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七彩染坊
特工穿古代神秘嬰兒,開局遭追殺 作者:著花無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快傍晚時分,幾人到了昌遠城。
孟清梅長出一口氣,轉身對巴桑誠懇地說:
“巴大叔,救命之恩,沒齒難忘,
我父親就是昌遠城的驃騎將軍,你想要什麽,
隻要我能做到的,一定全力以赴,請大家一起去我家作客”
巴桑故作驚訝,想了下,
“我們就不去你家了,我到城裏投親,聽說進城要入城證,
就請幫忙弄幾張證,我還要帶申江、申海幾人把狼群處置了才進城”
孟清梅沒有勉強,說你們稍等,我馬上就辦,
立即騎馬奔向城門,很快就迴來了,交給巴桑幾張入城證。
她和楊柔兒再三向巴大叔道謝,並承諾城內有事,
就來將軍府找她,一定幫忙。
巴桑等兩人走了,這才輕嘯一聲,指揮狼群向雞公山跑去。
雞公山離城隻有十五裏,四人很快就到了。
巴桑一眼就發現山坡上有一個山洞,要求三人晚上就在山洞將就一晚,
申家兄弟常年在九環山,對大山很熟悉,晚上找點吃的還是能辦到的。
巴桑掏出一些銀兩,交給申江,
要他們明天去城裏買一些被褥、糧食等,現在是雪天,保暖是必要的。
申江連聲答應,反正他們有入城證,明天買迴來就好。
巴桑鄭重交待,要求三人暫時就住在山上,他城裏辦完事,就來找他們。
三人連聲答應。
巴桑沒有停留,一人一騎向昌遠城奔去。
到了城裏,隨便找一家客棧,開了一間房,吃飯睡覺。
次日一早,巴桑出門溜達,要去情報點看一下。
幾個月前,巴桑就安排一支六人情報小隊潛伏進昌遠城,
小隊長是從鹽工中選出來的,名叫單融,三十歲左右,極其精明。
根據單融之前的報告,昌遠城內有東、西兩大軍營,
和平時期,竇榮光大軍一部分駐紮在城外,一部分就駐紮在城內兩大軍營。
昌寧城戰事一開,昌遠軍奉命出征,
竇榮光大軍出發後,東、西兩軍營分別駐紮著孟威的兩支千人隊,
西軍營的長官是車騎將軍何當、副手衛將軍蔣魁,
東軍營的長官是車騎將軍韓宗,副手衛將軍胡班。
單融為隱藏身份,在昌遠城開了一家染坊,取名“七彩”。
手下隊員中有三人就在染坊幹夥計,還有兩人分別開了一家裁縫店,
隊員夏福在東軍營附近開店,隊員萬群在西軍營附近開店。
軍營裏的軍官們正常都是穿軍服,但休假時喜歡穿便服出去,所以他們對便服也有需求,
經常到裁縫店做衣服、修衣服,有時是軍官們親自來,有時就安排士兵過來,
一來二去,夏福、萬群就跟一些軍官、士兵混得很熟。
旁敲側擊下,當然能打聽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軍官、士兵們怎能想到裁縫店是一個間諜場所?
裁縫店去染坊又很自然,單融的七彩染坊不僅幫別人染布,自己也收布染色後出售,
所以城內外不少裁縫店來這裏買布,夏福、萬群得到情報,
就來染坊報告給單融,誰也不會懷疑什麽。
巴桑走進染坊,他已化裝,單融沒有認出他來,熱情問道:
“客官,您需要什麽?”
巴桑一抱拳:“我想要一塊布染五種顏色,價格隻出五分之一。”
旁邊的夥計和客人紛紛哄笑起來,大家都知道,
一匹布上染的顏色越多,價格就越高,可這個中年人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當然,也有客人覺得這位中年人可能說錯了。
單融笑容可掬地說:“顧客就是衣食父母,小店有現成的五色布,
客官可以看一下,不過價格您可能搞錯了哦。”
巴桑大手一揮:“帶我去看看。”
單融帶著他來到後院房間,巴桑恢複了自己原本的聲音,笑嘻嘻地說:
“單融,幹得不錯嘛,這染坊還真像那麽迴事。”
“主公,你親自來了”,
單融大驚,連忙讓座,嘖嘖稱奇,
“主公化妝之術已達化境,你本是一位翩翩少年,
化妝成中年人,就是一個中年人,縱使相熟之人,也認不出。”
巴桑笑了笑,岔開話題,問皇甫雄小隊有沒有進城?
