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沈瑜帶眾人於林府遊玩,沈瑜做主讓眾人在林府小住幾日,眾人玩耍不亦樂乎,林如海自麵聖後也未等到新的任命下來
西北八百裏加急入京,皇上連夜召集內閣重臣入宮商議,內閣大臣接到旨意連夜入宮
“西北八百裏加急,隴右一帶連年幹旱,莊稼顆粒無收,難民已高達數萬之眾,現向京城流動,你們商量一下該如何解決”皇上說道
“微臣以為應立即派人趕赴隴右之地賑災”李宜賢說道
“賑災是必須要進行的,但就怕時間太久發生叛亂”楊天祝說道
“難民太多需要的糧草頗多,不知戶部還有多少銀兩、糧草”田培哲說道
“既要賑災,又要防止叛亂微臣認為應派一將軍帶兵前往”任永日說道
由於缺少戶部、兵部主事官員皇上與內閣大臣一時也沒商討出什麽結果,便提議明日早朝再議
次日早朝
“你們都說說西北難民之事如何解決”皇上說道
“請問戶部尚書肖大人,戶部現在賬上還有多少銀子、多少糧草,此去賑災銀子、糧草才是重中之重”任永日問道
“戶部如今賬戶僅有一百萬兩銀子,糧草五十萬石”仲晶迴答道
皇上聽到如此迴答頓時怒不可遏的說道:“仲晶你好大的本事,朕將戶部交你管理,你就如此迴報朕的,若沒有合理的解釋,朕將你滿門抄斬”
仲晶聽了連忙下跪說道:“皇上容稟,上皇在位時國庫大量銀子被借了出去,近年來天災人禍不斷,若不是江南鹽稅支撐國庫早就空虛,微臣慚愧未能幫陛下守好國庫,請陛下降罪”
“西北災情緊急,國庫又是如今這樣,眾位大臣可有好辦法解決此事?”皇上問道
大臣們緊張、害怕的站在朝堂之上,隻因大多都是借過國庫銀子的,因為上皇在位時不曾讓他們歸還,如今舊事重提他們害怕皇上追繳欠銀,欠國庫銀子的家族都是在衰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們聽到皇上問話低頭不敢言語
皇上見此情形知道這些大臣在關鍵時刻靠不住,又想起沈瑜殿試關於經濟的文章,隨即命人傳沈瑜進殿
沈瑜茫然的跟著太監來到朝堂之上
“翰林院編修沈瑜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沈瑜說道
皇上見沈瑜來到也欣喜一番,說道:“愛卿平身,沈愛卿殿試時的文章可還記得,如今西北災情嚴重,國庫銀子、糧草不足愛卿可有什麽辦法?”
沈瑜聽到皇上問的問題考慮片刻說道:“既然西北災情嚴重那就要快速籌備銀子、糧草,所以微臣有三個注意,若有不當之處請陛下恕罪”
皇上到沈瑜有三個辦法立即問道:“那三個辦法,愛卿直言朕不會怪罪與你,若是可取朕記你大功一件”
沈瑜說道:“一,聽聞上皇在位之是國庫銀子大量外借,正所謂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若短時間還不能償還少銀,陛下可分幾年讓他們償還”
“二,聽聞當官又許多貪贓枉法之徒、又有為非作歹之人,陛下可讓人查清之後可抄其家產以充國庫”
“三,進行募捐,不論家族還是個人都可捐銀子、糧草,在城中立功德碑將募捐家族、個人書寫上去供百姓瞻仰”
皇上聽了非常高興,除了第二種辦法其它兩種方法都是最好的選擇,隨即皇上問道:“沈愛卿認為此事由誰來辦比較妥當”
沈瑜聽了心想我對朝眾大臣都不熟,你問我我怎麽知道,旋即迴答道:“微臣以為此事乃是戶部之事當由戶部去辦”
朝廷能當官的都是人精,那些大臣有辦法也不會說出來,不願惹禍上身,沈瑜的辦法得罪了很多人,沈瑜知道自己以後要更加小心才是
皇上說道:“仲晶此事交由你來辦,若再辦不好那就給自己準備好棺材”
皇上又說到:“內閣眾位大臣認為西北災情有可能導致叛亂,需有人領兵前往,眾位可有人選”
眾位大臣又沉默下來,這差事吃力不討好,所以他們都想置身事外
忠順王說道:“微臣倒是有一人選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皇上說道:“哦!誰?”
