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他和她都是例外
一念:胎穿李同光,改名又改命 作者:南柯一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夫嚐嚐。”
說話的是戶部尚書關良。
糧食這塊他是最高負責人,此刻其以身作則倒也正常。
話說完,關良掰下一小塊玉米,掐了幾粒放進嘴裏細細咀嚼。細嚐之後,他對安帝拱了拱手,給出評價:“頗有嚼勁,細細咀嚼以後有些甘甜。”
“若是真吃這玉米,倒可省去配菜。”
語畢,他把手裏剩下的玉米遞給旁邊的戶部左右侍郎。
兩位侍郎連忙伸手接過,然後也嚐了一下,一邊咀嚼一邊點頭。
這時孟不知又從食盒拿出一個洗好的生紅薯:“這是紅薯,可生吃,味道清甜,有些硬。”
說著,他掰下一小塊放進嘴裏咀嚼。
緊接著,孟不知又取出尚有餘溫的烤紅薯,將表皮撕開。
瞬間,一股透著甜味的焦香之氣散開,分外誘人。周圍幾個早上沒吃飽的官員下意識咽了一下口水,這都不用解說了。
不過,孟不知還是開口道:“這是烤的,紅薯還可以水煮。”
“熟了以後,口感鬆軟,老少皆宜。”
說罷,他把烤紅薯遞給關良。
關良接過,掰了一點放進嘴裏,隨後眼睛一亮:“味道甚好。”
隨即,他下意識要把紅薯遞給兩個下屬。
安帝見狀,幹咳了兩聲。
關良瞬間會意,轉而將紅薯雙手奉給安帝:“還請陛下品鑒。”
安帝伸手捏下一點,放進嘴裏嚐了嚐,而後頷首道:“味道不錯,你們也都嚐嚐吧。”
其他大臣連忙拱手答應,然後一人嚐了一點。
待紅薯嚐完,孟不知又從最底下的食盒拿出土豆:“這是土豆,可作菜肴,也可當主食。烤煎炸煮都行,熟透以後,口感和紅薯一般鬆軟,但其本身卻不具有什麽味道。”
“所以,要吃的話最好配上佐料調味。”
說罷,他開始做示範,拿起一根炸好的土豆條,蘸了點鹽食用。
安帝和大臣們也依樣畫葫蘆,嚐了一下。
一番嚐試下來,玉米、紅薯、土豆可食用已經得到了證實。
剩下要考慮的就是……
“不知,這三種糧食產量當真有你說的那麽高?”安帝再次發問。
孟不知拱手道:“當真,臣在靖縣已經讓百姓種植過一次。得出的結果算是保守估計,隻要按方法種植,不遭遇天災人禍,順利收獲,基本都能達到這個量。”
“倘若土地肥沃,產量會更高。”
“在保守的基礎上翻一番,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為穩妥起見,臣建議以金城為中心展開嚐試,陛下可派遣特使督察。”
“好。”見他這麽有信心,安帝欣然答應,隨後道:“若這糧食真有那麽高的產量,你便於國有大功。朕定給你加官進爵!”
這話一出,現場許多大臣微微頷首。
不管彼此政見如何,關於有功必賞這一點,他們是統一讚成的。
因為他們也得靠這點來晉升。
但轉瞬一細想,這些人又暗自為之一驚。
如果糧食這事真成了,孟不知的功勞可不是一般的大。爵位往上升一級,哪怕是實封加食邑也不夠,至少得兩級跳。
可他當下已經是二等伯爵了,往上兩級便是封侯!
這般年輕的侯爵,安國建立以來就沒有過。
即便是在前朝,也堪稱鳳毛麟角。
而安帝好武是眾所周知的,倘若孟不知因此再有幾場軍功,怕是沒多久就得位極人臣。
如此一來,他再有功勞,就難辦了。
安帝也明白這點,所以不等孟不知感謝,他便調轉話鋒:“不過,若這糧食的產量沒有你說的那麽高,你便是欺君,這可是大罪。”
“縱使你是朕的外甥,朕也絕不輕饒!”
