士。
自從每日開始練習五禽戲後,臉色變得紅潤有精神多了。
反倒是他自己勤練這五禽戲,沒有太大變化。
戲誌才也在打量著劉文武,他的目光連閃,眼中隻容得下這一道身影。
兩天後,時間已經來到了七月下旬。
“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大軍開始整體開拔,整整20萬人的隊伍,從早晨開始出發,中午還有人沒有出城。
而在最後麵的,是一列列整齊的車馬。
在他們之前,劉斌已經提前帶領著五萬人的隊伍提前出發。
首先路過的就是新野縣,然後南下兵臨襄陽。
大軍過處,與民秋毫無犯,而且在洗劫官府後,還會將一些糧食財物分給這裏的居民。
這讓附近的居民們,對於傳說中蝗蟲過境的黃巾軍,慢慢放下了戒心。
開始想要主動了解,接近他們。
這也為他日後反攻荊州的時候,打下了一些好的名聲。
畢竟,益州那地方好雖好,但是如果沒有荊州作為前排,一輩子隻能是個困獸。
諸葛亮的隆中對中,說的很清楚。
複興漢室,北圖中原,稱霸一方,就必須要占據至少兩州之地。
荊襄之地,平原千裏,地域廣闊,乃是漢朝數一數二的大州。
再加上,可以排進前三得益州。
無論是人口還是經濟,都有底氣說是三分天下。
占據荊州不僅可以襄樊為屏障,還可以借助荊州為跳板逐鹿中原。
雖然諸葛沒有成功,不過策論是正確的。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有了蜀漢失敗的經驗教訓,他才能相信自己能做的更好一些。
而且荊州人傑地靈,是重要的人才基地。
這也是蜀漢,在關羽死後,荊州丟失,就開始持續走下坡路的原因。
襄陽城下,一架架大型的投石機被武裝完成。
因為提前攜帶的都是半成品,所以組裝起來還是比較快的。
配重投石機,又稱迴迴炮,亦或者是襄陽炮。
如果不在襄陽城打上幾炮,這襄陽炮的名字將如何而來呢。
城內的情況,早就被黃巾軍的探子摸清,而且還留了部分內應在裏麵。
此時的襄陽城守備軍隻有兩千人,根本不足以守備如此大的城池。
所以,襄陽守將臨時征招了八千民兵,參與守城。
擺出一副,憑借堅城死守的架勢。
“徐刺史,到你立功的時候了”
“是大人,我這就去叫城”
此時的徐璆,喏喏的樣子看起來,一點沒有封疆大吏的樣子。
隻是當他打馬上前後,立即換了一副嘴臉,腰杆挺直,對著城牆高喊,
“城上的守將聽著,吾乃荊州刺史徐璆”
“現命令爾等,速速打開城門”
城上人影閃動,好半天才有人答複,
“城守大人說了,你這個買官求爵的廢物,如今還敢加入叛軍,當真是死路一條。”
“好家夥,我真的是好家夥。”
劉斌心說,“還有這麽一處大瓜,我就說這徐璆這麽窩囊呢”
“那這麽一來,徐璆豈不是沒有任何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