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斷更,昨天請假去釣魚了,不知道番茄不會自動標注。
今天下午就恢複更新。
——————分割線—————
《漢禮》畢竟隻是一種讀物,熱度過後也隻能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
天下終究是窮苦百姓居多,對他們來說明白這個理兒就行了,填飽肚子、有片能遮風擋雨才是頭等大事。
百姓們真正期待的還是就是水泥。
可惜水泥畢竟不是書籍,從運往各地再到分發到百姓手中,耗時耗力,不少偏遠地區的百姓隻能眼巴巴的盼望。
最先拿到水泥的百姓,嚴格按照工部指示調配,生怕因自己的疏忽大意而浪費了這等珍貴神物。
宋禮為人仔細,生怕百姓們用不好,到時出現硬度不夠等問題,下令要求全國各地工部派出至少三名工匠入京學習。
然後再讓這些工匠迴到當地,將使用方法傳授出去。
當這些入京進修的工匠迴到當地,水泥的神奇也被徹底傳開,百姓無不翹首以盼。
朱高熾身為內政小能手的實力徹底發揮,愣著將能調用的部門統統調動起來,經過夜以繼日的運輸,水泥終於被百姓們拿到手了。
或許漢家基建狂魔的基因是天生的,拿到水泥後,百姓們一刻也不耽誤,家家戶戶開始修繕房屋。
那場麵用熱火朝天都不足以形容!
而漢家的團結在此刻顯現,以村為單位,村長帶頭指揮,先幫孤兒寡母、老弱病殘之家修繕。
一時間,整個大明居然因為水泥而變得十分和諧,沒了往日雞毛蒜皮的爭吵,鄰裏間的矛盾也悄然化解。
間接導致大明百姓凝聚力更上一層樓。
與此同時。
南京,漢王府。
朱高煦聚精會神盯著麵前的烤爐,時不時伸手翻轉幾下,羊肉在炭火的炙烤下滋滋冒油。
香味飄散,坐在一旁的朱高熾早就口水直流,雙眼死死盯著烤爐上的肉串,就等朱高煦發話了。
“咦~”
“瞧你那不值錢的樣兒吧!”
朱高燧一臉嫌棄的讓了讓,生怕被他擦完口水後的手碰到。
“你眼裏還有我這個大哥嗎?”
“我不希望我大哥是頭豬...”
“你....”
兩人懟來懟去,倒也顯得熱鬧。
朱高煦伸手將肉串遞給兩人,結果卻被朱高熾全部奪走,惹得老三一陣翻白眼。
“你呀,真該減肥了,迴頭去小安山練練吧!”
朱高煦搖頭苦笑,接著道:“天氣越來越涼了,冬天要了!”
“是啊...”
朱高燧點頭附和道:“有了水泥,起碼不會在出現房倒屋塌的情況了,隻要多燒點柴火木炭取暖就行了....”
不得不說,或許是因為身份高貴,他根本就不知道其中的門道。
根本就不是他想的那麽簡單。
百姓確實會趁著大雪之前囤積柴火,可柴火不耐燒,再加上生火做飯的消耗,根本撐不過漫長的冬季。
燒完之後就隻能花錢去買,可到那時的柴火就貴了。
更別說那木炭了,即使一般的小富人家都無力享受,更別說窮苦百姓了。
“怎麽就把這事兒給忘了呢!”
朱高煦猛然一拍腦袋,怎麽就把這事給忘記了,光房子結實沒用,百姓依舊遭罪甚至被凍死。
這時候就必須要說一說火爐和蜂窩煤了。
如今大明要‘工人’有工人,鐵器更是早就實現自由,留著在倉庫堆積不如拿出來做成煤爐。
反正也沒什麽成本,開采、加工這一條龍全都是那些兢兢業業的‘工人’們完成的。
無非就是花費一些水和算不上糧食的口糧罷了。
對朝廷來說,根本就沒什麽成本。
念及至此,朱高煦立刻讓孫破夷取來紙筆,當場繪製煤爐圖紙以及煤炭去毒工藝。
也多虧了前世信息大爆炸時代,在網上他倒也了解過這方麵的知識。
片刻後。
“小子,去把這兩樣東西送給宋禮!”
“要他務必盡快大量生產,實在不行可以暫時停掉一些沒用的項目!”
