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眾人笑話熊文燦的時候去拿針線的人迴來了,李義仔細地看著手中的針線,針尖鋒利,針線整齊,他滿意的點點頭隨後他先將線放入酒精中浸泡消毒,足足泡了三刻鍾,才小心翼翼地取出來。


    張嫣和熊夫人站在一旁,看著李義笨手笨腳的樣子,不禁一陣搖頭。熊夫人擼起袖子,說道:“你個大老爺們兒,連縫針都不會,讓老娘來!說吧,怎麽縫?”李義隻好退到一邊,把縫傷口的針線走向講了一下。不一會兒,熊夫人就縫好了傷口,李義看了直說好。


    隨後,李義便把這些現代處理傷口感染的方法都告訴了軍中大夫,還特意把使用酒精的注意事項寫清楚。朱由檢也在一旁幫忙,累得滿頭大汗。朱由校心疼弟弟,就多找了幾個士兵去照料傷兵,讓他歇著。一旁的王承恩也是心疼主子,也主動照顧起了傷兵,李義看朱由校這麽寵朱由檢,心裏嘀咕著:你就寵他吧,我要是告訴你大明會亡在他手裏,不知道你會不會掐死他。朱由校巡視完了軍營,便帶人返迴了宮中。他的心情有些沉重,這次巡視讓他看到了軍隊的許多問題,需要盡快加以解決。剛進殿沒多時,有內侍進來稟報道:“陛下,剛剛錦衣衛來報,宋應星、陳振龍之子陳經綸已經到了宮門外,林懷蘭已經去世其子出海已經數年未歸還有貴州的何騰蛟也已經到了。”


    朱由校欣喜若狂,立即讓人傳他們幾人進來。一邊的李義暗暗的用右手揮了揮拳,臉上一臉激動的看著殿外。他知道,這幾個人都將是朱由校的得力助手,他們的到來,必將為大明帶來新的希望。


    宋應星、陳經綸、何騰蛟三人魚貫而入,他們向朱由校行禮,表達了對陛下的敬意。朱由校微笑著看著他們,眼中充滿了期待。朱由校看著宋應星一身青圓領袍戴著儒巾看著很像一位博學多識的長者,又看了一眼陳經綸他完全是一副商人的打扮,何騰蛟穿的是一身縣令的官服。


    朱由校先問了一下何騰蛟說道:“你是縣令?在何處任職?”何騰蛟拱手道:“迴陛下的話,微臣在汾陽任縣令。”朱由校瞪了李義一眼,仿佛在說:人家是縣令的事兒你咋不知道?錦衣衛怕是跑到貴州又跑到山西浪費多少時間。李義也仿佛是知道了朱由校眼神的意思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朱由校也懶得在這事上跟他糾結。便又問道:“何愛卿願意當文官還是武官?”何騰蛟一愣:這陛下是什麽意思?思考了半天說道:“迴陛下,臣皆可,雖是文官但也是略懂一些帶兵之道。”朱由校笑道:“李愛卿,你說何愛卿是文好還是武好,應該給個什麽官職合適?”李義懵了,這麽大的事直接問我怕是不太好吧。


    但皇帝又發話了那也得說兩句李義硬著頭皮想了想,說道:“陛下,臣覺得山西巡撫一職適合他。據臣所知,現在的山西巡撫與晉王府、代王府、沈王府還有各大商會甚至與關外的韃子關係都不清不楚,此人在臣心中已經是個死人了。”朱由校大驚,問道:“愛卿是如何知道的?”李義笑了笑,說道:“看來陛下的錦衣衛在山西要麽是兇多吉少要麽就已經與他們同流合汙了,陛下還是派人去親自查一查最好,光臣說很難讓人信服。”朱由校點點頭,立刻將李若漣叫來讓他準備一下過兩天走一趟山西查查山西巡撫。朱由校又說道:“何愛卿你就先留在朕身邊,如果此事是真的這個山西巡撫非你莫屬,這樣吧你先以兵部郎中之職留在兵部聽調,如何?”何騰蛟跪下謝恩道:“謝陛下隆恩!”朱由校讓他起來。


    又看向宋應星說道:“你就是宋應星?”宋應星答道:“迴陛下,學生正是宋應星。”宋應星自萬曆四十三年中舉後便屢試不中,舉人在皇帝麵前自稱學生倒是沒什麽問題。朱由校問道:“聽聞你自萬曆四十三年中舉後便屢試不中?隨後便有絕科舉之念?”宋應星一聽,有些慌了覺得皇帝這是問罪於他便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說道:“陛下恕罪,學生不是不想考隻是學生將到不惑之年實在沒有過多精力用在科舉上,學生想在其他地方為大明效力。”朱由校一聽,說道:“你起來吧,說說你想如何為大明效力?”宋應星說道:“學生與兄長宋應昇和河南兵備道塗紹煃是好友,學生準備著書,著一本可造福萬民之書一本包含大明所有手工業技術的書,從種糧養蠶到兵器製作全都歸於一書。”朱由校來興趣了,問道:“那你對農事方麵應該很精通吧?”宋應星謙虛道:“學生不才,年輕時常常下地種糧也就略懂一二。”李義在一旁開口道:“宋先生不知您的書已經寫到何處了?”宋應星頓了頓說道:“已經寫到中篇了的《殺青》篇了一共十三篇。正在籌劃寫下篇,這下篇剛開始就被皇上召見了。”袁可立在一旁說道:“不知閣下寫的那十二篇都是何種技藝?”宋應星說道:“迴大人的話,分別是乃粒、乃服、彰施、粹精、作鹹、甘嗜、陶埏、冶鑄、舟車、錘鍛、燔石、膏液等技藝。”信王一臉激動的說道:“老先生可有給書取名?”宋應星一臉驕傲的說道:“書名叫《天工開物》”袁可立捋了捋胡子說道:“這書名可是取自《尚書·皋陶謨》天工人其代之及《易·係辭》開物成務?”宋應星激動的說道:“正是,大人博學多識。”李義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表現的機會說道:“不知各位有沒有發現這十三篇的順序是從民生最基礎的糧食開始寫的,越往後的價值越高,這說明宋先生的主體思想是貴五穀而賤金玉啊,先生是把民以食為天放在了第一位。”眾人聽了,一思索果真如此。紛紛對宋應星讚不絕口,宋應星對李義深深一躬說道:“將軍當真是知音啊,如果我把今天的事寫信告知兄長和塗兄也一定會願意與將軍結為知己的。”這一下可把李義整不會了,畢竟這些是他在《典籍裏的中國》上看的,當時可把他感動哭了看到後麵給宋應星安了條辮子差點沒氣暈過去,為這事他不不止一次打電話寫郵件告知節目組這個錯誤,可惜一直沒迴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老板是崇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忘川河中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忘川河中的魚並收藏我的老板是崇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