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蔑說堡內幾個莊園主想見左賢王,無風說這次不行,大都尉安排讓閼氏代表單於見見。勃蔑說人家想見的是你呀,草原上沒有過的雙左賢王呀。
無風一行一路夜以繼日的向羅德城奔去,不到十天時間就到了。一路上斥侯源源不斷報來消息。當初議定借為民除害之名誅裏克,行占城堡之實,想法是沒問題的。隻是中間出了辟露,右穀蠡王淳維仗著勢大兵多,沒把攻城當迴事,還想著跟拿下羅德城一樣輕鬆,卻不想被裏克偷襲,打先鋒的大多是羅刹兵,誰會死心踏地賣命,一打就跑,把後麵西匈奴隊伍帶垮了。獨孤奢送了無風後,急急帶兵合圍,也是有些大意,衝在最前麵,被一箭射中右胸,所幸穿著鎧甲不致命,饒是這樣也當即摔下馬來。裏克借機衝殺,右骨都侯唿延搶起獨孤奢迴了羅德堡,三隊人馬被殺了個七零八落。裏克叫陣,左大當戶沮渠拚殺了幾次,雙方互有勝負。裏克借機與羅斯堡莊園主裏應外合,奪迴羅斯堡,繼續圍攻羅德堡。
守衛羅斯堡的右大都尉赤勒、羅曼被攆出城,一路追殺,恰恰碰上返迴的無風,赤勒、羅曼似打怕了還想逃,聽到羅曼兒子叫到:爹地,隨後打馬到羅曼跟前,問道:爹地是去找我嗎?羅曼看著兒子恨的牙庠庠,看無風盯著看了半天一言不發,看的這兩人瞬間像個做錯事的孩子,無地自容,遂將情況交待了一番。羅曼摸了一下兒子的頭,看那小臉又胖了些。對著無風道:先生迴來了正好,我們迴去打他個措手不及。遂調轉馬頭主動迎擊,與離石、頗超、洛藍直殺的敵軍丟盔棄甲、屍橫遍野、血灑雪地、四散逃去,敵軍主將見勢不妙早逃之夭夭,逃不走的士兵見此情形,在羅曼的鼓動下投降收編了。
趁著打掃戰場之際,醫療班救治傷員之際,眾人議先攻羅斯堡還是先解羅德堡之圍。洛藍見眾人不言語說道:攻羅斯堡不易,如久攻不下會貽誤戰機,當此時,先與右穀蠡王淳維、左大當戶沮渠、右骨都侯唿延裏應外合攻打圍羅德堡的裏克為宜。否則羅德城被圍時間一久,羅刹莊園主難免會打活主意,羅德城再被裏應外合就不好了。
無風說有理。頗超吃了一驚,收起先前一臉不屑,還說西匈奴死的沒男人了讓一個女的帶兵打仗,現在看一般男人怕沒有此番見識。
羅曼說:裏克的兵裏有很大一部分是擊敗西匈奴後收編的戰俘羅刹士兵,看似勢大,其實一盤散沙。裏克軍隊步兵多,騎兵少,而西元則沒有步兵,除俘虜之外全是騎兵,裝備與西匈奴差的很多,戰力更是不如。
羅德堡四麵被圍的水泄不通,試了幾次送信進去均被殺的殺截的截。眾人再商議,都覺必須送信進去,堡內人多力量大,隻有把堡內力量組織發動起來,才有可能取勝,單靠外麵不足三萬雜牌軍根本不行。
無風讓眾王子把當歸的醫療班將救治的二三百羅刹人組織起來,再編了些在羅德堡呆過的羅刹士兵,讓迴去策反,先每人獎了十兩銀子,許諾戰爭結束無論生死均可到一旅每人再領二十兩銀子。要知道,古代一戶人家每年正常生活才需要二十兩銀子。無風相信,重獎之下必有勇夫。
去之前先作了培訓,讓羅刹王子以身試法講了元的政策,核心八個字:人人平等、民主自由,均田免糧、共赴小康。講了以後的發展願景:解放人類、共同富裕、世界大同。羅刹俘虜有些不太理解,無風讓把羅德城的見聞講講:投降不殺,打工掙錢,娶妻生子,親自經曆更有說服力。當時的莊園主根本不把當兵的當人,當奴隸自由買賣、生殺,活的像牲口一樣。降了元,簡直像上了天堂,誰不想奔赴美好生活呀。
第一天這四百羅刹俘虜四散到裏克四麵圍城軍隊中,這些人似乎沒有傷殘後的沮喪,從打仗講起,講到元的政策,元治下的羅德城,講到加入一旅後姑娘爭著搶著要嫁。
