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仗義出手
特工穿古代神秘嬰兒,開局遭追殺 作者:著花無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商人支付財物獲得區域官鹽銷售權,就正式成為合法的鹽商了,
這種銷售權可以轉讓或繼承,範圍從縣級到州級。
一個區域的鹽商組成鬆散性群體,類似今天的行業商會,稱為商綱,
每個商綱設綱首,相當於今天所說的總代理,負責管理本綱商人和繳納本綱商人的鹽課,
所謂綱商,用今天的話來說,是指那些已經加入鹽業協會的鹽商。
鹽商需要購買官府發放的鹽引才能賣鹽,所謂鹽引,就是指鹽商從官方獲得的合法賣鹽憑證,
鹽商要根據鹽引交納鹽課且不得跨界銷售,如果越界就是私鹽。
鹽商繳納的鹽課很高,加上采購成本、運輸成本、利潤, 所以官鹽很貴,
老百姓單就吃鹽一項,負擔就相當重,
以致於就有一些人鋌而走險,私下到產鹽地購鹽倒賣,
這種鹽沒有鹽引,也沒有區域限製,價格遠低於官鹽,就是俗稱的私鹽。
巴桑從二牛和範愛文剛才的對話中很容易就推理出,那個白幫主和盛良棟開始一起販賣私鹽,
後來合夥取得了鹽商執照,他們官鹽、私鹽一起賣,利潤當然豐厚,而且還有合法外衣。
兩人可能分配不均或其他原因,分道揚鑣,
白幫主重操舊業,又幹起販賣私鹽的營生。
這營生是冒風險的,一旦被官府查獲就是重罪,輕者坐牢、重者殺頭,
可是老百姓太苦了,就像老孫一家人,
食不果腹,二牛這才和範愛文一起去追隨白幫主冒險販賣私鹽。
次日一早,關震雲和巴桑一早起床,準備跟孫老漢一家打個招唿就走,
兩人出了柴房門, 進到堂屋,卻見二牛娘正在放聲大哭,
二牛哥哥手上拿著一張紙條,雙眼通紅,
孫老漢在一邊老淚縱橫,無聲哭泣。
關、巴兩人明白,二牛夜裏走時,雖然沒有跟父母打招唿,還是留了一張紙條。
此時,關震雲說什麽都是多餘的,
他對著孫老漢一家人連連拱手致謝,背著巴桑出門而去。
巴桑心中對孫老漢一家人充滿感激,素不相識,能留你住一晚,給吃喝,相當不容易了,
可惜關震雲也是窮人,口袋裏沒有幾個錢,帶著巴桑這個嬰兒,還有這麽遠的路要走,
他也沒錢資助孫老漢一家,隻能語言上感謝。
又走了幾日,距離京師更遠了,
關震雲徹底放心了,準備到城裏找一家客棧好好睡一晚,
買點好吃的補補身子,否則兩人都受不了。
這天,兩人走到臥牛縣,縣城就叫臥牛集,城區不大,
四周村民都過來趕集,街上買賣眾多,很是熱鬧,
隻是趕集人大多穿著寒酸,有人甚至用藤蔓當腰帶箍在腰間擋風。
關震雲背著巴桑到了街上,邊走邊看,
巴桑也很好奇,看著滿大街的人穿著古代服裝,來來往往,討價還價。
他的雙眼東看西看,突然一個年輕人引起他的注意,
這個家夥身材瘦小,帶著一頂狗皮帽,
一雙眼賊亮賊亮的,眼珠亂轉,在人群中穿來穿去。
可能是特工的職業習慣,巴桑第一眼感覺這個狗皮帽不是好家夥,
再細看,隻見狗皮帽的右手食指上套著一個亮晶晶的銀環,好像是戒指。
巴桑前世可是王牌特工,對細節的觀察力非常人能比,
他一眼就看到銀戒指下麵,也就是食指指肚處,戒指連著細小的刀片。
巴桑確認,這不是普通戒指,而是指刀,
刀片緊貼指肚,普通人根本就看不出來。
戴著這玩意的肯定不是普通人,巴桑緊緊盯著那個狗皮帽,直覺這家夥要幹壞事,
隻見狗皮帽向前走去,那裏有一個豬肉攤,圍著幾個人。
巴桑貼著關震雲耳朵說了句:“跟上那個狗皮帽”
