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雲:功名隻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且說牛繼宗率領十五萬大軍前往邊關支援,出了京都大軍全速前進,柳湘蓮、賈璉二人騎馬並行有說有笑,隻是沈瑜心不在焉,可能是想起來出行前一日
出發前一日,沈瑜在正在院中練劍隻見黛玉前來,黛玉來到沈瑜院子見到沈瑜二話不說拽著沈瑜往外走,二人來到湖邊黛玉拉著沈瑜上了船,不一會傳飄到了湖中央
“哥哥”黛玉撲到沈瑜懷中喊道
“妹妹這是怎麽了?”沈瑜摸著黛玉青絲問道
“就是想跟哥哥乘船遊湖,玉兒還沒有跟哥哥遊湖呢”黛玉躺在沈瑜懷裏說道
“那今日哥哥陪妹妹遊湖”沈瑜說道,拿出竹笛吹了起來
笛子獨特的音色在湖中彌漫開來,像一首田園詩歌,和雅清淡,恬靜悠遠;如一彎淙淙的溪流,婉轉清脆,輕吟淺唱;又像一道故鄉的原風景,沒有鉛華雕飾,清新自然
黛玉愜意的躺在沈瑜懷中,聆聽著,嘴角掛著甜甜的微笑抬頭看著沈瑜,如春風拂麵輕柔而溫暖;如花苞緩緩綻放美且驚豔
笛聲停止,黛玉心中泛起一陣失落,沈瑜低頭看著黛玉失落的表情,不由得心疼又吹了起來,用餘光看著黛玉臉上重新露出微笑心中也是欣慰
湖邊英蓮見到此情此景一陣酸楚湧上心頭,露出苦笑
沈瑜、黛玉二人遊玩一陣便迴到湖邊,黛玉從沈瑜懷中站起來拿出一個香囊塞給沈瑜匆匆上岸跑開了,沈瑜將香囊揣入懷中上岸,隻見英蓮呆呆的站在湖邊,走向英蓮
“英蓮姐姐”沈瑜走到英蓮身前說道
英蓮迴過神來癡癡的看著沈瑜不知該說什麽,抿抿嘴唇,手中繡帕遭了殃
沈瑜見英蓮如此姿態怎能不知英蓮的想法,拉起英蓮的手攔入懷中,英蓮臉色羞紅將頭貼在沈瑜胸前,靜聽沈瑜心跳,還不時抬頭看看沈瑜,二人沉默片刻英蓮從沈瑜懷中出來拿出繡帕、香囊塞到沈瑜手中急匆匆離開,沈瑜收好香囊、繡帕迴了院子,府裏的姊妹們都來過了,隻有寶釵被薛姨媽接迴梨香園了
夜晚,沈瑜看著床上的文月露出一個小腦袋不由得笑起來,脫了衣裳上床摟著文月腰,文月轉過身將頭貼在沈瑜胸前,沈瑜下巴抵著文月頭說道:“我出征以後你跟金釧常去找姊妹們屋裏玩耍,不要用悶在院裏”
文月說道:“大爺放心,我會打理好院子、照顧好自己的,大爺在外也要注意安全,照顧好自己”
沈瑜點頭迴應,摟著文月二人相擁而眠
“將軍前麵就是大同府了”傳令官對牛繼宗說道
“傳令全軍加速前進,入城休整”牛繼宗說道
沈瑜、柳湘蓮、賈璉騎馬來到牛繼宗身前
來到大同府城門口遠遠便看見一隊人在門口等候
大同守將宋仁見軍到來,急忙迎上前去
“大同守將宋仁參見牛將軍,將軍一路辛苦請進城歇息”宋仁行禮說道
“宋將軍無須多禮,有勞宋將軍前麵帶路”牛繼宗說道
宋仁帶牛繼宗一行人進入大同府,安好頓眾人
“牛大人請,宋某敬大人一杯”宋仁端起酒杯說道