無風畫了喇叭的圖讓做了些,讓羅刹俘虜在四麵喊話:同胞們,我是xxx堡的xxx,你們已經被包圍了,不要再做無畏的抵抗,放下武器,投降不殺,像我一樣。裏克罪大惡極,殺了提頭來見賞錢百兩。收留裏克的斯克堡主賞錢二百兩。喊上三五遍,換一個人再喊。外麵大喇叭喊一句,裏麵迴去的羅刹俘虜就解釋一句,待到裏克發現情況不對,殺了幾人已無濟於事,沒擋住這一波策反政策在軍隊裏傳播,元政策多好多好成了眾士兵尋思的地方。裏克派兵追殺外麵喊話人,喊話人迅速跑掉,裏克追不到迴去就跟著迴去再喊。有些追的狠了,孤軍奮戰,中了埋伏,被羅曼領兵抓了俘虜,教育了一番,派迴去喊話。這些人現身說法,更有說服力。
喊了三天,受了不小損失,裏克終於受不了了,被毛主席他老人家這一套遊擊戰: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進,整的窩火的厲害。於是看清一旅的位置,抽調大軍合圍。一旅趁著裏克隻顧合圍、布防鬆馳之際,安排匈奴士兵進堡,傳遞無風消息:裏應外合。讓獨孤奢告知堡內莊園主,左賢王搬迴東方救兵、擊殺了羅斯城的萬餘人馬,將帶諸王子親自衝鋒,務將莊園的所有兵力派出以身試法做裏克兵的思想工作,投降不殺,跟著大元有飯吃有錢花有地種有媳婦問。這樣以諸王子為質,裏裏外外定不敢節外生枝,有任何想法,為保王子無恙不盡力是不行的。
裏克的兵撲上之時,無風知遲早有此一戰,再打遊擊勢必形不成戰力,反會動搖軍心,長敵軍士氣,隻能硬杠。上了戰場便再沒有戰術,就是紅刀子進白刀子出的硬上,誰怕了誰慫了誰先輸。曆史上以少勝多的案例,真正是多的打不過嗎?更多的是士氣一敗,作鳥獸散罷了。
離石讓打起紅旗,射住陣角,緩住敵人攻勢,待敵之士氣衰竭,不向東逃,反向西羅德堡方向正麵衝去,這才是活命的唯一出路。這倒讓圍在後麵的敵軍大吃一驚,反常呀,但也隻能緊緊跟上咬住無風。
獨孤奢被人抬上羅德堡東門城樓,無風知道城內消息送到了。正待收迴眼目,卻見天上飄下幾朵雪花,又要下雪了。
戰術是既定的,赤勒、洛藍、羅曼、頗超分居前後左右,一旅居中護衛無風。進入一箭之地後射箭,快點的射五支、慢點的射四支,羅刹天寒地凍時間較長,這時節也開始化了,路麵有些泥,馬跑的比平時能慢些,箭比平時多射了一兩支後,就已衝進迎麵遇上,展開白刃戰。箭過之後,雙方一排接著一排人倒下,血瞬間當染紅了白雪黑地。白刃戰開始,雙方死傷更快,誰敗誰就是死,誰願意死呀,雙方都拚了命的殺,根本聽不進去喊話勸降的。無風帶著諸王子及一旅,拿著弓弩在中間撿漏,不得不說,近距離作戰,弓弩更是殺傷力極大。
無風本打算與諸王子衝在最前麵,逼的城內不得不盡全力,但離石、頗超堅決不讓。無風這邊衝鋒的同時,城牆上號聲驟起,三門大開,右穀蠡王淳維東出、左大當戶沮渠南下、右骨都侯唿延西去,近七萬人馬四麵衝出,瞬間與裏克軍絞殺在一起。羅德莊園主果然將家丁全派了出來,開始勸降,投降的帶到一邊,不投降的便衝上去一陣亂砍,砍傷後俘虜在一邊。
裏克士氣正旺,極想收複失地,將勝敗係此一役。元這邊憋了一口氣,諸王子又被無風帶入戰場,更是拿出拚命的架勢殺敵。終究投降過的羅刹士兵知道元的政策,看元兩邊殺的極狠,自己這些投降過的又被裏克派在最前邊,不投降就是死,極力的攻砍了一個迴合見討不到便宜,有些同伴非死即傷,便放下武器,舉起白旗白布,退出戰場。一個人一降,投降過的紛紛再降。一時間裏克敗勢已現,斯克堡主見大勢已去,帶的中軍大帳迎著風雪轉身向西逃去。
裏克留了近萬士兵押箱底,將大部分兵力集中在東麵攻擊無風,卻也久攻不下,東門士兵盡出更是吃緊。其餘三麵更是兵力不占優勢,被城裏出來大元將士殺的連連後退,有些無奈隻能向東南麵坐陣的裏克靠攏。裏克見此形勢,心想不發狠怕是跑都跑不出去了,劍指著紅旗所在大聲喊道:拿下紅旗下的賊首,賞銀千兩。自已帶頭騎馬衝鋒,帶著預備隊那一萬人和聚攏的萬餘士兵,像箭矢一樣直插向無風,一路衝一路聚攏士兵。