孟不知拱手道:“臣明白,但臣所言句句屬實。”
安帝點點頭:“那這事就這麽定了。”
孟不知垂首領命:“遵旨。”
……
散朝後,禦書房。
安帝迴想起高產糧食的事,心中有些糾結。
按照最初的真實想法,他其實很希望這高產糧食的事是真的。此事為真的話,隻要高產糧食推廣開來,安國的國力將會飆升一大截,把梧國和褚國遠遠甩開。
屆時,他不管是想開疆拓土,還是做其他事,都會容易很多。
與此同時,安帝對這事的真實性是有幾分相信的。
因為孟不知在他印象中不是那種信口開河的人。
尤其是見證過三日破鹽城的事,安帝直接把孟不知劃分到“沒有把握不開口,開口就十有八九能成”的行列。
所以,他一開始除了驚,心中更多的是喜。
但轉過頭來,安帝又感到頭疼。
原因一如之前所述,這事要是落實了,孟不知的功勞太大!
就如之前的任辛一般,壓都壓不住。
不過,朱衣衛屬於天子私兵,他真想壓,還是有辦法的。
比如把功勞簿封存起來,不公之於眾。
為了節省表彰和獎勵的錢,他對許多朱衣衛這麽做過。
至於任辛……
她屬於例外!
現在又多了孟不知這個例外。
而且孟不知比任辛更難辦,因為他是朝臣,不是天子私兵。一旦立功,會被很多人知道,安帝很難藏匿起來。
例如這次,事情滿朝文武都知道,他即便是皇帝,也難以堵住悠悠眾口。
若是有功不賞或故意打壓,安帝就算能封大臣的口,也沒法兒保證他們不心生他想。
如此,便是君臣離心,後果很嚴重。
更不用說,他已經有言在先。
是以,高產糧食的事一旦落實,安帝不想造成不良後果,就必須對孟不知重賞。
然後,加官進爵……
若是選擇加官,按孟不知的情況,必然是武官。因為他是靠軍功起來的,已然屬於武勳行列,有功的前提下給轉成文官,不像話,會惹來非議。
此外,品級還得是中層往上,不然配不上他二等伯的身份。
可中層往上的行列,無論文官還是武官,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基本騰不出位置。
並且武官到這個層次,都或多或少有兵權。
孟不知本身就有八百私兵,再給他一部分兵權……
安帝一想就掐滅了念頭。
加官不行,那剩下的隻有進爵,也就是提升其爵位。
至於賞賜金銀珠寶乃至美女什麽的,隻能算附帶。
單純賞這些的話,份量不夠!
若是想以此進行平衡,需要一筆巨款。
他有些舍不得,拿出來也不容易。
這麽一來,隻能讓孟不知進爵,步入公侯之列。
至於以後……
安帝目光一陣閃爍,有了主意。
……
說話的是戶部尚書關良。
糧食這塊他是最高負責人,此刻其以身作則倒也正常。
話說完,關良掰下一小塊玉米,掐了幾粒放進嘴裏細細咀嚼。細嚐之後,他對安帝拱了拱手,給出評價:“頗有嚼勁,細細咀嚼以後有些甘甜。”
“若是真吃這玉米,倒可省去配菜。”
語畢,他把手裏剩下的玉米遞給旁邊的戶部左右侍郎。
兩位侍郎連忙伸手接過,然後也嚐了一下,一邊咀嚼一邊點頭。
這時孟不知又從食盒拿出一個洗好的生紅薯:“這是紅薯,可生吃,味道清甜,有些硬。”
說著,他掰下一小塊放進嘴裏咀嚼。
緊接著,孟不知又取出尚有餘溫的烤紅薯,將表皮撕開。
瞬間,一股透著甜味的焦香之氣散開,分外誘人。周圍幾個早上沒吃飽的官員下意識咽了一下口水,這都不用解說了。
不過,孟不知還是開口道:“這是烤的,紅薯還可以水煮。”
“熟了以後,口感鬆軟,老少皆宜。”
說罷,他把烤紅薯遞給關良。
關良接過,掰了一點放進嘴裏,隨後眼睛一亮:“味道甚好。”
隨即,他下意識要把紅薯遞給兩個下屬。
安帝見狀,幹咳了兩聲。
關良瞬間會意,轉而將紅薯雙手奉給安帝:“還請陛下品鑒。”
安帝伸手捏下一點,放進嘴裏嚐了嚐,而後頷首道:“味道不錯,你們也都嚐嚐吧。”
其他大臣連忙拱手答應,然後一人嚐了一點。
待紅薯嚐完,孟不知又從最底下的食盒拿出土豆:“這是土豆,可作菜肴,也可當主食。烤煎炸煮都行,熟透以後,口感和紅薯一般鬆軟,但其本身卻不具有什麽味道。”
“所以,要吃的話最好配上佐料調味。”
說罷,他開始做示範,拿起一根炸好的土豆條,蘸了點鹽食用。
安帝和大臣們也依樣畫葫蘆,嚐了一下。
一番嚐試下來,玉米、紅薯、土豆可食用已經得到了證實。
剩下要考慮的就是……
“不知,這三種糧食產量當真有你說的那麽高?”安帝再次發問。
孟不知拱手道:“當真,臣在靖縣已經讓百姓種植過一次。得出的結果算是保守估計,隻要按方法種植,不遭遇天災人禍,順利收獲,基本都能達到這個量。”
“倘若土地肥沃,產量會更高。”
“在保守的基礎上翻一番,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為穩妥起見,臣建議以金城為中心展開嚐試,陛下可派遣特使督察。”
“好。”見他這麽有信心,安帝欣然答應,隨後道:“若這糧食真有那麽高的產量,你便於國有大功。朕定給你加官進爵!”