“有勞宋將軍破費款待”牛繼宗端起酒杯說道
吃了一杯酒牛繼宗指著沈瑜、柳湘蓮、賈璉對宋仁介紹道:“這位是陛下親封隨軍參將沈瑜沈賢侄,這位是榮國府大老爺嫡長子賈璉賢侄,這位人稱冷郎君柳湘蓮”沈瑜三人急忙起身行禮問好,又敬了宋仁一杯酒
宋仁說道:“三位儀表堂堂,頗具君子之風”
沈瑜三人同聲說道:“多謝宋將軍誇讚”
宋仁心中在想“這三位看起來文文弱弱的陛下怎麽會派這樣的人”
牛繼宗看出宋仁心中所想說道:“宋大人可不要小瞧他們三人,他們三人都是武藝高強之輩,沈賢侄更是文武雙全、有勇有謀”
宋仁聽了詫異的打量著三人說道:“能得牛將軍如此賞識三位怎能是泛泛之輩”
“將軍不好了,綏遠守將倪卜仁率領兩萬士兵投敵了”宋仁的副官李毅拿著一封信跑進來說道
牛繼宗等人聽了紛紛站起來一臉凝重,宋仁將信遞給牛繼宗,牛繼宗看過之後有將信遞給沈瑜,沈瑜接過信隻見信上寫著:“韃靼、瓦拉兵臨綏遠,綏遠守將倪卜仁摔軍投敵,韃靼、瓦拉兵分兩路欲南下大同、朔平請將軍早做打算”
牛繼宗拍著桌子說道:“這該死的倪卜仁我定要將他碎屍萬段”隨即召集一眾將領議事,在持續一個時辰的商議中牛繼宗決定先派人前往綏遠打探消息,另派一隊人馬觀察韃靼、瓦拉動向,最後吩咐底下將領勤佳練兵
過了兩日,綏遠傳迴消息,韃靼留兩萬守城將士,瓦拉率十萬大軍南下朔平,韃靼率十萬大軍朝大同進軍
營帳中牛繼宗、沈瑜等圍著沙盤
“此事你們怎麽看?”牛繼宗問道
所有人都未說話,看向沈瑜
沈瑜說道:“此事應盡快稟明皇上,大同有我軍在尚且無事,朔平兩萬守城將士恐不能拒敵,將軍應盡快派兵支援”
“報告將軍前方探子來報,瓦拉十萬大軍再有一日便可抵達朔平”傳令官進了營帳說道
“報告將軍朔平守將派人前來送信,正在帳外等候”士兵進來說道
“帶那人進來”牛繼宗說道
那人進了營帳跪地說道:“朔平守將戚大人麾下副將劉通參見牛將軍,此次瓦拉集結十萬大軍欲躲朔平,戚將軍恐不能拒敵雖派沒將前來,請將軍派兵支援”
“起來吧,我們正在商議此事你也一起”牛繼宗說道
“你們誰願領兵支援朔平”牛繼宗問道
眾人看向沈瑜,劉通見眾人看向沈瑜麵露疑惑之色
“沈賢侄還是勞煩你走一趟,若朔平失守寧武也就岌岌可危,以賢侄才能定可解朔平之圍”牛繼宗說道
沈瑜頭頂一群烏鴉,心中暗罵“你這老狐狸害我隨軍出征不說,還讓我領兵打仗,老子一個參將領什麽兵打什麽仗”
還不等沈瑜說話隻聽牛繼宗笑眯眯看著沈瑜說道:“此事就這麽決定了,沈賢侄領兵五萬即刻前往朔平,以解朔平之圍不得有誤”
沈瑜還想說什麽隻見牛繼宗頭也不迴的出了營帳,劉通眼睛放光盯著沈瑜,柳湘蓮、賈璉看著沈瑜的表情不由的笑出聲來,片刻想帳中傳出“哈哈哈”的笑聲
沈瑜鬱悶的走出營帳去了校場,點齊五萬兵馬隨劉通出發
京都金鑾殿
“有本啟奏,無本退朝”戴權說道
“啟奏陛下,薩摩國和親使團抵達京城,不知陛下有何吩咐”賈政說道
“和親使團由鴻臚寺先行接待”皇上說道
