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爵爺此舉大善!
一念:胎穿李同光,改名又改命 作者:南柯一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通過二人計長的商討,孟不知把計劃進一步完善了一下。
第二天,他開始按照計劃行動,去了縣衙。先和敬先林簡單提了下昨天沒有赴宴的原因,而後找到靖縣的兩名巡檢,跟著去駐軍營地查看情況。
情況一如他了解的,縣城目前有駐軍兩百人,分別由這兩名巡檢統率。
這是當今時代大多縣城的常規配置。
現在靖縣成為他的封地,這兩百駐軍自動歸為他的私兵。
若想滿配,孟不知隻需再招六百人即可。
他考校了一下,發現這兩百人算不上精銳,但整體水準在及格線以上。現有的營地也合常規,沒有什麽亂七八糟之處。
是以,這趟考察,孟不知是滿意的。
等返迴縣衙,他讓敬先林派人去召集工匠,準備擴張改建兵營!
聽到這事,敬先林並不意外。
在得知靖縣被劃分給孟不知當封地以後,他特意了解過相關情況,知道封地駐軍是封地主人的私兵,人數一般都會按照其擁有的額度配置。
孟不知目前滿額可擁有私兵八百,與之相比,這兩百駐軍有點少了。
對其進行擴充,是必然的基本操作。
不說一次性把人招滿,怎麽也得人數過半才像樣子。而在招兵之前,對兵營進行擴建是必須的,否則人招來了,沒地方安置。
所以,敬先林一接到命令,二話不說,直接讓手下的差役去召集工匠。
趁著這空檔,孟不知又提出了自己另一項舉措。
“減免賦稅?”
待孟不知說完,敬先林麵露驚訝。
孟不知點頭:“不錯。本爵此次獲封乃是喜事,這八百戶百姓既成了本爵的食邑,便與本爵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此番有喜事,自當與之同慶。”
“為表慶賀,本爵決定對封地的賦稅進行了減免,這是具體章程,你且看看。”
說罷,他拿出事先擬好的具體減免方案。
敬先林雙手接過,當場仔細翻看起來。待把所有內容看完,他心下悄悄鬆了一口氣。
因為孟不知這份減免方案步子跨得不算大。
以田賦為例,尋常時候是十五稅一。這比例不是亂定的,而是經過多方考量的結果,具有普適性。
簡單來說,就是田賦按這個比例去收稅,上可保證國家運行,下能讓百姓安穩。
安帝占領金城後改為十稅一,這屬於個人行為,進一步給百姓加壓。
而孟不知在方案裏提出改為二十稅一。相對安帝的十稅一,縮減了一半,這大大減輕了百姓的壓力,他們必然會高興。
然後相較於正常情況下的十五稅一,這縮減的幅度不算太大。
不至於對上層運行造成嚴重影響。
因為稅收不止田賦一種,還有就是靖縣體量有限,開支的地方沒那麽多。此外,這減免是有期限的,孟不知給定了兩年。
兩年之後,一切恢複正常,田賦變為十五稅一。
敬先林稍一細思,就知道這方案不是頭腦一熱想的,而是經過一番考量的。
隨後,他放心之餘,也有些欣喜。
蓋因減免賦稅在一定程度上於他而言是一件好事,首先能減輕百姓的生存壓力,利於穩定民心。這樣一來,他的治理會變得容易。
別的不說,光收稅這事就能減少一些麻煩。
收的少,百姓繳納起來沒壓力,自然不會推三阻四。
是以,敬先林對孟不知讚道:“爵爺此舉大善!”