忠順王說道:“微臣舉薦翰林院編修沈瑜,沈瑜文武雙全定能辦好此事”
賈政立即站出來說道:“陛下,萬萬不可沈瑜乃文官怎能領兵,此事不合禮法”
皇上說道:“翰林院編修領兵確實不合禮法,那讓牛繼宗領兵,沈愛卿為隨軍參將,沈愛卿覺得如何?”
沈瑜堅定得說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微臣萬死不辭”
皇上笑著說道:“若天下之人都如沈愛卿,如此便天下太平了”
旋即皇上讓戴權擬旨:“封牛繼宗為定西將軍,沈瑜為隨軍參將,待戶部糧草準備齊全火速前往隴右之地賑災”
朝中文官聽了立即反駁說道:“陛下萬萬不可,沈瑜翰林院編修為正七品,隨軍參將為正三品呀!”
皇上說道:“此次沈愛卿任參將一職乃臨時任命,待沈愛卿迴京再做商量”
散朝之後沈瑜被賈政邀請去了榮國府
“瑜兒認為欠國庫銀子該如何是好?募捐我們榮國府、寧國府捐多少合適?”賈政問道
“陛下早就惦記著各大世家的欠銀,隻是時機不成熟,若拖著等陛下騰出手來必定會拿這些世家開刀”沈瑜思考片刻說道
賈政聽了嚇出一身冷汗,說道:“當年借的國庫銀子本想歸還,但各大世家都未歸還,所以拖到現在,看來必須馬上還迴去,不知這次募捐該捐多少合適?”
沈瑜說道:“陛下近年來對開國一脈毫無好感,此次募捐就看各大世家給陛下多大麵子了,榮國府、寧國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此事也應與寧國府商議,剩下的事瑜不便插手就先告辭了”
沈瑜離開後,賈政請賈敬來到榮禧堂商議募捐與歸還欠銀一事,隨即決定明日歸還欠銀,兩家共捐五十萬
王家、史家雙候、薛家知道募捐之事是沈瑜提出來的,而沈瑜下朝之後被賈政請到了榮國府,所以三家相繼來到榮國府請教沈瑜,道沈瑜已經離去,隻留賈母、賈敬、賈政、王熙鳳在榮禧堂
“你們幾家此來想必是為了募捐與歸還欠銀之事吧!瑜哥兒已經走了”賈母說道
“老太太您可要救救我們史家啊!”史鼐說道
“這話怎麽說?”賈母問道
史鼐、史鼎將史家如今情況告訴賈母,賈母聽了很生氣的指責兩人不配當家
“你們兩家現在還差多少銀子?”賈母問道
“我們兩家都差十萬兩銀子,而且無力募捐之事”史鼎說道
賈母眾人沉默下來,若是賈代善還在二十萬兩銀子倒不算什麽大事,但自從賈代善去世榮國府逐漸敗落,榮國府、寧國府歸還欠銀,又捐贈五十萬兩銀子已是掏空家底,若再來二十萬兩怕是要變賣家產了
“你們二人也不必煩惱,瑜兒不是提議若無力償還可分幾年償還嗎?先找戶部將今年的銀子還了”賈政說道
賈母也是附和著對此表示讚同,史家雙候聽了也隻能同意
“募捐之事對我們來說亦是好事,一來可獲得陛下好感;二來可獲得百姓認可百利而無一害”賈敬說道
“那我們捐多少合適?”薛姨媽問道
“此事還需量力而行,你們家世代皇商,如今又無人支撐,捐再多亦是無用,若有人在陛下麵前美言幾句的話另當別論”王子騰說道
薛姨媽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沈瑜被封為三品參將想來得皇上起重,若能讓沈瑜在皇上麵前美言幾句還愁薛家不能崛起,但自從麗春院之事發生將沈瑜得罪,又心裏暗暗埋怨薛蟠
王子騰想著若能讓他女兒跟林家結為親家還愁自己不能再進一步
史鼐自從那次宴會結束一心撮合沈瑜跟史湘雲,如今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在得知賈家已經將女兒們送到林府小住,便心想雲兒與他們相處也是親密,要不將雲兒也送到林府,自從賈家將女兒們送入林府,賈政嫣然成了幾家的領頭人物
賈母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盡快撮合沈瑜跟她們姊妹的婚事
眾人心思各異閑聊片刻各自散去
沈瑜迴到林府,姊妹們正坐船遊湖,李紈、王熙鳳、賈蘭等都迴了榮國府,沈瑜看著姊妹們遊湖心情也好了很多,想著林府有姊妹們在熱鬧很多,但是林府還是太小,便想著繼續擴建,又不知該建什麽好
“瑜弟在這發什麽呆?”賈元春拍著沈瑜肩膀問道
沈瑜轉過頭看著元春笑眯眯的看著自己,臉上不施粉黛、粉紅的臉龐,一雙似水眼眸,不禁看呆了
元春見沈瑜看著自己發呆臉色羞紅,輕咳一聲,心中卻很歡喜
沈瑜迴過神來尷尬的摸著頭說道:“我在想林府還是太小,想著擴建,但又不知道該建什麽!”