孫破夷點頭退下,從馬廄牽出一匹戰馬就朝著三岔河畔趕去。
自從入了漢王府,日子雖然安穩愜意,可他卻從未忘記初心。
整日纏著王府侍衛教他武藝,閑暇之餘就瘋狂訓練。
為的就是將來可以上戰場,親手斬殺蠻夷,尤其是草原韃子。
韃靼雖然被朱高煦打的很慘,就連大汗都被活捉迴京城當眾斬首,可終究沒有被滅族,隻是現在正忙著爭奪大汗之位呢!
他堅信,在不遠的將來,草原再次出現共主之後,必定會在與大明興刀兵。
畢竟,他們也需要足夠的物資來支撐度過寒冷的冬天。
不久後。
孫破夷迴來複命,同時也帶來了宋禮的保證。
此時,終於吃飽喝足的朱高熾才出聲問道:“剛才....你們說什麽來著?”
得。
兄弟二人同時麵露無奈。
太子爺啊太子爺,您還真是專注。
朱高煦隻能無奈將方才之事講給他聽。
少頃。
“好!”
朱高熾一臉大喜之色,高聲道:“隻要是惠民之事,我舉雙手雙腳讚同!”
“切~”
朱高燧麵露不屑,冷笑道:“等太子爺吃飽喝足,百姓怕是早就餓死了,您還真是仁德!”
得。
哥倆又開始拌嘴。
現在老二不鬧了,老三又開始了。
成天盯著老大是個事兒,兩人整日以拌嘴為樂。
不過,倒也不錯,總比冷冰冰各懷鬼胎的皇族好。
不知為什麽,此情此景朱高煦心裏十分不舒服,總感覺少了些什麽。
“哎...爹要是在家就好了!”
此言一出,哥倆停止爭吵。
紛紛感歎道:“是啊,爹這一去好幾個月了....”
朱高煦腦海泛起來到這個世界點點滴滴的畫麵。
無論曆史上這爺倆是什麽關係,至少在他來到這個世界後,朱棣是真的挑不出毛病。
看似大明有如今的模樣是他的功勞,實則不然,若是沒有身為帝王的朱棣在背後默默支持,根本就行不通。
封建製度加上朱棣此等帝王,別說搞風搞雨,怕是連露頭的機會都沒有。
這也就是老朱家了,換做任何朝代,次子別說做大,就是搶了太子儲君的風頭,怕是都落不得個好下場。
就算是有係統的幫助,前提也得是能給你發育的時間啊!
像他這樣的,太少了!
今天下午就恢複更新。
——————分割線—————
《漢禮》畢竟隻是一種讀物,熱度過後也隻能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
天下終究是窮苦百姓居多,對他們來說明白這個理兒就行了,填飽肚子、有片能遮風擋雨才是頭等大事。
百姓們真正期待的還是就是水泥。
可惜水泥畢竟不是書籍,從運往各地再到分發到百姓手中,耗時耗力,不少偏遠地區的百姓隻能眼巴巴的盼望。
最先拿到水泥的百姓,嚴格按照工部指示調配,生怕因自己的疏忽大意而浪費了這等珍貴神物。
宋禮為人仔細,生怕百姓們用不好,到時出現硬度不夠等問題,下令要求全國各地工部派出至少三名工匠入京學習。
然後再讓這些工匠迴到當地,將使用方法傳授出去。
當這些入京進修的工匠迴到當地,水泥的神奇也被徹底傳開,百姓無不翹首以盼。
朱高熾身為內政小能手的實力徹底發揮,愣著將能調用的部門統統調動起來,經過夜以繼日的運輸,水泥終於被百姓們拿到手了。
或許漢家基建狂魔的基因是天生的,拿到水泥後,百姓們一刻也不耽誤,家家戶戶開始修繕房屋。
那場麵用熱火朝天都不足以形容!
而漢家的團結在此刻顯現,以村為單位,村長帶頭指揮,先幫孤兒寡母、老弱病殘之家修繕。
一時間,整個大明居然因為水泥而變得十分和諧,沒了往日雞毛蒜皮的爭吵,鄰裏間的矛盾也悄然化解。
間接導致大明百姓凝聚力更上一層樓。
與此同時。
南京,漢王府。
朱高煦聚精會神盯著麵前的烤爐,時不時伸手翻轉幾下,羊肉在炭火的炙烤下滋滋冒油。
香味飄散,坐在一旁的朱高熾早就口水直流,雙眼死死盯著烤爐上的肉串,就等朱高煦發話了。
“咦~”
“瞧你那不值錢的樣兒吧!”
朱高燧一臉嫌棄的讓了讓,生怕被他擦完口水後的手碰到。
“你眼裏還有我這個大哥嗎?”