“他們早來了,一直在城內閑逛,主要觀察城內的防守布置。”
巴桑點點頭,命令明天早上放飛信鴿,
通知沈克用行軍到昌遠城南麵雞公山埋伏,等候命令,
雞公山距城隻有十五裏,一旦需要,特戰大隊一個小時就能趕到。
通知徐定山開拔,按計劃行事,
他路途遠一點,且軍隊人數多,還要攻打榆樹灣,需要開拔了。
安排完這事,正好皇甫雄來到染坊,
見巴桑到來,沒有吃驚,他是知道一號方案的。
皇甫雄報告,他們已經對城內的防守部署做了偵查,
孟威是把西城門作為重點防守,南城門防守最鬆。
巴桑明白了,西城門正是從昌中城過來的最近城門,說明孟威主要是防備馬震沙,
而南城門正是去榆樹灣方向的城門,他可能考慮到竇榮光大軍在榆樹灣駐紮有兵,
大軍也卡在槐樹屯一帶,所以這邊城門防守鬆一點。
巴桑心中暗暗歎氣,竇榮光是一員良將,
可是過於愚忠,玩弄權術比馬震沙差遠了。
.............
昌遠城驃騎將軍府,
孟清梅哭哭啼啼跟父親說了皇宮近期發生的事,又把路上發生的事詳細描述一遍,
楊柔兒在一邊補充!
孟威又驚又怒,馬震沙這是公然謀反啊!
得知元道公要來傳旨,而皇上命他抗旨不遵,他心裏有數了。
至於是否向竇榮光稟報,他想了好久,決定暫時不報告,
等扣住元道公,徹底弄清真相再稟報不遲。
楊柔兒、孟清梅畢竟是兩個年輕女孩,所說之事倘若有誤會在中間,那就不是小事,
這是牽涉到方方麵麵的大事,自然要徹底弄清再定。
昌遠城現在有兩千兵馬,元道公即使帶兵來攻,也夠他喝一壺的,更何況他隻是來傳旨。
因昌遠城地處邊疆,竇榮光並沒有把常備軍和府兵分開,而是放在一起訓練、作戰。
孟清梅長出一口氣,轉身對巴桑誠懇地說:
“巴大叔,救命之恩,沒齒難忘,
我父親就是昌遠城的驃騎將軍,你想要什麽,
隻要我能做到的,一定全力以赴,請大家一起去我家作客”
巴桑故作驚訝,想了下,
“我們就不去你家了,我到城裏投親,聽說進城要入城證,
就請幫忙弄幾張證,我還要帶申江、申海幾人把狼群處置了才進城”
孟清梅沒有勉強,說你們稍等,我馬上就辦,
立即騎馬奔向城門,很快就迴來了,交給巴桑幾張入城證。
她和楊柔兒再三向巴大叔道謝,並承諾城內有事,
就來將軍府找她,一定幫忙。
巴桑等兩人走了,這才輕嘯一聲,指揮狼群向雞公山跑去。
雞公山離城隻有十五裏,四人很快就到了。
巴桑一眼就發現山坡上有一個山洞,要求三人晚上就在山洞將就一晚,
申家兄弟常年在九環山,對大山很熟悉,晚上找點吃的還是能辦到的。
巴桑掏出一些銀兩,交給申江,
要他們明天去城裏買一些被褥、糧食等,現在是雪天,保暖是必要的。
申江連聲答應,反正他們有入城證,明天買迴來就好。
巴桑鄭重交待,要求三人暫時就住在山上,他城裏辦完事,就來找他們。
三人連聲答應。
巴桑沒有停留,一人一騎向昌遠城奔去。
到了城裏,隨便找一家客棧,開了一間房,吃飯睡覺。
次日一早,巴桑出門溜達,要去情報點看一下。
幾個月前,巴桑就安排一支六人情報小隊潛伏進昌遠城,
小隊長是從鹽工中選出來的,名叫單融,三十歲左右,極其精明。
根據單融之前的報告,昌遠城內有東、西兩大軍營,
和平時期,竇榮光大軍一部分駐紮在城外,一部分就駐紮在城內兩大軍營。
昌寧城戰事一開,昌遠軍奉命出征,
竇榮光大軍出發後,東、西兩軍營分別駐紮著孟威的兩支千人隊,
西軍營的長官是車騎將軍何當、副手衛將軍蔣魁,
東軍營的長官是車騎將軍韓宗,副手衛將軍胡班。
單融為隱藏身份,在昌遠城開了一家染坊,取名“七彩”。
手下隊員中有三人就在染坊幹夥計,還有兩人分別開了一家裁縫店,
隊員夏福在東軍營附近開店,隊員萬群在西軍營附近開店。
軍營裏的軍官們正常都是穿軍服,但休假時喜歡穿便服出去,所以他們對便服也有需求,
經常到裁縫店做衣服、修衣服,有時是軍官們親自來,有時就安排士兵過來,
一來二去,夏福、萬群就跟一些軍官、士兵混得很熟。
旁敲側擊下,當然能打聽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軍官、士兵們怎能想到裁縫店是一個間諜場所?
