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諾利克已過六月。蓋烏斯沒提談判的事,隻帶著無風沒幾日便逛遍諾利克的大街小巷,然後向著城外延伸。
開始遊山玩水,看海轉村,有時到另一個城市去。城市村莊還倒好,隻是異國風情罷了。出海倒讓眾人這些大陸人極不習慣,尤其是拓跋明玉和婉兒,最遭的一次是出海突然起風,海浪極大,那種不安全感無風都受不了。於是再沒出海,能不坐船盡量不坐。倒是穿著無風設計的衣服在海邊曬太陽,帶著幾個小孩戲水很是不錯。
每到一個地方總會嚐嚐當地的美食,可當地哪有什麽美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胃是有記憶的,小時候吃的東西早深深地刻在記憶裏,外麵久了那記憶便會不時地湧現。何況拓跋明玉、婉兒、小雨點胃早被無風“養壞了”,一般東西哪能吃的下去。嚐過之後,便又讓廚子用當地的食材做自己習慣的口味,有時無風親自上手擺弄,反正閑著也是閑著。現代的吃食花樣百出,不見得有多好吃。最好吃的仍是那些返樸歸真的、最原始的、原汁原味的,比如阿塔娜坐月子喝的金黃色、上麵熬出米油的小米粥,再熬稠些便成了另一種吃食叫粘(ran)飯,再撈幹些就成了小米飯。比如海邊剛打撈上的蝦煮一下,蘸點醋吃是最新鮮美味的。
逛的久了,每到一地,村長、城主或者與蓋烏斯同僚總會接待一番。一半是出於對蓋烏斯的禮貌,一半是想看傳說中的白天魔鬼夜晚神似的人,怎麽白天令各國害怕的無以複加,夜晚卻能似個神仙般擁有四個美女。有些遠方城主、國主也會慕名而來,大部分都是想結交元這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不想讓自己國、城淪為西元的一部分。有些想看看邏馬與西元談判的結果,有些因被西元占鹿城時占了一些土地,雖沒資格參與談判,但也是告知了邏馬,希望能要迴來。
這段時間過的倒是安逸。逛的累了,有時就地休息,有時返迴城裏,歇上幾天再繼續。休息的時候,蓋烏斯有時便不見了人。
阿波洛道:定是又見元老去了。
阿波洛本不願來,無奈普尼亞道:你到西元時先生讓你好吃好喝、毫發無傷,先生到這裏了,你就不管了,說的過去嗎?一邊說一邊看著蓋烏斯。
布魯圖說是的,看的卻是普尼亞。
蓋烏斯說,老師應該陪陪的,先生到此熟人隻你一個,再說我有事的時候,老師也可代學生陪陪,算是幫學生了,辛苦了。
阿波洛道,都一肚子鬼心思,我教你們詭辯,又沒教你們日鬼。
旁邊洛藍靜靜站著,不時裝作不經意地看看蓋烏斯。直看的拓跋明玉和婉兒頭背在無風身後笑。洛藍陳兵城外,每日帶維拉和歐爾佳進進出出,說是看望無風的,其實更多時間與墨烏斯廝混在一起,後來索性就在城裏住下,隨著無風一行一起逛。
後來阿波洛說,邏馬是元老議會製,定事情太慢,每個元老都想派一個自己人過來,各方利益牽扯,談判團組建起來隻用了一月算是快的。談判無風自是不參與的,獨孤攣鞮常常來往於談判桌和各大城市之間,隨時請示無風。無風也便細細說其中的利害,教著如何應對。獨孤攣鞮常常在路途細細盤算,慢慢領悟,倒也很是愛教,以前許多不明事情逐漸清晰,視野打開,自主意識覺醒。與獨孤奢通信時不自覺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獨孤奢很是欣慰。
談判圍繞金礦的歸屬權開始爭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讓誰,爭了近一個月。吵吵停停,罵上一架,打上一架,再和好如初,好像什麽事情都沒發生一樣,坐下來繼續談,繼續爭。
獨孤奢偷打了邏馬,邏馬還想還手,又被痛打了一番。邏馬這才暫且不說歸屬權的問題,實際上已默認兩家的。原本還想著打的搶過來,那是自家東西,當然自己說了算,談判這個為好談了,可連打兩次敗了,也屬正常,真正開始至今打贏過嗎?