關震雲好奇地看了他一眼,不明白他要幹什麽,
隻是習慣對他言聽計從,而且看到豬肉攤,他自己也有一種親切感,就走了過去。
豬肉攤前站著一個老頭,衣著破爛,一看就是窮苦人,正可憐巴巴地哀求,
“大師傅,我想買半隻豬肚,給小孫子燉燉吃,孩子病得厲害”
那賣肉的大聲嗬斥,“想買當然可以,付錢就好,價錢已經跟你說了,
你又不是沒有錢,為什麽要買半隻?豬肚不零賣。”
“我身上的錢是準備給孩子抓藥用的,算了下,等會去藥店至少要二兩銀子,
剩下的不夠一隻豬肚錢了,所以才請你賣半隻給我。”
老頭肩膀上掛著一條搭褳,說話時身子亂動,褡褳嘩嘩響, 顯然裏麵裝著銅錢,
可能老頭說“二兩銀子”這幾個字聲音太大,狗皮帽有意無意靠向他。
巴桑盯著他的手指,隻見狗皮帽右手一伸,閃電般劃過老頭衣襟,
一個銀稞子滑了出來,幾乎同時,狗皮帽左手伸出,接住銀稞,轉身就走。
“抓小偷”,巴桑右手指著狗皮帽,大聲喊道,
關震雲本來就得到提醒,要他注意狗皮帽,可是剛才狗皮帽動作太快,沒有看清他在幹什麽,
但他和巴桑心意相通,直接一腳踹過去,
狗皮帽身材瘦小,被踹倒在地,手上的銀稞也掉在地上。
這一喊一踹,人群一起轉過來看,有人驚唿:
“他是盛運堂的人”
老頭一摸自己的衣服,銀子不見了,臉色變得煞白,
再低頭看地上,正是自己的銀子,趕忙撿起來。
圍觀眾人指著關、巴兩人,大聲讚頌,
“好聰明的孩子,好勇猛的漢子”
老頭向關震雲連聲感謝,關震雲裂開大嘴,嗬嗬直笑,
“不用謝,小事一樁”
卻見地上躺著的狗皮帽怨毒地看了關震雲一眼,身子一動,兔子般鑽進人群跑了。
一個婦女大喊:“小偷跑了,快報官”
她身邊男人小聲嗬斥,
“就你多嘴,盛運堂是好惹的?小心他們報複!”
有人歎氣,“盛運堂的人太壞了”
巴桑心裏一驚,這個小偷是什麽盛運堂人,聽這個名字似乎是一個幫會,至少不是啥正經團體。
這種銷售權可以轉讓或繼承,範圍從縣級到州級。
一個區域的鹽商組成鬆散性群體,類似今天的行業商會,稱為商綱,
每個商綱設綱首,相當於今天所說的總代理,負責管理本綱商人和繳納本綱商人的鹽課,
所謂綱商,用今天的話來說,是指那些已經加入鹽業協會的鹽商。
鹽商需要購買官府發放的鹽引才能賣鹽,所謂鹽引,就是指鹽商從官方獲得的合法賣鹽憑證,
鹽商要根據鹽引交納鹽課且不得跨界銷售,如果越界就是私鹽。
鹽商繳納的鹽課很高,加上采購成本、運輸成本、利潤, 所以官鹽很貴,
老百姓單就吃鹽一項,負擔就相當重,
以致於就有一些人鋌而走險,私下到產鹽地購鹽倒賣,
這種鹽沒有鹽引,也沒有區域限製,價格遠低於官鹽,就是俗稱的私鹽。
巴桑從二牛和範愛文剛才的對話中很容易就推理出,那個白幫主和盛良棟開始一起販賣私鹽,
後來合夥取得了鹽商執照,他們官鹽、私鹽一起賣,利潤當然豐厚,而且還有合法外衣。
兩人可能分配不均或其他原因,分道揚鑣,
白幫主重操舊業,又幹起販賣私鹽的營生。
這營生是冒風險的,一旦被官府查獲就是重罪,輕者坐牢、重者殺頭,
可是老百姓太苦了,就像老孫一家人,
食不果腹,二牛這才和範愛文一起去追隨白幫主冒險販賣私鹽。
次日一早,關震雲和巴桑一早起床,準備跟孫老漢一家打個招唿就走,
兩人出了柴房門, 進到堂屋,卻見二牛娘正在放聲大哭,
二牛哥哥手上拿著一張紙條,雙眼通紅,
孫老漢在一邊老淚縱橫,無聲哭泣。
關、巴兩人明白,二牛夜裏走時,雖然沒有跟父母打招唿,還是留了一張紙條。
此時,關震雲說什麽都是多餘的,
