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大戰在即
特工穿古代神秘嬰兒,開局遭追殺 作者:著花無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潘、蔡三人迴到昌寧城,已經深夜了,得知陸嘯山次日開軍事會議,這才過來求見。
三人沒有絲毫隱瞞,把進到關內的遭遇如實說了一遍,其實也瞞不住,很多士兵們都知道。
陸嘯山聽完,久久沒有說話,
養馬峰隻有三、四百人,卻把官兵五個百人隊打殘,
一個牙將、一個百夫長被殺、四個百夫長被俘虜,而賊人幾乎零傷亡,這種戰損比,一個天一個地啊!
陸嘯山想了下,這次必須下大本錢,帶齊眾將,帶足兵器糧草。
他對呂天民下令,準備充足的攻城器具,
既然王敢當部能攻擊關內,說明斧頭關並不難攻,
這次必須全軍壓上,不惜代價,一鼓作氣掃平養馬峰,
就是用人堆也把它堆平了,畢竟賊人隻有三、四百人。
萬一攻不下,那就圍住養馬峰,困也要把賊人困死。
眾將得令,分頭去準備,確定明天就開拔,不給賊人喘息的機會。
次日上午,陸嘯山頂盔貫甲,手拿長槍,率隊直奔養馬峰,
傍晚時分到了養馬峰處,他命令軍隊距離山腳四裏外紮營,
和王敢當一樣,他也不敢命令部隊夜裏攻山,士兵沒打過山地戰,晚上更不敢貿然進攻了。
...........
處置完俘虜事,巴桑推測,官軍肯定要再來攻山。
從陸嘯山手上的兵力來看,還剩下一支完整的千人隊,
這支千人隊一直在昌寧城內,擔負守城職責,要想抽出來,隻能換防,用王敢當的殘兵守城。
這麽一調防、集結,沒有一天時間辦不到,所以官軍最快也要後天才能到養馬峰,
假如從外麵調兵過來,那就需要更長時間了。
郭大樹等三個百夫長迴去後,陸嘯山完全知道養馬峰的兵力情況,總共也就三、四百人,
朝廷不至於從其他地方大規模調兵過來,所以暫時不用考慮外麵的官軍。
他命令範愛文布置崗哨,其他五個百人隊抓緊時間休整,準備後麵的戰鬥。
第三天下午,山外斥候聽到遠處大地震動,
這是大批馬匹跑動的聲音,官軍來了,斥候相遞傳告到山上,
巴桑隨即化妝成牧民,
一人一騎出了山,和上次一樣,他要觀察一下官軍陣容。
傍晚時分,遠遠看見大批官軍奔馳而來,
中軍大旗上繡著鬥大的“陸”字,陸嘯山親自領軍來了。
到了養馬峰處,陸嘯山距離山腳四裏外紮營,他們也不敢晚上攻山。
巴桑看他們紮營方式、哨兵配備,要好於王敢當,
他慢慢向營地靠近,還是到上次那座小丘邊近距離觀察。
剛剛看了一會,營房裏走出幾個人,其中兩個服裝顯眼,
穿著偵刑司虎衛的虎斑服,其他幾人像是軍官。
隻見兩個虎衛對著營地指手畫腳,身邊的幾個軍官頻頻點頭,一副奴才像,似乎這兩個虎衛才是他們的長官。
巴桑心中冷笑,真是外行指揮內行,虎衛們幹涉打仗,能打好嗎?
