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夜遇高道
特工穿古代神秘嬰兒,開局遭追殺 作者:著花無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巴桑當即對四人說出自己的想法,
東連山這邊草原就命名叫“東連草原”,需要在斧頭穀口處修建一堵厚牆,充當關口,就叫“斧頭關”。
隻要守住斧頭關,任何軍隊想攻上山都要付出巨大代價,
少數散兵遊勇通過特殊渠道上養馬峰,不足為慮。
上次孫二牛、範愛文等人已經把養馬峰的輿圖搞得七七八八了,
再進一步完善,至於各處地點的命名,等弄好後統一來搞,然後交給鄭勇做出沙盤。
幾人連聲答應,經過巴桑這麽一說,
幾人內心暗地感歎,關口一建,隊伍建立,養馬峰確實就是一個軍事要塞了。
還是要跟對人啊!
特別是徐定山,更是感慨,
他最先來這裏,卻隻知道在山洞裏藏物資,並沒有想到還能作為基地,
即使刀王吳竹生生前也沒有想起來,否則早就規劃修建了。
孫二牛、範愛文等人自去繪製輿圖不提,鄭勇帶人丈量斧頭關尺寸、采石,準備砌牆。
巴桑暗地分析過,官兵、鹽場衛隊死了那麽多人,肯定要追捕,
但他們看到的就是鹽工們都是從東連山西麵進山,大概率是從西麵進山搜索,
所以他命令孫傑拆掉絞盤,關閉洞口,
官兵即使進到一道溝也看不見洞口,他們看到的就是鹽工們鑽進山林的痕跡。
當然,官兵也有可能從東連草原斧頭穀進山搜索,針對這一點,
巴桑又安排孫傑帶兩個人扮成牧民在斧頭穀口附近放羊,主要是監視有沒有人過來,
特地強調隻要有人,無論是一個人還是多人立即迴山報告,所有人立即撤迴山洞。
隻要拖延一個月的時間,鄭勇帶人修好斧頭關的石牆,那就極大提高了野馬峰的防禦能力。
巴桑安排完,稍稍心安,他還要做兩件事,但這兩件事隻能他自己一個人幹。
一件事是采摘毒頭草,假如有官兵小隊上山偵查,抓住一個人審問,毒頭草能起到大作用。
上次倘若不是毒頭草,審問那個虎衛沒有那麽順利。
另一件事就是進一步迷惑官府,官兵小隊進山搜查,
一定是先從東連山的西麵順著當時鹽工們進山的道路搜索,
要給他們增加一點難度,盡量拖延,為鄭勇修建關牆贏得時間。
當天晚上,巴桑命令鄭勇打開一號洞門,索降到一道溝,
他進入狼林,首先化裝,塗成花臉,
把自己打扮成一個野人模樣,任誰看見都認不出他就是關石,
現場做了一張弓,削木為箭,砍了一根堅韌的樹枝當做武器。
剛剛弄好,一瞥間,
左邊樹枝上站著一個穿著道袍的老人,白眉白須,仙風道骨般看著巴桑。
巴桑一怔,這幾天,他一直感到有人在窺探,
每次扭頭看,都沒有人,估計就是這個高人了。
這麽大的山,藏著幾個隱士在此修行,不奇怪。
他雙手一拱,“道長請了,小子關石這廂有禮”
那道長嗬嗬一笑:“自古英雄出少年,替天行道,為民請命,必能得到上天眷顧!”
“謹遵道長教誨!”
“關石小兄弟,你的劍法精奇,但馬上功夫一般,需要加強!”
巴桑心中一動,這點正是他的短板,
他本就沒有學過騎在馬上耍劍,之前拿著方天畫戟舞動,隻是權宜之計,
也隻能使出半招劍法,倘若遇到高手,就很麻煩,
在這個朝代,戰場上都是以騎馬打鬥為主。
誠懇懇求:“請道長指點我馬上作戰功夫”
那老道哈哈一笑,“日後有緣,自會相見,那時水到渠成”
說完話,老道身子一縱,躍到另一棵樹枝上,跟著再躍,眨眼不見。
巴桑沒有追趕,像這種高道,隻能靠緣分了。
他到了山腳,快步急行,向東西穀口跑去,到了地方,直接爬上山峰。
之前,他已經采摘過一次了,這次把能看到的毒頭草全部采摘幹淨,裝進布口袋裏,
剛下到山底,準備出樹林,卻聽到有馬匹奔跑聲,是從昌寧城方向過來的。
巴桑感到奇怪,這麽晚誰來鹽場?