西元又不和你談歸屬權的問題了,這金礦本是我元先發現先開采,關你什麽事,我的東西憑什麽給你分。如此問題又談了近一個月,僵了起來。
邏馬分不成金礦,隻得另想辦法彌補,比如說歸還鹿城、拉特,西元自然不肯,我搶過來的,現在經營的差不多了,憑什麽給你還,有本事你搶迴去。邏馬徹底怒了,糾集了周邊幾個國家又在三處打了起來。三麵受敵,獨孤奢自然壓力不小,捎信讓無風想辦法。
無風說隻能硬扛,誰先慫了誰吃虧。但還是兩次放低姿態,讓先停戰好商量。邏馬聯軍與元僵持,也隻能邊打邊談。這三個月間,西元又開始建客棧、錢莊、商鋪,收購了大量海產品、糧食。邏馬聯軍再購糧時,糧價已高的離譜,且百姓不願低價賣給邏馬。邏馬隻得提出西元必須低價賣糧食。西元說高價收的糧,低價賣了,那不是吃虧了麽。邏馬說金礦不給、二城不給,好處都讓你們得了?就當變相分點好處。西元說不行,那你們得把裏克交我們處置。雙方又談了兩三月,基本達成共識。
罷了兵,西元將少量糧食送過來,要以裏克換時,早不知去向。連裏克之女也不見了。自然又論理爭辯了一番:什麽言而無信之類的話。最終西元以平價賣給邏馬,但鹿城、拉特邏馬再不敢提收迴的事。
無風休息時教小雨點、波爾和小王子,無聊時東逛逛西逛逛,墨烏斯陪同,眾女跟著。每到一處便尋那幾樣菜糧無果,看來土豆那幾樣確在地球的另一麵。那一日到了海邊,不知誰提議坐船玩,拓跋明玉率先反對,眾人兼不願。隻墨烏斯與維拉上了船,再迴來裏,洛藍問維拉呢,墨烏斯說不是說坐小船與一仆人先迴來了嗎?可遍尋不見。至此,邏馬再沒有出現維拉的身影。
後來聽說南方一國出現一王後,以豔著稱,酷似維拉,引的西方好色獵奇之徒爭相拜訪,迴來後添油加醋一番,說如何美的不可方物,豔的血脈賁張,所有男人見了都忍不住衝動雲雲,更添了些神秘。有見過維拉的說就是維拉,隻不過女大十八變,原來青澀純靜,現在成熟嫵媚罷了。眾人才知維拉借此帶父親去了那處,卻不知會有如此境遇,成了一國之主。更想不來的是在西元時也不過平平無奇,現在倒被人稱為一代豔後了。隻不知墨烏斯如此聰明之人,怎會放了人走,給自己造成麻煩。後墨烏斯再掌權,尋得豔後,確認是維拉,也因此發生了一段故事,由此送了性命。眾人先後聯想,這才明白:怕不隻是維拉使了美人計那麽簡單,或許早在同船之前便有了故事。可憐洛藍、普尼亞竟沒知覺,或許也怨不得兩人,戀愛中的女人說是白癡不為過。
談判最終還是西元完勝,雖低價賣糧,可賣多賣少西北元說了算,因為邏馬的糧大部分都被元高價收購了,有了糧便有了定價權,實際上掌握了邏馬的命脈。因為大大說過,要牢牢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裏。也有人說過,想控製世界,就控製糧食。邏馬明白過來時,已大勢已去,雖痛定思痛,再鼓勵種糧、儲糧時,百姓已不怎麽種糧了,種的糧不如買的糧便宜還有誰種呢,即使種的糧也高價賣給西元,三年後便不得不依賴元的糧食。而西元賣糧卻不以金論價,隻壓低其它所需貨物價錢,再到別處賣了彌補差價,也有贏利。一直反對降價賣糧的北元眾人這才服氣,直歎仗還可以這樣打?
阿波洛大罵無風狡猾。無風說公平買賣,怨得了誰。阿波洛百口莫辯,竟不知如何言語。邏馬吃了不小的虧,元老們氣沒處撒,記起墨烏斯沒起好作用,便給了個談判特使的閑職,明升暗隆,趁機奪了墨烏斯的權,隻讓陪著無風各處遊蕩。
普尼亞和洛藍見墨烏斯情緒低落,也便不再明爭暗鬥,圍在周圍替墨烏斯打抱不平,說些寬慰的話。洛藍說幹脆跟我到西元去,天大地大,你這麽有本事,還怕沒有用武之地,還怕成就不了一番事業?
普尼亞白了一眼道:哪都不能去,走了就是承認自己敗了。再說不在本鄉田地成就事業,在任何地方就是有天大的成就都沒意思!