正看著,那兩個虎衛一轉頭,看見巴桑,愣了一會,立即上馬向小丘跑來,
巴桑撥轉馬頭就走,兩個虎衛在後麵緊緊追趕。
追了一段路,兩個虎衛感覺追不上,轉身迴去了。
巴桑心裏有數了,從剛才兩個虎衛行為來看,這次陸嘯山出征,
昌寧城虎衛們隨軍,實質是監視。
如此一來,陸嘯山在指揮時,必然束手束腳,但他麵子工程一定會做好。
倘若他把兵力全部壓上,采用人海戰術攻山,東連軍肯定會有傷亡,這是巴桑不願意看到的。
自己這邊兵力有限,多是新兵及降兵,不能有大損失,
否則山上不僅力量減弱,而且軍心會動搖。
他迴到山上,走進作戰室,盯著沙盤,細細盤算一個小時,確認一點:
如果官軍一千人全部壓上,無論怎麽防守,即使官兵攻不下山,山上的士兵也肯定會有傷亡。
陸嘯山這次來,一定帶足了攻城器具,盾牌、弓箭、糧草等也會很充足,
倘若交戰時間太長,對養馬峰不利。
巴桑來迴踱步,嘴裏念叨:“不能硬拚”、“不能硬拚”、“不能纏鬥太久”
念著念著,腦中忽地靈光一閃,自己不願意硬拚,陸嘯山更不願意硬拚,
他剛剛損失了五個百人隊,承受的壓力更大,
一旦再把這支千人隊打沒了,他這個驃騎將軍也不要幹了,更何況還拿不下養馬峰。
到那時,牆倒眾人推,
隨軍虎衛一定添油加醋上報,責任全在陸嘯山身上,坐牢殺頭都有可能。
想到這,巴桑笑了,剛才老是擔心自己的士兵有損失,思路受到局限,
現在思路打開,一個作戰方案在心中形成。
他叫來徐定山、範愛文、白林等眾將,要詳細說明作戰方案。
不一會,眾人一起到來,
有了前幾次戰鬥的勝利,眾人現在都是一臉輕鬆,相信主公有辦法退兵。
本以為巴桑還像上次一樣,各人守住一個防區,誰知這次完全不同。
巴桑提出,他要親自帶隊列陣出山,和陸嘯山正麵較量。
眾將又驚又喜,喜的是這種打法更符合戰場模式,兵對兵,將對將,打得痛快,
驚得是,東連軍隻有幾百人,官軍有一千人,
兵力少了一半,而且戰鬥力也不如官軍,
畢竟都是新兵和降兵,而且降兵還都是陸嘯山的老部下。
但眾將現在對他迷之相信,既然主公這樣決定,一定有把握打勝仗。
巴桑命令徐定山、白林、孫二牛、龔順各自帶上隊伍隨自己出山迎敵,正麵迎戰官軍,
要求各隊士兵盔甲鮮明、旗幟靚麗,士兵有朝氣。
命令範愛文帶領部分兵力守住斧頭關,
駱宏剛帶領手下士兵藏在斧頭穀靠近穀口的兩邊山壁上,並多準備滾木礌石。
一旦官兵追擊,東連軍退進穀口,駱宏剛部推下滾木礌石阻住穀口就算任務完成。
這一次,巴桑沒有解釋,所有人也沒有問,
主公這麽說,一定不會有問題,照辦就是。
隻有範愛文感到遺憾,他看不到戰場情況,駱宏剛在斧頭穀穀口處,是能看到的。
孫二牛拍拍他肩膀,
“老範,等迴來後,我詳細告訴你戰場打鬥情況就是,包你如同親眼所見”
眾人大笑。
三人沒有絲毫隱瞞,把進到關內的遭遇如實說了一遍,其實也瞞不住,很多士兵們都知道。
陸嘯山聽完,久久沒有說話,
養馬峰隻有三、四百人,卻把官兵五個百人隊打殘,
一個牙將、一個百夫長被殺、四個百夫長被俘虜,而賊人幾乎零傷亡,這種戰損比,一個天一個地啊!
陸嘯山想了下,這次必須下大本錢,帶齊眾將,帶足兵器糧草。
他對呂天民下令,準備充足的攻城器具,
既然王敢當部能攻擊關內,說明斧頭關並不難攻,
這次必須全軍壓上,不惜代價,一鼓作氣掃平養馬峰,
就是用人堆也把它堆平了,畢竟賊人隻有三、四百人。
萬一攻不下,那就圍住養馬峰,困也要把賊人困死。
眾將得令,分頭去準備,確定明天就開拔,不給賊人喘息的機會。
次日上午,陸嘯山頂盔貫甲,手拿長槍,率隊直奔養馬峰,
傍晚時分到了養馬峰處,他命令軍隊距離山腳四裏外紮營,
和王敢當一樣,他也不敢命令部隊夜裏攻山,士兵沒打過山地戰,晚上更不敢貿然進攻了。
...........