孟不知笑而不語。
這時,召集工匠的差役迴來了,迴報說城內的工匠已經召集齊全,正在縣衙前院等候。
孟不知和敬先林連忙出去。
其實有縣衙這套班底在,擴建兵營的事,孟不知大可交給敬先林去負責。
他之所以親自參與,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
首先,他剛到靖縣不久,有必要熟悉一下相關的事務和人。其次,這八百私兵是屬於他的力量,他對其另有安排。其中就包括兵營,不僅要擴,還要改。
最後一點,他不僅要建伯爵府,之後製造玻璃和香水也得建工坊。
這些都要用到工匠,所以,這些人他得熟悉一下。
等走到前院,孟不知粗略一看,有二三十個人。
一進場,敬先林便當眾介紹了一下孟不知。
那些工匠先是一驚,隨即趕忙見禮。
待禮畢,孟不知隨便講了兩句,便領著幾個領頭的工匠去看情況。
路上,他特意做了一些了解,得知這幾個領頭工匠水平相當高。以其前世的職業劃分應當屬於建築師加建造師,而非工匠。
縣城有不少住宅都是他們的手筆。
到了地方,一行人先在四周勘察了一圈。
而後,孟不知說出自己的要求。
首先是營地規模得擴展到容納八百人的程度,其次,要對區域進行劃分。
後麵這點牽扯到了當下的軍隊編製。
安國軍隊的正規編製單位從小到大是人、伍、什、隊、營、團……
五人為一伍,具體劃分是一名伍長加四名小兵。
三伍為一什,加一個什長,一共十六人。
三什成一隊,外加一名隊長跟副隊長,共計五十人。
三隊為一營,加上營長、副營長各一名,一共一百五十二人。
三營成一團,加團長、副團長,共四百五十八人。
這是最標準的配置,實際情況會存在一些出入,比如一些副職不止一個,軍隊還得配置火頭軍之類的。
但以八百人算,不管怎麽細調,最多能組一個團加兩個營,或者五個營。
孟不知思來想去,覺得一團加兩營怪怪的,也不方便管理,於是打算搞一個五個營的加強團,然後把五個營區分開。
此外,他們練功的區域也得規劃一下。
由於規模擴大,夥房、住宿之類的地方也得進行調整……
雜七雜八的要求,孟不知自己用小本本寫了幾頁。
幾個領頭工匠聽完並核對無誤後,說要迴去商議一下,明天才能出方案。
孟不知覺得這效率還行,欣然答應,而後提了一嘴自己依製建府的事,稱如果改建兵營的事他們能讓自己滿意,可以把建府工程交給他們負責,價錢按市價走。
幾個領頭工匠頓時驚喜不已。
他們是建過府邸的,對相關規製自然有了解。
建造伯爵府可是大工程,若能接到這差事,他們接下來一年甚至兩年都不用愁活計了,同時按市價走,能掙到的錢相當可觀。
於是,幾人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會盡全力做好兵營的改建工作。
……
第二天,他開始按照計劃行動,去了縣衙。先和敬先林簡單提了下昨天沒有赴宴的原因,而後找到靖縣的兩名巡檢,跟著去駐軍營地查看情況。
情況一如他了解的,縣城目前有駐軍兩百人,分別由這兩名巡檢統率。
這是當今時代大多縣城的常規配置。
現在靖縣成為他的封地,這兩百駐軍自動歸為他的私兵。
若想滿配,孟不知隻需再招六百人即可。
他考校了一下,發現這兩百人算不上精銳,但整體水準在及格線以上。現有的營地也合常規,沒有什麽亂七八糟之處。
是以,這趟考察,孟不知是滿意的。
等返迴縣衙,他讓敬先林派人去召集工匠,準備擴張改建兵營!
聽到這事,敬先林並不意外。
在得知靖縣被劃分給孟不知當封地以後,他特意了解過相關情況,知道封地駐軍是封地主人的私兵,人數一般都會按照其擁有的額度配置。
孟不知目前滿額可擁有私兵八百,與之相比,這兩百駐軍有點少了。
對其進行擴充,是必然的基本操作。
不說一次性把人招滿,怎麽也得人數過半才像樣子。而在招兵之前,對兵營進行擴建是必須的,否則人招來了,沒地方安置。
所以,敬先林一接到命令,二話不說,直接讓手下的差役去召集工匠。
趁著這空檔,孟不知又提出了自己另一項舉措。
“減免賦稅?”