墨烏斯道靜靜地聽著。後來走到哪裏隻兩女圍著,眾人也知心意,有些尋思墨烏斯的女子見此光景,看看自身條件,也不往跟前湊了,以前鶯鶯燕燕環繞一去不複返。
普尼來問計阿波洛,阿波洛也沒有好辦法。隻得與洛藍一前一後問了無風。
注: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約前70年12月或前69年1月—約前30年8月12日),通稱為埃及豔後。是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最後一任女法老。她讓一條毒蛇咬死自己來同時結束自己和埃及的生命(不過,研究證明她死於屋大維謀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她才貌出眾,聰穎機智,擅長手段,心懷叵測,一生富有戲劇性。特別是卷入羅馬共和國末期的政治旋渦,同愷撒、安東尼關係密切,並伴以種種傳聞逸事,使她成為文學和藝術作品中的著名人物。
文藝或電影上,她被認為是為保持國家免受羅馬帝國吞並,曾色誘蓋厄斯·儒略·凱撒大帝及他的手下安東尼,因此又通稱為埃及豔後。
克利奧帕特拉出生於公元前69年,是當時統治埃及的馬其頓王國的後裔。當年亞曆山大大帝在建立了一個領土空前廣闊的帝國時,將埃及給了自己的一個將軍——托勒密·索特爾,托勒密·索特爾隨即建立起了埃及曆史上的托勒密·索特爾王朝。而克利奧帕特拉是克羅狄斯·托勒密·奧雷特國王的次女。
克利奧帕特拉是亞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後托勒密王朝冊封的君主之一。她的父親托勒密十二世奧萊特,指定他的長子托勒密十三世和她共同執政(依照當時的法律,克利奧佩特拉必須嫁給自己的弟弟,即托勒密十三世),統治埃及。公元前51年,克利奧帕特拉登上王位。克利奧帕特拉在古埃及無疑是一位焦點人物,在後人的記述裏,這位埃及絕世佳人憑借其傾國傾城的姿色,不但暫時保全了一個王朝,而且使強大的羅馬帝國的君王紛紛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願地為其效勞賣命。但丁、莎士比亞等都將這位傳奇女人描述為“曠世的性感妖婦”;而蕭伯納也稱她為“一個任性而不專情的女性”。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是埃及國王托勒密十二世和克利奧帕特拉五世的女兒,生於公元前69年,從小在驕奢淫靡的宮廷中長大。公元前51年其父去世,留下遺囑指定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和她的異母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公元前63~前47年)為繼承人,共同執政。但他們兩人因派係鬥爭和爭奪權力而失和。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於公元前48年被逐出亞曆山大裏亞後,在埃及與敘利亞邊界一帶聚集軍隊,準備攻入埃及。在其父親安排下,克利奧帕特拉按照習俗於她的異母弟弟(後來的克羅狄斯·托勒密十三世)結為夫婦,並由他們二人共同掌權。野心極大的克利奧帕特拉想進一步獲得更大的權利,但是當時兩位大臣波希紐斯和奧克奇維安聯合起來對付她,將她趕到敘利亞,她在那裏籌集軍隊,準備以武力爭奪埃及王位。
此時,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追擊龐培到了埃及,克羅狄斯·托勒密十三世的手下伯狄諾斯將龐培殺害,把他的頭顱獻給了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以此來討他的歡心,想利用愷撒來除去他的姐姐克利奧帕特拉。但是這一舉動並沒有讓他獲得愷撒的好感。而克利奧帕特拉也想借此機會利用愷撒助她奪得王位,就命自己的屬下裝扮成一個商人,將自己包裹在一床大毯子中,商人到愷撒住處求見愷撒時,她就從毯子裏麵出來,與愷撒見了麵。那時克利奧帕特拉正處妙齡,美豔驚人,她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把愷撒給迷住了,愷撒就下令執行克利奧帕特拉的父親的遺囑,由克利奧帕特拉和克羅狄斯·托勒密十三世一起執政。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王冠
隨後,波希紐斯發動叛亂,戰敗於亞曆山大港戰役,叛亂失敗後被殺,克羅狄斯·托勒密十三世在逃亡的時候也命喪黃泉。愷撒征服了埃及,但卻沒有把埃及劃入羅馬的領土。從此,克利奧帕特拉與愷撒生活在一起,並有了一個兒子,名叫菲羅帕托·菲羅墨托·愷撒,意思是“小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同時,愷撒恢複了克利奧帕特拉的王位。公元前45年,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和另一個弟弟托勒密十四世一起應邀前往羅馬,備受殊榮,住在第伯樹對岸的愷撒私人宅邸。愷撒實踐誓言,在羅馬建造了一座祭祀其尤利烏斯族係祖先的維納斯的神廟,還把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黃金塑像豎立在女神之旁。眼看她就要成為羅馬世界的第一夫人,不料愷撒於公元前44年3月15日被刺身亡。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美夢頃刻化為泡影,黯然離開了羅馬。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返迴埃及後,毒死托勒密十四世,立她和愷撒所生之子為托勒密十五世,共同統治埃及。其子被宣布為阿蒙神之子。此時在羅馬,蓋厄斯·儒略·凱撒的養子屋大維及屬下馬克·安東尼平定了羅馬的動亂,兩人劃分了勢力範圍。屋大維統治西部,安東尼則統治東部。安東尼在攻打安息時傳訊克利奧帕特拉到塔爾蘇斯,希望獲得埃及的財富以解決軍隊的給養問題。
