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秦正迴到秦家窪。
秦正原本不想張揚,每天晝伏夜出,也不去老太公和三叔那。
白天就窩在老學究家裏,晚上迴自己家睡覺。
老學究家本就偏僻,獨門獨戶。
屋後麵就是山,也沒有院子,再加上老學究脾氣古怪,除了村民生病受傷來找找老學究求醫外,很少有人打擾。
大多數村民,都不願意跟老學究打交道,除非沒辦法。
當然老太公和秦正兩人除外。
秦正每天跟老學究待一起,時間久了,老學究也嫌煩。
秦正現雖然長大了,不吵不鬧,不過翻箱倒櫃的毛病還是沒改,老學究不勝其煩。
興許是秦正這次迴來給老學究帶的禮物足夠豐厚,以至於秦正天天蹭吃蹭喝,翻箱倒櫃也沒挨罵。
秦正知道學習了,有不懂的,就問老學究;
尤其是練功上出現的問題,秦正請教的最多;
老學究也時不時的指點一下秦正。
日子過很愜意,秦正在老學究家待的很舒心。
頭幾天還好,時間一長,老學究就忍不住數落起秦正來。
秦正也是,就不知道長記性。
但凡看見用的上的,秦正就忍不住往自己兜裏裝,不管老學究如何數落,秦正依舊我行我素。
秦正的臉皮相當厚,耐心也好,天天找,找自己用的上的東西。
秦正迴秦家窪的消息,不知道什麽時候傳開了,都知道了。
大家相互間很默契,紛紛邀請秦正去家裏做客,秦正見推脫不得,也就同意了。
前前後後又多待了一個多月。
每天吃喝都有人請。
秦家窪百來戶人家,不管和秦正關係好的,還是和秦正從來沒說過話的,都邀請秦正來家吃飯。
就連與秦正有奪妻之恨的秦德武的邀請,秦正也都去了。
總不能厚此薄彼吧,要去都去。
大家約定好,輪流來。
老太公點過頭的,每家請一頓,甚至連老學究家也不例外。
如此算下來,挨家挨戶輪著請,至少要三四個月,才走完一圈。
秦正有心推辭,可架不住長輩們的勸說;
就連老學究也幫忙勸;
也不知道老學究怎麽想的,更不知道他葫蘆裏賣什麽藥,秦正有些驚訝。
秦正也很無奈,本著一視同仁的原則,答應下來;
各家都滿意了,秦正遭罪了;
每天喝的昏昏沉沉的,基本上迴家倒頭就睡;
就這樣四個多月過去了,秦正把每家每戶都吃了一遍;
終於熬不住了,醉生夢死的日子不是秦正想要的。
結束了,終於可以離開秦家窪了。
老學究那裏,秦正每天雷打不動,按時去打秋風。
秦正也不求一口吃個胖子,一天掏一點兒;
日積月累下,秦正也攢了不少好東西,藥品、藥膳方子,武學秘籍;
凡是秦正感覺自己能用得上的,都想收到懷中。
精元丹、氣血丹、返生丹,秦正搜刮了十幾個大箱子的;
藥膳方子又淘了十幾個,功法秘籍,淘了一個身法的,叫周天步;拳法也有,叫小梅花拳。
起初,秦正覺得這小梅花拳也沒什麽了不起,嚐試著練了以後,才發覺,自己錯的離譜;
這拳法帶著數理,變化萬千;
秦正通過演算,也隻能推算到六十四種變化;
至於後麵的,因為見識淺,不通算法,也推演不出來。
老學究得知秦正掏了本小梅花拳,心裏樂開了花,心想你這狗屁不通的玩意兒,除了認識幾個字,數理對你而言,無疑是天書,能學會才怪呢。
相對於老學究的幸災樂禍,秦正可樂觀多了,能練成小梅花拳,那最好,練不成也沒什麽。
至於“小梅花易數”,就不是三言兩語能學會的,得慢慢來。
不過秦正很有數理上麵的天賦,或許這小子天生對數字敏感;
梅花易數,真讓他推衍到六十四種變化,雖然依舊淺薄,但練拳足夠了。
老學究錯了,而且錯的很離譜,大大低估了秦正的天賦。
秦正不但練了小梅花拳,而且還讓他練成了六十四式變化的小梅花拳法,老學究震驚的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秦正從老學究那裏了解到氣血修行,居然也是一種修行方法。
至於未來的路,隻能說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全靠自己摸索。
秦正很想自己開創一套修煉體係,奈何見識有限,隻能老老實實修煉義父遺留下來的功法秘籍。
修練“龜蛇勁”。
秦正功夫已經修煉到氣貫全身,力達四梢,達到易骨換髓的境界;
尤其是一身氣血,似乎要透體而出,在秦正周身形成氣血狼煙。
秦正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收斂這些氣血,要讓他們在體內有規律的循環,壯大自身,強壯體魄,從而脫胎換骨。
秦正這些日子,天天喝酒,體內氣變得雜亂無章,想要修煉,可根本控製不住氣血的躁動,大有失控的跡象。
秦正不由得想起一句話,“酒是穿腸毒藥”,再喝下去,功夫可就廢了。
不能再喝了,繼續在秦家窪待下去,秦正覺得自己可能廢了。
於是,秦正給大家告別,就打算迴平渡。
當然,從老學究那裏搜刮的好東西也一並帶上。
數理算學,秦正虛心向老學究求教,老學究就是不願意教。
無論秦正怎麽軟磨硬泡,老學究仿佛鐵石心腸一般,就是不教。
秦正無計可施,隻能放棄。
秦正是悄悄走的,誰也沒說,天蒙蒙亮就出了秦家窪,到張邑正好吃早餐。
老太公和老學究目送秦正趕著馬車消失在秦家窪。
太公有些生氣的對老學究,道:“你這老東西,孩子問你如何修行,為什麽不說,你那點兒東西,還打算帶進棺材裏不成!”