元春聽了便知道沈瑜用意,說道:“瑜弟是想把姊妹們都留在府裏嗎?”
沈瑜說道:“姊妹們也不一定要留在府裏,常來玩耍也是好的,大姐姐騎過馬沒”
元春說道:“女兒家那能騎馬呀!瑜弟糊塗了不成”
沈瑜說道:“那我知道建什麽了,我要建個馬場,哈哈哈”
“哥哥跟大姐姐聊什麽這麽開心”黛玉問道
其她姊妹也都好奇的看著沈瑜跟元春
“也沒什麽?就是覺得府裏太小準備再建個馬場”沈瑜說道
“那我們以後是不是可以騎馬了?”探春說道
沈瑜點點頭迴答道:“是啊!姊妹們以後可以騎馬了”
賈敏走過來說道:“你就知道寵著她們,小心把她們寵壞了”因為姊妹們遊湖,便邀請賈敏一起
沈瑜說道:“不怕,除了爹娘,我不寵著她們寵誰呀!”沈瑜傻笑起來
姊妹們見此都心中慶幸能夠遇到沈瑜,若沒有沈瑜她們的生活還不知是什麽樣呢?
沈瑜看到惜春玩的滿頭大汗,用衣袖幫惜春擦著汗說道:“你們都玩累了快去洗漱、用飯”隨即姊妹們都去洗漱了
申時,保齡侯史鼐夫妻二人、薛家薛姨媽前來拜訪,史鼐帶著史湘雲、薛姨媽帶著薛寶釵,下人將幾人迎進林府,薛姨媽帶著薛寶釵、保齡侯夫人帶著史湘雲去了賈敏院子,史鼐被下人帶到林如海書房
“史兄前來招唿不周史兄莫怪如海失禮”林如海說道
“史某冒昧前來做了惡客,如海兄多多包涵”史鼐說道
“史兄此來所謂何事?”林如海說道
“此來一是為感謝令公子對史家相助之恩;二是為募捐之事請教;三來是為侄女湘雲”史鼐說道
林如海聽了很是惱火,心想瑜兒這小子在京都到底幹了這什麽?隨即說道:“瑜兒還小若得罪史兄還請史兄看老太太麵上……”
不等林如海說完史鼐說道:“如海兄錯怪瑜哥兒了,瑜哥兒提供煙花配方,讓我們幾家賺了不少銀子”
林如海問道:“那募捐與史兄侄女又是怎麽迴事?”
