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梳理線索
特工穿古代神秘嬰兒,開局遭追殺 作者:著花無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外麵的眾多侍衛衝過來了,
大花臉不敢再停留,巴桑也不敢停留,一旦追問,必然穿幫。
兩人一樣心思,幾乎同時收掌,
大花臉腳尖一點地,倒飛站上假山,再一竄,伸手抓住一根樹枝,
再一躍,上了房頂,
連竄帶跳,眨眼不見,可見他對皇宮是熟悉的。
巴桑也不停留,正要飛身離開,可是楊柔兒還抱著他,
不愧是公主,她見大花臉已經逃跑,增援侍衛已經到了,
瞬間冷靜下來,吹氣如蘭,小聲問:
“你是誰?感覺你不是太監!”
巴桑大驚,伸手推開她,“公主,我去追敵!”
不等楊柔兒說話,腳跟點地,飛身竄上假山,
順著大花臉的路徑,連竄帶跳,上了屋頂,
這才看清,此處屋頂靠近皇宮圍牆,
輕鬆上了圍牆,跳出皇宮,脫掉太監服,迅速消失在黑暗中。
巴桑迴到客棧,從後窗進到房間,稍稍洗漱,躺在床上梳理整個過程。
根據昨天晚上亂墳崗聽到的,開始跳出來的蒙麵人就是馬震沙徒弟王飛虎,
他刀刺楊之韋,侍衛擋刀,這沒有問題,
接著王飛虎掌擊楊之韋,看起來正常,
其實也不對,因為他後來一掌就把一名侍衛打飛,
從那侍衛撞倒假山的力度來看,王飛虎的功夫不會在龔順之下,
大致和雲州那個孫淮在伯仲之間,以他的功力,一掌拍中楊之韋居然沒有打死他,
甚至感覺到楊之韋受傷不重,隻有一個情況,
王飛虎是手下留情,隻是做個樣子。
也就是說,昨天晚上馬震沙要求假刺殺皇帝,嫁禍給楊之恭,是他們的真心話。
巴桑已經判斷出,大花臉就是亂墳崗那個公鴨嗓子,也就是羊威沙,
可是他們對楊柔兒就不同了,就是想殺掉她。
後來侍衛長攻上來,王飛虎不敵,被點中穴道倒地,
羊威沙才跳出來,按理說,他應該首先攻擊侍衛長,救王飛虎逃走,
以羊威沙的功夫,幹掉侍衛長是有絕對把握的,
他不救王飛虎,卻去刺殺手無縛雞之力的公主楊柔兒。
這就說明,兩個刺客進宮,
刺殺楊之韋確實隻是做樣子,主要目的是要刺殺楊柔兒。
那麽問題來了,楊柔兒死了,誰得利?誰痛恨?
第一個受傷害的當然是皇帝楊之韋,他再殘暴,對自己的女兒自然是愛的,
他一定會徹查到底,一定會有人為此喪命。
第二個人是卡隆丹增,他派人對楊柔兒下了聘禮,
她被殺死,這是在打他的臉,一定會興師問罪,
甚至會遷怒楊之韋,以此為借口攻打昌興國。
這樣一來,鎮守昌遠城的竇榮光必然得到重用,
到那時,竇榮光勢必要全力和長番國作戰,那就徹底拖住竇榮光了。
而殺手是西域老妖這一派的,他們就是要幹掉楊之恭、竇榮光,
竇榮光得到重用看起來似乎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其實不是,因為王飛虎身上帶著勇親王府的標誌,
他和王度長得極像,也就是楊之恭有幕後嫌疑。
這麽一來,事後不管如何,楊之恭必然倒黴。
馬震沙可能考慮到不能同時解決掉楊之恭、竇榮光兩個人,
那就各個擊破!先把楊之恭打趴下,再拖住竇榮光。
巴桑反複推敲幾次,確認自己的推斷應該是正確的,這才安心睡覺。
次日上午,他找到劉子超,
把昨晚進皇宮的事詳細說了一遍,同時也說出自己的分析,
劉子超驚得嘴巴張得老大,這需要什麽樣的膽量才能如此做?