老學究神秘一笑,道:“你這老東西,別不識好歹,秦正這小兔崽子,機靈著呢,我不說他不會自己學嗎?
“這小子,天賦不壞,尤其是心性,韌性十足,也不迂腐。如果我現在講了修行之道,或許他能少走許多彎路,不過未來可能就限定死了。”
“聽說這小子拜了如今的知縣白清泉為師,可我發現,白知縣和這小子完全不是一個修煉體係,完全靠自己摸索。”
“你看,他即便是自己摸索,也能打下如此雄厚的根基。假以時日,他的成就不可限量,甚至會遠遠超越你我。”
老太公沉吟半晌,歎了口氣道:“但願你的看法是對的!”
老學究拍拍太公的肩膀道:“老夥計,你這是關心則亂,兒孫自有兒孫福,別想那麽多”
秦正馬車跑的飛快,到張邑時,正好吃早飯。
街上的行人多了起來,秦正背對著太陽,秦正牽馬步行,在張邑大街上這瞧瞧,那看看,很是親切。
沒有多久,就看見前麵楊家客棧的幌子。
秦正停下來吃早飯,小二接過秦正的馬韁,秦正囑咐小二,給自己的馬匹喂水喂精料;
又順手給了小二一小塊兒碎銀子。
小二接過銀子,興高采烈的去喂馬去了。
秦正緩步進了客棧,熟悉的布局,熟悉的環境。
環顧四周,沒發現一個熟人。
秦正叫了一碗湯麵,又讓小二上了半隻烤羊。
張邑靠近邊塞,這些年大乾與乃蠻人關係緩和,雙方互有貿易。
邊塞城鎮,牛羊肉根本不缺,不過大乾有法律,禁止殺牛。
相對於江南,這條法令在邊塞幾乎形同虛設,牛肉也不缺,隻要不是明目張膽的宰殺耕牛,官府也就睜隻眼閉隻眼。
秦正吃的正酣,一個熟悉的聲音打斷了秦正。
秦正抬頭一看,原來是老邑丞的兒子張鏞。
秦正和張鏞兩人相處的還算愉快。
秦正去平渡後,小院交給張鏞打理,交給張鏞,秦正很放心。
相較於一年前,張鏞憔悴了不少。
秦正請他坐下,邀請張鏞一起吃點兒,張鏞有些拘謹,不像之前那般灑脫,眉宇間也帶著愁容,仿佛有什麽心事一般。
秦正本來興致頗高,見張鏞愁眉苦臉的樣子,心情頓時跌落一半。
秦正和張鏞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沒過多久,客棧的少掌櫃楊多金跑來跟秦正打招唿,秦正也請他坐下來一起聊聊。
楊多金還是老樣子,性格樂觀,整天笑嗬嗬的,跟老掌櫃很像,現在在做皮貨生意,做的很大。
楊多金坐了下來,秦正繼續慢條斯理的用餐。
張、楊二人目不轉睛的盯著秦正,著實讓秦正感覺渾身不自在。
秦正很快吃完了,就問張鏞:“是不是遇到什麽難處?”
張鏞支支吾吾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秦正提議去他的那個小院坐坐,張鏞、楊多金二人欣然同意。
秦正起身去結賬,被楊多金攔下,直言道:“秦大人難得迴張邑一趟,請大人喝酒更是難上加難,今天算是碰上了,算我請客,大人千萬別推辭,算是給小弟一個薄麵。”
秦正笑笑,覺得楊多金說的在理。
過去,張鏞、楊多金兩人跟秦正關係不差,也能玩到一起,張、楊兩人也沒什麽架子,很快三人就打成了一片。
今天秦正也沒糾結,也沒堅持付賬,就當朋友請客了。
如今客棧的掌櫃是楊多金的二哥,叫楊多寶;
老掌櫃已經退下來享福去了,客棧的生意交給了二哥楊多寶。
至於楊多金,他自己單幹。
楊父還給了他一大筆錢,作為啟動資金。
楊多金在他兄長耳邊嘀咕幾句,也不知道二人在說什麽,楊多寶不停點頭;
然後,楊多寶囑咐小二,給秦正包了二十斤醬黃牛肉,說是讓秦正在路上打尖用;
秦正也沒推辭,收了牛肉,就和張、楊二人去了自家小院兒。
秦正的小院兒一直是由張鏞打理,院子還是老樣子,打掃的很幹淨,布局基本沒變。
秦正進了院門,繼續追問張鏞,遇到什麽困難,張鏞還是那樣,支支吾吾的,秦正都有些煩了,眉頭直皺。
楊多金看出秦正不悅,見機的快,接過話頭,替張鏞說了。
原來,張鏞是想當張邑的邑丞,如果當初不是田縣尉的小舅子馬邑丞插一杠子,張鏞早就是張邑的邑丞了。
這幾年,馬邑丞在張邑搞出不少花樣,也學著平渡征稅,可稅率高的嚇人,商戶怨聲載道;
又加了三成人頭稅,加重了百姓的負擔,百姓苦不堪言。
張邑的鄉老、百姓對他的意見很大,如果不是田縣尉撐腰,這馬邑丞早就卷鋪蓋迴家了。
秦正聽完楊多金的闡述,沒有立刻答應下來,隻是說道:“你的情況我了解了,你先在家等信兒吧!”於是,告別二人,上了馬車,離開了張邑。
秦正沒有直接迴平渡,想了想,去了趟縣城。
白先生出任漳縣知縣已經有一段兒時間了,作為白先生的親傳弟子,原本早就該去探望的,一直拖到現在。
從秦正偷摸進了絕龍嶺,到發現“道一”洞天,接著迴了秦家窪,算算時日,小半年時間過去了;
用不了幾天,就又要到新年了;
不知不覺,秦正的年紀不知不覺又大了一歲。
張鏞自從見了秦正後,就一直魂不守舍;
原本以為遇到秦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成為張邑邑丞,可秦正給他的感覺,一直不鹹不淡的,讓張鏞感覺到非常失望。
張鏞迴到家,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張母一個勁兒的問長問短,張鏞就是默不作聲,好像受了莫大委屈;
張母見勸不動,又把目光投向張父,希望張父能勸勸。
老兩口就這麽一個兒子,從小到大,嬌生慣養,基本上沒受過什麽委屈;
張母一見張鏞這般模樣,頓時六神無主,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老邑丞開口問兒子:“來,說說,今天遇到什麽煩心事,跟為父講講!”