“瑜哥兒今日於朝堂之上提出歸還國庫欠銀、募捐之事,陛下親封瑜哥兒為行軍參將,待糧草準備齊全赴隴右之地賑災,如海兄不知道?”史鼐說道
林如海聽了暗罵沈瑜這麽大的事也不提前說,說道:“原來是此事,瑜兒與我說過,當時隻當玩笑並未放在心上”
史鼐說道:“我那侄女與榮國府眾位姑娘一同玩耍,又得令公子照顧,榮國府眾位姑娘如今做客林府,我那侄女很是孤單,因此帶她前來瑜眾位姑娘玩耍”
正說著下人來報,王家王子騰攜夫人、女兒前來拜訪,林如海讓下人將王子騰一家請進府裏
“如海兄多年未見風采依舊啊,史兄也在”王子騰說道
“王兄前來令寒舍蓬蓽生輝,快坐”林如海說道
史鼐好奇王子騰怎麽會來,他與林如海根本是八竿子打不著的
“王兄此來可是為募捐之事?”林如海說道
“嗯!我那女兒呆在府中甚是無聊,帶她過來與眾位姑娘一同玩耍”王子騰說道
史鼐聽了神情嚴肅下來,頓感危機,林如海聽了甚是奇怪,怎麽好好的姑娘都送過來,我林如海如今又無官職在身,想到沈瑜便突然感覺明白了什麽,旋即命人喚沈瑜前來
沈瑜來到書房給眾人行禮,心中奇怪:保齡侯、京營節度使怎麽來了
史鼐、王子騰對募捐之事其實已有決斷,隻是為了拜訪林府找個借口而已,四人便閑聊起來,林如海提議帶幾人遊園
賈敏房中一群鶯鶯燕燕,常傳來嬉笑聲,賈敏讓姑娘們去自行玩耍,隻留薛姨媽、王子騰夫人劉氏、保齡侯夫人吳氏在屋中閑聊
“大姐姐我們去哪玩呢?”惜春問道
“你想玩什麽?”元春說道
“我想坐船遊湖”惜春迴答道
“上午不是已經玩過了嗎?”元春說道
“你們還坐船遊湖了,要知道我早該來找你們一起玩”史湘雲說道
“時間太短沒不盡興”惜春可憐兮兮的看著元春,又乞求著其她姊妹,姊妹們見惜春可憐的表情隨即決定坐船遊湖
“嫣然姐姐快上來”黛玉伸出手說法
王嫣然伸出手拉著黛玉的手點點頭上了船
“哇!坐船遊湖就是好,你們看湖裏還有魚”史湘雲手申入湖水說道
“這有什麽?哥哥還要建馬場帶我們騎馬呢”惜春皺著鼻子說道
“我還從來沒騎過馬,我也要騎馬,快說說還有什麽好玩的?”史湘雲迫不及待的問道
“跳繩、賞月、滑滑梯、蹴鞠還有放花燈”探春說道
“哥哥說要舉辦跳繩比賽,踢毽子比賽、蹴鞠比賽,府裏所有人都可以參加,若是贏了還有禮物、賞錢,也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惜春說道
“你這個小淘氣,現在就知道玩,都被瑜弟寵著了”元春說道
“嫣然姐姐你見過哥哥了沒有?”黛玉問道
“瑜哥兒?隻聞其聲未見其人”王嫣然迴答道
“那倒可惜了,瑜弟文武雙全,長的好看,又疼愛姊妹”迎春自豪的說道
“總是有機會的,寶釵妹妹近來在忙什麽?”元春說道
“姊妹們不在府中,我在梨香園做做手工也是無事”寶釵說道
“你們看那是不是哥哥”惜春指著對岸說道
姊妹們說著看過去,隻見林如海、史鼐、王子騰,後麵跟著沈瑜
“真是瑜哥兒,聽說陛下封瑜哥兒為隨軍參將,不久要去隴右之地賑災”寶釵說道
姊妹們聽了難以置信,沈瑜是文官為什麽會被授武將官銜,還要去隴右之地賑災
“那哥哥是不是就不在府裏了,惜春舍不得哥哥”惜春說道
“瑜弟既然會答應去隴右之地必有信心解決,我們不用擔心,瑜弟要做的事我們應該支持他”元春說道
“瑜哥兒文武雙全沒有什麽解決不了的”史湘雲說道
王嫣然盯著對岸的沈瑜,想要看清楚些,但距離太遠就是看不清,沈瑜感覺到有人看自己,轉過頭看過去,隻見船上坐著一位美麗漂亮的姑娘看著自己,並未多想跟著幾人繼續前行
最終史鼐夫妻二人、王子騰夫妻二人、薛姨媽離開,留史湘雲、王嫣然、薛寶釵在林府與眾位姑娘玩耍
又過幾日,戶部糧草籌備完成,皇上下令迅速趕赴隴右之地賑災,沈瑜隨軍出行