左邊羅曼本不善打仗,所率士兵大多烏合之眾,被裏克一衝即潰。後麵洛藍獨自對抗成隊的羅刹士兵,壓力極大,終是被衝破防線。壓力最小的倒是前麵衝鋒的赤勒,與東出的右穀蠡王淳維合擊羅刹,隻開始時稍有吃力,後毫不費力。見裏克意圖明顯地向無風奔去,急迴軍去救。
裏克越走勢越重,心裏還暗自竊喜,不想被一旅一陣陣箭雨射的衝跟前的隻寥寥數騎,還被斬殺馬前。再衝的近了,弓弩一批批射出,根本想不來射箭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再衝,一旅根本來不及拉弓射箭便看敵軍徑向無風衝去。離石、拓跋山、頗超勇在無風及諸王子前奮戰,滿身是血、盡兼掛彩。無風將諸王子護在身後,虛連、徐向前打馬擋在身前,村裏來的幾個後生也護在徐向前身前,獨孤攣鞮正要向前,被無風一把拉住,吼了一聲虛連到後麵去,虛連這才退到後麵去。至打猜到虛連身份後,無風便不願虛連冒險,畢竟是明玉愛過人的唯一骨血,於情於理也不能讓其有任何閃失。
右穀蠡王淳維迴身來救,橫於無風身前,被裏克一槍刺透左肩鎧甲跌落馬下,正欲再補一槍,徐向前一弩射來,裏克一擋,又出一槍斜斜刺向虛連,右大都尉赤勒已閃身過來一刀劈下,裏克收槍再擋,離石、頗超勇、拓跋山已至跟前。裏克見此,深深看了無風一眼,眼睜睜地看著漫天風雪中紅旗飄漫卷無風向城門方向緩緩移去,近在咫尺卻毫無辦法。眼看洛藍、羅曼、頗超三軍撲了過來,唉了口氣,看來此人十分重要,但又能奈何。裏克不知道,這些人如此拚命,兼因這些人的王子全在無風身邊,救無風相當於救兒子呀。
趁著撲天大雪視線模糊之際,裏克打馬向北撂下一地屍體衝出包圍圈,再看時好不容易聚攏的兩三萬人馬丟下一半。左大當戶沮渠南下、右骨都侯唿延西去的兩路人馬攆著羅刹聚到東門,堪堪放過裏克。裏克過北門後轉而向西逃去。
洛藍見大哥淳維受傷嚴重昏迷,一咬牙,大聲喊道:是我部族男兒跟我來,給右穀蠡王報仇,不報此仇誓不為人。身邊幾人遂接力喊道:右穀蠡王部男兒跟上。
雪越下越大,視線逐漸模糊,但右穀蠡王部族卻清晰地看到,最前麵一身銀甲、一匹棗紅馬的洛藍一馬當先疾馳,向著風雪中的隱隱的裏克軍隊攆去。
那雪竟不似先前,入地即化。變天了,就從這場雪開始。
注:1.夏人: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夏桀是曆史上有名的暴君,極其兇狠殘酷。因而夏人提出了“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的口號。這個話意思是說,日子不好過啊,我們就和你同歸與盡!這無疑是夏版的“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口號。
2.陳勝吳廣起義: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秦漢之際,政出豪門,權力世襲。普通民眾無權過問政治。做王侯將相的人,無不是天生下來,就有做王侯將相的命.權力是靠家族傳襲。陳勝吳廣不信這個邪,所以他們在大澤鄉舉行起義後,打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口號,是中國人第一次把想在政治平等的話講了出來,意義不一般! 可王侯將相權力不靠家族世襲了,靠什麽?陳勝他們沒有說,但他們做了,馬上就得了天下!是他們開了強者為王,也就是槍杆子裏出政權的風氣之先!
