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來自其他的覬覦
一碗火腿泡麵,我竟黃袍加身!? 作者:殷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府邸裏。
林北玄驚訝的望著軍師左溫良。
“你是說城內出現了一些來路不明,疑似來自其他勢力的探子?”
“是的,不久前城門的守將發現了一行假扮城商隊的探子進入城內。”
“這群人不僅騎術精湛,還騎著一匹良種戰馬,並且觀察十分仔細,仿佛對於什麽東西都感到十分的好奇。”
左溫良言三言兩語便將事情經過述說了一番。
林北玄聞言點了點頭,詢問道:“是否還有其他證據,能夠證明這群人的身份乃是來自其他勢力的探子?”
“這暫時倒是沒有。”左溫良臉上的表情一滯。
林北玄右手食指輕輕敲打著桌麵,搖了搖頭道:“既然沒有切實的證據,能夠證明這幫人的身份是來自其他勢力的探子,那麽我等便不能輕易動手抓人。”
“否則一旦抓錯了,此事於我們現在的聲譽影響非常不好。”
“依我看,還是先派人將這些人進行監視起來,暫時就不要輕舉妄動。”
“等到將這群人的身份信息查明以後,到時候再進行抓捕也為時不晚。”
左溫良點了點頭道:“在來信通報前,城門的守將已經命人進行監視了。”
林北玄好奇的詢問道:“那麽現在這群人在哪裏?”
“在一家賣新鮮牛羊肉湯的飯館裏。”
忽然門外傳來一陣熟悉的聲音。
林北玄與軍師左溫良紛紛轉頭望去。
卻見張昭的身影不知何時出現在門口。
“你怎麽知道?”
林北玄驚訝的望著他。
張昭笑著走了進來,開口說道:“我正準備向大人匯報此事來著,不成想剛走到門口,就聽見大人與軍師似乎正聊著此事。”
“怎麽,難不成你也收到消息了?”軍師左溫良一陣愕然。
張昭臉上泛著微笑,點頭迴應:“方才我在府衙處理公事的時候,突然收到來自一家飯館掌櫃的舉報,說是飯館裏,來了一幫身份十分可疑的人。”
“並且還直言這幫人身上泛著一股不同尋常的草莽之氣。”
“這家掌櫃的擔憂這些人恐不懷好意,於是便命人前來府衙進行報案。”
林北玄聞言不由笑道:“身懷草莽之氣?倘若這家掌櫃沒有虛報的話,恐怕這幫人應該是來其他自黃巾軍勢力的探子。”
“伴隨著黃巾軍的起勢,無論是平日裏的流匪,還是賊寇都紛紛響應加入了黃巾軍勢力麾下。”
“就是不知這些人是否是來自青州、翼州等地的黃巾軍勢力。”
軍師左溫良微微點頭道:“近幾個月以來,朔方境內的發展十分迅速,不僅吸引了許多各地的商販們的到來,同時境內百姓們的生活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這般變化想要不引起他人的注意都很難,恐怕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才引來了黃巾軍勢力的覬覦。”
張昭也讚同道:“普通的平民百姓們平時應該很少離開境內,但這些匯聚而來的商販們卻是來自天下各地。”
“若不是親眼所見,恐怕我等自己也無法相信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裏,朔方境內的變化竟會如此之大。”
“如今伴隨著朔方不斷的發展,自然是很容易引來他人的覬覦。”
“不錯,隻可惜能夠給我們發展的時間還是太短了。”
“倘若再給與一年半載的時間,屆時等到涼州收複以後。”
“我等匯聚大乾以北的所有力量,倒也無懼任何勢力的威脅。”
林北玄微微頷首,幾人早已預料到了伴隨著朔方不斷的發展,日後肯定會引來他人的覬覦。
隻是沒想到竟來的如此之快。
左溫良皺眉道:“如今青州翼州等地正與朝廷的軍隊打的不可開交,竟還有精力將手伸到朔方來?”