西北八百裏加急入京,皇上連夜召集內閣重臣入宮商議,內閣大臣接到旨意連夜入宮
“西北八百裏加急,隴右一帶連年幹旱,莊稼顆粒無收,難民已高達數萬之眾,現向京城流動,你們商量一下該如何解決”皇上說道
“微臣以為應立即派人趕赴隴右之地賑災”李宜賢說道
“賑災是必須要進行的,但就怕時間太久發生叛亂”楊天祝說道
“難民太多需要的糧草頗多,不知戶部還有多少銀兩、糧草”田培哲說道
“既要賑災,又要防止叛亂微臣認為應派一將軍帶兵前往”任永日說道
由於缺少戶部、兵部主事官員皇上與內閣大臣一時也沒商討出什麽結果,便提議明日早朝再議
次日早朝
“你們都說說西北難民之事如何解決”皇上說道
“請問戶部尚書肖大人,戶部現在賬上還有多少銀子、多少糧草,此去賑災銀子、糧草才是重中之重”任永日問道
“戶部如今賬戶僅有一百萬兩銀子,糧草五十萬石”仲晶迴答道
皇上聽到如此迴答頓時怒不可遏的說道:“仲晶你好大的本事,朕將戶部交你管理,你就如此迴報朕的,若沒有合理的解釋,朕將你滿門抄斬”
仲晶聽了連忙下跪說道:“皇上容稟,上皇在位時國庫大量銀子被借了出去,近年來天災人禍不斷,若不是江南鹽稅支撐國庫早就空虛,微臣慚愧未能幫陛下守好國庫,請陛下降罪”
“西北災情緊急,國庫又是如今這樣,眾位大臣可有好辦法解決此事?”皇上問道
大臣們緊張、害怕的站在朝堂之上,隻因大多都是借過國庫銀子的,因為上皇在位時不曾讓他們歸還,如今舊事重提他們害怕皇上追繳欠銀,欠國庫銀子的家族都是在衰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們聽到皇上問話低頭不敢言語
皇上見此情形知道這些大臣在關鍵時刻靠不住,又想起沈瑜殿試關於經濟的文章,隨即命人傳沈瑜進殿
沈瑜茫然的跟著太監來到朝堂之上
“翰林院編修沈瑜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沈瑜說道
皇上見沈瑜來到也欣喜一番,說道:“愛卿平身,沈愛卿殿試時的文章可還記得,如今西北災情嚴重,國庫銀子、糧草不足愛卿可有什麽辦法?”
沈瑜聽到皇上問的問題考慮片刻說道:“既然西北災情嚴重那就要快速籌備銀子、糧草,所以微臣有三個注意,若有不當之處請陛下恕罪”
皇上到沈瑜有三個辦法立即問道:“那三個辦法,愛卿直言朕不會怪罪與你,若是可取朕記你大功一件”
沈瑜說道:“一,聽聞上皇在位之是國庫銀子大量外借,正所謂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若短時間還不能償還少銀,陛下可分幾年讓他們償還”
“二,聽聞當官又許多貪贓枉法之徒、又有為非作歹之人,陛下可讓人查清之後可抄其家產以充國庫”
“三,進行募捐,不論家族還是個人都可捐銀子、糧草,在城中立功德碑將募捐家族、個人書寫上去供百姓瞻仰”
皇上聽了非常高興,除了第二種辦法其它兩種方法都是最好的選擇,隨即皇上問道:“沈愛卿認為此事由誰來辦比較妥當”
沈瑜聽了心想我對朝眾大臣都不熟,你問我我怎麽知道,旋即迴答道:“微臣以為此事乃是戶部之事當由戶部去辦”
朝廷能當官的都是人精,那些大臣有辦法也不會說出來,不願惹禍上身,沈瑜的辦法得罪了很多人,沈瑜知道自己以後要更加小心才是
皇上說道:“仲晶此事交由你來辦,若再辦不好那就給自己準備好棺材”
皇上又說到:“內閣眾位大臣認為西北災情有可能導致叛亂,需有人領兵前往,眾位可有人選”
眾位大臣又沉默下來,這差事吃力不討好,所以他們都想置身事外
忠順王說道:“微臣倒是有一人選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皇上說道:“哦!誰?”