3.綠林赤眉起義:劉氏複起,李氏複輔。這次起義是由王莽的一次不成功的變法改革引起的。中國曆史上有四大改革家,王莽是其中之一,但他的改革與其它人不一樣,其它人都認為,祖宗之法不足恤;而他不同,他就是要複祖宗之法,他的改革是複古,讓封建的中國走向奴隸的中國。新政策觸犯的權貴、豪強的利益。而且同樣也得不到農民們的歡迎。當時的起義者們,沒有打得出手的起義口號,隻有一個叫李通的人,想出了一個口號:“劉氏複起,李氏複輔。”起義後來成功了。
4.黃巾起義: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這是宗教色彩極強的口號,也是一個跳大神的神漢想出的口號。以宗教名義的宣傳手段,拉攏民眾,雖然說的神乎其神,沒有多少正麵的意義,但在當時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力。
5.隋末農民起義:《無向遼東浪死歌》隋末農民起義也沒有什麽統一的口號。其中比較有點名氣的是《無向遼東浪死歌》: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綿背襠。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當時隋煬帝征伐無度,大興土木,巡幸遊樂,兵役繁重,民不聊生,終於激起了農民起義,而隋末的農民起義與其它王朝的農民起義有些不一樣,是多源頭、多起點的暴發。史書上說,當時有“六十四路煙塵”,也就是說有六十四個地方的農民,不約而同地發動了起義,說明隋煬帝的確不得人心,確實該死!
6.王小波、李順起義: 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等均之。中國的大宋王朝是一個經濟文化強盛、但軍事上比較弱小的王朝。宋王朝經濟總量占當時世界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所以當時一些到過中國的西方人說,大宋開封城門口守城的士兵的生活,都比歐洲的國王好。這話倒也不完全是誇張,但經濟如此強大的宋王朝,為什麽還是有農民起義呢?隻有一個理由可能解答,當時社會發展不平衡,社會兩極分化嚴重,可能是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而且富得流油,而另一部分人卻是窮得叮當響。用老杜的一句話就是“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所以王小波他們要起義,而他們打出的口號“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等均之”就是中國農民第一次提出均貧富的觀點。與東西方所有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者們相比,他們是最早的社會黨人,開了全世界政治理論中平均主義的先河。
7.鍾相揚麽起義:法分貴賤,非善法;我行法,當等貴賤,均貧富。大宋王朝沒有在王小波的起義中得到教訓,社會還是處於兩極分化的發展狀態,讓窮者越窮,富者越富。所以揚麽提出這個口號,不光在經濟上提出了平均的觀點,同時在政治上也提出了等貴賤的平等思想。他們應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經濟上平均和政治上平等思想、有較高水平的農民起義者!