“未必就是青州與翼州。”張昭搖了搖頭:“自從大賢良師張角的檄文通傳天下以後,各州黃巾軍紛紛揭竿而起,與當地的勢力進行互相博弈,雙方皆陷入一片水深火熱之中。”
“曆經幾次進攻都沒能拿下京都,大賢良師率領的青翼兩州黃巾軍大軍,已經逐漸開始被朝廷大軍給壓製住了。”
“所以無論是朝廷還是青州、翼州都不大可能突然將手伸向朔方來。”
林北玄啞然失笑道:“我等與其在這裏猜測來猜測去,索性還不如直接從這幫假裝商販的身上進行下手。”
“若能將這群人的身份給摸清楚了,自然也就能夠知曉其背後具體所屬的勢力是何方。”
左溫良當即就讚同道:“若是可以的話,最好還是能夠先從這群人的身上進行下手。”
“可需要我立即命人前去進行抓捕?”張昭有些遲疑道。
林北玄搖了搖頭:“此時暫且先不急,時間長了這幫人自然就會露出馬腳,屆時再實行抓捕也為時不晚。”
“不過派人繼續進行監視還是很有必要的,我倒要看看這幫人能玩出個什麽花樣來。”
“既然如此,那麽我等就命人繼續監視著好了。”
左溫良與張昭紛紛點了點頭。
關於這群人的話題結束以後。
林北玄忽然朝軍師左溫良詢問道:“近期神武軍可有什麽新的消息傳來?”
“有倒是有。”
左溫良點頭說道:“前幾日我收到消息,赤背魯部眾與西域諸國的聯軍已經順利渡過黃河,即將臨近金城郡。”
“神武軍在收到消息後,也召集全軍奔赴金城郡了。”
“不過在此前見,神武軍卻是幹了一件事情。”
林北玄好奇道:“什麽事情?”
左溫良皺眉道:“神武軍在離開隴西郡後,並沒有直接順著狄道趕往金城郡,而是轉而去了後方的枹罕城。”
林北玄微微蹙眉:“若我沒有記錯的話,枹罕城應該是涼州本地士族豪強宋氏的勢力範圍吧?”
“不錯。”
左溫良點了點頭:“宋氏盤踞枹罕縣已有數十年,並且不曾與朝廷來往,我觀宋家似乎頗有些割地為王的意思。”
“此前神武軍召集隴西以及涼州眾士族豪強,商議共同抵抗敵軍一事,唯有宋家沒有參與。”
“後神武軍又曾多次邀請,但宋家始終還是抱著拒絕的態度。”
“因而宋家此舉讓程帥感到頗為惱怒,同時也擔心待神武軍將赤背魯部聯軍擊退後,日後宋家或將成為一個巨大的阻礙……”
林北玄驚訝的望著軍師左溫良。
“你是說城內出現了一些來路不明,疑似來自其他勢力的探子?”
“是的,不久前城門的守將發現了一行假扮城商隊的探子進入城內。”
“這群人不僅騎術精湛,還騎著一匹良種戰馬,並且觀察十分仔細,仿佛對於什麽東西都感到十分的好奇。”
左溫良言三言兩語便將事情經過述說了一番。
林北玄聞言點了點頭,詢問道:“是否還有其他證據,能夠證明這群人的身份乃是來自其他勢力的探子?”
“這暫時倒是沒有。”左溫良臉上的表情一滯。
林北玄右手食指輕輕敲打著桌麵,搖了搖頭道:“既然沒有切實的證據,能夠證明這幫人的身份是來自其他勢力的探子,那麽我等便不能輕易動手抓人。”
“否則一旦抓錯了,此事於我們現在的聲譽影響非常不好。”
“依我看,還是先派人將這些人進行監視起來,暫時就不要輕舉妄動。”
“等到將這群人的身份信息查明以後,到時候再進行抓捕也為時不晚。”
左溫良點了點頭道:“在來信通報前,城門的守將已經命人進行監視了。”
林北玄好奇的詢問道:“那麽現在這群人在哪裏?”
“在一家賣新鮮牛羊肉湯的飯館裏。”
忽然門外傳來一陣熟悉的聲音。
林北玄與軍師左溫良紛紛轉頭望去。
卻見張昭的身影不知何時出現在門口。
“你怎麽知道?”
