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瞻一聽章晨這麽說,頓時有點激動。


    自己帶的這個項目,看樣子在章晨心裏比較重要。


    不光他的所有研究生能歸到這個項目組裏,而且以後還能分到不少其他學校的學生。


    搞科研,確實不是人多就能搞得出來。


    但人多了,也是有好處的。


    不說每個人都能做出貢獻來,但隻要大家都不出大的差錯,就肯定能增快研發的速度。


    每個人都領取自己的科研任務,到最後做出成果,再匯總一下。


    要是有的數據不正常,到時候再統一一起攻克難題。


    這也是一種研發思路。


    李博瞻正色說道:“那可太好了,我拚出這把老骨頭,也要把這個項目做出來。”


    “您老也別太有壓力,項目不用太著急,保重身體最重要,而且最近咱們研究基地算是出名了,估計還會有不少高端人才慕名而來,到時候我再給您分幾個得力助手。”


    張月收到的幾份簡曆裏,有一個人在蛋白結構領域比較有成就。


    章晨想著把這個人,安排到分子農場的項目組裏,剛好能補齊項目組的短板。


    李博瞻在作物領域是權威,孫悅在延壽領域上有自己的獨到發現。


    而這個即將慕名而來的人,正好在蛋白結構方麵是強項。


    到時候,由李博瞻院士帶頭,三者強強聯合,算是配置最為齊全的一個項目組了。


    這樣還能遇到問題,那肯定是需要章晨動用係統的模擬功能,才能解決大大問題了。


    不過章晨覺得,應該不會遇到大的挑戰。


    嘉禾因子是有全套資料的,禾豐係列產品相當於也有全套資料在。


    現在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把本來人源化的嘉禾因子,整合到作物上。


    隻要解決排異問題,這款產品肯定能夠很快研發出來。


    到時候,還能在作物的生長周期上下點功夫,盡量縮短它們的生長周期。


    這樣一來,全國,乃至於全球,第一款分子農場產品,就能孕育而生。


    李博瞻點頭說道:“這倒是可以,最好是做蛋白結構方麵的人才,我在這方麵,也不是很在行。”


    做科研的人,就是這麽的純粹。


    哪方麵可以,哪方麵不行,可以很坦然地說出口。


    這樣一來,不至於真到上手的時候抓瞎。


    很多人會選擇打腫臉充胖子,在不熟悉的領域,非得裝高手。


    這樣很容易給公司造成巨大的損失。


    比如200升的發酵罐,要是不熟悉的人去操作,很可能就會徹底汙染整個罐體。


    別的不說,這一罐細胞,光培養基就得好幾十萬。


    再加上還有其他的成本,整體下來的成本在一百萬以上。


    要是有人在這方麵逞能,公司將背負巨大的損失。


    視情節而定,假如情況惡劣的話,公司是可以起訴當事人的。


    “李老,您就放心吧,肯定會給您配最好的研究員。”


    章晨笑嗬嗬地說道。


    現在蛋白研究是主流,所以市麵上搞蛋白質結構的人挺多。


    尤其是新藥研發,基本上大多數的創新型公司,都在搞蛋白藥。


    它比化藥要更有前景,蛋白藥在某些方麵有化藥比不了的優勢。


    比如,在用藥頻率上,蛋白藥隻需要一個月或者幾個月用一次藥就行。


    注射進人體內的蛋白質,會持續作用很長第一段時間。


    直到這個蛋白被體內的酶消化掉。


    蛋白藥的特殊性,讓藥企們瘋狂砸錢立研發項目。


    也就是這樣的市場需求,導致了很多人在大學讀博期間,就開始關注蛋白領域。


    而隨著最近國外某個平台,公開了一個叫alphafold的數據庫。


    這數據庫裏擁有著非常全麵的蛋白結構數據,極大地滿足了科研者們的需求。


    這讓蛋白藥的研發,呈現出快速爆發的趨勢。


    甚至最近興起的基因療法,都被這股勢頭給壓了下去。


    但這被壓下來的勢頭,卻被章晨憑一己之力,給硬生生地扛了起來。


    綜合種種原因,現在到處都是研究蛋白結構的能手。


    而且很多頂尖人才,都發現晨月集團的研究基地,還掛靠著兩位院士,其中一位更是具有雙院士頭銜。


    所以他們都紛紛開始往晨月集團投遞簡曆。


    其實,不光是公司在選人,人也會選公司。


    尤其是那些厲害的高端人才,他們第一個考慮的,就是公司的發展前景。


    他們不希望自己職業履曆上,帶有任何的汙點。


    而擁有兩位院士坐鎮的晨月集團,無疑是目前全國範圍內,最為有競爭力的生物集團公司了。


    可以說,現在的晨月集團,要什麽有什麽。


    它已經有好幾款成型的產品,甚至能達到壟斷全國市場的規模。


    而馬尾綠藻、神經衣氏放線菌和活力洗發水,都已經出口到國外。


    而資質方麵,國家承認的邵城大學聯合培養資質,這就能很充分地說明問題。


    就連國家都十分看好晨月集團,能十分放心地讓它和大學聯合培養學生。


    這在全國,根本就沒有哪家生物公司能做到的。


    能有資格和大學聯合培養的,往往都是那些國家的研究機構。


    哪家私人單位,可以做到像晨月集團這樣的?


    而人家一個研究基地,就有兩位院士級別的大拿。


    要知道,院士走到哪都是搶手貨,隨隨便便就能拉起過億的大型科研項目,到哪都不缺科研資金。


    而晨月集團的創始人,還是雙院士頭銜擁有者。


    這就是一塊金字招牌,將會吸引無數的人來投靠。


    二十多歲的雙院士,這麽有能力的天才人物,要是真能抱上大腿,蹭上那麽一兩個革新性的項目,那就直接人生高光了。


    說不定還能名留青史,這可是大多數科研者的終極目標。


    像前一段時間的李博瞻院士,禾豐係列的產品在新品發布會上推出後,他在全國業內的影響力,瞬間達到頂峰。


    而參與了攬月001項目的田文斌和江盧,現在在業界也是有著鼎鼎大名。


    在那場發布會之後,很多大型的交流峰會,都指名道姓地,通過各種渠道,想要邀請他們倆去參加。


    即使他倆不在晨月集團了,選擇出去單幹,也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拉來大筆的投資。


    這就是名聲的巨大作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能生物黑科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夫很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夫很白並收藏全能生物黑科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