克利奧帕特拉則乘坐金色的大船,穿著豔麗來到了塔爾蘇斯麵見安東尼。她的美貌也把安東尼給征服了,兩人在塔爾蘇斯同居達12年之久,而克利奧帕特拉也給安東尼生育了3個子女。女王成功地保住了她的王位和埃及王國。
愷撒死後,安東尼稱雄於羅馬。他在腓力比戰役中最後擊敗共和派領袖布魯圖斯和卡西烏斯的軍隊後,按照與屋大維的協議巡視東方行省,籌措資金。公元前41年他到達西利西亞的塔爾蘇斯,遣使埃及,召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對羅馬政局和頭麵人物頗為了解,認為這又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於是巧作安排加以利用。據說,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乘坐一條豪華的樓船,從埃及出發,先到西利西亞,再經後德諾斯河抵達塔爾蘇斯。這艘船的船艙上掛著用名貴的推羅染料染成的紫帆,船尾樓用金片包鑲,在航行中與碧波輝映,散發光彩。女王打扮成維納斯女神的模樣,安臥在串著金線,薄如蟬翼的紗帳之內。美麗的童子侍立兩旁,各執香扇輕輕搖動。裝扮成海中仙子的女仆,手持銀槳,在鼓樂聲中有節奏地劃動。人們奔走相告,觀者如潮。安東尼被邀至船上赴宴,看到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迷人的風姿,優雅的談吐,神魂顛倒,不知所措。他非但把責問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在共和派反對“三頭”戰爭中的曖昧態度的問題拋到九霄雲外,而且當即一一答允她所提出的要求,甚至答允她殺害埃及王位的繼承人和競爭者、當時避難於以弗所的異母姐妹阿爾西諾伊四世。不出數日,這個武夫完全成了她的俘虜,跟隨她一起到埃及去了。他們在埃及一起度過了公元前41—40年的冬天。
公元前40年夏,安東尼迴到意大利。此時,安東尼和屋大維之間的矛盾有所緩和,他娶了屋大維的姐姐奧克塔維婭為妻,以羅馬傳統的聯姻方式鞏固政治上的聯盟。到公元前37年安東尼和屋大維的矛盾加深,安東尼迴到東方,準備遠征帕提亞。他以征途艱辛,不宜安置於軍營為理由,把奧克塔維婭遣送迴羅馬。而當安東尼到達安條克,即邀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會麵,並且,違反羅馬的傳統習慣同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結婚。
安東尼和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結合,並非全由情欲所驅使,而是具有政治目的。安東尼企圖穩定羅馬的東方行省,準備遠征帕提亞,以及同屋大維進行鬥爭,亟需得到埃及在財政上的支援。而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在埃及托勒密王國發生深刻的社會危機之時,施展種種手腕,包括運用迷惑安東尼的方式,以圖在羅馬的強權之下,維護和發展托勒密王國,加強和擴大自己的統治權力。為了滿足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野心,安東尼把敘利亞中部地區、腓尼基沿岸一些城市、塞浦路斯島,以及納巴特王國部分地區等,贈給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支持安東尼遠征帕提亞,結果未能獲勝。公元前34年,安東尼出征亞美尼亞得勝後,不是在羅馬而是在埃及的亞曆山大裏亞,按照埃及的禮儀來舉行凱旋式,兩人同登黃金做成的王座,克利奧帕特拉稱為“諸王之女王”,其子托勒密十五世稱為“諸王之王”。安東尼在東方的所作所為,特別是他與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關係,始而受到羅馬人的非議,繼而激起了他們的惱怒。他們斥責安東尼將羅馬的征服地贈與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及其子女,準備遷都亞曆山大裏亞另建新王朝。在羅馬,人們對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恨之入骨,認為她是除了漢尼拔以外構成對羅馬最大威脅的女王。這就使安東尼威信掃地,喪失了國內的有力支持。這一點被屋大維利用,也是造成安東尼在與屋大維鬥爭中失敗的原因之一。
公元前32年安東尼和屋大維的矛盾趨於尖銳.完全決裂了。安東尼應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之求,正式修書遺棄其妻奧克塔維婭。屋大維也發誓為其姐所受的侮辱報仇。他不顧冒犯羅馬的傳統習俗從維斯塔貞女手中取得安東尼放置於神廟中的遺囑,公布於眾。安東尼的遺囑記述了他對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及其子女的領土分配,還指令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將其遺體安葬在亞曆山大裏亞。遺囑一公布,輿論嘩然,群情激憤。據此,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特裏布斯大會)以侵占羅馬人民財產為由,對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宣戰,並剝奪了安東尼的執政官職務以及其他一切權力。