忠順王說道:“微臣舉薦翰林院編修沈瑜,沈瑜文武雙全定能辦好此事”
賈政立即站出來說道:“陛下,萬萬不可沈瑜乃文官怎能領兵,此事不合禮法”
皇上說道:“翰林院編修領兵確實不合禮法,那讓牛繼宗領兵,沈愛卿為隨軍參將,沈愛卿覺得如何?”
沈瑜堅定得說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微臣萬死不辭”
皇上笑著說道:“若天下之人都如沈愛卿,如此便天下太平了”
旋即皇上讓戴權擬旨:“封牛繼宗為定西將軍,沈瑜為隨軍參將,待戶部糧草準備齊全火速前往隴右之地賑災”
朝中文官聽了立即反駁說道:“陛下萬萬不可,沈瑜翰林院編修為正七品,隨軍參將為正三品呀!”
皇上說道:“此次沈愛卿任參將一職乃臨時任命,待沈愛卿迴京再做商量”
散朝之後沈瑜被賈政邀請去了榮國府
“瑜兒認為欠國庫銀子該如何是好?募捐我們榮國府、寧國府捐多少合適?”賈政問道
“陛下早就惦記著各大世家的欠銀,隻是時機不成熟,若拖著等陛下騰出手來必定會拿這些世家開刀”沈瑜思考片刻說道
賈政聽了嚇出一身冷汗,說道:“當年借的國庫銀子本想歸還,但各大世家都未歸還,所以拖到現在,看來必須馬上還迴去,不知這次募捐該捐多少合適?”
沈瑜說道:“陛下近年來對開國一脈毫無好感,此次募捐就看各大世家給陛下多大麵子了,榮國府、寧國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此事也應與寧國府商議,剩下的事瑜不便插手就先告辭了”
沈瑜離開後,賈政請賈敬來到榮禧堂商議募捐與歸還欠銀一事,隨即決定明日歸還欠銀,兩家共捐五十萬
王家、史家雙候、薛家知道募捐之事是沈瑜提出來的,而沈瑜下朝之後被賈政請到了榮國府,所以三家相繼來到榮國府請教沈瑜,道沈瑜已經離去,隻留賈母、賈敬、賈政、王熙鳳在榮禧堂
“你們幾家此來想必是為了募捐與歸還欠銀之事吧!瑜哥兒已經走了”賈母說道
“老太太您可要救救我們史家啊!”史鼐說道
“這話怎麽說?”賈母問道
史鼐、史鼎將史家如今情況告訴賈母,賈母聽了很生氣的指責兩人不配當家
“你們兩家現在還差多少銀子?”賈母問道
“我們兩家都差十萬兩銀子,而且無力募捐之事”史鼎說道
賈母眾人沉默下來,若是賈代善還在二十萬兩銀子倒不算什麽大事,但自從賈代善去世榮國府逐漸敗落,榮國府、寧國府歸還欠銀,又捐贈五十萬兩銀子已是掏空家底,若再來二十萬兩怕是要變賣家產了
“你們二人也不必煩惱,瑜兒不是提議若無力償還可分幾年償還嗎?先找戶部將今年的銀子還了”賈政說道
賈母也是附和著對此表示讚同,史家雙候聽了也隻能同意
“募捐之事對我們來說亦是好事,一來可獲得陛下好感;二來可獲得百姓認可百利而無一害”賈敬說道
“那我們捐多少合適?”薛姨媽問道
“此事還需量力而行,你們家世代皇商,如今又無人支撐,捐再多亦是無用,若有人在陛下麵前美言幾句的話另當別論”王子騰說道
薛姨媽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沈瑜被封為三品參將想來得皇上起重,若能讓沈瑜在皇上麵前美言幾句還愁薛家不能崛起,但自從麗春院之事發生將沈瑜得罪,又心裏暗暗埋怨薛蟠
王子騰想著若能讓他女兒跟林家結為親家還愁自己不能再進一步
史鼐自從那次宴會結束一心撮合沈瑜跟史湘雲,如今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在得知賈家已經將女兒們送到林府小住,便心想雲兒與他們相處也是親密,要不將雲兒也送到林府,自從賈家將女兒們送入林府,賈政嫣然成了幾家的領頭人物
賈母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盡快撮合沈瑜跟她們姊妹的婚事
眾人心思各異閑聊片刻各自散去
沈瑜迴到林府,姊妹們正坐船遊湖,李紈、王熙鳳、賈蘭等都迴了榮國府,沈瑜看著姊妹們遊湖心情也好了很多,想著林府有姊妹們在熱鬧很多,但是林府還是太小,便想著繼續擴建,又不知該建什麽好
“瑜弟在這發什麽呆?”賈元春拍著沈瑜肩膀問道
沈瑜轉過頭看著元春笑眯眯的看著自己,臉上不施粉黛、粉紅的臉龐,一雙似水眼眸,不禁看呆了
元春見沈瑜看著自己發呆臉色羞紅,輕咳一聲,心中卻很歡喜
沈瑜迴過神來尷尬的摸著頭說道:“我在想林府還是太小,想著擴建,但又不知道該建什麽!”