8.元末農民起義: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和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宋朝亡於蒙古後,中國人都給蒙古人統治得有些癡呆了,就是想造反也提不出有水平的口號。所以元朝農民起義提出最著名的口號久是“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和“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這種口號和黃巾起義差不多,但又是一個比黃巾起義起義更為簡單的跳大神的口號,用迷信來反抗專製。
9.明末李自成起義軍口號:等貴賤,均田免糧。明末農民起義軍提出了“等貴賤,均田免糧。”的口號,因而獲得了廣大農民的熱烈歡迎和大力支持。“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一句歡迎辭就是最好的說明。李自成之所以率眾起義也是和當時社會發展兩極分化有關,所以他提出了政治上平等、經濟上平均的口號。
10.太平天國洪秀全起義:一律平均。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等。太平天國追求絕對的平均主義。當洪秀全以天父的名義提出這些個理念時,而遠在德國的他們同情者馬克思,也提出了共產主義的思想。並而對洪秀全的革命寄以厚望,他認為洪秀全的革命必然會影響中國茶葉的出口,而茶葉是當時歐洲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須品。洪秀全革命的蝴蝶效應是,把中國革命的火星,拋到了歐洲革命的火藥筒上。但僅僅過了十多年的時間,洪秀全太平天國的熊熊烈火,就讓大清朝組織的一支漢人的軍隊湘軍給撲滅了。
無風一行一路夜以繼日的向羅德城奔去,不到十天時間就到了。一路上斥侯源源不斷報來消息。當初議定借為民除害之名誅裏克,行占城堡之實,想法是沒問題的。隻是中間出了辟露,右穀蠡王淳維仗著勢大兵多,沒把攻城當迴事,還想著跟拿下羅德城一樣輕鬆,卻不想被裏克偷襲,打先鋒的大多是羅刹兵,誰會死心踏地賣命,一打就跑,把後麵西匈奴隊伍帶垮了。獨孤奢送了無風後,急急帶兵合圍,也是有些大意,衝在最前麵,被一箭射中右胸,所幸穿著鎧甲不致命,饒是這樣也當即摔下馬來。裏克借機衝殺,右骨都侯唿延搶起獨孤奢迴了羅德堡,三隊人馬被殺了個七零八落。裏克叫陣,左大當戶沮渠拚殺了幾次,雙方互有勝負。裏克借機與羅斯堡莊園主裏應外合,奪迴羅斯堡,繼續圍攻羅德堡。
守衛羅斯堡的右大都尉赤勒、羅曼被攆出城,一路追殺,恰恰碰上返迴的無風,赤勒、羅曼似打怕了還想逃,聽到羅曼兒子叫到:爹地,隨後打馬到羅曼跟前,問道:爹地是去找我嗎?羅曼看著兒子恨的牙庠庠,看無風盯著看了半天一言不發,看的這兩人瞬間像個做錯事的孩子,無地自容,遂將情況交待了一番。羅曼摸了一下兒子的頭,看那小臉又胖了些。對著無風道:先生迴來了正好,我們迴去打他個措手不及。遂調轉馬頭主動迎擊,與離石、頗超、洛藍直殺的敵軍丟盔棄甲、屍橫遍野、血灑雪地、四散逃去,敵軍主將見勢不妙早逃之夭夭,逃不走的士兵見此情形,在羅曼的鼓動下投降收編了。
趁著打掃戰場之際,醫療班救治傷員之際,眾人議先攻羅斯堡還是先解羅德堡之圍。洛藍見眾人不言語說道:攻羅斯堡不易,如久攻不下會貽誤戰機,當此時,先與右穀蠡王淳維、左大當戶沮渠、右骨都侯唿延裏應外合攻打圍羅德堡的裏克為宜。否則羅德城被圍時間一久,羅刹莊園主難免會打活主意,羅德城再被裏應外合就不好了。
無風說有理。頗超吃了一驚,收起先前一臉不屑,還說西匈奴死的沒男人了讓一個女的帶兵打仗,現在看一般男人怕沒有此番見識。
羅曼說:裏克的兵裏有很大一部分是擊敗西匈奴後收編的戰俘羅刹士兵,看似勢大,其實一盤散沙。裏克軍隊步兵多,騎兵少,而西元則沒有步兵,除俘虜之外全是騎兵,裝備與西匈奴差的很多,戰力更是不如。
羅德堡四麵被圍的水泄不通,試了幾次送信進去均被殺的殺截的截。眾人再商議,都覺必須送信進去,堡內人多力量大,隻有把堡內力量組織發動起來,才有可能取勝,單靠外麵不足三萬雜牌軍根本不行。