公元前31年安東尼和屋大維大軍會戰於阿克提烏姆海角(亞克興海戰)。正值戰鬥方酣,安東尼艦隊受挫之時,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乘坐之船突然撤離戰場,駛迴埃及,原因眾說紛紜。安東尼隨即追趕而去,拋下戰鬥部隊任其遭受殲滅。公元前30年,屋大維進攻埃及,包圍亞曆山大裏亞。安東尼看到大勢已去,伏劍自刎。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知道自己的死期將近,早就研究各種自殺的方法。她躲進了墓堡,但為屋大維所智擒。當屋大維去看望自己的俘虜時,她還施展手腕,千方百計哄騙和迷惑屋大維,然而未能奏效。屋大維生擒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目的,是要把她帶迴羅馬,在舉行凱旋式時示眾。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得知後,陷於絕望,萬念俱灰,忠誠的侍女們把一條毒蛇裝在無花果的籃子裏送到她麵前,她抓起小蛇放到自己的豐乳上,結束了傳奇、浪漫的一生。屋大維滿足了她臨死之前的要求,把她和安東尼埋葬在一起。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和愷撒所生的兒子愷撒裏昂以及她和安東尼所生的長子亞曆山大,均被屋大維下令處死。隨著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之死,長達300年的埃及托勒密王朝也宣告結束,埃及並入羅馬,成為元首的私產。 [1]
從此以後,埃及成為了羅馬帝國及其分裂後的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直到7世紀。
開始遊山玩水,看海轉村,有時到另一個城市去。城市村莊還倒好,隻是異國風情罷了。出海倒讓眾人這些大陸人極不習慣,尤其是拓跋明玉和婉兒,最遭的一次是出海突然起風,海浪極大,那種不安全感無風都受不了。於是再沒出海,能不坐船盡量不坐。倒是穿著無風設計的衣服在海邊曬太陽,帶著幾個小孩戲水很是不錯。
每到一個地方總會嚐嚐當地的美食,可當地哪有什麽美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胃是有記憶的,小時候吃的東西早深深地刻在記憶裏,外麵久了那記憶便會不時地湧現。何況拓跋明玉、婉兒、小雨點胃早被無風“養壞了”,一般東西哪能吃的下去。嚐過之後,便又讓廚子用當地的食材做自己習慣的口味,有時無風親自上手擺弄,反正閑著也是閑著。現代的吃食花樣百出,不見得有多好吃。最好吃的仍是那些返樸歸真的、最原始的、原汁原味的,比如阿塔娜坐月子喝的金黃色、上麵熬出米油的小米粥,再熬稠些便成了另一種吃食叫粘(ran)飯,再撈幹些就成了小米飯。比如海邊剛打撈上的蝦煮一下,蘸點醋吃是最新鮮美味的。
逛的久了,每到一地,村長、城主或者與蓋烏斯同僚總會接待一番。一半是出於對蓋烏斯的禮貌,一半是想看傳說中的白天魔鬼夜晚神似的人,怎麽白天令各國害怕的無以複加,夜晚卻能似個神仙般擁有四個美女。有些遠方城主、國主也會慕名而來,大部分都是想結交元這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不想讓自己國、城淪為西元的一部分。有些想看看邏馬與西元談判的結果,有些因被西元占鹿城時占了一些土地,雖沒資格參與談判,但也是告知了邏馬,希望能要迴來。
這段時間過的倒是安逸。逛的累了,有時就地休息,有時返迴城裏,歇上幾天再繼續。休息的時候,蓋烏斯有時便不見了人。
阿波洛道:定是又見元老去了。
阿波洛本不願來,無奈普尼亞道:你到西元時先生讓你好吃好喝、毫發無傷,先生到這裏了,你就不管了,說的過去嗎?一邊說一邊看著蓋烏斯。
布魯圖說是的,看的卻是普尼亞。
蓋烏斯說,老師應該陪陪的,先生到此熟人隻你一個,再說我有事的時候,老師也可代學生陪陪,算是幫學生了,辛苦了。
阿波洛道,都一肚子鬼心思,我教你們詭辯,又沒教你們日鬼。
旁邊洛藍靜靜站著,不時裝作不經意地看看蓋烏斯。直看的拓跋明玉和婉兒頭背在無風身後笑。洛藍陳兵城外,每日帶維拉和歐爾佳進進出出,說是看望無風的,其實更多時間與墨烏斯廝混在一起,後來索性就在城裏住下,隨著無風一行一起逛。
後來阿波洛說,邏馬是元老議會製,定事情太慢,每個元老都想派一個自己人過來,各方利益牽扯,談判團組建起來隻用了一月算是快的。談判無風自是不參與的,獨孤攣鞮常常來往於談判桌和各大城市之間,隨時請示無風。無風也便細細說其中的利害,教著如何應對。獨孤攣鞮常常在路途細細盤算,慢慢領悟,倒也很是愛教,以前許多不明事情逐漸清晰,視野打開,自主意識覺醒。與獨孤奢通信時不自覺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獨孤奢很是欣慰。
談判圍繞金礦的歸屬權開始爭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讓誰,爭了近一個月。吵吵停停,罵上一架,打上一架,再和好如初,好像什麽事情都沒發生一樣,坐下來繼續談,繼續爭。
獨孤奢偷打了邏馬,邏馬還想還手,又被痛打了一番。邏馬這才暫且不說歸屬權的問題,實際上已默認兩家的。原本還想著打的搶過來,那是自家東西,當然自己說了算,談判這個為好談了,可連打兩次敗了,也屬正常,真正開始至今打贏過嗎?