他沒有動,靜靜地蹲在樹林裏等待。
不一會,三匹馬奔進穀裏,一起翻身下馬,
其中一人虎背熊腰,異常精悍,他的身後跟著兩名偵刑司虎衛。
“虎背熊腰”彎腰仔細檢查上次地雷爆炸的痕跡,好一會才站起來,雙眼望天,似乎在想著什麽。
一個虎衛小心翼翼地問:“馬指揮使,這是什麽東西爆炸?”
巴桑心裏暗道:“這人估計就是偵刑司指揮使馬震沙了”
卻見馬指揮使歎口氣,“這幫人不簡單啊,這種爆炸物可能和石漆有關,隻是不知道如何製造的”
巴桑心裏暗讚,這個馬指揮使有兩把刷子,他說的“石漆”就是古人對石油的稱唿,
晉朝時期,有書記載:
“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黃後黑,如凝膏,燃極明,與膏無異,彼方人謂之石漆”。
這裏所說的石漆其實就是石油。
馬震沙認為爆炸物與石漆有關,算是擦了一點邊。
“馬大人,我們現在進山搜索嗎?”
“不,我要連夜趕去昌遠城,你通知陸嘯山,安排斥候小隊進山搜查”
“是”
馬震沙想了下,又說:
“通知朱中沙,讓他隨斥候小隊一起進山搜查!”
“是,我馬上就去驃騎將軍府傳達你的命令!”
馬震山手一揮,三人翻身上馬,撥轉馬頭,向昌寧城方向跑去。
............
昌寧城,驃騎將軍府。
一個健壯的男人躺坐在椅子上,翹著二郎腿,端著茶壺呲溜溜喝茶,正是昌寧城驃騎將軍陸嘯山,
他的左邊椅子上,坐著一個肥胖的中年男人,正是鹽場大東家元端臣。
對麵一高一矮兩人一身戎裝筆挺地站著,
高個子是衛將軍王敢當,矮個子正是帶領三個百人隊馳援鹽場的牙將王羽飛。
王敢當小心翼翼說:
“報告將軍,遵照你的命令,我安排王羽飛率三個百人隊出動增援鹽場,
經現場查看,鹽場的猛虎百人隊全軍覆沒,飛鷹百人隊也損失大半”
元端臣嘴角抽動,雙手亂抖,不知道是氣的還是心痛自己的手下的兵。
東連山這邊草原就命名叫“東連草原”,需要在斧頭穀口處修建一堵厚牆,充當關口,就叫“斧頭關”。
隻要守住斧頭關,任何軍隊想攻上山都要付出巨大代價,
少數散兵遊勇通過特殊渠道上養馬峰,不足為慮。
上次孫二牛、範愛文等人已經把養馬峰的輿圖搞得七七八八了,
再進一步完善,至於各處地點的命名,等弄好後統一來搞,然後交給鄭勇做出沙盤。
幾人連聲答應,經過巴桑這麽一說,
幾人內心暗地感歎,關口一建,隊伍建立,養馬峰確實就是一個軍事要塞了。
還是要跟對人啊!
特別是徐定山,更是感慨,
他最先來這裏,卻隻知道在山洞裏藏物資,並沒有想到還能作為基地,
即使刀王吳竹生生前也沒有想起來,否則早就規劃修建了。
孫二牛、範愛文等人自去繪製輿圖不提,鄭勇帶人丈量斧頭關尺寸、采石,準備砌牆。
巴桑暗地分析過,官兵、鹽場衛隊死了那麽多人,肯定要追捕,
但他們看到的就是鹽工們都是從東連山西麵進山,大概率是從西麵進山搜索,
所以他命令孫傑拆掉絞盤,關閉洞口,
官兵即使進到一道溝也看不見洞口,他們看到的就是鹽工們鑽進山林的痕跡。
當然,官兵也有可能從東連草原斧頭穀進山搜索,針對這一點,
巴桑又安排孫傑帶兩個人扮成牧民在斧頭穀口附近放羊,主要是監視有沒有人過來,
特地強調隻要有人,無論是一個人還是多人立即迴山報告,所有人立即撤迴山洞。
隻要拖延一個月的時間,鄭勇帶人修好斧頭關的石牆,那就極大提高了野馬峰的防禦能力。
巴桑安排完,稍稍心安,他還要做兩件事,但這兩件事隻能他自己一個人幹。
一件事是采摘毒頭草,假如有官兵小隊上山偵查,抓住一個人審問,毒頭草能起到大作用。
上次倘若不是毒頭草,審問那個虎衛沒有那麽順利。
另一件事就是進一步迷惑官府,官兵小隊進山搜查,
一定是先從東連山的西麵順著當時鹽工們進山的道路搜索,
要給他們增加一點難度,盡量拖延,為鄭勇修建關牆贏得時間。
當天晚上,巴桑命令鄭勇打開一號洞門,索降到一道溝,
他進入狼林,首先化裝,塗成花臉,
把自己打扮成一個野人模樣,任誰看見都認不出他就是關石,
現場做了一張弓,削木為箭,砍了一根堅韌的樹枝當做武器。
剛剛弄好,一瞥間,
左邊樹枝上站著一個穿著道袍的老人,白眉白須,仙風道骨般看著巴桑。
巴桑一怔,這幾天,他一直感到有人在窺探,
每次扭頭看,都沒有人,估計就是這個高人了。
這麽大的山,藏著幾個隱士在此修行,不奇怪。
他雙手一拱,“道長請了,小子關石這廂有禮”
那道長嗬嗬一笑:“自古英雄出少年,替天行道,為民請命,必能得到上天眷顧!”