元春聽了便知道沈瑜用意,說道:“瑜弟是想把姊妹們都留在府裏嗎?”
沈瑜說道:“姊妹們也不一定要留在府裏,常來玩耍也是好的,大姐姐騎過馬沒”
元春說道:“女兒家那能騎馬呀!瑜弟糊塗了不成”
沈瑜說道:“那我知道建什麽了,我要建個馬場,哈哈哈”
“哥哥跟大姐姐聊什麽這麽開心”黛玉問道
其她姊妹也都好奇的看著沈瑜跟元春
“也沒什麽?就是覺得府裏太小準備再建個馬場”沈瑜說道
“那我們以後是不是可以騎馬了?”探春說道
沈瑜點點頭迴答道:“是啊!姊妹們以後可以騎馬了”
賈敏走過來說道:“你就知道寵著她們,小心把她們寵壞了”因為姊妹們遊湖,便邀請賈敏一起
沈瑜說道:“不怕,除了爹娘,我不寵著她們寵誰呀!”沈瑜傻笑起來
姊妹們見此都心中慶幸能夠遇到沈瑜,若沒有沈瑜她們的生活還不知是什麽樣呢?
沈瑜看到惜春玩的滿頭大汗,用衣袖幫惜春擦著汗說道:“你們都玩累了快去洗漱、用飯”隨即姊妹們都去洗漱了
申時,保齡侯史鼐夫妻二人、薛家薛姨媽前來拜訪,史鼐帶著史湘雲、薛姨媽帶著薛寶釵,下人將幾人迎進林府,薛姨媽帶著薛寶釵、保齡侯夫人帶著史湘雲去了賈敏院子,史鼐被下人帶到林如海書房
“史兄前來招唿不周史兄莫怪如海失禮”林如海說道
“史某冒昧前來做了惡客,如海兄多多包涵”史鼐說道
“史兄此來所謂何事?”林如海說道
“此來一是為感謝令公子對史家相助之恩;二是為募捐之事請教;三來是為侄女湘雲”史鼐說道
林如海聽了很是惱火,心想瑜兒這小子在京都到底幹了這什麽?隨即說道:“瑜兒還小若得罪史兄還請史兄看老太太麵上……”
不等林如海說完史鼐說道:“如海兄錯怪瑜哥兒了,瑜哥兒提供煙花配方,讓我們幾家賺了不少銀子”
林如海問道:“那募捐與史兄侄女又是怎麽迴事?”