待孟不知說完,敬先林麵露驚訝。
孟不知點頭:“不錯。本爵此次獲封乃是喜事,這八百戶百姓既成了本爵的食邑,便與本爵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此番有喜事,自當與之同慶。”
“為表慶賀,本爵決定對封地的賦稅進行了減免,這是具體章程,你且看看。”
說罷,他拿出事先擬好的具體減免方案。
敬先林雙手接過,當場仔細翻看起來。待把所有內容看完,他心下悄悄鬆了一口氣。
因為孟不知這份減免方案步子跨得不算大。
以田賦為例,尋常時候是十五稅一。這比例不是亂定的,而是經過多方考量的結果,具有普適性。
簡單來說,就是田賦按這個比例去收稅,上可保證國家運行,下能讓百姓安穩。
安帝占領金城後改為十稅一,這屬於個人行為,進一步給百姓加壓。
而孟不知在方案裏提出改為二十稅一。相對安帝的十稅一,縮減了一半,這大大減輕了百姓的壓力,他們必然會高興。
然後相較於正常情況下的十五稅一,這縮減的幅度不算太大。
不至於對上層運行造成嚴重影響。
因為稅收不止田賦一種,還有就是靖縣體量有限,開支的地方沒那麽多。此外,這減免是有期限的,孟不知給定了兩年。
兩年之後,一切恢複正常,田賦變為十五稅一。
敬先林稍一細思,就知道這方案不是頭腦一熱想的,而是經過一番考量的。
隨後,他放心之餘,也有些欣喜。
蓋因減免賦稅在一定程度上於他而言是一件好事,首先能減輕百姓的生存壓力,利於穩定民心。這樣一來,他的治理會變得容易。
別的不說,光收稅這事就能減少一些麻煩。
收的少,百姓繳納起來沒壓力,自然不會推三阻四。
是以,敬先林對孟不知讚道:“爵爺此舉大善!”
孟不知笑而不語。
這時,召集工匠的差役迴來了,迴報說城內的工匠已經召集齊全,正在縣衙前院等候。
孟不知和敬先林連忙出去。
其實有縣衙這套班底在,擴建兵營的事,孟不知大可交給敬先林去負責。
他之所以親自參與,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
首先,他剛到靖縣不久,有必要熟悉一下相關的事務和人。其次,這八百私兵是屬於他的力量,他對其另有安排。其中就包括兵營,不僅要擴,還要改。
最後一點,他不僅要建伯爵府,之後製造玻璃和香水也得建工坊。
這些都要用到工匠,所以,這些人他得熟悉一下。
等走到前院,孟不知粗略一看,有二三十個人。
一進場,敬先林便當眾介紹了一下孟不知。
那些工匠先是一驚,隨即趕忙見禮。
待禮畢,孟不知隨便講了兩句,便領著幾個領頭的工匠去看情況。
路上,他特意做了一些了解,得知這幾個領頭工匠水平相當高。以其前世的職業劃分應當屬於建築師加建造師,而非工匠。
縣城有不少住宅都是他們的手筆。
到了地方,一行人先在四周勘察了一圈。
而後,孟不知說出自己的要求。
首先是營地規模得擴展到容納八百人的程度,其次,要對區域進行劃分。
後麵這點牽扯到了當下的軍隊編製。
安國軍隊的正規編製單位從小到大是人、伍、什、隊、營、團……
五人為一伍,具體劃分是一名伍長加四名小兵。
三伍為一什,加一個什長,一共十六人。
三什成一隊,外加一名隊長跟副隊長,共計五十人。
三隊為一營,加上營長、副營長各一名,一共一百五十二人。
三營成一團,加團長、副團長,共四百五十八人。
這是最標準的配置,實際情況會存在一些出入,比如一些副職不止一個,軍隊還得配置火頭軍之類的。
但以八百人算,不管怎麽細調,最多能組一個團加兩個營,或者五個營。
孟不知思來想去,覺得一團加兩營怪怪的,也不方便管理,於是打算搞一個五個營的加強團,然後把五個營區分開。
此外,他們練功的區域也得規劃一下。
由於規模擴大,夥房、住宿之類的地方也得進行調整……
雜七雜八的要求,孟不知自己用小本本寫了幾頁。
幾個領頭工匠聽完並核對無誤後,說要迴去商議一下,明天才能出方案。
孟不知覺得這效率還行,欣然答應,而後提了一嘴自己依製建府的事,稱如果改建兵營的事他們能讓自己滿意,可以把建府工程交給他們負責,價錢按市價走。
幾個領頭工匠頓時驚喜不已。
他們是建過府邸的,對相關規製自然有了解。
建造伯爵府可是大工程,若能接到這差事,他們接下來一年甚至兩年都不用愁活計了,同時按市價走,能掙到的錢相當可觀。
於是,幾人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會盡全力做好兵營的改建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