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弄完了這些訓練設施後,又問眾位新兵道:“你們有誰能識文斷字或者說認識百字之上的?有認字的到值星官這裏做個登記,本參將要委以重任。”眾新兵聽完都在交頭接耳,想看看身邊有沒有認字的,就在他們在討論的時候有認字的人陸陸續續出列,到了值星官那裏登記,登記完了後一統記發現,登記的一千多人中讀過私塾的有六百人隻是認字的有五百多人,把名單交給李義後李義讓其他士兵迴自己的營房,明天開始訓練而這些認字的李義打算讓他們擔任小旗和總旗的職務,當然這些都是代理,再往上的則是讓京營中有能力的軍官來擔任,李義讓人在帥帳旁邊搭兩個大帳篷出來,作為給這些人當教室用,一個是給讀過書的人傳授兵法韜略和帶兵之道的另一個是給識字不多的人掃盲用的,為了這些人可是操碎了心。
李義還想給他們親自講兵法,又怕他們聽不懂,索性直接去找朱由校了,剛到午門外還沒進宮就被禁軍攔了下來,畢竟他也不是第一次來,這些人也都認識他。隻見那禁軍拱手一禮道:“李參將可是來找陛下的?如果是請去工部。”李義聽完趕緊掏了五兩銀子給他,抱拳一禮後就去了工部隻見朱由校在鋸著木頭。李義見狀吐槽道:好好的皇帝愣是被你幹成了副業,吐槽完走過去行禮道:“臣李義見過皇上。”朱由校也不抬頭,問道:“今天都不上朝,你來找朕有什麽事?”李義說道:“陛下京營新兵已經到了順義,臣已經安排得差不多了,臣挑出一千多能識文斷字的人充當總旗和小旗一職,但他們也沒有人會兵法,想請陛下給找兩個人來給他們講課。”朱由校一聽,停下手中的活擦了擦手說道:“李愛卿,你覺得誰比較適合去講課?朕覺得會講課的人都在邊關也抽不開身,朝中有合適的人嗎?”李義又說道:“陛下,臣的人選不在朝中,是歸隱的孫傳庭和孫承宗孫閣老。”朱由校一聽看了魏忠賢一眼。
魏忠賢有些緊張的看著朱由校,朱由校問道:“孫承宗和孫傳庭你派出去的人有沒有找到人?”魏忠賢答道:“迴皇爺,算算時日應該已經在迴來的路上上,再有兩日應該就迴來了。”朱由校點點頭又對李義說道:“愛卿再等一些時日,這兩天先教點別的,實在不行讓英國公和信王去應付一下。”李義聽到信王突然就想到應該讓朱由檢也掌握一支兵馬這樣到時候東林黨和魏忠賢會老實很多。於是李義說道:“陛下,這支新軍的統帥臣提議讓信王殿下來統領,臣等輔佐便是。”朱由校聽完,覺得很可以,京城的軍隊如果沒有一支在朕的手上還是很危險的,朱由校讓魏忠賢記得迴去擬旨讓信王擔任提督一職,魏忠賢應了一聲,朱由校點點頭而李義見沒自己什麽事兒就先把教書先生帶到營中教他們認字。
李義帶了二十名教書先生趕迴了軍營,每個人都帶了七八本書一下車這些人都不知道手往哪放,李義便先給他們安排了住的地方都在帥帳邊上,帳篷裏麵生活用的東西都給準備好了李義去帥帳裏把每天要做的事都寫了下來,讓人一個營帳一個營帳的去宣講,每天晚上都要集體朗誦軍規軍紀,要一開始就給他們注入信念和靈魂要讓他們知道自己是為什麽而戰,就在這時候丁寧帶著四百五十名糾察隊新兵到了軍營,他們的訓練和其他新兵基本上一樣,隻不過重點是要對軍規軍紀爛熟於心,丁寧帶著人到了李義指定的區域訓練並且還有準備好的甲胄,這些甲胄與京營的其他人沒什麽太大區別,為了和其他部隊區別開特意把頭盔弄成紅白相間的中間用黃字寫著“糾察”兩個字,甲胄背後也寫著糾察兩個字,肩上還有一塊袖標當然了寫的也是糾察,他們每個人的標配是一柄經過朱由校批準仿尚方寶劍打造的劍,劍柄上還刻著龍圖騰,有這把劍凡是違反軍規軍紀的不服從管理的都可以先斬後奏。
軍中設立了糾察隊的事情很快在新兵中傳開了,那些心思不純的人打起了退堂鼓畢竟他們想的是利用自己的身份給自己謀求好處,可這軍規上就寫著不準拿百姓一針一線,想幹壞事的現在就算想退出也不願就這麽放棄,一個月至少能拿三兩銀子一天三頓飯每天還有肉吃,傻子才走。李義在糾察隊這邊給糾察隊安排了五名教書先生每天除了必要的體能訓練就是上課,每天都是教他們認軍規軍紀中的每一個字直到他們完全認識這些字才讓他們單獨出去巡查軍營,每次李義帶著他們滿軍營轉的時候都特意讓他們把腳步跺得很用力,讓那些人感受到他們不好惹,李義在這裏製定的軍規連酒都不讓喝,賭博和毆打辱罵隊友也是更不行,而在另一邊逃到燕山裏的朱純臣正在加緊準備各種各樣的武器,他的人馬有一半都是這些年從京營及周邊軍鎮裏抽出來的,不得不說他的膽子是真的挺肥。