西元又不和你談歸屬權的問題了,這金礦本是我元先發現先開采,關你什麽事,我的東西憑什麽給你分。如此問題又談了近一個月,僵了起來。
邏馬分不成金礦,隻得另想辦法彌補,比如說歸還鹿城、拉特,西元自然不肯,我搶過來的,現在經營的差不多了,憑什麽給你還,有本事你搶迴去。邏馬徹底怒了,糾集了周邊幾個國家又在三處打了起來。三麵受敵,獨孤奢自然壓力不小,捎信讓無風想辦法。
無風說隻能硬扛,誰先慫了誰吃虧。但還是兩次放低姿態,讓先停戰好商量。邏馬聯軍與元僵持,也隻能邊打邊談。這三個月間,西元又開始建客棧、錢莊、商鋪,收購了大量海產品、糧食。邏馬聯軍再購糧時,糧價已高的離譜,且百姓不願低價賣給邏馬。邏馬隻得提出西元必須低價賣糧食。西元說高價收的糧,低價賣了,那不是吃虧了麽。邏馬說金礦不給、二城不給,好處都讓你們得了?就當變相分點好處。西元說不行,那你們得把裏克交我們處置。雙方又談了兩三月,基本達成共識。
罷了兵,西元將少量糧食送過來,要以裏克換時,早不知去向。連裏克之女也不見了。自然又論理爭辯了一番:什麽言而無信之類的話。最終西元以平價賣給邏馬,但鹿城、拉特邏馬再不敢提收迴的事。
無風休息時教小雨點、波爾和小王子,無聊時東逛逛西逛逛,墨烏斯陪同,眾女跟著。每到一處便尋那幾樣菜糧無果,看來土豆那幾樣確在地球的另一麵。那一日到了海邊,不知誰提議坐船玩,拓跋明玉率先反對,眾人兼不願。隻墨烏斯與維拉上了船,再迴來裏,洛藍問維拉呢,墨烏斯說不是說坐小船與一仆人先迴來了嗎?可遍尋不見。至此,邏馬再沒有出現維拉的身影。
後來聽說南方一國出現一王後,以豔著稱,酷似維拉,引的西方好色獵奇之徒爭相拜訪,迴來後添油加醋一番,說如何美的不可方物,豔的血脈賁張,所有男人見了都忍不住衝動雲雲,更添了些神秘。有見過維拉的說就是維拉,隻不過女大十八變,原來青澀純靜,現在成熟嫵媚罷了。眾人才知維拉借此帶父親去了那處,卻不知會有如此境遇,成了一國之主。更想不來的是在西元時也不過平平無奇,現在倒被人稱為一代豔後了。隻不知墨烏斯如此聰明之人,怎會放了人走,給自己造成麻煩。後墨烏斯再掌權,尋得豔後,確認是維拉,也因此發生了一段故事,由此送了性命。眾人先後聯想,這才明白:怕不隻是維拉使了美人計那麽簡單,或許早在同船之前便有了故事。可憐洛藍、普尼亞竟沒知覺,或許也怨不得兩人,戀愛中的女人說是白癡不為過。
談判最終還是西元完勝,雖低價賣糧,可賣多賣少西北元說了算,因為邏馬的糧大部分都被元高價收購了,有了糧便有了定價權,實際上掌握了邏馬的命脈。因為大大說過,要牢牢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裏。也有人說過,想控製世界,就控製糧食。邏馬明白過來時,已大勢已去,雖痛定思痛,再鼓勵種糧、儲糧時,百姓已不怎麽種糧了,種的糧不如買的糧便宜還有誰種呢,即使種的糧也高價賣給西元,三年後便不得不依賴元的糧食。而西元賣糧卻不以金論價,隻壓低其它所需貨物價錢,再到別處賣了彌補差價,也有贏利。一直反對降價賣糧的北元眾人這才服氣,直歎仗還可以這樣打?
阿波洛大罵無風狡猾。無風說公平買賣,怨得了誰。阿波洛百口莫辯,竟不知如何言語。邏馬吃了不小的虧,元老們氣沒處撒,記起墨烏斯沒起好作用,便給了個談判特使的閑職,明升暗隆,趁機奪了墨烏斯的權,隻讓陪著無風各處遊蕩。
普尼亞和洛藍見墨烏斯情緒低落,也便不再明爭暗鬥,圍在周圍替墨烏斯打抱不平,說些寬慰的話。洛藍說幹脆跟我到西元去,天大地大,你這麽有本事,還怕沒有用武之地,還怕成就不了一番事業?
普尼亞白了一眼道:哪都不能去,走了就是承認自己敗了。再說不在本鄉田地成就事業,在任何地方就是有天大的成就都沒意思!