無風讓眾王子把當歸的醫療班將救治的二三百羅刹人組織起來,再編了些在羅德堡呆過的羅刹士兵,讓迴去策反,先每人獎了十兩銀子,許諾戰爭結束無論生死均可到一旅每人再領二十兩銀子。要知道,古代一戶人家每年正常生活才需要二十兩銀子。無風相信,重獎之下必有勇夫。
去之前先作了培訓,讓羅刹王子以身試法講了元的政策,核心八個字:人人平等、民主自由,均田免糧、共赴小康。講了以後的發展願景:解放人類、共同富裕、世界大同。羅刹俘虜有些不太理解,無風讓把羅德城的見聞講講:投降不殺,打工掙錢,娶妻生子,親自經曆更有說服力。當時的莊園主根本不把當兵的當人,當奴隸自由買賣、生殺,活的像牲口一樣。降了元,簡直像上了天堂,誰不想奔赴美好生活呀。
第一天這四百羅刹俘虜四散到裏克四麵圍城軍隊中,這些人似乎沒有傷殘後的沮喪,從打仗講起,講到元的政策,元治下的羅德城,講到加入一旅後姑娘爭著搶著要嫁。
無風畫了喇叭的圖讓做了些,讓羅刹俘虜在四麵喊話:同胞們,我是xxx堡的xxx,你們已經被包圍了,不要再做無畏的抵抗,放下武器,投降不殺,像我一樣。裏克罪大惡極,殺了提頭來見賞錢百兩。收留裏克的斯克堡主賞錢二百兩。喊上三五遍,換一個人再喊。外麵大喇叭喊一句,裏麵迴去的羅刹俘虜就解釋一句,待到裏克發現情況不對,殺了幾人已無濟於事,沒擋住這一波策反政策在軍隊裏傳播,元政策多好多好成了眾士兵尋思的地方。裏克派兵追殺外麵喊話人,喊話人迅速跑掉,裏克追不到迴去就跟著迴去再喊。有些追的狠了,孤軍奮戰,中了埋伏,被羅曼領兵抓了俘虜,教育了一番,派迴去喊話。這些人現身說法,更有說服力。
喊了三天,受了不小損失,裏克終於受不了了,被毛主席他老人家這一套遊擊戰: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進,整的窩火的厲害。於是看清一旅的位置,抽調大軍合圍。一旅趁著裏克隻顧合圍、布防鬆馳之際,安排匈奴士兵進堡,傳遞無風消息:裏應外合。讓獨孤奢告知堡內莊園主,左賢王搬迴東方救兵、擊殺了羅斯城的萬餘人馬,將帶諸王子親自衝鋒,務將莊園的所有兵力派出以身試法做裏克兵的思想工作,投降不殺,跟著大元有飯吃有錢花有地種有媳婦問。這樣以諸王子為質,裏裏外外定不敢節外生枝,有任何想法,為保王子無恙不盡力是不行的。
裏克的兵撲上之時,無風知遲早有此一戰,再打遊擊勢必形不成戰力,反會動搖軍心,長敵軍士氣,隻能硬杠。上了戰場便再沒有戰術,就是紅刀子進白刀子出的硬上,誰怕了誰慫了誰先輸。曆史上以少勝多的案例,真正是多的打不過嗎?更多的是士氣一敗,作鳥獸散罷了。
離石讓打起紅旗,射住陣角,緩住敵人攻勢,待敵之士氣衰竭,不向東逃,反向西羅德堡方向正麵衝去,這才是活命的唯一出路。這倒讓圍在後麵的敵軍大吃一驚,反常呀,但也隻能緊緊跟上咬住無風。
獨孤奢被人抬上羅德堡東門城樓,無風知道城內消息送到了。正待收迴眼目,卻見天上飄下幾朵雪花,又要下雪了。
戰術是既定的,赤勒、洛藍、羅曼、頗超分居前後左右,一旅居中護衛無風。進入一箭之地後射箭,快點的射五支、慢點的射四支,羅刹天寒地凍時間較長,這時節也開始化了,路麵有些泥,馬跑的比平時能慢些,箭比平時多射了一兩支後,就已衝進迎麵遇上,展開白刃戰。箭過之後,雙方一排接著一排人倒下,血瞬間當染紅了白雪黑地。白刃戰開始,雙方死傷更快,誰敗誰就是死,誰願意死呀,雙方都拚了命的殺,根本聽不進去喊話勸降的。無風帶著諸王子及一旅,拿著弓弩在中間撿漏,不得不說,近距離作戰,弓弩更是殺傷力極大。
無風本打算與諸王子衝在最前麵,逼的城內不得不盡全力,但離石、頗超堅決不讓。無風這邊衝鋒的同時,城牆上號聲驟起,三門大開,右穀蠡王淳維東出、左大當戶沮渠南下、右骨都侯唿延西去,近七萬人馬四麵衝出,瞬間與裏克軍絞殺在一起。羅德莊園主果然將家丁全派了出來,開始勸降,投降的帶到一邊,不投降的便衝上去一陣亂砍,砍傷後俘虜在一邊。