起初張鏞不肯說,沉默不語;
不過事憋在心裏,越想越委屈,於是,忍不住一股腦兒,把事情的原委跟了父親說了,更氣唿唿道:“秦正變了,變的我都不認識了,他就是忘恩負義,忘記當初父親是如何關照他的了。”
老邑丞看著兒子,看著他發泄完,才慢悠悠的開口,道:“秦正沒變,是你變了,你變的功利,變的自私,變得固執,變的目中無人。”
“還有,你父親我,從來沒有關照過秦正,他現在的一切,都是他自己通過努力得來的。”老邑丞說完,便不再說話。
張鏞聽完父親的話,嘴巴張的大大,口水淌下來,也沒發覺。
在張鏞看來,秦正如今當上漳縣的縣丞,與當初自己父親的關照是分不開的,總覺得秦正忘恩負義;
可老邑丞清楚,在張邑,自己與秦正基本沒有交集,更談不上關照秦正。
老邑丞不是沒想過求秦正,幫兒子謀官。
可麵對馬邑丞,就讓老邑丞打了退堂鼓。
馬邑丞背後是何人,張鏞不懂,可老邑丞很清楚,是田家,世家大族的田家。
田家可是龐然大物,又跟某個王爺關係密切,那更不是他一個退下來的邑丞可以撼動的。
至於秦正,更不可能為了張鏞跟田家撕破臉。
老邑丞很清楚其中的門道,隻是沒跟兒子說破,怕傷了兒子的上進心。
再說秦正,馬車疾馳就到了漳縣縣丞,進了縣衙,見了師傅白清泉,師徒兩交談甚歡。
秦正送了五瓶氣血丹和五瓶精元丹給白先生;
白先生每樣隻要了一瓶,把剩下的都退還給了秦正,秦正有些不解。
白先生道:“我現在已踏入宗師境,可以吸納天地元氣為己用,這些東西對我用處不大,相反,對你有大用。”
“而且你在平渡,你那幾個幫手也不弱,如果你想在官場上走的更遠,多幾個知根知底的朋友,對你而言,幫助更大,這些珍貴的藥物,對他們的幫助更有用。”白先生耐心解釋道。
“師父說的是,我沒想那麽多,能在一起的好兄弟,我希望永遠都是好兄。我帶不少藥,他們每人都有份,我放在馬車上,就算他們拿去當飯吃,也能吃上好幾個月的。”秦正笑著道。
白先生點點頭,放下心來,道:“既然這樣,那我就放心了。對了,你這次來,不僅僅是來看我這麽簡單吧,應該還有別的事。”
秦正笑笑,道:“師父明察秋毫,張邑老邑丞的兒子張鏞,跟我關係不錯,也是個做實事的人。”
“如今的張邑,讓那位馬邑丞折騰的天怒人怨,總歸是不好的,出了張邑往北,就是邊塞了,張邑要是亂了,對誰都不好。”秦正一本正經的夾帶私貨,說的是義正辭嚴。
白先生莞爾,輕哼了一聲,道:“臭小子也學會夾帶私貨了。張鏞我是知道的,品行不壞,能力也有,當個邑丞綽綽有餘。至於你,想跑官,就直接說好了,搞那麽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們師徒之間,搞這些,就太生分了。”
秦正有些羞愧的撓撓頭,道:“嘿,總歸要師出有名才行啊。不能平白無故的把人家的官給擼了,這樣不好。既然馬邑丞幹的不怎麽樣,就該換人,師父你說是吧!”