墨烏斯道靜靜地聽著。後來走到哪裏隻兩女圍著,眾人也知心意,有些尋思墨烏斯的女子見此光景,看看自身條件,也不往跟前湊了,以前鶯鶯燕燕環繞一去不複返。
普尼來問計阿波洛,阿波洛也沒有好辦法。隻得與洛藍一前一後問了無風。
注: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約前70年12月或前69年1月—約前30年8月12日),通稱為埃及豔後。是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最後一任女法老。她讓一條毒蛇咬死自己來同時結束自己和埃及的生命(不過,研究證明她死於屋大維謀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她才貌出眾,聰穎機智,擅長手段,心懷叵測,一生富有戲劇性。特別是卷入羅馬共和國末期的政治旋渦,同愷撒、安東尼關係密切,並伴以種種傳聞逸事,使她成為文學和藝術作品中的著名人物。
文藝或電影上,她被認為是為保持國家免受羅馬帝國吞並,曾色誘蓋厄斯·儒略·凱撒大帝及他的手下安東尼,因此又通稱為埃及豔後。
克利奧帕特拉出生於公元前69年,是當時統治埃及的馬其頓王國的後裔。當年亞曆山大大帝在建立了一個領土空前廣闊的帝國時,將埃及給了自己的一個將軍——托勒密·索特爾,托勒密·索特爾隨即建立起了埃及曆史上的托勒密·索特爾王朝。而克利奧帕特拉是克羅狄斯·托勒密·奧雷特國王的次女。
克利奧帕特拉是亞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後托勒密王朝冊封的君主之一。她的父親托勒密十二世奧萊特,指定他的長子托勒密十三世和她共同執政(依照當時的法律,克利奧佩特拉必須嫁給自己的弟弟,即托勒密十三世),統治埃及。公元前51年,克利奧帕特拉登上王位。克利奧帕特拉在古埃及無疑是一位焦點人物,在後人的記述裏,這位埃及絕世佳人憑借其傾國傾城的姿色,不但暫時保全了一個王朝,而且使強大的羅馬帝國的君王紛紛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願地為其效勞賣命。但丁、莎士比亞等都將這位傳奇女人描述為“曠世的性感妖婦”;而蕭伯納也稱她為“一個任性而不專情的女性”。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是埃及國王托勒密十二世和克利奧帕特拉五世的女兒,生於公元前69年,從小在驕奢淫靡的宮廷中長大。公元前51年其父去世,留下遺囑指定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和她的異母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公元前63~前47年)為繼承人,共同執政。但他們兩人因派係鬥爭和爭奪權力而失和。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於公元前48年被逐出亞曆山大裏亞後,在埃及與敘利亞邊界一帶聚集軍隊,準備攻入埃及。在其父親安排下,克利奧帕特拉按照習俗於她的異母弟弟(後來的克羅狄斯·托勒密十三世)結為夫婦,並由他們二人共同掌權。野心極大的克利奧帕特拉想進一步獲得更大的權利,但是當時兩位大臣波希紐斯和奧克奇維安聯合起來對付她,將她趕到敘利亞,她在那裏籌集軍隊,準備以武力爭奪埃及王位。
此時,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追擊龐培到了埃及,克羅狄斯·托勒密十三世的手下伯狄諾斯將龐培殺害,把他的頭顱獻給了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以此來討他的歡心,想利用愷撒來除去他的姐姐克利奧帕特拉。但是這一舉動並沒有讓他獲得愷撒的好感。而克利奧帕特拉也想借此機會利用愷撒助她奪得王位,就命自己的屬下裝扮成一個商人,將自己包裹在一床大毯子中,商人到愷撒住處求見愷撒時,她就從毯子裏麵出來,與愷撒見了麵。那時克利奧帕特拉正處妙齡,美豔驚人,她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把愷撒給迷住了,愷撒就下令執行克利奧帕特拉的父親的遺囑,由克利奧帕特拉和克羅狄斯·托勒密十三世一起執政。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王冠
隨後,波希紐斯發動叛亂,戰敗於亞曆山大港戰役,叛亂失敗後被殺,克羅狄斯·托勒密十三世在逃亡的時候也命喪黃泉。愷撒征服了埃及,但卻沒有把埃及劃入羅馬的領土。從此,克利奧帕特拉與愷撒生活在一起,並有了一個兒子,名叫菲羅帕托·菲羅墨托·愷撒,意思是“小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同時,愷撒恢複了克利奧帕特拉的王位。公元前45年,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和另一個弟弟托勒密十四世一起應邀前往羅馬,備受殊榮,住在第伯樹對岸的愷撒私人宅邸。愷撒實踐誓言,在羅馬建造了一座祭祀其尤利烏斯族係祖先的維納斯的神廟,還把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黃金塑像豎立在女神之旁。眼看她就要成為羅馬世界的第一夫人,不料愷撒於公元前44年3月15日被刺身亡。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美夢頃刻化為泡影,黯然離開了羅馬。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返迴埃及後,毒死托勒密十四世,立她和愷撒所生之子為托勒密十五世,共同統治埃及。其子被宣布為阿蒙神之子。此時在羅馬,蓋厄斯·儒略·凱撒的養子屋大維及屬下馬克·安東尼平定了羅馬的動亂,兩人劃分了勢力範圍。屋大維統治西部,安東尼則統治東部。安東尼在攻打安息時傳訊克利奧帕特拉到塔爾蘇斯,希望獲得埃及的財富以解決軍隊的給養問題。
克利奧帕特拉則乘坐金色的大船,穿著豔麗來到了塔爾蘇斯麵見安東尼。她的美貌也把安東尼給征服了,兩人在塔爾蘇斯同居達12年之久,而克利奧帕特拉也給安東尼生育了3個子女。女王成功地保住了她的王位和埃及王國。