林北玄驚訝的望著他。
張昭笑著走了進來,開口說道:“我正準備向大人匯報此事來著,不成想剛走到門口,就聽見大人與軍師似乎正聊著此事。”
“怎麽,難不成你也收到消息了?”軍師左溫良一陣愕然。
張昭臉上泛著微笑,點頭迴應:“方才我在府衙處理公事的時候,突然收到來自一家飯館掌櫃的舉報,說是飯館裏,來了一幫身份十分可疑的人。”
“並且還直言這幫人身上泛著一股不同尋常的草莽之氣。”
“這家掌櫃的擔憂這些人恐不懷好意,於是便命人前來府衙進行報案。”
林北玄聞言不由笑道:“身懷草莽之氣?倘若這家掌櫃沒有虛報的話,恐怕這幫人應該是來其他自黃巾軍勢力的探子。”
“伴隨著黃巾軍的起勢,無論是平日裏的流匪,還是賊寇都紛紛響應加入了黃巾軍勢力麾下。”
“就是不知這些人是否是來自青州、翼州等地的黃巾軍勢力。”
軍師左溫良微微點頭道:“近幾個月以來,朔方境內的發展十分迅速,不僅吸引了許多各地的商販們的到來,同時境內百姓們的生活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這般變化想要不引起他人的注意都很難,恐怕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才引來了黃巾軍勢力的覬覦。”
張昭也讚同道:“普通的平民百姓們平時應該很少離開境內,但這些匯聚而來的商販們卻是來自天下各地。”
“若不是親眼所見,恐怕我等自己也無法相信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裏,朔方境內的變化竟會如此之大。”
“如今伴隨著朔方不斷的發展,自然是很容易引來他人的覬覦。”
“不錯,隻可惜能夠給我們發展的時間還是太短了。”
“倘若再給與一年半載的時間,屆時等到涼州收複以後。”
“我等匯聚大乾以北的所有力量,倒也無懼任何勢力的威脅。”
林北玄微微頷首,幾人早已預料到了伴隨著朔方不斷的發展,日後肯定會引來他人的覬覦。
隻是沒想到竟來的如此之快。
左溫良皺眉道:“如今青州翼州等地正與朝廷的軍隊打的不可開交,竟還有精力將手伸到朔方來?”
“未必就是青州與翼州。”張昭搖了搖頭:“自從大賢良師張角的檄文通傳天下以後,各州黃巾軍紛紛揭竿而起,與當地的勢力進行互相博弈,雙方皆陷入一片水深火熱之中。”
“曆經幾次進攻都沒能拿下京都,大賢良師率領的青翼兩州黃巾軍大軍,已經逐漸開始被朝廷大軍給壓製住了。”
“所以無論是朝廷還是青州、翼州都不大可能突然將手伸向朔方來。”
林北玄啞然失笑道:“我等與其在這裏猜測來猜測去,索性還不如直接從這幫假裝商販的身上進行下手。”
“若能將這群人的身份給摸清楚了,自然也就能夠知曉其背後具體所屬的勢力是何方。”
左溫良當即就讚同道:“若是可以的話,最好還是能夠先從這群人的身上進行下手。”
“可需要我立即命人前去進行抓捕?”張昭有些遲疑道。
林北玄搖了搖頭:“此時暫且先不急,時間長了這幫人自然就會露出馬腳,屆時再實行抓捕也為時不晚。”
“不過派人繼續進行監視還是很有必要的,我倒要看看這幫人能玩出個什麽花樣來。”
“既然如此,那麽我等就命人繼續監視著好了。”
左溫良與張昭紛紛點了點頭。
關於這群人的話題結束以後。
林北玄忽然朝軍師左溫良詢問道:“近期神武軍可有什麽新的消息傳來?”
“有倒是有。”
左溫良點頭說道:“前幾日我收到消息,赤背魯部眾與西域諸國的聯軍已經順利渡過黃河,即將臨近金城郡。”
“神武軍在收到消息後,也召集全軍奔赴金城郡了。”
“不過在此前見,神武軍卻是幹了一件事情。”
林北玄好奇道:“什麽事情?”
左溫良皺眉道:“神武軍在離開隴西郡後,並沒有直接順著狄道趕往金城郡,而是轉而去了後方的枹罕城。”
林北玄微微蹙眉:“若我沒有記錯的話,枹罕城應該是涼州本地士族豪強宋氏的勢力範圍吧?”
“不錯。”
左溫良點了點頭:“宋氏盤踞枹罕縣已有數十年,並且不曾與朝廷來往,我觀宋家似乎頗有些割地為王的意思。”
“此前神武軍召集隴西以及涼州眾士族豪強,商議共同抵抗敵軍一事,唯有宋家沒有參與。”
“後神武軍又曾多次邀請,但宋家始終還是抱著拒絕的態度。”
“因而宋家此舉讓程帥感到頗為惱怒,同時也擔心待神武軍將赤背魯部聯軍擊退後,日後宋家或將成為一個巨大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