他對著孫老漢一家人連連拱手致謝,背著巴桑出門而去。
巴桑心中對孫老漢一家人充滿感激,素不相識,能留你住一晚,給吃喝,相當不容易了,
可惜關震雲也是窮人,口袋裏沒有幾個錢,帶著巴桑這個嬰兒,還有這麽遠的路要走,
他也沒錢資助孫老漢一家,隻能語言上感謝。
又走了幾日,距離京師更遠了,
關震雲徹底放心了,準備到城裏找一家客棧好好睡一晚,
買點好吃的補補身子,否則兩人都受不了。
這天,兩人走到臥牛縣,縣城就叫臥牛集,城區不大,
四周村民都過來趕集,街上買賣眾多,很是熱鬧,
隻是趕集人大多穿著寒酸,有人甚至用藤蔓當腰帶箍在腰間擋風。
關震雲背著巴桑到了街上,邊走邊看,
巴桑也很好奇,看著滿大街的人穿著古代服裝,來來往往,討價還價。
他的雙眼東看西看,突然一個年輕人引起他的注意,
這個家夥身材瘦小,帶著一頂狗皮帽,
一雙眼賊亮賊亮的,眼珠亂轉,在人群中穿來穿去。
可能是特工的職業習慣,巴桑第一眼感覺這個狗皮帽不是好家夥,
再細看,隻見狗皮帽的右手食指上套著一個亮晶晶的銀環,好像是戒指。
巴桑前世可是王牌特工,對細節的觀察力非常人能比,
他一眼就看到銀戒指下麵,也就是食指指肚處,戒指連著細小的刀片。
巴桑確認,這不是普通戒指,而是指刀,
刀片緊貼指肚,普通人根本就看不出來。
戴著這玩意的肯定不是普通人,巴桑緊緊盯著那個狗皮帽,直覺這家夥要幹壞事,
隻見狗皮帽向前走去,那裏有一個豬肉攤,圍著幾個人。
巴桑貼著關震雲耳朵說了句:“跟上那個狗皮帽”
關震雲好奇地看了他一眼,不明白他要幹什麽,
隻是習慣對他言聽計從,而且看到豬肉攤,他自己也有一種親切感,就走了過去。
豬肉攤前站著一個老頭,衣著破爛,一看就是窮苦人,正可憐巴巴地哀求,
“大師傅,我想買半隻豬肚,給小孫子燉燉吃,孩子病得厲害”
那賣肉的大聲嗬斥,“想買當然可以,付錢就好,價錢已經跟你說了,
你又不是沒有錢,為什麽要買半隻?豬肚不零賣。”
“我身上的錢是準備給孩子抓藥用的,算了下,等會去藥店至少要二兩銀子,
剩下的不夠一隻豬肚錢了,所以才請你賣半隻給我。”
老頭肩膀上掛著一條搭褳,說話時身子亂動,褡褳嘩嘩響, 顯然裏麵裝著銅錢,
可能老頭說“二兩銀子”這幾個字聲音太大,狗皮帽有意無意靠向他。
巴桑盯著他的手指,隻見狗皮帽右手一伸,閃電般劃過老頭衣襟,
一個銀稞子滑了出來,幾乎同時,狗皮帽左手伸出,接住銀稞,轉身就走。
“抓小偷”,巴桑右手指著狗皮帽,大聲喊道,
關震雲本來就得到提醒,要他注意狗皮帽,可是剛才狗皮帽動作太快,沒有看清他在幹什麽,
但他和巴桑心意相通,直接一腳踹過去,
狗皮帽身材瘦小,被踹倒在地,手上的銀稞也掉在地上。
這一喊一踹,人群一起轉過來看,有人驚唿:
“他是盛運堂的人”
老頭一摸自己的衣服,銀子不見了,臉色變得煞白,
再低頭看地上,正是自己的銀子,趕忙撿起來。
圍觀眾人指著關、巴兩人,大聲讚頌,
“好聰明的孩子,好勇猛的漢子”
老頭向關震雲連聲感謝,關震雲裂開大嘴,嗬嗬直笑,
“不用謝,小事一樁”
卻見地上躺著的狗皮帽怨毒地看了關震雲一眼,身子一動,兔子般鑽進人群跑了。
一個婦女大喊:“小偷跑了,快報官”
她身邊男人小聲嗬斥,
“就你多嘴,盛運堂是好惹的?小心他們報複!”
有人歎氣,“盛運堂的人太壞了”
巴桑心裏一驚,這個小偷是什麽盛運堂人,聽這個名字似乎是一個幫會,至少不是啥正經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