同時也讚成他的分析,他會按照這條思路留心各方動作。
巴桑問起虎斑騎士事,劉子超聽說過,隻是沒能證實,所以一直沒有匯報。
他聽到的版本大致是這樣的:
馬震沙擴招了一批人手,大約有一百人,
這些人所穿的衣服也是虎斑服,和虎衛相同,
但並不隸屬於偵刑司,或者說,偵刑司其他頭子根本就指揮不動,
隻聽命於馬震沙,等於是他的私兵。
這些人身手不凡,行蹤詭秘,
而且有不少人已經進入昌康、昌久、昌寧、昌中各地的駐軍中,擔任各級軍官,
隻有昌遠城竇榮光軍中沒有滲透進去。
巴桑暗想,這與自己之前的預料是一樣的,
如此看來,昌寧城的趙艾估計也是虎斑騎上之一,隻是他不穿虎斑服就是。
按此推理,昌康、昌久兩城的駐軍也在馬震沙的控製之下了,
他隻要再扳倒楊之恭、竇榮光,那昌興國就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不過令馬震沙沒有預料到的是,出了養馬峰一支力量,而且越來越壯大,
他等不及了,所以才製造刺殺皇帝的假象,嫁禍楊之恭,加快奪取中央禁軍指揮權的進度。
巴桑了解了這些,心中有數了,
在楊之恭倒下之前,馬震沙不會對養馬峰有動作。
那就趁這個寶貴的時機進一步發展養馬峰的力量!
他鄭重告訴劉子超:
“皇宮刺殺一案後,楊之韋肯定會對楊之恭動手,
楊之恭身份顯赫,楊之韋不會對他暗殺,逼他自殺有可能。
無論那種情況,隻要楊之恭一死,
立即飛報養馬峰,我們就采取行動,攻占昌寧城。”
劉子超興奮地答應,說早就等著正式亮相,堅信主公一定能奪取天下。
巴桑沒有再停留,次日晚上就趕迴養馬峰,跟著做出幾個重要安排:
向昌久城、昌康城、昌遠城增派情報人手,
或者說細作小隊,密切掌握各地的動態。
又尋找到兩處基地,一個是距離歇馬鋪約四十公裏的牛角嶺,它並不在東連山上。
通往昌康城路上有一座山脈,牛角嶺就位於此山脈中,
山峰不高,但地勢險要。
另一處是距離歇馬鋪約五十公裏的鐵碑林,此處也不在東連山上,而是在草原大漠中,
這片草原沙漠化後,鐵碑林是僅存的一片綠洲,
但昌興國地廣人稀,這片綠洲並沒有人家。
巴桑考察完後,確認這處綠洲是一處很好的軍事要塞,
有天然的樹林、河流、草地,可以放牧,可以藏兵,
鐵碑林和牛角嶺形成犄角之勢,共同對昌康城形成鉗製之勢。
巴桑派呂彥溫率一個連駐牛角嶺,派曹正可連駐鐵碑林,
要求兩人低調行事,練兵、擴軍為主,呂、曹兩人得令而去。
大花臉不敢再停留,巴桑也不敢停留,一旦追問,必然穿幫。
兩人一樣心思,幾乎同時收掌,
大花臉腳尖一點地,倒飛站上假山,再一竄,伸手抓住一根樹枝,
再一躍,上了房頂,
連竄帶跳,眨眼不見,可見他對皇宮是熟悉的。
巴桑也不停留,正要飛身離開,可是楊柔兒還抱著他,
不愧是公主,她見大花臉已經逃跑,增援侍衛已經到了,
瞬間冷靜下來,吹氣如蘭,小聲問:
“你是誰?感覺你不是太監!”
巴桑大驚,伸手推開她,“公主,我去追敵!”
不等楊柔兒說話,腳跟點地,飛身竄上假山,
順著大花臉的路徑,連竄帶跳,上了屋頂,
這才看清,此處屋頂靠近皇宮圍牆,
輕鬆上了圍牆,跳出皇宮,脫掉太監服,迅速消失在黑暗中。
巴桑迴到客棧,從後窗進到房間,稍稍洗漱,躺在床上梳理整個過程。
根據昨天晚上亂墳崗聽到的,開始跳出來的蒙麵人就是馬震沙徒弟王飛虎,
他刀刺楊之韋,侍衛擋刀,這沒有問題,
接著王飛虎掌擊楊之韋,看起來正常,
其實也不對,因為他後來一掌就把一名侍衛打飛,
從那侍衛撞倒假山的力度來看,王飛虎的功夫不會在龔順之下,
大致和雲州那個孫淮在伯仲之間,以他的功力,一掌拍中楊之韋居然沒有打死他,
甚至感覺到楊之韋受傷不重,隻有一個情況,
王飛虎是手下留情,隻是做個樣子。
也就是說,昨天晚上馬震沙要求假刺殺皇帝,嫁禍給楊之恭,是他們的真心話。
巴桑已經判斷出,大花臉就是亂墳崗那個公鴨嗓子,也就是羊威沙,
可是他們對楊柔兒就不同了,就是想殺掉她。
後來侍衛長攻上來,王飛虎不敵,被點中穴道倒地,
羊威沙才跳出來,按理說,他應該首先攻擊侍衛長,救王飛虎逃走,
以羊威沙的功夫,幹掉侍衛長是有絕對把握的,
他不救王飛虎,卻去刺殺手無縛雞之力的公主楊柔兒。
這就說明,兩個刺客進宮,
刺殺楊之韋確實隻是做樣子,主要目的是要刺殺楊柔兒。
那麽問題來了,楊柔兒死了,誰得利?誰痛恨?