賈政聽了迴答道:“是”
一個小太監拿著一封信遞給戴權,戴權將信遞給皇上,皇上打開信看了起來,臉色陰沉的可怕,隨即憤怒的說道:“該死,朕要將他千刀萬剮,傳信給牛繼宗將倪卜仁給朕活捉迴京”
皇上命戴權將牛繼宗書信讀給大臣們聽,最後隻能等牛繼宗傳來好消息了
“沈大人,朔平探子來報瓦拉距朔平成外二十裏安營紮寨,要不了多久便會進攻”傳令官說道
“我們還有多久抵達朔平”沈瑜看著劉通問道
“以目前速度還需一日”劉通說道
“為防止朔平有失我帶五千騎兵先行出發,柳兄、璉二哥帶將士們加速前進”沈瑜說道
柳湘蓮、賈璉點頭答應,又讓沈瑜小心行事、注意安全
大同
“牛將軍韃靼人開始攻城了”宋仁說道
“宋大人隨我前往城樓一觀”牛繼宗穿好盔甲說道
來到城樓往下看,隻見烏泱泱一片,韃靼攻城隊衝在最前麵,幾人推著攻城車,抬著雲梯,後麵刀兵左手持盾,右手握刀,再遠處一群盾兵手持方盾,盾兵後麵一群槍兵,槍兵後麵是一群弓箭手、強弩、投石車,另一邊由許多士兵圍著戰車,戰車上麵站著一個人,隻見那人揮揮手號角響起,鼓聲陣陣
城門樓上已準備了大量的滾木雷石,弓箭手準備就緒,投石車已在城門口排列開來
“眾將士聽令,敵人到達五十米再放箭”牛繼宗說道
攻城持續幾個時辰,韃靼久攻不下,傷亡頗多隻能鳴金收兵,城門樓已殘破不堪,傷亡人員不在少數,但比韃靼的情況好了很多,牛繼宗吩咐嚴加戒備
戚光繼站在朔平城門樓指揮守城將士抗敵
“將士們堅持住,劉副將已經前往大同搬救兵了,我們援軍快到了”戚光繼喊道
“將軍滾木雷石快用完了”
“將軍將士們傷亡慘重,援軍再不來將士們要支持不住了”
“將軍不好了,瓦拉人攻上城牆了”
戚光繼抽出腰間的刀喊到:“將士們城在人在,城破人亡,隨我殺敵報國”說著一刀砍向攻上城牆的瓦拉士兵
守城士兵揮著刀、槍喊到:“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大量瓦拉攻城兵已經攻上城牆,喊殺聲、刀劍相激聲不絕於耳
柳湘蓮、賈璉率領四萬五千將士加速朝朔平進軍
“還有多久到朔平?”柳湘蓮問道
“還有半個時辰”劉通說道
“傳令加速前進”柳湘蓮說道
“都過去一天了也不知道朔平情況如何?”賈璉說道
“隻能希望朔平多堅持一會”柳湘蓮歎息說道
朔平城門樓
“將軍您看哪裏”守城校尉指著城外說道
戚光繼順著校尉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哪裏火光衝天
“將軍哪裏不是瓦拉大營嗎”校尉說道
“想來是援軍到了”戚光繼說道
不一會戰場上響起一陣鼓聲,瓦拉士兵不再攻城
“將軍瓦拉退兵了”校尉高興的說道
守城將士們聽了高興的的喊道“我們勝利了,瓦拉退兵了”
“將軍您看那邊”校尉說道
戚光繼看去隻見那些士兵手舉“沈”字大旗正在與瓦拉人廝殺,前麵一將領手持鴛鴦雙劍左衝右突殺人如砍瓜切菜,一手持長劍男子緊隨其後