“謹遵道長教誨!”
“關石小兄弟,你的劍法精奇,但馬上功夫一般,需要加強!”
巴桑心中一動,這點正是他的短板,
他本就沒有學過騎在馬上耍劍,之前拿著方天畫戟舞動,隻是權宜之計,
也隻能使出半招劍法,倘若遇到高手,就很麻煩,
在這個朝代,戰場上都是以騎馬打鬥為主。
誠懇懇求:“請道長指點我馬上作戰功夫”
那老道哈哈一笑,“日後有緣,自會相見,那時水到渠成”
說完話,老道身子一縱,躍到另一棵樹枝上,跟著再躍,眨眼不見。
巴桑沒有追趕,像這種高道,隻能靠緣分了。
他到了山腳,快步急行,向東西穀口跑去,到了地方,直接爬上山峰。
之前,他已經采摘過一次了,這次把能看到的毒頭草全部采摘幹淨,裝進布口袋裏,
剛下到山底,準備出樹林,卻聽到有馬匹奔跑聲,是從昌寧城方向過來的。
巴桑感到奇怪,這麽晚誰來鹽場?
他沒有動,靜靜地蹲在樹林裏等待。
不一會,三匹馬奔進穀裏,一起翻身下馬,
其中一人虎背熊腰,異常精悍,他的身後跟著兩名偵刑司虎衛。
“虎背熊腰”彎腰仔細檢查上次地雷爆炸的痕跡,好一會才站起來,雙眼望天,似乎在想著什麽。
一個虎衛小心翼翼地問:“馬指揮使,這是什麽東西爆炸?”
巴桑心裏暗道:“這人估計就是偵刑司指揮使馬震沙了”
卻見馬指揮使歎口氣,“這幫人不簡單啊,這種爆炸物可能和石漆有關,隻是不知道如何製造的”
巴桑心裏暗讚,這個馬指揮使有兩把刷子,他說的“石漆”就是古人對石油的稱唿,
晉朝時期,有書記載:
“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黃後黑,如凝膏,燃極明,與膏無異,彼方人謂之石漆”。
這裏所說的石漆其實就是石油。
馬震沙認為爆炸物與石漆有關,算是擦了一點邊。
“馬大人,我們現在進山搜索嗎?”
“不,我要連夜趕去昌遠城,你通知陸嘯山,安排斥候小隊進山搜查”
“是”
馬震沙想了下,又說:
“通知朱中沙,讓他隨斥候小隊一起進山搜查!”
“是,我馬上就去驃騎將軍府傳達你的命令!”
馬震山手一揮,三人翻身上馬,撥轉馬頭,向昌寧城方向跑去。
............
昌寧城,驃騎將軍府。
一個健壯的男人躺坐在椅子上,翹著二郎腿,端著茶壺呲溜溜喝茶,正是昌寧城驃騎將軍陸嘯山,
他的左邊椅子上,坐著一個肥胖的中年男人,正是鹽場大東家元端臣。
對麵一高一矮兩人一身戎裝筆挺地站著,
高個子是衛將軍王敢當,矮個子正是帶領三個百人隊馳援鹽場的牙將王羽飛。
王敢當小心翼翼說:
“報告將軍,遵照你的命令,我安排王羽飛率三個百人隊出動增援鹽場,
經現場查看,鹽場的猛虎百人隊全軍覆沒,飛鷹百人隊也損失大半”
元端臣嘴角抽動,雙手亂抖,不知道是氣的還是心痛自己的手下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