“好,我同意了,換個邑丞而已,田縣尉還不至於跟我翻臉。”白先生霸氣承諾,定下張鏞為張邑的邑丞。
白先生又叮囑秦正道:“你迴平渡後,別忘記你的職責,替朝廷謀財,隻要能搞到錢,你我都可以高枕無憂,至於什麽田、範、高、胡,四大世家,都是浮雲。”
秦正點頭,表示同意,當然,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秦正這小子,年紀不大,可對自己的‘羽毛’還是很愛惜的;
雖然算不上好人,可他也不會輕易向普通百姓伸手,這點兒分寸還是能把握得住的。
秦正誌得意滿的趕到了平渡,路上倒沒有遇到波折。
官道上過往的商販絡繹不絕,隨處可見的牲口糞便,堆滿了官道,有的地方甚至無處下腳;
幸好秦正坐的是馬車,如果步行,踩的都是牲口糞便,迴到平渡,還不讓湯和幾人笑話死。
傍晚,秦正迴到自己家中。
湯和、趙剛、劉一柄三人,似乎聞著味兒就來的。
湯和也沒給秦正好臉色,數落了秦正半天。
秦正也不生氣,還賠笑臉,又安排了晚上開宴,給三人賠罪,湯和這才作罷。
席間,湯和幾人沒喝多少酒,幾人愁眉不展,似乎遇到了什麽困難。
秦正開口問道:“怎麽,我不在的這些日子,可出現什麽麻煩沒有?”
“嘿,你不在的這小半年兒,頭兩個月還好,這些世家大族主動交稅;”
接下來兩個月,他們帶頭賴稅;”
“從上個月拖到下個月,到現在還有尾款沒結清;”
“這兩個月,他們幹脆不交稅了,還打傷了我們不少人,你說氣不氣人。”湯和放下筷子,頗為生氣的道。
趙剛有些疲憊的道:“這些日子,冒出了不少飛賊和強人,這些人殺人越貨,簡直是無法無天,就連平渡城內,都有不少人遇害,甚至我們手下的一個捕頭,也遭了毒手。”
秦正聽完,隻是點點頭,沒有表態。
“近三個月,有不少飛賊闖入府衙,被我抓了十幾個,也逃走了幾個,不知道他們什麽目的,府衙也不安生。”劉一柄簡單敘述道。
“大致情況我了解了,先不急,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先提升自己。”秦正道。
接著秦正又道:“還有,老劉,你現在半步宗師,我們先合計合計,怎麽讓你成為宗師境;還有老趙,你也是半步宗師境武者吧?!”
趙剛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朝三人拱拱手。
湯和仿佛受到刺激,雙手掐著趙剛的脖子,嘴裏念叨:“狗東西,狗東西,騙的我好苦啊,就你們藏的深,藏挺深。”
趙剛配合著湯和,伸長脖子,把舌頭吐的老長,白眼珠直翻,一副快要被掐死的樣子。
秦正打斷了二人的玩鬧,正色道:“好了,不鬧了,我們先找個地方,作為閉關場所,然後呢,你們三人閉關潛修;我呢,就負責平渡府衙的日常管理,先說閉關場所,你們說哪裏合適?”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說話,最後秦正受不了,直接問劉一柄:“老劉,你看,哪裏合適?”
“大人家裏最合適!”劉一柄拱手,笑著對秦正道。
“胡說吧,就我家,這巴掌大的地方,連躲的地方都沒有,哪裏適合閉關了?”秦正否定了老劉,認為不合適。
“不是這樣的,大人,其實大人的院子很大的,這間小院隻是單獨隔開的,裏麵才是真正的院子。”劉一柄解釋道。
劉一柄說完,帶著幾人,從後院翻牆而過。
裏麵居然是一處很大的園林;
這處院落甚至超過了高家大院,亭台樓榭一應俱全,而且還是三進的大院兒。
秦正盯著劉一柄不說話。
劉一柄朝秦正拱拱手,有些羞赧,道:“大人,不是老劉不願意告訴大人,這才是大人買的院子,我是怕大人誤會,認為老劉我向大人行賄。”
秦正擺擺手,笑道:“去你的吧,這麽大一個院子不讓我住,卻讓我住那麽小的院子,知道我有多憋屈嗎?”
劉一柄有些傻了,腦子有些轉不過彎兒來。
半晌,老劉向秦正拱拱手,作揖道:“大人,是老劉的錯!”
湯和沒忍住,直接笑噴了,指著秦正道:“你也隻會欺負欺負老劉。”
秦正也笑笑,接著問老劉:“有沒有地下室?”