“戚大人麾下副將劉通在此快快打開城門”劉通來到城門口高聲喊道
“快開城門”戚光繼聽到劉通喊聲往城門樓下走去吩咐道
“劉通拜見戚將軍,末將來遲請將軍恕罪”劉通行禮說道
“劉副將快快請起,來的正是時候,劉副將若在晚來會可能就見不到我了”戚光繼扶起劉通說道
戚光繼、劉通閑聊片刻,柳湘蓮、賈璉已率領大軍來到城下,見到劉通在跟人說話心想那肯定是朔平守將戚大人了,隨即二人下馬走上前去
“柳湘蓮\/賈璉見過戚大人”柳湘蓮、賈璉拱手行禮說道
“多謝二位解朔平之圍,快隨我進城”戚光繼說道
柳湘蓮說道:“多謝戚將軍”
隨即吩咐道:“大軍進城休整不得擾民”
一個時辰後沈瑜進入朔平找到柳湘蓮、賈璉二人
“哈哈哈,瑜弟好本事,率領五千騎兵火燒瓦拉大營”賈璉說道
“小事不足掛齒,如今瓦拉大軍已經退去想來是與韃靼匯合”沈瑜說道
“不知大同情況如何?”柳湘蓮問道
“想來不會有事,大軍疲於趕路,借此機會休整兩日,再派人時刻與大同互通消息”沈瑜說道
寧國府
賈珍之妻尤氏今日迎來尤老娘、尤二姐、尤三姐,尤老娘唯利是圖,想讓尤二姐、尤三姐嫁入有錢有勢的人家,自從尤氏嫁入寧國府,尤老娘就一直在打寧國府財產的主意,此次帶尤二姐、尤三姐投奔尤氏就是希望通賈珍讓二人能留在寧國府,而尤老娘自己可以過有人伺候的主子生活,但賈珍如今身體每況愈下無心它事一心養病,尤老娘在得知情況後便打起賈蓉的主意,吩咐尤二姐多與賈蓉接觸,尤二姐唯命是從,至於尤老娘為何不讓尤三姐去,因為尤三姐性情剛烈誓死不依,尤老娘毫無辦法隻能讓尤二姐出馬,卻不想如今寧國府有賈敬坐鎮,賈蓉不敢有絲毫出格行為
榮國府
自從沈瑜出征不久,賈母便派人將元春、迎春、探春、史湘雲接迴了榮國府,本想將惜春一起接迴榮國府,但惜春死活不依說什麽也要等沈瑜迴府,又有黛玉從中周旋,無奈之下隻能讓惜春留在林府,三春、史湘雲離開林府心中很是不情願,但又不能像惜春一樣忤逆賈母隻好迴榮國府,史湘雲迴榮國府兩日便被史鼐派人接了迴去,薛寶釵自迴到梨香園一直悶悶不樂,整日不出院子,每日拿著沈瑜送的木簪子發呆,薛姨媽一直在為薛寶釵婚事奔波,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王夫人住處
自從榮、寧二府整頓、清洗之後,賈寶玉每日忙於學業,功課、學問日漸深厚,三春、史湘雲迴到榮國府賈寶玉又跟從前一樣在內宅廝混,賈政為此沒少教訓賈寶玉,但有賈母護著賈政也無可奈何
林府
林如海每日除了公務便是教涵玉學習,賈敏無事便在府中走走,本來還常去榮國府做客,但時間久了發現榮國府已經不是原來的榮國府,因此便很少去了
黛玉自沈瑜出征一顆心便隨著沈瑜去了邊關,閑的時候多愁善感、患得患失,常獨坐窗前流淚,為此英蓮、王嫣然沒少勸導,不知為毫無起色
