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孟不知帶著朱殷等幾個男親隨前往封地靖縣。


    這兩天他都在等任辛。


    朱衣衛有暗查之責,為了更好地履行這一職責,各地分部都需要隱蔽。


    這種情況下,孟不知不好去找她,想見麵,隻能等她來找自己。


    而他到金城的那天,金城城主一幹人鬧出的動靜不小。如果任辛在金城,必然會知道,從而來找他。結果等了兩天,她都沒來,說明其近期不在金城。


    這樣的話,孟不知再等下去也不是個事兒。


    所以,他幹脆先去靖縣接手封地事宜。


    為防萬一,孟不知特意安排了迦陵和珠璣在監察使府邸留守。這樣任辛事後找上門,就能知道他的下落,說不定會來靖縣。


    靖縣距離金城主城不算遠。


    據金城城主派來帶路的差役說,坐馬車一個時辰就能到。


    路上孟不知也沒閑著,一邊翻看從金城城主那兒要來的靖縣資料,一邊和那差役閑聊,以便了解情況。


    當今九國縣級以下的行政單位有兩級,分別是鄉級和村級。


    按戶口算,一百戶人家為一村,管理者為村正,又叫村長,大多由村裏德高望重的人擔任。然後五村為一鄉,管理者為鄉正,又名鄉長,由鄉裏人舉薦,知縣任命。


    這隻是大致的情況,具體情況因為地區不同會有所出入。


    比如有的地方隻有七八十戶人家,也算一村。


    又例如有的鄉隻有四個村。


    靖縣便屬於後者,隻有八百戶人家,分為兩個鄉,每個鄉四個村。


    不過,這八百戶人家加起來有六千餘人!粗略算個平均數,一戶人家有八個人。按一般家庭算,除開兩個老人,一對夫妻,還得有四個孩子。


    這讓孟不知暗自咂舌。


    蓋因在他前世,許多年輕人婚都不願意結,更別提生娃了。


    但在此方世界這情況倒正常,尋常百姓晚上娛樂活動少,不想早睡,就隻能造人了。


    另外,這也是設想的標準情況,真實情況會有差別。


    比如有的人家人丁單薄,就三四口人。有的人家枝葉旺盛,有十餘口人,因為青壯一代兄弟幾個沒分家的話,就算一戶人。


    這些隻是孟不知了解情況以後得到的大致結論。


    實際如何,需到靖縣的縣衙,找主簿拿了戶籍查看才能知道。


    接著,孟不知又打聽了一下靖縣縣城的情況,得知該縣城總占地麵積為三千餘畝,常規的配置都有。一應官員設置經過對比,他發現跟前世的古代差不多。


    最高長官為知縣,總管全縣的政令,所以又叫縣令。


    往下是一些地位差不多但職能不同的官員。


    縣丞,掌管糧司、征稅;主簿,掌管戶籍、巡捕;巡檢,掌管駐軍,負責治安、緝盜等事務;典史,掌管盤詰、監察、獄囚;驛丞,掌管郵遞。


    這麽一細數,孟不知發現少了教育、醫療、農事方麵的官職。


    之後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加上。


    反正接手封地以後,靖縣都歸他管,這些官員會自動變成他的屬官。無論是任免官員,還是增減官職,他一言可決。


    仔細一算,他發現靖縣的稅收、征兵、任免等權力皆在自己的掌握。


    這感覺……不是一般的爽!


    這一刻,孟不知忽然明白為什麽會有那麽多人喜歡爭奪權力了。


    自己會因此對權力產生迷戀嗎?


    孟不知捫心自問,卻沒有得到一個答案。


    因為他不知道,也因為靖縣到了。


    馬車沒有直入縣城,而是在城門口緩緩停下。


    孟不知凝目一看,發現不遠處站著一群穿官服的人。


    帶路的差役適時地小聲介紹:“爵爺,最前麵的那位便是這靖縣的知縣敬先林。他原是咱們大安曉城離縣的縣丞,因頗具才幹被調到這靖縣當知縣。”


    其他人差役沒有說,因為靖縣知縣敬先林帶人過來了。


    “本官靖縣知縣敬先林,敢問足下可是靖遠伯孟不知?”幾人在馬車前停下腳步,那敬先林上前幾步,拱手問了句。


    “正是。”孟不知撩開車簾,淡然迴答。


    說罷,他將提前準備好的一應證明遞了過去。


    敬先林查驗過後,連忙躬身行禮:“下官敬先林,攜靖縣縣衙一幹官員恭迎爵爺大駕!”


    其身後的那些官員見狀,紛紛跟著見禮。


    孟不知抬手道:“免禮,有勞各位特意迎接。咱們先進城,有什麽事,到了縣衙再說。”


    “喏。”


    敬先林恭聲答應,隨後帶人走到拴馬處翻身上馬,為朱殷引路。


    孟不知透過車窗往外瞧,看見城道兩旁有士兵排列,應當是這縣城的駐軍。後麵有許多百姓圍觀,兩邊的閣樓上也有不少人。


    當他準備關上窗戶時,忽然瞥見了一道熟悉的火紅身影——任辛!


    孟不知先是一愣,旋即哭笑不得。


    他在金城等了她兩天,不見人,沒想到她跑這靖縣來了。


    難不成她在這兒等他?


    想到這種可能,孟不知一時不知該說什麽好。


    這時,任辛對他打了個手勢,讓他之後來她所在的這家客棧找她。


    孟不知微微點頭,表示收到。


    接著,馬車一路到縣衙。


    進到縣衙,孟不知走下馬車,跟著敬先林等一眾官員在後堂落座,先客套了幾句,又認了一波人,然後開始進入正題,了解靖縣的具體情況。


    敬先林這些人對此顯然早有準備,不僅對答如流,還整理出了相應記錄。


    孟不知通過交談,發現情況和自己預想的有些出入。


    其中出入比較大的一個關鍵點是稅收。


    當下九國官府對百姓征收的稅種因國情不同存在差異,但一些基礎稅種是一樣的,比如田賦、糧稅、丁稅、工役。


    這些沒什麽問題,出入之處在於稅收比例。


    在孟不知的預想中,金城剛打下來,為了收攏民心,應該適當地減免一點稅。


    然而,事實恰好相反,靖縣百姓的稅收不減反增。


    以田賦之稅為例,正常情況下是十五稅一,如今卻是十稅一。


    就這,好像還是輕的。


    因為孟不知想到了原劇中的一個片段:楊盈在許城遭申屠赤刁難,為了反擊,她曾當眾說過,許城被安國攻克後,安帝將當地的稅收改為四稅一。


    盡管沒說具體稅種,但這比例很嚇人,妥妥的重稅!


    這操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念:胎穿李同光,改名又改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柯一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柯一孟並收藏一念:胎穿李同光,改名又改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