老劉沒明白過來,湯和補充道:“秦頭兒的意思是問你,有沒有密室,地下的那種。”
劉一柄趕緊迴道:“有有有 ,那處假山下麵,藏在人工湖底下,就是一處巨大的密室。”
秦正拍手叫好,閉關的地方終於有著落了。
於是,秦正安排三人閉關,三人準備好幾大桶清水和便桶。
秦正給了三人每人一顆洗髓丹,三人感激涕零。
尤其是趙剛,激動的手都在發抖,道:“這洗髓丹隻是在傳說中聽過,乃是神藥,可以提升資質,改善根骨,可遇而不可求,大人大恩,卑職永生不忘,大人日後有差遣,卑職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湯和、劉一柄沒有像趙剛一樣,赤裸裸的表忠心,但心裏認定,今後跟秦正,到死方休。
秦正又給了三人每人兩大瓶氣血丹,一瓶精元丹。
劉一柄趕忙出言阻止,道:“用不了,用不了,當飯吃都夠了。”
秦正道:“有備無患,晉升宗師兇險異常,馬虎不得。”
三人齊向秦正拱手作揖。
半個月後,趙剛、劉一柄,先後進入先天,成為宗師境武者。
湯和也不錯,按秦正給的修行方法,氣血貫腦後,又氣貫全身,達到力達四梢之境。
單以境界而言,湯和已經追上了秦正的步伐,雖然根基沒有秦正那般雄厚。
秦正原本不想張揚,每天晝伏夜出,也不去老太公和三叔那。
白天就窩在老學究家裏,晚上迴自己家睡覺。
老學究家本就偏僻,獨門獨戶。
屋後麵就是山,也沒有院子,再加上老學究脾氣古怪,除了村民生病受傷來找找老學究求醫外,很少有人打擾。
大多數村民,都不願意跟老學究打交道,除非沒辦法。
當然老太公和秦正兩人除外。
秦正每天跟老學究待一起,時間久了,老學究也嫌煩。
秦正現雖然長大了,不吵不鬧,不過翻箱倒櫃的毛病還是沒改,老學究不勝其煩。
興許是秦正這次迴來給老學究帶的禮物足夠豐厚,以至於秦正天天蹭吃蹭喝,翻箱倒櫃也沒挨罵。
秦正知道學習了,有不懂的,就問老學究;
尤其是練功上出現的問題,秦正請教的最多;
老學究也時不時的指點一下秦正。
日子過很愜意,秦正在老學究家待的很舒心。
頭幾天還好,時間一長,老學究就忍不住數落起秦正來。
秦正也是,就不知道長記性。
但凡看見用的上的,秦正就忍不住往自己兜裏裝,不管老學究如何數落,秦正依舊我行我素。
秦正的臉皮相當厚,耐心也好,天天找,找自己用的上的東西。
秦正迴秦家窪的消息,不知道什麽時候傳開了,都知道了。
大家相互間很默契,紛紛邀請秦正去家裏做客,秦正見推脫不得,也就同意了。
前前後後又多待了一個多月。
每天吃喝都有人請。
秦家窪百來戶人家,不管和秦正關係好的,還是和秦正從來沒說過話的,都邀請秦正來家吃飯。
就連與秦正有奪妻之恨的秦德武的邀請,秦正也都去了。
總不能厚此薄彼吧,要去都去。
大家約定好,輪流來。
老太公點過頭的,每家請一頓,甚至連老學究家也不例外。
如此算下來,挨家挨戶輪著請,至少要三四個月,才走完一圈。
秦正有心推辭,可架不住長輩們的勸說;
就連老學究也幫忙勸;
也不知道老學究怎麽想的,更不知道他葫蘆裏賣什麽藥,秦正有些驚訝。
秦正也很無奈,本著一視同仁的原則,答應下來;
各家都滿意了,秦正遭罪了;
每天喝的昏昏沉沉的,基本上迴家倒頭就睡;
就這樣四個多月過去了,秦正把每家每戶都吃了一遍;
終於熬不住了,醉生夢死的日子不是秦正想要的。
結束了,終於可以離開秦家窪了。
老學究那裏,秦正每天雷打不動,按時去打秋風。
秦正也不求一口吃個胖子,一天掏一點兒;
日積月累下,秦正也攢了不少好東西,藥品、藥膳方子,武學秘籍;
凡是秦正感覺自己能用得上的,都想收到懷中。
精元丹、氣血丹、返生丹,秦正搜刮了十幾個大箱子的;
藥膳方子又淘了十幾個,功法秘籍,淘了一個身法的,叫周天步;拳法也有,叫小梅花拳。
起初,秦正覺得這小梅花拳也沒什麽了不起,嚐試著練了以後,才發覺,自己錯的離譜;
這拳法帶著數理,變化萬千;
秦正通過演算,也隻能推算到六十四種變化;
至於後麵的,因為見識淺,不通算法,也推演不出來。
老學究得知秦正掏了本小梅花拳,心裏樂開了花,心想你這狗屁不通的玩意兒,除了認識幾個字,數理對你而言,無疑是天書,能學會才怪呢。
相對於老學究的幸災樂禍,秦正可樂觀多了,能練成小梅花拳,那最好,練不成也沒什麽。
至於“小梅花易數”,就不是三言兩語能學會的,得慢慢來。
不過秦正很有數理上麵的天賦,或許這小子天生對數字敏感;
梅花易數,真讓他推衍到六十四種變化,雖然依舊淺薄,但練拳足夠了。
老學究錯了,而且錯的很離譜,大大低估了秦正的天賦。
秦正不但練了小梅花拳,而且還讓他練成了六十四式變化的小梅花拳法,老學究震驚的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秦正從老學究那裏了解到氣血修行,居然也是一種修行方法。
至於未來的路,隻能說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全靠自己摸索。
秦正很想自己開創一套修煉體係,奈何見識有限,隻能老老實實修煉義父遺留下來的功法秘籍。
修練“龜蛇勁”。
秦正功夫已經修煉到氣貫全身,力達四梢,達到易骨換髓的境界;
尤其是一身氣血,似乎要透體而出,在秦正周身形成氣血狼煙。
秦正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收斂這些氣血,要讓他們在體內有規律的循環,壯大自身,強壯體魄,從而脫胎換骨。
秦正這些日子,天天喝酒,體內氣變得雜亂無章,想要修煉,可根本控製不住氣血的躁動,大有失控的跡象。
秦正不由得想起一句話,“酒是穿腸毒藥”,再喝下去,功夫可就廢了。
不能再喝了,繼續在秦家窪待下去,秦正覺得自己可能廢了。
於是,秦正給大家告別,就打算迴平渡。
當然,從老學究那裏搜刮的好東西也一並帶上。
數理算學,秦正虛心向老學究求教,老學究就是不願意教。
無論秦正怎麽軟磨硬泡,老學究仿佛鐵石心腸一般,就是不教。
秦正無計可施,隻能放棄。
秦正是悄悄走的,誰也沒說,天蒙蒙亮就出了秦家窪,到張邑正好吃早餐。
老太公和老學究目送秦正趕著馬車消失在秦家窪。
太公有些生氣的對老學究,道:“你這老東西,孩子問你如何修行,為什麽不說,你那點兒東西,還打算帶進棺材裏不成!”
