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三才榜伴生的一係列書籍,鄧恢、寧遠舟、楚無名等天榜人員先是抱著好奇的心態看了一下,看完以後,心思有些陰晴不定。


    一開始,聽聞這天榜風雲人物有自己,他們很驚訝。


    作為各國情報機構的最高負責人,編排他們的人不是沒有,但像這麽堂而皇之且聲勢浩大的,卻是頭一次遇到。


    所以,他們驚訝之餘,又有些好奇。


    這三才榜的撰寫者哪來的底氣?編排了自己什麽?編排的事情是真是假……


    當得知三才榜出自金沙樓時,他們第一個問題得到了解答。


    對於金沙樓,他們是有了解的,知道它是近些年興起的一個江湖勢力,勢力輻射範圍遍及九國,情報網絡十分龐大。


    不過,它隻專注於江湖之事,不涉及廟堂。


    因此,鄧恢、寧遠舟等人便沒有太在意。


    他們掌管著本國皇帝的陰私機構,算是位高權重,但相應地,事情也多得很。如非必要,沒那麽多時間和精力去針對一個江湖勢力,即便對方勢力有點大。


    更何況,金沙樓在有的時候能給他們帶來一些方便,比如收集消息。


    甚至人家還主動交好。


    鄧恢、寧遠舟、楚無名等人基本都有金沙樓的供奉金印,算是樓中的供奉。


    最初,他們接受金印隻是想多條門路,便於行事。


    現在三才榜一出,他們再一想,感覺自己好像被套路了,然後還不好去問責。


    因為三才榜能夠幫他們揚名,同時相關書籍記載的也都是正麵事跡,且多屬於江湖層麵,偶有和廟堂相關的,也不是什麽秘密。


    例如寧遠舟是梧國六道堂堂主,鄧恢是安國朱衣衛指揮使之類的。


    這些信息,稍微有點門道的江湖人都知道。


    是以,這些信息透露出去無關痛癢。


    如此情況下,他們作為金沙樓供奉,哪怕隻是掛了個名,也不好去追究。


    事情不大,沒必要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是同一層次的人全都上榜了,別人不在意,你貿然去追究,傳了出去有失格調。


    最重要的是這三才榜對他們也有好處。


    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收集信息。


    鄧恢、寧遠舟等人執掌著情報機構,論消息靈通可謂是各自國家首屈一指的,但由於種種限製,情報網並未遍及九國,所以這靈通一說,具有範圍限製。


    例如梧國,它相鄰的國家是安國、褚國、琰國。


    像祁國、宿國等其餘四國,都和梧國隔著一個國家,六道堂鞭長莫及,對它們的諸多情況不說兩眼一抹黑,但也難以窺見全貌。


    但現在三才榜一出,這四國情報機構的最高負責人赫然名列天榜。


    地榜乃至人榜,這四國也有不少人上榜。


    這瞬間便讓寧遠舟收獲了不少信息。


    鄧恢、楚無名等人也一樣。


    不僅他國,還有本國的。


    其中地榜的豪雄之輩還好說,能上榜的基本都有名氣,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了解。剩下人榜分列的武道高手、諸藝奇人,他們難免會有遺漏。


    因為他們事多,也因為這些人大多喜歡藏一手。


    現如今,榜上有名,他們就知道了,以後遇到相關的問題,就可以按榜找人。


    綜合這種種情況,鄧恢、寧遠舟等人雖覺得這三才榜影響很大,也看出來背後必然有人推動,但思慮再三,還是默許了它的存在。


    至於地榜、人榜成員,大多也都沒什麽意見,反而為之高興。


    因為他們榜上有名,出名了!


    剩下有意見的人,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沒上榜的,心有不甘。另一類是上了榜,但排名較低,覺得不服氣。


    當中以人榜部分的表現最為突出。


    因為天榜在孟不知和金媚娘進一步考慮後,改成了排名不分先後。地榜排名則以收錄時間為準,且一城收錄一人,基本都是能服眾的存在,沒什麽好爭的。


    唯有人榜,不僅有排名,還以能耐分高低。


    這就難免有人不服氣,對排名提出質疑。


    對此,金沙樓的人應對也簡單,直接一句話:排名是根據上榜者的本事和事跡定的,若是有人不服氣,找對方較量去,或者做出更大的事跡壓過對方。


    這話能勸退大多人。


    偶有那胡攪蠻纏不聽勸的,金沙樓直接武力震懾!


    出動自家的打手,或者讓武道榜的客卿出麵。


    如此,最後一點問題也解決了。


    待波折平息,三才榜在九國江湖上成功立住了根腳!


    之後隨時間發酵,三才榜上的諸多人物也廣為江湖人士津津樂道。


    其中又以人榜為最。


    因為天榜、地榜上的人離大多江湖人士,尤其是底層人比較遙遠,且不好招惹。


    天榜上的九人不必多說,各自執掌著半江湖半廟堂的情報機構,談論多了容易犯忌諱。


    地榜的人被稱為豪雄,自然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不可能讓人隨意編排。不在其勢力範圍還好,對方手沒那麽長,說說也沒什麽。


    若是在其勢力範圍以內,那就得悠著點,否則會惹來麻煩。


    與之相比,人榜上的人就好很多。


    盡管當中有部分人和地榜乃至天榜重合,比如寧遠舟、鄧恢就上了武道榜,還名列各自國家的榜首,但隻論武功、江湖事跡,風險比較小。


    且除了這些重合的,人榜可議論的對象大有人在。


    畢竟武道榜每國收錄一百人,九國加起來共有九百人。


    此外,還有能力五花八門的諸藝榜。


    這些人和相關事跡加起來,就是一個巨大的話題庫。


    而當今時代大多人的娛樂方式比較匱乏,加上八卦是人的天性,這就導致三才榜的熱度不僅上升快,流傳廣,還持久不衰。


    潛移默化下,一些孩童都能念上兩句“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在這股風潮中,時間劃過承天十一年的尾巴,穿越十二年,來到了承天十三年。


    離昭節皇後去世、任如意外出遊曆過去了近兩年。


    這兩年裏,安國因為之前攻褚失敗,一直在休養生息。


    孟不知也在忙著推廣高產糧食,說是忙,但隨著局麵鋪開、業務漸熟,他的事實際上越來越少,後麵基本變成了把控全局即可。


    於是,他的日子反而逐漸悠閑起來。


    所謂悠閑,隻是相對沒那麽忙,事情還是有的。


    拋開修行、簽到、練武這些基礎的日常活動,他還得過問封地事務,關注一下金沙樓的情況,以籌集糧種的名義跑迴靖縣陪陪清寧長公主,和任如意寫信互動……


    零零總總加起來,事情也不少。


    不過,與最開始相比,卻是多了不少放鬆的時間。


    而談到放鬆,孟不知最喜歡的方式就是和迦陵她們切磋技藝。


    這一天,技藝切磋完畢,迦陵和珠璣聯手落敗,在他懷裏沉沉睡去。


    孟不知見時至次日,便索性把簽到的事順手做了,沒想到收獲了意外之“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念:胎穿李同光,改名又改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柯一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柯一孟並收藏一念:胎穿李同光,改名又改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