“瑜哥兒今日於朝堂之上提出歸還國庫欠銀、募捐之事,陛下親封瑜哥兒為行軍參將,待糧草準備齊全赴隴右之地賑災,如海兄不知道?”史鼐說道
林如海聽了暗罵沈瑜這麽大的事也不提前說,說道:“原來是此事,瑜兒與我說過,當時隻當玩笑並未放在心上”
史鼐說道:“我那侄女與榮國府眾位姑娘一同玩耍,又得令公子照顧,榮國府眾位姑娘如今做客林府,我那侄女很是孤單,因此帶她前來瑜眾位姑娘玩耍”
正說著下人來報,王家王子騰攜夫人、女兒前來拜訪,林如海讓下人將王子騰一家請進府裏
“如海兄多年未見風采依舊啊,史兄也在”王子騰說道
“王兄前來令寒舍蓬蓽生輝,快坐”林如海說道
史鼐好奇王子騰怎麽會來,他與林如海根本是八竿子打不著的
“王兄此來可是為募捐之事?”林如海說道
“嗯!我那女兒呆在府中甚是無聊,帶她過來與眾位姑娘一同玩耍”王子騰說道
史鼐聽了神情嚴肅下來,頓感危機,林如海聽了甚是奇怪,怎麽好好的姑娘都送過來,我林如海如今又無官職在身,想到沈瑜便突然感覺明白了什麽,旋即命人喚沈瑜前來
沈瑜來到書房給眾人行禮,心中奇怪:保齡侯、京營節度使怎麽來了
史鼐、王子騰對募捐之事其實已有決斷,隻是為了拜訪林府找個借口而已,四人便閑聊起來,林如海提議帶幾人遊園
賈敏房中一群鶯鶯燕燕,常傳來嬉笑聲,賈敏讓姑娘們去自行玩耍,隻留薛姨媽、王子騰夫人劉氏、保齡侯夫人吳氏在屋中閑聊
“大姐姐我們去哪玩呢?”惜春問道
“你想玩什麽?”元春說道
“我想坐船遊湖”惜春迴答道
“上午不是已經玩過了嗎?”元春說道
“你們還坐船遊湖了,要知道我早該來找你們一起玩”史湘雲說道
“時間太短沒不盡興”惜春可憐兮兮的看著元春,又乞求著其她姊妹,姊妹們見惜春可憐的表情隨即決定坐船遊湖
“嫣然姐姐快上來”黛玉伸出手說法
王嫣然伸出手拉著黛玉的手點點頭上了船
“哇!坐船遊湖就是好,你們看湖裏還有魚”史湘雲手申入湖水說道
“這有什麽?哥哥還要建馬場帶我們騎馬呢”惜春皺著鼻子說道
“我還從來沒騎過馬,我也要騎馬,快說說還有什麽好玩的?”史湘雲迫不及待的問道
“跳繩、賞月、滑滑梯、蹴鞠還有放花燈”探春說道
“哥哥說要舉辦跳繩比賽,踢毽子比賽、蹴鞠比賽,府裏所有人都可以參加,若是贏了還有禮物、賞錢,也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惜春說道
“你這個小淘氣,現在就知道玩,都被瑜弟寵著了”元春說道
“嫣然姐姐你見過哥哥了沒有?”黛玉問道
“瑜哥兒?隻聞其聲未見其人”王嫣然迴答道
“那倒可惜了,瑜弟文武雙全,長的好看,又疼愛姊妹”迎春自豪的說道
“總是有機會的,寶釵妹妹近來在忙什麽?”元春說道
“姊妹們不在府中,我在梨香園做做手工也是無事”寶釵說道
“你們看那是不是哥哥”惜春指著對岸說道
姊妹們說著看過去,隻見林如海、史鼐、王子騰,後麵跟著沈瑜
“真是瑜哥兒,聽說陛下封瑜哥兒為隨軍參將,不久要去隴右之地賑災”寶釵說道
姊妹們聽了難以置信,沈瑜是文官為什麽會被授武將官銜,還要去隴右之地賑災
“那哥哥是不是就不在府裏了,惜春舍不得哥哥”惜春說道
“瑜弟既然會答應去隴右之地必有信心解決,我們不用擔心,瑜弟要做的事我們應該支持他”元春說道
“瑜哥兒文武雙全沒有什麽解決不了的”史湘雲說道
王嫣然盯著對岸的沈瑜,想要看清楚些,但距離太遠就是看不清,沈瑜感覺到有人看自己,轉過頭看過去,隻見船上坐著一位美麗漂亮的姑娘看著自己,並未多想跟著幾人繼續前行
最終史鼐夫妻二人、王子騰夫妻二人、薛姨媽離開,留史湘雲、王嫣然、薛寶釵在林府與眾位姑娘玩耍
又過幾日,戶部糧草籌備完成,皇上下令迅速趕赴隴右之地賑災,沈瑜隨軍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