裏克士氣正旺,極想收複失地,將勝敗係此一役。元這邊憋了一口氣,諸王子又被無風帶入戰場,更是拿出拚命的架勢殺敵。終究投降過的羅刹士兵知道元的政策,看元兩邊殺的極狠,自己這些投降過的又被裏克派在最前邊,不投降就是死,極力的攻砍了一個迴合見討不到便宜,有些同伴非死即傷,便放下武器,舉起白旗白布,退出戰場。一個人一降,投降過的紛紛再降。一時間裏克敗勢已現,斯克堡主見大勢已去,帶的中軍大帳迎著風雪轉身向西逃去。
裏克留了近萬士兵押箱底,將大部分兵力集中在東麵攻擊無風,卻也久攻不下,東門士兵盡出更是吃緊。其餘三麵更是兵力不占優勢,被城裏出來大元將士殺的連連後退,有些無奈隻能向東南麵坐陣的裏克靠攏。裏克見此形勢,心想不發狠怕是跑都跑不出去了,劍指著紅旗所在大聲喊道:拿下紅旗下的賊首,賞銀千兩。自已帶頭騎馬衝鋒,帶著預備隊那一萬人和聚攏的萬餘士兵,像箭矢一樣直插向無風,一路衝一路聚攏士兵。
左邊羅曼本不善打仗,所率士兵大多烏合之眾,被裏克一衝即潰。後麵洛藍獨自對抗成隊的羅刹士兵,壓力極大,終是被衝破防線。壓力最小的倒是前麵衝鋒的赤勒,與東出的右穀蠡王淳維合擊羅刹,隻開始時稍有吃力,後毫不費力。見裏克意圖明顯地向無風奔去,急迴軍去救。
裏克越走勢越重,心裏還暗自竊喜,不想被一旅一陣陣箭雨射的衝跟前的隻寥寥數騎,還被斬殺馬前。再衝的近了,弓弩一批批射出,根本想不來射箭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再衝,一旅根本來不及拉弓射箭便看敵軍徑向無風衝去。離石、拓跋山、頗超勇在無風及諸王子前奮戰,滿身是血、盡兼掛彩。無風將諸王子護在身後,虛連、徐向前打馬擋在身前,村裏來的幾個後生也護在徐向前身前,獨孤攣鞮正要向前,被無風一把拉住,吼了一聲虛連到後麵去,虛連這才退到後麵去。至打猜到虛連身份後,無風便不願虛連冒險,畢竟是明玉愛過人的唯一骨血,於情於理也不能讓其有任何閃失。
右穀蠡王淳維迴身來救,橫於無風身前,被裏克一槍刺透左肩鎧甲跌落馬下,正欲再補一槍,徐向前一弩射來,裏克一擋,又出一槍斜斜刺向虛連,右大都尉赤勒已閃身過來一刀劈下,裏克收槍再擋,離石、頗超勇、拓跋山已至跟前。裏克見此,深深看了無風一眼,眼睜睜地看著漫天風雪中紅旗飄漫卷無風向城門方向緩緩移去,近在咫尺卻毫無辦法。眼看洛藍、羅曼、頗超三軍撲了過來,唉了口氣,看來此人十分重要,但又能奈何。裏克不知道,這些人如此拚命,兼因這些人的王子全在無風身邊,救無風相當於救兒子呀。
趁著撲天大雪視線模糊之際,裏克打馬向北撂下一地屍體衝出包圍圈,再看時好不容易聚攏的兩三萬人馬丟下一半。左大當戶沮渠南下、右骨都侯唿延西去的兩路人馬攆著羅刹聚到東門,堪堪放過裏克。裏克過北門後轉而向西逃去。
洛藍見大哥淳維受傷嚴重昏迷,一咬牙,大聲喊道:是我部族男兒跟我來,給右穀蠡王報仇,不報此仇誓不為人。身邊幾人遂接力喊道:右穀蠡王部男兒跟上。
雪越下越大,視線逐漸模糊,但右穀蠡王部族卻清晰地看到,最前麵一身銀甲、一匹棗紅馬的洛藍一馬當先疾馳,向著風雪中的隱隱的裏克軍隊攆去。
那雪竟不似先前,入地即化。變天了,就從這場雪開始。
注:1.夏人: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夏桀是曆史上有名的暴君,極其兇狠殘酷。因而夏人提出了“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的口號。這個話意思是說,日子不好過啊,我們就和你同歸與盡!這無疑是夏版的“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口號。
2.陳勝吳廣起義: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秦漢之際,政出豪門,權力世襲。普通民眾無權過問政治。做王侯將相的人,無不是天生下來,就有做王侯將相的命.權力是靠家族傳襲。陳勝吳廣不信這個邪,所以他們在大澤鄉舉行起義後,打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口號,是中國人第一次把想在政治平等的話講了出來,意義不一般! 可王侯將相權力不靠家族世襲了,靠什麽?陳勝他們沒有說,但他們做了,馬上就得了天下!是他們開了強者為王,也就是槍杆子裏出政權的風氣之先!