老學究神秘一笑,道:“你這老東西,別不識好歹,秦正這小兔崽子,機靈著呢,我不說他不會自己學嗎?
“這小子,天賦不壞,尤其是心性,韌性十足,也不迂腐。如果我現在講了修行之道,或許他能少走許多彎路,不過未來可能就限定死了。”
“聽說這小子拜了如今的知縣白清泉為師,可我發現,白知縣和這小子完全不是一個修煉體係,完全靠自己摸索。”
“你看,他即便是自己摸索,也能打下如此雄厚的根基。假以時日,他的成就不可限量,甚至會遠遠超越你我。”
老太公沉吟半晌,歎了口氣道:“但願你的看法是對的!”
老學究拍拍太公的肩膀道:“老夥計,你這是關心則亂,兒孫自有兒孫福,別想那麽多”
秦正馬車跑的飛快,到張邑時,正好吃早飯。
街上的行人多了起來,秦正背對著太陽,秦正牽馬步行,在張邑大街上這瞧瞧,那看看,很是親切。
沒有多久,就看見前麵楊家客棧的幌子。
秦正停下來吃早飯,小二接過秦正的馬韁,秦正囑咐小二,給自己的馬匹喂水喂精料;
又順手給了小二一小塊兒碎銀子。
小二接過銀子,興高采烈的去喂馬去了。
秦正緩步進了客棧,熟悉的布局,熟悉的環境。
環顧四周,沒發現一個熟人。
秦正叫了一碗湯麵,又讓小二上了半隻烤羊。
張邑靠近邊塞,這些年大乾與乃蠻人關係緩和,雙方互有貿易。
邊塞城鎮,牛羊肉根本不缺,不過大乾有法律,禁止殺牛。
相對於江南,這條法令在邊塞幾乎形同虛設,牛肉也不缺,隻要不是明目張膽的宰殺耕牛,官府也就睜隻眼閉隻眼。
秦正吃的正酣,一個熟悉的聲音打斷了秦正。
秦正抬頭一看,原來是老邑丞的兒子張鏞。
秦正和張鏞兩人相處的還算愉快。
秦正去平渡後,小院交給張鏞打理,交給張鏞,秦正很放心。
相較於一年前,張鏞憔悴了不少。
秦正請他坐下,邀請張鏞一起吃點兒,張鏞有些拘謹,不像之前那般灑脫,眉宇間也帶著愁容,仿佛有什麽心事一般。
秦正本來興致頗高,見張鏞愁眉苦臉的樣子,心情頓時跌落一半。
秦正和張鏞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沒過多久,客棧的少掌櫃楊多金跑來跟秦正打招唿,秦正也請他坐下來一起聊聊。
楊多金還是老樣子,性格樂觀,整天笑嗬嗬的,跟老掌櫃很像,現在在做皮貨生意,做的很大。
楊多金坐了下來,秦正繼續慢條斯理的用餐。
張、楊二人目不轉睛的盯著秦正,著實讓秦正感覺渾身不自在。
秦正很快吃完了,就問張鏞:“是不是遇到什麽難處?”
張鏞支支吾吾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秦正提議去他的那個小院坐坐,張鏞、楊多金二人欣然同意。
秦正起身去結賬,被楊多金攔下,直言道:“秦大人難得迴張邑一趟,請大人喝酒更是難上加難,今天算是碰上了,算我請客,大人千萬別推辭,算是給小弟一個薄麵。”
秦正笑笑,覺得楊多金說的在理。
過去,張鏞、楊多金兩人跟秦正關係不差,也能玩到一起,張、楊兩人也沒什麽架子,很快三人就打成了一片。
今天秦正也沒糾結,也沒堅持付賬,就當朋友請客了。
如今客棧的掌櫃是楊多金的二哥,叫楊多寶;
老掌櫃已經退下來享福去了,客棧的生意交給了二哥楊多寶。
至於楊多金,他自己單幹。
楊父還給了他一大筆錢,作為啟動資金。
楊多金在他兄長耳邊嘀咕幾句,也不知道二人在說什麽,楊多寶不停點頭;
然後,楊多寶囑咐小二,給秦正包了二十斤醬黃牛肉,說是讓秦正在路上打尖用;
秦正也沒推辭,收了牛肉,就和張、楊二人去了自家小院兒。
秦正的小院兒一直是由張鏞打理,院子還是老樣子,打掃的很幹淨,布局基本沒變。
秦正進了院門,繼續追問張鏞,遇到什麽困難,張鏞還是那樣,支支吾吾的,秦正都有些煩了,眉頭直皺。
楊多金看出秦正不悅,見機的快,接過話頭,替張鏞說了。
原來,張鏞是想當張邑的邑丞,如果當初不是田縣尉的小舅子馬邑丞插一杠子,張鏞早就是張邑的邑丞了。
這幾年,馬邑丞在張邑搞出不少花樣,也學著平渡征稅,可稅率高的嚇人,商戶怨聲載道;
又加了三成人頭稅,加重了百姓的負擔,百姓苦不堪言。
張邑的鄉老、百姓對他的意見很大,如果不是田縣尉撐腰,這馬邑丞早就卷鋪蓋迴家了。
秦正聽完楊多金的闡述,沒有立刻答應下來,隻是說道:“你的情況我了解了,你先在家等信兒吧!”於是,告別二人,上了馬車,離開了張邑。
秦正沒有直接迴平渡,想了想,去了趟縣城。
白先生出任漳縣知縣已經有一段兒時間了,作為白先生的親傳弟子,原本早就該去探望的,一直拖到現在。
從秦正偷摸進了絕龍嶺,到發現“道一”洞天,接著迴了秦家窪,算算時日,小半年時間過去了;
用不了幾天,就又要到新年了;
不知不覺,秦正的年紀不知不覺又大了一歲。
張鏞自從見了秦正後,就一直魂不守舍;
原本以為遇到秦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成為張邑邑丞,可秦正給他的感覺,一直不鹹不淡的,讓張鏞感覺到非常失望。
張鏞迴到家,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張母一個勁兒的問長問短,張鏞就是默不作聲,好像受了莫大委屈;
張母見勸不動,又把目光投向張父,希望張父能勸勸。
老兩口就這麽一個兒子,從小到大,嬌生慣養,基本上沒受過什麽委屈;
張母一見張鏞這般模樣,頓時六神無主,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老邑丞開口問兒子:“來,說說,今天遇到什麽煩心事,跟為父講講!”