惜春近來比較忙,每日拿著筆墨紙硯遊走於林府之中,而她停下來畫的每一處都有沈瑜的身影,因此文月與惜春走的更近
且說牛繼宗率領十五萬大軍前往邊關支援,出了京都大軍全速前進,柳湘蓮、賈璉二人騎馬並行有說有笑,隻是沈瑜心不在焉,可能是想起來出行前一日
出發前一日,沈瑜在正在院中練劍隻見黛玉前來,黛玉來到沈瑜院子見到沈瑜二話不說拽著沈瑜往外走,二人來到湖邊黛玉拉著沈瑜上了船,不一會傳飄到了湖中央
“哥哥”黛玉撲到沈瑜懷中喊道
“妹妹這是怎麽了?”沈瑜摸著黛玉青絲問道
“就是想跟哥哥乘船遊湖,玉兒還沒有跟哥哥遊湖呢”黛玉躺在沈瑜懷裏說道
“那今日哥哥陪妹妹遊湖”沈瑜說道,拿出竹笛吹了起來
笛子獨特的音色在湖中彌漫開來,像一首田園詩歌,和雅清淡,恬靜悠遠;如一彎淙淙的溪流,婉轉清脆,輕吟淺唱;又像一道故鄉的原風景,沒有鉛華雕飾,清新自然
黛玉愜意的躺在沈瑜懷中,聆聽著,嘴角掛著甜甜的微笑抬頭看著沈瑜,如春風拂麵輕柔而溫暖;如花苞緩緩綻放美且驚豔
笛聲停止,黛玉心中泛起一陣失落,沈瑜低頭看著黛玉失落的表情,不由得心疼又吹了起來,用餘光看著黛玉臉上重新露出微笑心中也是欣慰
湖邊英蓮見到此情此景一陣酸楚湧上心頭,露出苦笑
沈瑜、黛玉二人遊玩一陣便迴到湖邊,黛玉從沈瑜懷中站起來拿出一個香囊塞給沈瑜匆匆上岸跑開了,沈瑜將香囊揣入懷中上岸,隻見英蓮呆呆的站在湖邊,走向英蓮
“英蓮姐姐”沈瑜走到英蓮身前說道
英蓮迴過神來癡癡的看著沈瑜不知該說什麽,抿抿嘴唇,手中繡帕遭了殃
沈瑜見英蓮如此姿態怎能不知英蓮的想法,拉起英蓮的手攔入懷中,英蓮臉色羞紅將頭貼在沈瑜胸前,靜聽沈瑜心跳,還不時抬頭看看沈瑜,二人沉默片刻英蓮從沈瑜懷中出來拿出繡帕、香囊塞到沈瑜手中急匆匆離開,沈瑜收好香囊、繡帕迴了院子,府裏的姊妹們都來過了,隻有寶釵被薛姨媽接迴梨香園了
夜晚,沈瑜看著床上的文月露出一個小腦袋不由得笑起來,脫了衣裳上床摟著文月腰,文月轉過身將頭貼在沈瑜胸前,沈瑜下巴抵著文月頭說道:“我出征以後你跟金釧常去找姊妹們屋裏玩耍,不要用悶在院裏”
文月說道:“大爺放心,我會打理好院子、照顧好自己的,大爺在外也要注意安全,照顧好自己”
沈瑜點頭迴應,摟著文月二人相擁而眠
“將軍前麵就是大同府了”傳令官對牛繼宗說道
“傳令全軍加速前進,入城休整”牛繼宗說道
沈瑜、柳湘蓮、賈璉騎馬來到牛繼宗身前
來到大同府城門口遠遠便看見一隊人在門口等候
大同守將宋仁見軍到來,急忙迎上前去
“大同守將宋仁參見牛將軍,將軍一路辛苦請進城歇息”宋仁行禮說道
“宋將軍無須多禮,有勞宋將軍前麵帶路”牛繼宗說道
宋仁帶牛繼宗一行人進入大同府,安好頓眾人
“牛大人請,宋某敬大人一杯”宋仁端起酒杯說道
“有勞宋將軍破費款待”牛繼宗端起酒杯說道
吃了一杯酒牛繼宗指著沈瑜、柳湘蓮、賈璉對宋仁介紹道:“這位是陛下親封隨軍參將沈瑜沈賢侄,這位是榮國府大老爺嫡長子賈璉賢侄,這位人稱冷郎君柳湘蓮”沈瑜三人急忙起身行禮問好,又敬了宋仁一杯酒