裁縫店去染坊又很自然,單融的七彩染坊不僅幫別人染布,自己也收布染色後出售,
所以城內外不少裁縫店來這裏買布,夏福、萬群得到情報,
就來染坊報告給單融,誰也不會懷疑什麽。
巴桑走進染坊,他已化裝,單融沒有認出他來,熱情問道:
“客官,您需要什麽?”
巴桑一抱拳:“我想要一塊布染五種顏色,價格隻出五分之一。”
旁邊的夥計和客人紛紛哄笑起來,大家都知道,
一匹布上染的顏色越多,價格就越高,可這個中年人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當然,也有客人覺得這位中年人可能說錯了。
單融笑容可掬地說:“顧客就是衣食父母,小店有現成的五色布,
客官可以看一下,不過價格您可能搞錯了哦。”
巴桑大手一揮:“帶我去看看。”
單融帶著他來到後院房間,巴桑恢複了自己原本的聲音,笑嘻嘻地說:
“單融,幹得不錯嘛,這染坊還真像那麽迴事。”
“主公,你親自來了”,
單融大驚,連忙讓座,嘖嘖稱奇,
“主公化妝之術已達化境,你本是一位翩翩少年,
化妝成中年人,就是一個中年人,縱使相熟之人,也認不出。”
巴桑笑了笑,岔開話題,問皇甫雄小隊有沒有進城?
“他們早來了,一直在城內閑逛,主要觀察城內的防守布置。”
巴桑點點頭,命令明天早上放飛信鴿,
通知沈克用行軍到昌遠城南麵雞公山埋伏,等候命令,
雞公山距城隻有十五裏,一旦需要,特戰大隊一個小時就能趕到。
通知徐定山開拔,按計劃行事,
他路途遠一點,且軍隊人數多,還要攻打榆樹灣,需要開拔了。
安排完這事,正好皇甫雄來到染坊,
見巴桑到來,沒有吃驚,他是知道一號方案的。
皇甫雄報告,他們已經對城內的防守部署做了偵查,
孟威是把西城門作為重點防守,南城門防守最鬆。
巴桑明白了,西城門正是從昌中城過來的最近城門,說明孟威主要是防備馬震沙,
而南城門正是去榆樹灣方向的城門,他可能考慮到竇榮光大軍在榆樹灣駐紮有兵,
大軍也卡在槐樹屯一帶,所以這邊城門防守鬆一點。
巴桑心中暗暗歎氣,竇榮光是一員良將,
可是過於愚忠,玩弄權術比馬震沙差遠了。
.............
昌遠城驃騎將軍府,
孟清梅哭哭啼啼跟父親說了皇宮近期發生的事,又把路上發生的事詳細描述一遍,
楊柔兒在一邊補充!
孟威又驚又怒,馬震沙這是公然謀反啊!
得知元道公要來傳旨,而皇上命他抗旨不遵,他心裏有數了。
至於是否向竇榮光稟報,他想了好久,決定暫時不報告,
等扣住元道公,徹底弄清真相再稟報不遲。
楊柔兒、孟清梅畢竟是兩個年輕女孩,所說之事倘若有誤會在中間,那就不是小事,
這是牽涉到方方麵麵的大事,自然要徹底弄清再定。
昌遠城現在有兩千兵馬,元道公即使帶兵來攻,也夠他喝一壺的,更何況他隻是來傳旨。
因昌遠城地處邊疆,竇榮光並沒有把常備軍和府兵分開,而是放在一起訓練、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