起初張鏞不肯說,沉默不語;
不過事憋在心裏,越想越委屈,於是,忍不住一股腦兒,把事情的原委跟了父親說了,更氣唿唿道:“秦正變了,變的我都不認識了,他就是忘恩負義,忘記當初父親是如何關照他的了。”
老邑丞看著兒子,看著他發泄完,才慢悠悠的開口,道:“秦正沒變,是你變了,你變的功利,變的自私,變得固執,變的目中無人。”
“還有,你父親我,從來沒有關照過秦正,他現在的一切,都是他自己通過努力得來的。”老邑丞說完,便不再說話。
張鏞聽完父親的話,嘴巴張的大大,口水淌下來,也沒發覺。
在張鏞看來,秦正如今當上漳縣的縣丞,與當初自己父親的關照是分不開的,總覺得秦正忘恩負義;
可老邑丞清楚,在張邑,自己與秦正基本沒有交集,更談不上關照秦正。
老邑丞不是沒想過求秦正,幫兒子謀官。
可麵對馬邑丞,就讓老邑丞打了退堂鼓。
馬邑丞背後是何人,張鏞不懂,可老邑丞很清楚,是田家,世家大族的田家。
田家可是龐然大物,又跟某個王爺關係密切,那更不是他一個退下來的邑丞可以撼動的。
至於秦正,更不可能為了張鏞跟田家撕破臉。
老邑丞很清楚其中的門道,隻是沒跟兒子說破,怕傷了兒子的上進心。
再說秦正,馬車疾馳就到了漳縣縣丞,進了縣衙,見了師傅白清泉,師徒兩交談甚歡。
秦正送了五瓶氣血丹和五瓶精元丹給白先生;
白先生每樣隻要了一瓶,把剩下的都退還給了秦正,秦正有些不解。
白先生道:“我現在已踏入宗師境,可以吸納天地元氣為己用,這些東西對我用處不大,相反,對你有大用。”
“而且你在平渡,你那幾個幫手也不弱,如果你想在官場上走的更遠,多幾個知根知底的朋友,對你而言,幫助更大,這些珍貴的藥物,對他們的幫助更有用。”白先生耐心解釋道。
“師父說的是,我沒想那麽多,能在一起的好兄弟,我希望永遠都是好兄。我帶不少藥,他們每人都有份,我放在馬車上,就算他們拿去當飯吃,也能吃上好幾個月的。”秦正笑著道。
白先生點點頭,放下心來,道:“既然這樣,那我就放心了。對了,你這次來,不僅僅是來看我這麽簡單吧,應該還有別的事。”
秦正笑笑,道:“師父明察秋毫,張邑老邑丞的兒子張鏞,跟我關係不錯,也是個做實事的人。”
“如今的張邑,讓那位馬邑丞折騰的天怒人怨,總歸是不好的,出了張邑往北,就是邊塞了,張邑要是亂了,對誰都不好。”秦正一本正經的夾帶私貨,說的是義正辭嚴。
白先生莞爾,輕哼了一聲,道:“臭小子也學會夾帶私貨了。張鏞我是知道的,品行不壞,能力也有,當個邑丞綽綽有餘。至於你,想跑官,就直接說好了,搞那麽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們師徒之間,搞這些,就太生分了。”
秦正有些羞愧的撓撓頭,道:“嘿,總歸要師出有名才行啊。不能平白無故的把人家的官給擼了,這樣不好。既然馬邑丞幹的不怎麽樣,就該換人,師父你說是吧!”