宋仁說道:“三位儀表堂堂,頗具君子之風”
沈瑜三人同聲說道:“多謝宋將軍誇讚”
宋仁心中在想“這三位看起來文文弱弱的陛下怎麽會派這樣的人”
牛繼宗看出宋仁心中所想說道:“宋大人可不要小瞧他們三人,他們三人都是武藝高強之輩,沈賢侄更是文武雙全、有勇有謀”
宋仁聽了詫異的打量著三人說道:“能得牛將軍如此賞識三位怎能是泛泛之輩”
“將軍不好了,綏遠守將倪卜仁率領兩萬士兵投敵了”宋仁的副官李毅拿著一封信跑進來說道
牛繼宗等人聽了紛紛站起來一臉凝重,宋仁將信遞給牛繼宗,牛繼宗看過之後有將信遞給沈瑜,沈瑜接過信隻見信上寫著:“韃靼、瓦拉兵臨綏遠,綏遠守將倪卜仁摔軍投敵,韃靼、瓦拉兵分兩路欲南下大同、朔平請將軍早做打算”
牛繼宗拍著桌子說道:“這該死的倪卜仁我定要將他碎屍萬段”隨即召集一眾將領議事,在持續一個時辰的商議中牛繼宗決定先派人前往綏遠打探消息,另派一隊人馬觀察韃靼、瓦拉動向,最後吩咐底下將領勤佳練兵
過了兩日,綏遠傳迴消息,韃靼留兩萬守城將士,瓦拉率十萬大軍南下朔平,韃靼率十萬大軍朝大同進軍
營帳中牛繼宗、沈瑜等圍著沙盤
“此事你們怎麽看?”牛繼宗問道
所有人都未說話,看向沈瑜
沈瑜說道:“此事應盡快稟明皇上,大同有我軍在尚且無事,朔平兩萬守城將士恐不能拒敵,將軍應盡快派兵支援”
“報告將軍前方探子來報,瓦拉十萬大軍再有一日便可抵達朔平”傳令官進了營帳說道
“報告將軍朔平守將派人前來送信,正在帳外等候”士兵進來說道
“帶那人進來”牛繼宗說道
那人進了營帳跪地說道:“朔平守將戚大人麾下副將劉通參見牛將軍,此次瓦拉集結十萬大軍欲躲朔平,戚將軍恐不能拒敵雖派沒將前來,請將軍派兵支援”
“起來吧,我們正在商議此事你也一起”牛繼宗說道
“你們誰願領兵支援朔平”牛繼宗問道
眾人看向沈瑜,劉通見眾人看向沈瑜麵露疑惑之色
“沈賢侄還是勞煩你走一趟,若朔平失守寧武也就岌岌可危,以賢侄才能定可解朔平之圍”牛繼宗說道
沈瑜頭頂一群烏鴉,心中暗罵“你這老狐狸害我隨軍出征不說,還讓我領兵打仗,老子一個參將領什麽兵打什麽仗”
還不等沈瑜說話隻聽牛繼宗笑眯眯看著沈瑜說道:“此事就這麽決定了,沈賢侄領兵五萬即刻前往朔平,以解朔平之圍不得有誤”
沈瑜還想說什麽隻見牛繼宗頭也不迴的出了營帳,劉通眼睛放光盯著沈瑜,柳湘蓮、賈璉看著沈瑜的表情不由的笑出聲來,片刻想帳中傳出“哈哈哈”的笑聲
沈瑜鬱悶的走出營帳去了校場,點齊五萬兵馬隨劉通出發
京都金鑾殿
“有本啟奏,無本退朝”戴權說道
“啟奏陛下,薩摩國和親使團抵達京城,不知陛下有何吩咐”賈政說道
“和親使團由鴻臚寺先行接待”皇上說道
賈政聽了迴答道:“是”
一個小太監拿著一封信遞給戴權,戴權將信遞給皇上,皇上打開信看了起來,臉色陰沉的可怕,隨即憤怒的說道:“該死,朕要將他千刀萬剮,傳信給牛繼宗將倪卜仁給朕活捉迴京”