這話一出,現場許多大臣微微頷首。
不管彼此政見如何,關於有功必賞這一點,他們是統一讚成的。
因為他們也得靠這點來晉升。
但轉瞬一細想,這些人又暗自為之一驚。
如果糧食這事真成了,孟不知的功勞可不是一般的大。爵位往上升一級,哪怕是實封加食邑也不夠,至少得兩級跳。
可他當下已經是二等伯爵了,往上兩級便是封侯!
這般年輕的侯爵,安國建立以來就沒有過。
即便是在前朝,也堪稱鳳毛麟角。
而安帝好武是眾所周知的,倘若孟不知因此再有幾場軍功,怕是沒多久就得位極人臣。
如此一來,他再有功勞,就難辦了。
安帝也明白這點,所以不等孟不知感謝,他便調轉話鋒:“不過,若這糧食的產量沒有你說的那麽高,你便是欺君,這可是大罪。”
“縱使你是朕的外甥,朕也絕不輕饒!”
孟不知拱手道:“臣明白,但臣所言句句屬實。”
安帝點點頭:“那這事就這麽定了。”
孟不知垂首領命:“遵旨。”
……
散朝後,禦書房。
安帝迴想起高產糧食的事,心中有些糾結。
按照最初的真實想法,他其實很希望這高產糧食的事是真的。此事為真的話,隻要高產糧食推廣開來,安國的國力將會飆升一大截,把梧國和褚國遠遠甩開。
屆時,他不管是想開疆拓土,還是做其他事,都會容易很多。
與此同時,安帝對這事的真實性是有幾分相信的。
因為孟不知在他印象中不是那種信口開河的人。
尤其是見證過三日破鹽城的事,安帝直接把孟不知劃分到“沒有把握不開口,開口就十有八九能成”的行列。
所以,他一開始除了驚,心中更多的是喜。
但轉過頭來,安帝又感到頭疼。
原因一如之前所述,這事要是落實了,孟不知的功勞太大!
就如之前的任辛一般,壓都壓不住。
不過,朱衣衛屬於天子私兵,他真想壓,還是有辦法的。
比如把功勞簿封存起來,不公之於眾。
為了節省表彰和獎勵的錢,他對許多朱衣衛這麽做過。
至於任辛……
她屬於例外!
現在又多了孟不知這個例外。
而且孟不知比任辛更難辦,因為他是朝臣,不是天子私兵。一旦立功,會被很多人知道,安帝很難藏匿起來。
例如這次,事情滿朝文武都知道,他即便是皇帝,也難以堵住悠悠眾口。
若是有功不賞或故意打壓,安帝就算能封大臣的口,也沒法兒保證他們不心生他想。
如此,便是君臣離心,後果很嚴重。
更不用說,他已經有言在先。
是以,高產糧食的事一旦落實,安帝不想造成不良後果,就必須對孟不知重賞。
然後,加官進爵……
若是選擇加官,按孟不知的情況,必然是武官。因為他是靠軍功起來的,已然屬於武勳行列,有功的前提下給轉成文官,不像話,會惹來非議。
此外,品級還得是中層往上,不然配不上他二等伯的身份。
可中層往上的行列,無論文官還是武官,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基本騰不出位置。
並且武官到這個層次,都或多或少有兵權。
孟不知本身就有八百私兵,再給他一部分兵權……
安帝一想就掐滅了念頭。
加官不行,那剩下的隻有進爵,也就是提升其爵位。
至於賞賜金銀珠寶乃至美女什麽的,隻能算附帶。
單純賞這些的話,份量不夠!
若是想以此進行平衡,需要一筆巨款。
他有些舍不得,拿出來也不容易。
這麽一來,隻能讓孟不知進爵,步入公侯之列。
至於以後……
安帝目光一陣閃爍,有了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