“我不希望我大哥是頭豬...”
“你....”
兩人懟來懟去,倒也顯得熱鬧。
朱高煦伸手將肉串遞給兩人,結果卻被朱高熾全部奪走,惹得老三一陣翻白眼。
“你呀,真該減肥了,迴頭去小安山練練吧!”
朱高煦搖頭苦笑,接著道:“天氣越來越涼了,冬天要了!”
“是啊...”
朱高燧點頭附和道:“有了水泥,起碼不會在出現房倒屋塌的情況了,隻要多燒點柴火木炭取暖就行了....”
不得不說,或許是因為身份高貴,他根本就不知道其中的門道。
根本就不是他想的那麽簡單。
百姓確實會趁著大雪之前囤積柴火,可柴火不耐燒,再加上生火做飯的消耗,根本撐不過漫長的冬季。
燒完之後就隻能花錢去買,可到那時的柴火就貴了。
更別說那木炭了,即使一般的小富人家都無力享受,更別說窮苦百姓了。
“怎麽就把這事兒給忘了呢!”
朱高煦猛然一拍腦袋,怎麽就把這事給忘記了,光房子結實沒用,百姓依舊遭罪甚至被凍死。
這時候就必須要說一說火爐和蜂窩煤了。
如今大明要‘工人’有工人,鐵器更是早就實現自由,留著在倉庫堆積不如拿出來做成煤爐。
反正也沒什麽成本,開采、加工這一條龍全都是那些兢兢業業的‘工人’們完成的。
無非就是花費一些水和算不上糧食的口糧罷了。
對朝廷來說,根本就沒什麽成本。
念及至此,朱高煦立刻讓孫破夷取來紙筆,當場繪製煤爐圖紙以及煤炭去毒工藝。
也多虧了前世信息大爆炸時代,在網上他倒也了解過這方麵的知識。
片刻後。
“小子,去把這兩樣東西送給宋禮!”
“要他務必盡快大量生產,實在不行可以暫時停掉一些沒用的項目!”
孫破夷點頭退下,從馬廄牽出一匹戰馬就朝著三岔河畔趕去。
自從入了漢王府,日子雖然安穩愜意,可他卻從未忘記初心。
整日纏著王府侍衛教他武藝,閑暇之餘就瘋狂訓練。
為的就是將來可以上戰場,親手斬殺蠻夷,尤其是草原韃子。
韃靼雖然被朱高煦打的很慘,就連大汗都被活捉迴京城當眾斬首,可終究沒有被滅族,隻是現在正忙著爭奪大汗之位呢!
他堅信,在不遠的將來,草原再次出現共主之後,必定會在與大明興刀兵。
畢竟,他們也需要足夠的物資來支撐度過寒冷的冬天。
不久後。
孫破夷迴來複命,同時也帶來了宋禮的保證。
此時,終於吃飽喝足的朱高熾才出聲問道:“剛才....你們說什麽來著?”
得。
兄弟二人同時麵露無奈。
太子爺啊太子爺,您還真是專注。
朱高煦隻能無奈將方才之事講給他聽。
少頃。
“好!”
朱高熾一臉大喜之色,高聲道:“隻要是惠民之事,我舉雙手雙腳讚同!”
“切~”
朱高燧麵露不屑,冷笑道:“等太子爺吃飽喝足,百姓怕是早就餓死了,您還真是仁德!”
得。
哥倆又開始拌嘴。
現在老二不鬧了,老三又開始了。
成天盯著老大是個事兒,兩人整日以拌嘴為樂。
不過,倒也不錯,總比冷冰冰各懷鬼胎的皇族好。
不知為什麽,此情此景朱高煦心裏十分不舒服,總感覺少了些什麽。
“哎...爹要是在家就好了!”
此言一出,哥倆停止爭吵。
紛紛感歎道:“是啊,爹這一去好幾個月了....”
朱高煦腦海泛起來到這個世界點點滴滴的畫麵。
無論曆史上這爺倆是什麽關係,至少在他來到這個世界後,朱棣是真的挑不出毛病。
看似大明有如今的模樣是他的功勞,實則不然,若是沒有身為帝王的朱棣在背後默默支持,根本就行不通。
封建製度加上朱棣此等帝王,別說搞風搞雨,怕是連露頭的機會都沒有。
這也就是老朱家了,換做任何朝代,次子別說做大,就是搶了太子儲君的風頭,怕是都落不得個好下場。
就算是有係統的幫助,前提也得是能給你發育的時間啊!
像他這樣的,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