皇上命戴權將牛繼宗書信讀給大臣們聽,最後隻能等牛繼宗傳來好消息了
“沈大人,朔平探子來報瓦拉距朔平成外二十裏安營紮寨,要不了多久便會進攻”傳令官說道
“我們還有多久抵達朔平”沈瑜看著劉通問道
“以目前速度還需一日”劉通說道
“為防止朔平有失我帶五千騎兵先行出發,柳兄、璉二哥帶將士們加速前進”沈瑜說道
柳湘蓮、賈璉點頭答應,又讓沈瑜小心行事、注意安全
大同
“牛將軍韃靼人開始攻城了”宋仁說道
“宋大人隨我前往城樓一觀”牛繼宗穿好盔甲說道
來到城樓往下看,隻見烏泱泱一片,韃靼攻城隊衝在最前麵,幾人推著攻城車,抬著雲梯,後麵刀兵左手持盾,右手握刀,再遠處一群盾兵手持方盾,盾兵後麵一群槍兵,槍兵後麵是一群弓箭手、強弩、投石車,另一邊由許多士兵圍著戰車,戰車上麵站著一個人,隻見那人揮揮手號角響起,鼓聲陣陣
城門樓上已準備了大量的滾木雷石,弓箭手準備就緒,投石車已在城門口排列開來
“眾將士聽令,敵人到達五十米再放箭”牛繼宗說道
攻城持續幾個時辰,韃靼久攻不下,傷亡頗多隻能鳴金收兵,城門樓已殘破不堪,傷亡人員不在少數,但比韃靼的情況好了很多,牛繼宗吩咐嚴加戒備
戚光繼站在朔平城門樓指揮守城將士抗敵
“將士們堅持住,劉副將已經前往大同搬救兵了,我們援軍快到了”戚光繼喊道
“將軍滾木雷石快用完了”
“將軍將士們傷亡慘重,援軍再不來將士們要支持不住了”
“將軍不好了,瓦拉人攻上城牆了”
戚光繼抽出腰間的刀喊到:“將士們城在人在,城破人亡,隨我殺敵報國”說著一刀砍向攻上城牆的瓦拉士兵
守城士兵揮著刀、槍喊到:“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大量瓦拉攻城兵已經攻上城牆,喊殺聲、刀劍相激聲不絕於耳
柳湘蓮、賈璉率領四萬五千將士加速朝朔平進軍
“還有多久到朔平?”柳湘蓮問道
“還有半個時辰”劉通說道
“傳令加速前進”柳湘蓮說道
“都過去一天了也不知道朔平情況如何?”賈璉說道
“隻能希望朔平多堅持一會”柳湘蓮歎息說道
朔平城門樓
“將軍您看哪裏”守城校尉指著城外說道
戚光繼順著校尉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哪裏火光衝天
“將軍哪裏不是瓦拉大營嗎”校尉說道
“想來是援軍到了”戚光繼說道
不一會戰場上響起一陣鼓聲,瓦拉士兵不再攻城
“將軍瓦拉退兵了”校尉高興的說道
守城將士們聽了高興的的喊道“我們勝利了,瓦拉退兵了”
“將軍您看那邊”校尉說道
戚光繼看去隻見那些士兵手舉“沈”字大旗正在與瓦拉人廝殺,前麵一將領手持鴛鴦雙劍左衝右突殺人如砍瓜切菜,一手持長劍男子緊隨其後
“戚大人麾下副將劉通在此快快打開城門”劉通來到城門口高聲喊道
“快開城門”戚光繼聽到劉通喊聲往城門樓下走去吩咐道