愷撒死後,安東尼稱雄於羅馬。他在腓力比戰役中最後擊敗共和派領袖布魯圖斯和卡西烏斯的軍隊後,按照與屋大維的協議巡視東方行省,籌措資金。公元前41年他到達西利西亞的塔爾蘇斯,遣使埃及,召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對羅馬政局和頭麵人物頗為了解,認為這又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於是巧作安排加以利用。據說,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乘坐一條豪華的樓船,從埃及出發,先到西利西亞,再經後德諾斯河抵達塔爾蘇斯。這艘船的船艙上掛著用名貴的推羅染料染成的紫帆,船尾樓用金片包鑲,在航行中與碧波輝映,散發光彩。女王打扮成維納斯女神的模樣,安臥在串著金線,薄如蟬翼的紗帳之內。美麗的童子侍立兩旁,各執香扇輕輕搖動。裝扮成海中仙子的女仆,手持銀槳,在鼓樂聲中有節奏地劃動。人們奔走相告,觀者如潮。安東尼被邀至船上赴宴,看到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迷人的風姿,優雅的談吐,神魂顛倒,不知所措。他非但把責問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在共和派反對“三頭”戰爭中的曖昧態度的問題拋到九霄雲外,而且當即一一答允她所提出的要求,甚至答允她殺害埃及王位的繼承人和競爭者、當時避難於以弗所的異母姐妹阿爾西諾伊四世。不出數日,這個武夫完全成了她的俘虜,跟隨她一起到埃及去了。他們在埃及一起度過了公元前41—40年的冬天。
公元前40年夏,安東尼迴到意大利。此時,安東尼和屋大維之間的矛盾有所緩和,他娶了屋大維的姐姐奧克塔維婭為妻,以羅馬傳統的聯姻方式鞏固政治上的聯盟。到公元前37年安東尼和屋大維的矛盾加深,安東尼迴到東方,準備遠征帕提亞。他以征途艱辛,不宜安置於軍營為理由,把奧克塔維婭遣送迴羅馬。而當安東尼到達安條克,即邀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會麵,並且,違反羅馬的傳統習慣同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結婚。
安東尼和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結合,並非全由情欲所驅使,而是具有政治目的。安東尼企圖穩定羅馬的東方行省,準備遠征帕提亞,以及同屋大維進行鬥爭,亟需得到埃及在財政上的支援。而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在埃及托勒密王國發生深刻的社會危機之時,施展種種手腕,包括運用迷惑安東尼的方式,以圖在羅馬的強權之下,維護和發展托勒密王國,加強和擴大自己的統治權力。為了滿足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野心,安東尼把敘利亞中部地區、腓尼基沿岸一些城市、塞浦路斯島,以及納巴特王國部分地區等,贈給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支持安東尼遠征帕提亞,結果未能獲勝。公元前34年,安東尼出征亞美尼亞得勝後,不是在羅馬而是在埃及的亞曆山大裏亞,按照埃及的禮儀來舉行凱旋式,兩人同登黃金做成的王座,克利奧帕特拉稱為“諸王之女王”,其子托勒密十五世稱為“諸王之王”。安東尼在東方的所作所為,特別是他與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關係,始而受到羅馬人的非議,繼而激起了他們的惱怒。他們斥責安東尼將羅馬的征服地贈與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及其子女,準備遷都亞曆山大裏亞另建新王朝。在羅馬,人們對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恨之入骨,認為她是除了漢尼拔以外構成對羅馬最大威脅的女王。這就使安東尼威信掃地,喪失了國內的有力支持。這一點被屋大維利用,也是造成安東尼在與屋大維鬥爭中失敗的原因之一。
公元前32年安東尼和屋大維的矛盾趨於尖銳.完全決裂了。安東尼應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之求,正式修書遺棄其妻奧克塔維婭。屋大維也發誓為其姐所受的侮辱報仇。他不顧冒犯羅馬的傳統習俗從維斯塔貞女手中取得安東尼放置於神廟中的遺囑,公布於眾。安東尼的遺囑記述了他對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及其子女的領土分配,還指令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將其遺體安葬在亞曆山大裏亞。遺囑一公布,輿論嘩然,群情激憤。據此,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特裏布斯大會)以侵占羅馬人民財產為由,對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宣戰,並剝奪了安東尼的執政官職務以及其他一切權力。
公元前31年安東尼和屋大維大軍會戰於阿克提烏姆海角(亞克興海戰)。正值戰鬥方酣,安東尼艦隊受挫之時,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乘坐之船突然撤離戰場,駛迴埃及,原因眾說紛紜。安東尼隨即追趕而去,拋下戰鬥部隊任其遭受殲滅。公元前30年,屋大維進攻埃及,包圍亞曆山大裏亞。安東尼看到大勢已去,伏劍自刎。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知道自己的死期將近,早就研究各種自殺的方法。她躲進了墓堡,但為屋大維所智擒。當屋大維去看望自己的俘虜時,她還施展手腕,千方百計哄騙和迷惑屋大維,然而未能奏效。屋大維生擒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目的,是要把她帶迴羅馬,在舉行凱旋式時示眾。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得知後,陷於絕望,萬念俱灰,忠誠的侍女們把一條毒蛇裝在無花果的籃子裏送到她麵前,她抓起小蛇放到自己的豐乳上,結束了傳奇、浪漫的一生。屋大維滿足了她臨死之前的要求,把她和安東尼埋葬在一起。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和愷撒所生的兒子愷撒裏昂以及她和安東尼所生的長子亞曆山大,均被屋大維下令處死。隨著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之死,長達300年的埃及托勒密王朝也宣告結束,埃及並入羅馬,成為元首的私產。 [1]
從此以後,埃及成為了羅馬帝國及其分裂後的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直到7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