若不是因為事發的突然可能逃出去的當天就已經準備要攻打北京城了,而曆史上的朱純臣卻是在李自成圍城的時候帶著人封鎖了紫禁城,崇禎也曾帶著人想衝出去,卻被他用弓箭給逼了迴去可以說崇禎會吊死在煤山就是被他給逼死的,當然他的下場自然也不用多說,李自成最後還是處死了他,像他這種亂臣賊子還得由狠人來收拾,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如今的他野心還是在初級階段就已經東窗事發,如果不是李義的出現他可能就會按照曆史的發展逼死崇禎,這次他的野心胎死腹中肯定會選擇放手一博現在等一個機會一個可以一舉拿下北京的機會。
李義還想給他們親自講兵法,又怕他們聽不懂,索性直接去找朱由校了,剛到午門外還沒進宮就被禁軍攔了下來,畢竟他也不是第一次來,這些人也都認識他。隻見那禁軍拱手一禮道:“李參將可是來找陛下的?如果是請去工部。”李義聽完趕緊掏了五兩銀子給他,抱拳一禮後就去了工部隻見朱由校在鋸著木頭。李義見狀吐槽道:好好的皇帝愣是被你幹成了副業,吐槽完走過去行禮道:“臣李義見過皇上。”朱由校也不抬頭,問道:“今天都不上朝,你來找朕有什麽事?”李義說道:“陛下京營新兵已經到了順義,臣已經安排得差不多了,臣挑出一千多能識文斷字的人充當總旗和小旗一職,但他們也沒有人會兵法,想請陛下給找兩個人來給他們講課。”朱由校一聽,停下手中的活擦了擦手說道:“李愛卿,你覺得誰比較適合去講課?朕覺得會講課的人都在邊關也抽不開身,朝中有合適的人嗎?”李義又說道:“陛下,臣的人選不在朝中,是歸隱的孫傳庭和孫承宗孫閣老。”朱由校一聽看了魏忠賢一眼。
魏忠賢有些緊張的看著朱由校,朱由校問道:“孫承宗和孫傳庭你派出去的人有沒有找到人?”魏忠賢答道:“迴皇爺,算算時日應該已經在迴來的路上上,再有兩日應該就迴來了。”朱由校點點頭又對李義說道:“愛卿再等一些時日,這兩天先教點別的,實在不行讓英國公和信王去應付一下。”李義聽到信王突然就想到應該讓朱由檢也掌握一支兵馬這樣到時候東林黨和魏忠賢會老實很多。於是李義說道:“陛下,這支新軍的統帥臣提議讓信王殿下來統領,臣等輔佐便是。”朱由校聽完,覺得很可以,京城的軍隊如果沒有一支在朕的手上還是很危險的,朱由校讓魏忠賢記得迴去擬旨讓信王擔任提督一職,魏忠賢應了一聲,朱由校點點頭而李義見沒自己什麽事兒就先把教書先生帶到營中教他們認字。
李義帶了二十名教書先生趕迴了軍營,每個人都帶了七八本書一下車這些人都不知道手往哪放,李義便先給他們安排了住的地方都在帥帳邊上,帳篷裏麵生活用的東西都給準備好了李義去帥帳裏把每天要做的事都寫了下來,讓人一個營帳一個營帳的去宣講,每天晚上都要集體朗誦軍規軍紀,要一開始就給他們注入信念和靈魂要讓他們知道自己是為什麽而戰,就在這時候丁寧帶著四百五十名糾察隊新兵到了軍營,他們的訓練和其他新兵基本上一樣,隻不過重點是要對軍規軍紀爛熟於心,丁寧帶著人到了李義指定的區域訓練並且還有準備好的甲胄,這些甲胄與京營的其他人沒什麽太大區別,為了和其他部隊區別開特意把頭盔弄成紅白相間的中間用黃字寫著“糾察”兩個字,甲胄背後也寫著糾察兩個字,肩上還有一塊袖標當然了寫的也是糾察,他們每個人的標配是一柄經過朱由校批準仿尚方寶劍打造的劍,劍柄上還刻著龍圖騰,有這把劍凡是違反軍規軍紀的不服從管理的都可以先斬後奏。
軍中設立了糾察隊的事情很快在新兵中傳開了,那些心思不純的人打起了退堂鼓畢竟他們想的是利用自己的身份給自己謀求好處,可這軍規上就寫著不準拿百姓一針一線,想幹壞事的現在就算想退出也不願就這麽放棄,一個月至少能拿三兩銀子一天三頓飯每天還有肉吃,傻子才走。李義在糾察隊這邊給糾察隊安排了五名教書先生每天除了必要的體能訓練就是上課,每天都是教他們認軍規軍紀中的每一個字直到他們完全認識這些字才讓他們單獨出去巡查軍營,每次李義帶著他們滿軍營轉的時候都特意讓他們把腳步跺得很用力,讓那些人感受到他們不好惹,李義在這裏製定的軍規連酒都不讓喝,賭博和毆打辱罵隊友也是更不行,而在另一邊逃到燕山裏的朱純臣正在加緊準備各種各樣的武器,他的人馬有一半都是這些年從京營及周邊軍鎮裏抽出來的,不得不說他的膽子是真的挺肥。
若不是因為事發的突然可能逃出去的當天就已經準備要攻打北京城了,而曆史上的朱純臣卻是在李自成圍城的時候帶著人封鎖了紫禁城,崇禎也曾帶著人想衝出去,卻被他用弓箭給逼了迴去可以說崇禎會吊死在煤山就是被他給逼死的,當然他的下場自然也不用多說,李自成最後還是處死了他,像他這種亂臣賊子還得由狠人來收拾,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如今的他野心還是在初級階段就已經東窗事發,如果不是李義的出現他可能就會按照曆史的發展逼死崇禎,這次他的野心胎死腹中肯定會選擇放手一博現在等一個機會一個可以一舉拿下北京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