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尾大不掉
特工穿古代神秘嬰兒,開局遭追殺 作者:著花無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震沙被他這個奇葩的想法說愣住了,思考了一會,笑道:
“不會,卡隆丹增沒有必要這麽做,他壓根就不知道有人要刺殺公主,
關石也不會聽他的,甚至兩人根本就不認識。”
羊威沙想想也是,不好意思撓撓頭,
可是兩人又想不通這點,關石在造反,他不可能是楊之韋的人。
心腹謀士湯璋嘿嘿一笑,
“聽說關石很年輕,長相英俊,
很可能早就和楊柔兒不清不楚,正好那幾天長番國使者來下聘禮,
關石聞訊後,趕到宮中,暗中阻撓。”
他這種揣測,顯然是瞎猜,可是又覺得存在可能性,
哪個少女不愛慕英俊能幹的年輕男子,公主也是年輕女孩。
可是兩人是怎麽認識的?
一個是皇宮中公主,一個是山匪,沒有見麵的可能啊!
馬震沙冷笑一聲,
“不管那麽多了,從現在起,皇宮中的侍衛要換掉,防止宮中有人向外傳遞消息。”
湯璋鼓掌大讚,“主公考慮是對的,事不宜遲,必須限製皇宮中進出之人”
第三天中午,楊之韋懶洋洋地起床,
用完膳後,準備去花園轉轉,
出門一看,跟過來的侍衛都是陌生臉,大驚,問侍衛長張峰去哪裏了?
一個侍衛跑到他身邊,低眉順眼稟告:
“迴皇上話,張侍衛長被調走了,我們是馬大人派過來的”
楊之韋大怒,“宮內侍衛,馬震沙有什麽權利換?叫他過來見朕”
侍衛答應一聲,出宮傳皇上口諭去了。
按照昌興國製度,皇宮安全由光祿寺管轄,
堂官叫光祿寺卿,屬於九卿之一。
光祿寺不僅管理皇帝的侍衛、負責宮廷安全,還負責管理祭祀、朝會等活動,
祭祀在古代是相當隆重的,宮廷安全的重要性更是不用說了,
所以,昌興國光祿寺卿一般都是由皇室成員擔任。
因皇宮發生刺殺事件,原光祿寺卿被撤換,新任的光祿寺卿楊大明是和凱舉薦的,
楊大明是楊之韋沒出五福的堂兄弟,正宗皇室成員,所以順利得到任用。
可現在居然是馬震沙安排皇宮侍衛,楊之韋當然又驚又怒。
不一會,馬震沙、楊大明一起進宮,兩人跪倒磕頭行大禮,
楊之韋怒問楊大明:“為什麽擅自更換宮廷侍衛?”
楊大明沒有迴話,馬震沙站起來慢吞吞說:
“啟奏皇上,上次皇宮發生刺殺事件,經過我們偵刑司調查,
侍衛中藏有內奸,而且這個內奸就是那個關石派來的,
具體是誰,暫時不不清楚,為了皇上的安危,這才把侍衛全部換掉了。”
按照規矩,臣子覲見,
皇上沒有說平身,臣子是不能擅自起身迴話的,
可是馬震沙直接站起來說話了,可見無禮至極,屬於大不敬,按律當斬。
劉公公隨侍在側,大喝一聲:
“馬大人,你眼中還有皇上嗎?跪下迴話。”
馬震沙眼一瞪,大罵:
“老閹狗,這裏沒有你說話的份!滾出去!”
話剛落音,兩個侍衛衝上來,架著劉公公,就要向外拖。
楊之韋氣急,這是公然打他的臉,大吼一聲:
“馬震沙,太不像話了,老劉是朕近侍,你想造反嗎?”
馬震沙嘿嘿一笑,
“皇上言重了,劉公公話太多,隻是告誡他一下而已。”
一揮手,兩個侍衛放開劉公公。
楊之韋氣得滿臉通紅,整個過程,楊大明跪在地上,
低著頭一言不發,身軀微微顫抖,顯得很害怕。
卻又聽馬震沙一臉忠心地說:
“倘若皇上對侍衛不滿意,貼身內衛由皇上親自挑選”
楊大明這才抬頭,
“啟稟皇上,光祿寺有一支楊氏宗族子弟組成的衛隊,
就是為皇宮備用的,相當於後補衛隊,就把他們調進宮擔任皇上的貼身衛隊吧”
楊之韋知道那支衛隊,沒有幾個能幹事的,
不過確實是皇室一脈,算是家裏人,忠誠度會好一點。
他哼了一聲,“好吧,就這麽辦”
楊之韋這時才感到恐懼,馬震沙控製了中央禁軍,
現在又控製了光祿寺,有尾大不掉之感,他這個皇帝已經不放在他的眼中了。
楊之韋不想再說,揮揮手,示意他們退下,
當此情勢,他也不敢硬來,隻能再思良策。
次日中午,馬震沙又來了,
這次他和元道公一起進宮麵聖,是報告昌康城失守一事。
其實,昌康城失守已經好幾天了,馬震沙一直壓著沒有報,
和凱、元道公早就唯他馬首是瞻,自然也不會說,何必自討沒趣?