第一個受傷害的當然是皇帝楊之韋,他再殘暴,對自己的女兒自然是愛的,
他一定會徹查到底,一定會有人為此喪命。
第二個人是卡隆丹增,他派人對楊柔兒下了聘禮,
她被殺死,這是在打他的臉,一定會興師問罪,
甚至會遷怒楊之韋,以此為借口攻打昌興國。
這樣一來,鎮守昌遠城的竇榮光必然得到重用,
到那時,竇榮光勢必要全力和長番國作戰,那就徹底拖住竇榮光了。
而殺手是西域老妖這一派的,他們就是要幹掉楊之恭、竇榮光,
竇榮光得到重用看起來似乎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其實不是,因為王飛虎身上帶著勇親王府的標誌,
他和王度長得極像,也就是楊之恭有幕後嫌疑。
這麽一來,事後不管如何,楊之恭必然倒黴。
馬震沙可能考慮到不能同時解決掉楊之恭、竇榮光兩個人,
那就各個擊破!先把楊之恭打趴下,再拖住竇榮光。
巴桑反複推敲幾次,確認自己的推斷應該是正確的,這才安心睡覺。
次日上午,他找到劉子超,
把昨晚進皇宮的事詳細說了一遍,同時也說出自己的分析,
劉子超驚得嘴巴張得老大,這需要什麽樣的膽量才能如此做?
同時也讚成他的分析,他會按照這條思路留心各方動作。
巴桑問起虎斑騎士事,劉子超聽說過,隻是沒能證實,所以一直沒有匯報。
他聽到的版本大致是這樣的:
馬震沙擴招了一批人手,大約有一百人,
這些人所穿的衣服也是虎斑服,和虎衛相同,
但並不隸屬於偵刑司,或者說,偵刑司其他頭子根本就指揮不動,
隻聽命於馬震沙,等於是他的私兵。
這些人身手不凡,行蹤詭秘,
而且有不少人已經進入昌康、昌久、昌寧、昌中各地的駐軍中,擔任各級軍官,
隻有昌遠城竇榮光軍中沒有滲透進去。
巴桑暗想,這與自己之前的預料是一樣的,
如此看來,昌寧城的趙艾估計也是虎斑騎上之一,隻是他不穿虎斑服就是。
按此推理,昌康、昌久兩城的駐軍也在馬震沙的控製之下了,
他隻要再扳倒楊之恭、竇榮光,那昌興國就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不過令馬震沙沒有預料到的是,出了養馬峰一支力量,而且越來越壯大,
他等不及了,所以才製造刺殺皇帝的假象,嫁禍楊之恭,加快奪取中央禁軍指揮權的進度。
巴桑了解了這些,心中有數了,
在楊之恭倒下之前,馬震沙不會對養馬峰有動作。
那就趁這個寶貴的時機進一步發展養馬峰的力量!
他鄭重告訴劉子超:
“皇宮刺殺一案後,楊之韋肯定會對楊之恭動手,
楊之恭身份顯赫,楊之韋不會對他暗殺,逼他自殺有可能。
無論那種情況,隻要楊之恭一死,
立即飛報養馬峰,我們就采取行動,攻占昌寧城。”
劉子超興奮地答應,說早就等著正式亮相,堅信主公一定能奪取天下。
巴桑沒有再停留,次日晚上就趕迴養馬峰,跟著做出幾個重要安排:
向昌久城、昌康城、昌遠城增派情報人手,
或者說細作小隊,密切掌握各地的動態。
又尋找到兩處基地,一個是距離歇馬鋪約四十公裏的牛角嶺,它並不在東連山上。
通往昌康城路上有一座山脈,牛角嶺就位於此山脈中,
山峰不高,但地勢險要。
另一處是距離歇馬鋪約五十公裏的鐵碑林,此處也不在東連山上,而是在草原大漠中,
這片草原沙漠化後,鐵碑林是僅存的一片綠洲,
但昌興國地廣人稀,這片綠洲並沒有人家。
巴桑考察完後,確認這處綠洲是一處很好的軍事要塞,
有天然的樹林、河流、草地,可以放牧,可以藏兵,
鐵碑林和牛角嶺形成犄角之勢,共同對昌康城形成鉗製之勢。
巴桑派呂彥溫率一個連駐牛角嶺,派曹正可連駐鐵碑林,
要求兩人低調行事,練兵、擴軍為主,呂、曹兩人得令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