“劉通拜見戚將軍,末將來遲請將軍恕罪”劉通行禮說道
“劉副將快快請起,來的正是時候,劉副將若在晚來會可能就見不到我了”戚光繼扶起劉通說道
戚光繼、劉通閑聊片刻,柳湘蓮、賈璉已率領大軍來到城下,見到劉通在跟人說話心想那肯定是朔平守將戚大人了,隨即二人下馬走上前去
“柳湘蓮\/賈璉見過戚大人”柳湘蓮、賈璉拱手行禮說道
“多謝二位解朔平之圍,快隨我進城”戚光繼說道
柳湘蓮說道:“多謝戚將軍”
隨即吩咐道:“大軍進城休整不得擾民”
一個時辰後沈瑜進入朔平找到柳湘蓮、賈璉二人
“哈哈哈,瑜弟好本事,率領五千騎兵火燒瓦拉大營”賈璉說道
“小事不足掛齒,如今瓦拉大軍已經退去想來是與韃靼匯合”沈瑜說道
“不知大同情況如何?”柳湘蓮問道
“想來不會有事,大軍疲於趕路,借此機會休整兩日,再派人時刻與大同互通消息”沈瑜說道
寧國府
賈珍之妻尤氏今日迎來尤老娘、尤二姐、尤三姐,尤老娘唯利是圖,想讓尤二姐、尤三姐嫁入有錢有勢的人家,自從尤氏嫁入寧國府,尤老娘就一直在打寧國府財產的主意,此次帶尤二姐、尤三姐投奔尤氏就是希望通賈珍讓二人能留在寧國府,而尤老娘自己可以過有人伺候的主子生活,但賈珍如今身體每況愈下無心它事一心養病,尤老娘在得知情況後便打起賈蓉的主意,吩咐尤二姐多與賈蓉接觸,尤二姐唯命是從,至於尤老娘為何不讓尤三姐去,因為尤三姐性情剛烈誓死不依,尤老娘毫無辦法隻能讓尤二姐出馬,卻不想如今寧國府有賈敬坐鎮,賈蓉不敢有絲毫出格行為
榮國府
自從沈瑜出征不久,賈母便派人將元春、迎春、探春、史湘雲接迴了榮國府,本想將惜春一起接迴榮國府,但惜春死活不依說什麽也要等沈瑜迴府,又有黛玉從中周旋,無奈之下隻能讓惜春留在林府,三春、史湘雲離開林府心中很是不情願,但又不能像惜春一樣忤逆賈母隻好迴榮國府,史湘雲迴榮國府兩日便被史鼐派人接了迴去,薛寶釵自迴到梨香園一直悶悶不樂,整日不出院子,每日拿著沈瑜送的木簪子發呆,薛姨媽一直在為薛寶釵婚事奔波,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王夫人住處
自從榮、寧二府整頓、清洗之後,賈寶玉每日忙於學業,功課、學問日漸深厚,三春、史湘雲迴到榮國府賈寶玉又跟從前一樣在內宅廝混,賈政為此沒少教訓賈寶玉,但有賈母護著賈政也無可奈何
林府
林如海每日除了公務便是教涵玉學習,賈敏無事便在府中走走,本來還常去榮國府做客,但時間久了發現榮國府已經不是原來的榮國府,因此便很少去了
黛玉自沈瑜出征一顆心便隨著沈瑜去了邊關,閑的時候多愁善感、患得患失,常獨坐窗前流淚,為此英蓮、王嫣然沒少勸導,不知為毫無起色
惜春近來比較忙,每日拿著筆墨紙硯遊走於林府之中,而她停下來畫的每一處都有沈瑜的身影,因此文月與惜春走的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