現在他已經完成了中央禁軍的重組,皇宮裏的侍衛也做了更換,可以報告了,
即使楊之韋不滿,也不能怎麽樣。
果然,楊之韋得知昌康城失守,大怒,
“倘若如此下去,賊人豈不要攻到昌中城?要你們何用?”
元道公是兵部尚書,見龍顏震怒,臉色大變,連連叩頭謝罪。
馬震沙卻不同,慢條斯理奏對,
“皇上息怒,微臣已經查知,昌康城內的驃騎將軍雷鐵是楊之恭心腹,
他懷恨在心,私下投降了關石,打開城門,賊軍才得以破城,
現在中央禁軍整頓已畢,絕不會讓賊人攻入昌中城的。”
楊之韋臉色稍緩,問竇榮光大軍到哪了?戰況如何?
元道公戰戰兢兢迴奏:
“竇將軍大軍已經攻破槐樹屯,現和賊人僵持在老鷹灣”
楊之韋再次大怒,
“竇榮光出兵時日已經不短,到現在還沒有到昌寧城邊,打的是什麽仗?”
元道公支支吾吾說不出,馬震沙在一邊輕描淡寫說道:
“啟稟皇上,臣認為竇將軍沒有盡全力,他想保存實力,不願意跟關石硬拚。
昌康城雖然失守,但增援過去的中央禁軍和賊軍勇猛戰鬥,
賊首關石不得不親自去督戰,後在雷鐵的幫助下才攻占了昌康城。”
楊之韋點點頭,
“倘若竇榮光在那個時候,抓住戰機,全力推進,說不定就能一舉收複昌寧城了”
元道公立即大拍馬屁,“皇上慧眼如炬,正是如此”
楊之韋有點小得意,身子往後一靠,
“需要下旨命令竇榮光加速進攻嗎?”
“不會,卡隆丹增沒有必要這麽做,他壓根就不知道有人要刺殺公主,
關石也不會聽他的,甚至兩人根本就不認識。”
羊威沙想想也是,不好意思撓撓頭,
可是兩人又想不通這點,關石在造反,他不可能是楊之韋的人。
心腹謀士湯璋嘿嘿一笑,
“聽說關石很年輕,長相英俊,
很可能早就和楊柔兒不清不楚,正好那幾天長番國使者來下聘禮,
關石聞訊後,趕到宮中,暗中阻撓。”
他這種揣測,顯然是瞎猜,可是又覺得存在可能性,
哪個少女不愛慕英俊能幹的年輕男子,公主也是年輕女孩。
可是兩人是怎麽認識的?
一個是皇宮中公主,一個是山匪,沒有見麵的可能啊!
馬震沙冷笑一聲,
“不管那麽多了,從現在起,皇宮中的侍衛要換掉,防止宮中有人向外傳遞消息。”
湯璋鼓掌大讚,“主公考慮是對的,事不宜遲,必須限製皇宮中進出之人”
第三天中午,楊之韋懶洋洋地起床,
用完膳後,準備去花園轉轉,
出門一看,跟過來的侍衛都是陌生臉,大驚,問侍衛長張峰去哪裏了?
一個侍衛跑到他身邊,低眉順眼稟告:
“迴皇上話,張侍衛長被調走了,我們是馬大人派過來的”
楊之韋大怒,“宮內侍衛,馬震沙有什麽權利換?叫他過來見朕”
侍衛答應一聲,出宮傳皇上口諭去了。
按照昌興國製度,皇宮安全由光祿寺管轄,
堂官叫光祿寺卿,屬於九卿之一。
光祿寺不僅管理皇帝的侍衛、負責宮廷安全,還負責管理祭祀、朝會等活動,
祭祀在古代是相當隆重的,宮廷安全的重要性更是不用說了,
所以,昌興國光祿寺卿一般都是由皇室成員擔任。
因皇宮發生刺殺事件,原光祿寺卿被撤換,新任的光祿寺卿楊大明是和凱舉薦的,
楊大明是楊之韋沒出五福的堂兄弟,正宗皇室成員,所以順利得到任用。
可現在居然是馬震沙安排皇宮侍衛,楊之韋當然又驚又怒。
不一會,馬震沙、楊大明一起進宮,兩人跪倒磕頭行大禮,
楊之韋怒問楊大明:“為什麽擅自更換宮廷侍衛?”