處置完俘虜事,巴桑推測,官軍肯定要再來攻山。
從陸嘯山手上的兵力來看,還剩下一支完整的千人隊,
這支千人隊一直在昌寧城內,擔負守城職責,要想抽出來,隻能換防,用王敢當的殘兵守城。
這麽一調防、集結,沒有一天時間辦不到,所以官軍最快也要後天才能到養馬峰,
假如從外麵調兵過來,那就需要更長時間了。
郭大樹等三個百夫長迴去後,陸嘯山完全知道養馬峰的兵力情況,總共也就三、四百人,
朝廷不至於從其他地方大規模調兵過來,所以暫時不用考慮外麵的官軍。
他命令範愛文布置崗哨,其他五個百人隊抓緊時間休整,準備後麵的戰鬥。
第三天下午,山外斥候聽到遠處大地震動,
這是大批馬匹跑動的聲音,官軍來了,斥候相遞傳告到山上,
巴桑隨即化妝成牧民,
一人一騎出了山,和上次一樣,他要觀察一下官軍陣容。
傍晚時分,遠遠看見大批官軍奔馳而來,
中軍大旗上繡著鬥大的“陸”字,陸嘯山親自領軍來了。
到了養馬峰處,陸嘯山距離山腳四裏外紮營,他們也不敢晚上攻山。
巴桑看他們紮營方式、哨兵配備,要好於王敢當,
他慢慢向營地靠近,還是到上次那座小丘邊近距離觀察。
剛剛看了一會,營房裏走出幾個人,其中兩個服裝顯眼,
穿著偵刑司虎衛的虎斑服,其他幾人像是軍官。
隻見兩個虎衛對著營地指手畫腳,身邊的幾個軍官頻頻點頭,一副奴才像,似乎這兩個虎衛才是他們的長官。
巴桑心中冷笑,真是外行指揮內行,虎衛們幹涉打仗,能打好嗎?
正看著,那兩個虎衛一轉頭,看見巴桑,愣了一會,立即上馬向小丘跑來,
巴桑撥轉馬頭就走,兩個虎衛在後麵緊緊追趕。
追了一段路,兩個虎衛感覺追不上,轉身迴去了。
巴桑心裏有數了,從剛才兩個虎衛行為來看,這次陸嘯山出征,
昌寧城虎衛們隨軍,實質是監視。
如此一來,陸嘯山在指揮時,必然束手束腳,但他麵子工程一定會做好。
倘若他把兵力全部壓上,采用人海戰術攻山,東連軍肯定會有傷亡,這是巴桑不願意看到的。
自己這邊兵力有限,多是新兵及降兵,不能有大損失,
否則山上不僅力量減弱,而且軍心會動搖。
他迴到山上,走進作戰室,盯著沙盤,細細盤算一個小時,確認一點:
如果官軍一千人全部壓上,無論怎麽防守,即使官兵攻不下山,山上的士兵也肯定會有傷亡。
陸嘯山這次來,一定帶足了攻城器具,盾牌、弓箭、糧草等也會很充足,
倘若交戰時間太長,對養馬峰不利。
巴桑來迴踱步,嘴裏念叨:“不能硬拚”、“不能硬拚”、“不能纏鬥太久”
念著念著,腦中忽地靈光一閃,自己不願意硬拚,陸嘯山更不願意硬拚,
他剛剛損失了五個百人隊,承受的壓力更大,
一旦再把這支千人隊打沒了,他這個驃騎將軍也不要幹了,更何況還拿不下養馬峰。
到那時,牆倒眾人推,
隨軍虎衛一定添油加醋上報,責任全在陸嘯山身上,坐牢殺頭都有可能。
想到這,巴桑笑了,剛才老是擔心自己的士兵有損失,思路受到局限,
現在思路打開,一個作戰方案在心中形成。
他叫來徐定山、範愛文、白林等眾將,要詳細說明作戰方案。
不一會,眾人一起到來,
有了前幾次戰鬥的勝利,眾人現在都是一臉輕鬆,相信主公有辦法退兵。
本以為巴桑還像上次一樣,各人守住一個防區,誰知這次完全不同。
巴桑提出,他要親自帶隊列陣出山,和陸嘯山正麵較量。
眾將又驚又喜,喜的是這種打法更符合戰場模式,兵對兵,將對將,打得痛快,
驚得是,東連軍隻有幾百人,官軍有一千人,
兵力少了一半,而且戰鬥力也不如官軍,
畢竟都是新兵和降兵,而且降兵還都是陸嘯山的老部下。
但眾將現在對他迷之相信,既然主公這樣決定,一定有把握打勝仗。
巴桑命令徐定山、白林、孫二牛、龔順各自帶上隊伍隨自己出山迎敵,正麵迎戰官軍,
要求各隊士兵盔甲鮮明、旗幟靚麗,士兵有朝氣。
命令範愛文帶領部分兵力守住斧頭關,
駱宏剛帶領手下士兵藏在斧頭穀靠近穀口的兩邊山壁上,並多準備滾木礌石。
一旦官兵追擊,東連軍退進穀口,駱宏剛部推下滾木礌石阻住穀口就算任務完成。
這一次,巴桑沒有解釋,所有人也沒有問,
主公這麽說,一定不會有問題,照辦就是。
隻有範愛文感到遺憾,他看不到戰場情況,駱宏剛在斧頭穀穀口處,是能看到的。
孫二牛拍拍他肩膀,
“老範,等迴來後,我詳細告訴你戰場打鬥情況就是,包你如同親眼所見”
眾人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