“好,我同意了,換個邑丞而已,田縣尉還不至於跟我翻臉。”白先生霸氣承諾,定下張鏞為張邑的邑丞。
白先生又叮囑秦正道:“你迴平渡後,別忘記你的職責,替朝廷謀財,隻要能搞到錢,你我都可以高枕無憂,至於什麽田、範、高、胡,四大世家,都是浮雲。”
秦正點頭,表示同意,當然,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秦正這小子,年紀不大,可對自己的‘羽毛’還是很愛惜的;
雖然算不上好人,可他也不會輕易向普通百姓伸手,這點兒分寸還是能把握得住的。
秦正誌得意滿的趕到了平渡,路上倒沒有遇到波折。
官道上過往的商販絡繹不絕,隨處可見的牲口糞便,堆滿了官道,有的地方甚至無處下腳;
幸好秦正坐的是馬車,如果步行,踩的都是牲口糞便,迴到平渡,還不讓湯和幾人笑話死。
傍晚,秦正迴到自己家中。
湯和、趙剛、劉一柄三人,似乎聞著味兒就來的。
湯和也沒給秦正好臉色,數落了秦正半天。
秦正也不生氣,還賠笑臉,又安排了晚上開宴,給三人賠罪,湯和這才作罷。
席間,湯和幾人沒喝多少酒,幾人愁眉不展,似乎遇到了什麽困難。
秦正開口問道:“怎麽,我不在的這些日子,可出現什麽麻煩沒有?”
“嘿,你不在的這小半年兒,頭兩個月還好,這些世家大族主動交稅;”
接下來兩個月,他們帶頭賴稅;”
“從上個月拖到下個月,到現在還有尾款沒結清;”
“這兩個月,他們幹脆不交稅了,還打傷了我們不少人,你說氣不氣人。”湯和放下筷子,頗為生氣的道。
趙剛有些疲憊的道:“這些日子,冒出了不少飛賊和強人,這些人殺人越貨,簡直是無法無天,就連平渡城內,都有不少人遇害,甚至我們手下的一個捕頭,也遭了毒手。”
秦正聽完,隻是點點頭,沒有表態。
“近三個月,有不少飛賊闖入府衙,被我抓了十幾個,也逃走了幾個,不知道他們什麽目的,府衙也不安生。”劉一柄簡單敘述道。
“大致情況我了解了,先不急,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先提升自己。”秦正道。
接著秦正又道:“還有,老劉,你現在半步宗師,我們先合計合計,怎麽讓你成為宗師境;還有老趙,你也是半步宗師境武者吧?!”
趙剛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朝三人拱拱手。
湯和仿佛受到刺激,雙手掐著趙剛的脖子,嘴裏念叨:“狗東西,狗東西,騙的我好苦啊,就你們藏的深,藏挺深。”
趙剛配合著湯和,伸長脖子,把舌頭吐的老長,白眼珠直翻,一副快要被掐死的樣子。
秦正打斷了二人的玩鬧,正色道:“好了,不鬧了,我們先找個地方,作為閉關場所,然後呢,你們三人閉關潛修;我呢,就負責平渡府衙的日常管理,先說閉關場所,你們說哪裏合適?”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說話,最後秦正受不了,直接問劉一柄:“老劉,你看,哪裏合適?”
“大人家裏最合適!”劉一柄拱手,笑著對秦正道。
“胡說吧,就我家,這巴掌大的地方,連躲的地方都沒有,哪裏適合閉關了?”秦正否定了老劉,認為不合適。
“不是這樣的,大人,其實大人的院子很大的,這間小院隻是單獨隔開的,裏麵才是真正的院子。”劉一柄解釋道。
劉一柄說完,帶著幾人,從後院翻牆而過。
裏麵居然是一處很大的園林;
這處院落甚至超過了高家大院,亭台樓榭一應俱全,而且還是三進的大院兒。
秦正盯著劉一柄不說話。
劉一柄朝秦正拱拱手,有些羞赧,道:“大人,不是老劉不願意告訴大人,這才是大人買的院子,我是怕大人誤會,認為老劉我向大人行賄。”
秦正擺擺手,笑道:“去你的吧,這麽大一個院子不讓我住,卻讓我住那麽小的院子,知道我有多憋屈嗎?”
劉一柄有些傻了,腦子有些轉不過彎兒來。
半晌,老劉向秦正拱拱手,作揖道:“大人,是老劉的錯!”
湯和沒忍住,直接笑噴了,指著秦正道:“你也隻會欺負欺負老劉。”
秦正也笑笑,接著問老劉:“有沒有地下室?”
老劉沒明白過來,湯和補充道:“秦頭兒的意思是問你,有沒有密室,地下的那種。”
劉一柄趕緊迴道:“有有有 ,那處假山下麵,藏在人工湖底下,就是一處巨大的密室。”
秦正拍手叫好,閉關的地方終於有著落了。
於是,秦正安排三人閉關,三人準備好幾大桶清水和便桶。
秦正給了三人每人一顆洗髓丹,三人感激涕零。
尤其是趙剛,激動的手都在發抖,道:“這洗髓丹隻是在傳說中聽過,乃是神藥,可以提升資質,改善根骨,可遇而不可求,大人大恩,卑職永生不忘,大人日後有差遣,卑職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湯和、劉一柄沒有像趙剛一樣,赤裸裸的表忠心,但心裏認定,今後跟秦正,到死方休。
秦正又給了三人每人兩大瓶氣血丹,一瓶精元丹。
劉一柄趕忙出言阻止,道:“用不了,用不了,當飯吃都夠了。”
秦正道:“有備無患,晉升宗師兇險異常,馬虎不得。”
三人齊向秦正拱手作揖。
半個月後,趙剛、劉一柄,先後進入先天,成為宗師境武者。
湯和也不錯,按秦正給的修行方法,氣血貫腦後,又氣貫全身,達到力達四梢之境。
單以境界而言,湯和已經追上了秦正的步伐,雖然根基沒有秦正那般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