3.綠林赤眉起義:劉氏複起,李氏複輔。這次起義是由王莽的一次不成功的變法改革引起的。中國曆史上有四大改革家,王莽是其中之一,但他的改革與其它人不一樣,其它人都認為,祖宗之法不足恤;而他不同,他就是要複祖宗之法,他的改革是複古,讓封建的中國走向奴隸的中國。新政策觸犯的權貴、豪強的利益。而且同樣也得不到農民們的歡迎。當時的起義者們,沒有打得出手的起義口號,隻有一個叫李通的人,想出了一個口號:“劉氏複起,李氏複輔。”起義後來成功了。
4.黃巾起義: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這是宗教色彩極強的口號,也是一個跳大神的神漢想出的口號。以宗教名義的宣傳手段,拉攏民眾,雖然說的神乎其神,沒有多少正麵的意義,但在當時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力。
5.隋末農民起義:《無向遼東浪死歌》隋末農民起義也沒有什麽統一的口號。其中比較有點名氣的是《無向遼東浪死歌》: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綿背襠。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當時隋煬帝征伐無度,大興土木,巡幸遊樂,兵役繁重,民不聊生,終於激起了農民起義,而隋末的農民起義與其它王朝的農民起義有些不一樣,是多源頭、多起點的暴發。史書上說,當時有“六十四路煙塵”,也就是說有六十四個地方的農民,不約而同地發動了起義,說明隋煬帝的確不得人心,確實該死!
6.王小波、李順起義: 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等均之。中國的大宋王朝是一個經濟文化強盛、但軍事上比較弱小的王朝。宋王朝經濟總量占當時世界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所以當時一些到過中國的西方人說,大宋開封城門口守城的士兵的生活,都比歐洲的國王好。這話倒也不完全是誇張,但經濟如此強大的宋王朝,為什麽還是有農民起義呢?隻有一個理由可能解答,當時社會發展不平衡,社會兩極分化嚴重,可能是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而且富得流油,而另一部分人卻是窮得叮當響。用老杜的一句話就是“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所以王小波他們要起義,而他們打出的口號“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等均之”就是中國農民第一次提出均貧富的觀點。與東西方所有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者們相比,他們是最早的社會黨人,開了全世界政治理論中平均主義的先河。
7.鍾相揚麽起義:法分貴賤,非善法;我行法,當等貴賤,均貧富。大宋王朝沒有在王小波的起義中得到教訓,社會還是處於兩極分化的發展狀態,讓窮者越窮,富者越富。所以揚麽提出這個口號,不光在經濟上提出了平均的觀點,同時在政治上也提出了等貴賤的平等思想。他們應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經濟上平均和政治上平等思想、有較高水平的農民起義者!
8.元末農民起義: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和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宋朝亡於蒙古後,中國人都給蒙古人統治得有些癡呆了,就是想造反也提不出有水平的口號。所以元朝農民起義提出最著名的口號久是“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和“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這種口號和黃巾起義差不多,但又是一個比黃巾起義起義更為簡單的跳大神的口號,用迷信來反抗專製。
9.明末李自成起義軍口號:等貴賤,均田免糧。明末農民起義軍提出了“等貴賤,均田免糧。”的口號,因而獲得了廣大農民的熱烈歡迎和大力支持。“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一句歡迎辭就是最好的說明。李自成之所以率眾起義也是和當時社會發展兩極分化有關,所以他提出了政治上平等、經濟上平均的口號。
10.太平天國洪秀全起義:一律平均。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等。太平天國追求絕對的平均主義。當洪秀全以天父的名義提出這些個理念時,而遠在德國的他們同情者馬克思,也提出了共產主義的思想。並而對洪秀全的革命寄以厚望,他認為洪秀全的革命必然會影響中國茶葉的出口,而茶葉是當時歐洲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須品。洪秀全革命的蝴蝶效應是,把中國革命的火星,拋到了歐洲革命的火藥筒上。但僅僅過了十多年的時間,洪秀全太平天國的熊熊烈火,就讓大清朝組織的一支漢人的軍隊湘軍給撲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