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坐在馬車裏,和李義深入探討了一係列改革措施。他詳細闡述了如何削弱地方勢力,瓦解地方豪強的聯盟,以防止他們聯合起來對抗朝廷。


    首先,李義提出將南直隸劃分為兩個省份,並分別取安慶府和徽州府的首字命名為安徽布政司;同時,取應天府的舊稱江寧府以及蘇州府的首字命名為江蘇布政司。此外,還將鬆江府、廬州府、揚州府直接納入朝廷管轄範圍,稱為\"直轄府\"。這些直轄府的知府品級與巡撫相當,擁有更高的權力和地位。


    接著,李義計劃在襄陽府、重慶府、開封府、嶽州府和贛州府設立直轄府,並在每個府駐紮兩萬名士兵。另外,再配備一萬名衛所兵負責監督地方官紳。這些士兵隻能由駐防地的知府調動,而直轄府的官員則全部由朝廷直接任命和罷免,地方政府無權幹涉。這樣一來,就像是在這些地方釘下了一顆顆釘子,為將來按照錦衣衛提供的名單逐個清查提供了有力保障。如此操作,即使那些文人士紳想要挑剔毛病來攻擊朝廷,也無從下手。


    李義還提出了改革官製,他認為大明的六部實在過於紊亂,應該將其中一些機構和衙門獨立出來組成新的衙署才好。就拿戶部來說吧,它既要管理戶籍又得管理賦稅、農業生產以及鑄幣等事務,這樣一來戶部的職權範圍未免太過寬泛,不如將戶部拆分開來,成立一個專門的財政部來主管賦稅;同時設立一個農業部,讓其主管糧食和畜牧產業;另外再設一個民政部,讓他們去主管戶籍人口的統計工作,並負責行政區域的劃分命名,當然也要肩負起救助貧困百姓等與百姓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事宜。


    再說說工部吧,它所負責的事項更多地偏向於營造工程、管理工匠、屯田、興修水利以及修橋鋪路等方麵,同時還兼具鑄造武器和各種生活用品的職能。李義覺得這一部分同樣也可以進行拆分,比如將修橋鋪路等業務從工部中剝離出來,成立由朝廷持股的國營工程公司,如此一來便能更好地開展相關工作。不僅能接朝廷的活民間的活也能接,必須要發揮更大的價不能一味地讓朝廷砸錢進去,屯田之事完全可以交由農業部負責處理,鑄造武器的事宜也能夠通過設立大明皇家兵器公司來解決。如此一來,不僅能夠承接來自朝廷的武器訂單,同時也能夠接受民間的武器訂單。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隻允許鑄造輕型武器即可,諸如鳥銃、神臂弓之類的物品,至於火炮這類重型武器,則是絕對不允許在民間私自持有的。即便是想要鑄造火炮,也必須是藩屬國的使臣與朝廷經過商議之後才能夠接單。而對於水利方麵的事務,可以直接成立一個專門的水利部門進行管理。


    此外,關於管理工匠的問題,李義認為這簡直就是愚蠢至極。一方麵壓製著工匠的地位,另一方麵卻又要求他們到工部輪流值班。不僅無法賺取錢財,甚至還需要自掏腰包,而且平時還不允許他們接手私人業務。李義覺得這樣的製度應該被徹底廢除,並且給予工匠們一定的好處,以激發他們發明創造的積極性。唯有如此,將來才不會被西方國家全麵超越。


    李義滔滔不絕地講述了許多觀點和建議,而朱由檢則專注地聆聽著,並挑選其中的重點內容記錄下來,以便日後向皇兄進諫。就這樣馬車走了一路李義與朱由檢說了一路,二人就改革官製提出不少想法,但大多時候都是李義在說,憑借著自己現代人的記憶將現代政府的架構詳細地描述給朱由檢聽,並用朱由檢能夠理解的方式進行解釋。李義還提出要把禮部拆分成多個部分,比如文化部、教育部、外交部,或者叫理藩院,也可以隻拆成教育部和外交部兩個部門。


    朱由檢聽到這裏,不禁皺起眉頭,問道:“這樣拆分不怕孔家聯合世家反對嗎?”


    李義毫不畏懼地迴答道:“隻要他們敢,我李義就敢將他衍聖公一脈殺個幹淨!說實話王爺,孔氏一族除了孔聖人之外,這些後人根本比不上孔聖人的十分之一。所謂君子六藝,估計他們一樣都不會。你信不信,當代衍聖公恐怕連《論語》都背不全呢!你信嗎?”


    朱由檢思考片刻後,點了點頭說道:“我覺得也是。先不說孔家,看看我大明的這些勳貴之後如今是什麽樣子就能知道了。大多數人的能力甚至不如他們的先祖的三成。這孔氏一族傳承了千年之久,恐怕也好不到哪裏去。”李義這時突然想到一個扳倒孔家的辦法了,朱由檢皺起眉頭,疑惑地問道:“什麽辦法?”李義深吸一口氣,壓低聲音說道:“不知殿下是否記得熊大人與我迴京路上遭遇水賊襲擊之事?”朱由檢微微頷首,表示略有耳聞。


    李義繼續說道:“那些水賊其實並非普通的盜賊,而是孔胤植派遣而來。因為熊大人手中握有一份對孔胤植不利的罪證,這份證據足以扳倒孔家,甚至能夠牽連江南一半的士紳大族和東林黨。然而,陛下遲遲沒有動手,隻是在默默積攢力量,等待最佳時機將他們一網打盡。如今,機會已經來臨。我們手中的書信裏,不正有晉商和徽商與建奴勾結的確鑿證據嗎?如果再加上幾封來自衍聖公府的信件,豈不是更合情合理?”


    朱由檢聽後,驚得張大嘴巴,難以置信地說道:“李將軍,你真的打算這樣做嗎?如此一來,恐怕天下的文人士子會陷入一片混亂啊!”他深知此事關係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軒然大波。李義言辭懇切地說道:“殿下啊!自董仲舒倡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已經掌控天下長達一千餘年。然而時至今日,單憑儒家之力已難以改變大明之現狀。唯有實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方能將大明推向曆史的嶄新高峰。儒家思想已然無法適應現今之局勢,殿下難道不認為陽明心學更為契合大明嗎?僅僅一句‘知行合一’,便勝過背誦整本《論語》。當今之大明,必須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開創全新的時代啊!”他目光堅定,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希望。朱由檢說道:“好,既然如此本王就與你一同為大明創造新的曆史。”朱由檢一臉憧憬的看著前方,這時馬車突然停下,一名親兵把總過來稟報道:“信王殿下,廣寧城到了,天色已晚還是明天再趕路吧。”朱由檢點點頭,說道:“也好,傳令下去,全軍紮營!”隨後朱由檢進了馬車準備進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老板是崇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忘川河中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忘川河中的魚並收藏我的老板是崇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