楊大明沒有迴話,馬震沙站起來慢吞吞說:
“啟奏皇上,上次皇宮發生刺殺事件,經過我們偵刑司調查,
侍衛中藏有內奸,而且這個內奸就是那個關石派來的,
具體是誰,暫時不不清楚,為了皇上的安危,這才把侍衛全部換掉了。”
按照規矩,臣子覲見,
皇上沒有說平身,臣子是不能擅自起身迴話的,
可是馬震沙直接站起來說話了,可見無禮至極,屬於大不敬,按律當斬。
劉公公隨侍在側,大喝一聲:
“馬大人,你眼中還有皇上嗎?跪下迴話。”
馬震沙眼一瞪,大罵:
“老閹狗,這裏沒有你說話的份!滾出去!”
話剛落音,兩個侍衛衝上來,架著劉公公,就要向外拖。
楊之韋氣急,這是公然打他的臉,大吼一聲:
“馬震沙,太不像話了,老劉是朕近侍,你想造反嗎?”
馬震沙嘿嘿一笑,
“皇上言重了,劉公公話太多,隻是告誡他一下而已。”
一揮手,兩個侍衛放開劉公公。
楊之韋氣得滿臉通紅,整個過程,楊大明跪在地上,
低著頭一言不發,身軀微微顫抖,顯得很害怕。
卻又聽馬震沙一臉忠心地說:
“倘若皇上對侍衛不滿意,貼身內衛由皇上親自挑選”
楊大明這才抬頭,
“啟稟皇上,光祿寺有一支楊氏宗族子弟組成的衛隊,
就是為皇宮備用的,相當於後補衛隊,就把他們調進宮擔任皇上的貼身衛隊吧”
楊之韋知道那支衛隊,沒有幾個能幹事的,
不過確實是皇室一脈,算是家裏人,忠誠度會好一點。
他哼了一聲,“好吧,就這麽辦”
楊之韋這時才感到恐懼,馬震沙控製了中央禁軍,
現在又控製了光祿寺,有尾大不掉之感,他這個皇帝已經不放在他的眼中了。
楊之韋不想再說,揮揮手,示意他們退下,
當此情勢,他也不敢硬來,隻能再思良策。
次日中午,馬震沙又來了,
這次他和元道公一起進宮麵聖,是報告昌康城失守一事。
其實,昌康城失守已經好幾天了,馬震沙一直壓著沒有報,
和凱、元道公早就唯他馬首是瞻,自然也不會說,何必自討沒趣?
現在他已經完成了中央禁軍的重組,皇宮裏的侍衛也做了更換,可以報告了,
即使楊之韋不滿,也不能怎麽樣。
果然,楊之韋得知昌康城失守,大怒,
“倘若如此下去,賊人豈不要攻到昌中城?要你們何用?”
元道公是兵部尚書,見龍顏震怒,臉色大變,連連叩頭謝罪。
馬震沙卻不同,慢條斯理奏對,
“皇上息怒,微臣已經查知,昌康城內的驃騎將軍雷鐵是楊之恭心腹,
他懷恨在心,私下投降了關石,打開城門,賊軍才得以破城,
現在中央禁軍整頓已畢,絕不會讓賊人攻入昌中城的。”
楊之韋臉色稍緩,問竇榮光大軍到哪了?戰況如何?
元道公戰戰兢兢迴奏:
“竇將軍大軍已經攻破槐樹屯,現和賊人僵持在老鷹灣”
楊之韋再次大怒,
“竇榮光出兵時日已經不短,到現在還沒有到昌寧城邊,打的是什麽仗?”
元道公支支吾吾說不出,馬震沙在一邊輕描淡寫說道:
“啟稟皇上,臣認為竇將軍沒有盡全力,他想保存實力,不願意跟關石硬拚。
昌康城雖然失守,但增援過去的中央禁軍和賊軍勇猛戰鬥,
賊首關石不得不親自去督戰,後在雷鐵的幫助下才攻占了昌康城。”
楊之韋點點頭,
“倘若竇榮光在那個時候,抓住戰機,全力推進,說不定就能一舉收複昌寧城了”
元道公立即大拍馬屁,“皇上慧眼如炬,正是如此”
楊之韋有點小得意,身子往後一靠,
“需要下旨命令竇榮光加速進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