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馬上來了,要辦事了!】


    可惜啊....


    朱高煦有些遺憾,如今大明常見的作物就那幾種。


    產量大的土豆、地瓜、玉米根本沒有也就算了,花生、辣椒這樣不可或缺的寶物也沒有。


    菜籽油做菜,終究是差了點意思!


    陷入失神的朱高煦臉色變得陰晴不定,而作為全場焦點的他一舉一動都在百官的注視下。


    眾人心中‘咯噔’一下,能讓漢王如此沉重,想來不是什麽小事!


    一時間,整個奉天殿都安靜了下來。


    百官無不露出憂心忡忡之相。


    朱高熾更加忐忑了,這爺倆拍拍屁股走了,出去南征北戰好不快活,擔子全扔給自己不說,老二又擺出這麽一副表情。


    他能不慌嗎?


    朱高熾小心翼翼問道:“老二....你...你...在擔憂什麽?”


    嗯?


    朱高煦迴神,看著所有人目光緊盯自己,臉上還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當即有些疑惑道:“什麽擔憂?”


    這....


    眾人一個趔趄,沒事你擺出那麽沉重的表情?


    朱高熾憤懣道:“剛才你臉色陰晴不定,還以為是有什麽事呢,我這心肝嚇得噗噗亂跳!”


    朱棣與百官頗為讚同的點了點頭。


    朱高煦摸了摸鼻子,無語道:“地和環境雖然解決了,但受限於種子自身,產量的提升也到頭兒了!”


    “所以剛才我想起了一些神種,隻不過離我們太遙遠了,隻能幹看著眼饞!”


    哦豁?


    神種?


    眾人紛紛來了興趣,能被漢王稱為神種的東西,絕對不簡單。


    朱棣剛想出聲詢問,結果被夏元吉搶了先機,“王爺,您說啊,到底是什麽神種,能讓您如此誇讚?”


    朱高煦也不藏著掖著,立刻介紹起土豆等畝產豐富的作物,百官聽的一愣一愣的。


    今天還真是小刀拉屁股,開了眼了!


    這世上居然有此神種?


    為什麽這等神種總是落在蠻夷手中,而漢家世代辛勤卻隻能看天吃飯?


    泱泱華夏,何至於此?


    真乃天道不公!!


    一時間,整個奉天殿都是慘嚎之聲。


    朱棣急切道:“在哪裏,老二,你可知道在哪裏啊?”


    “是啊,王爺!!!”


    “求您一定想辦法拿迴一些神種啊....”


    “就是,我們都沒有,他們憑什麽有?”


    “打,必須打下來....”


    不少心係百姓的大臣忍不住嚎啕大哭,憑什麽自家百姓要這麽難?


    那些也就比野人強上些許的蠻夷,卻能坐擁寶山?


    想想幾千年傳承的艱辛,他們心中就更酸了。


    朱高煦麵露為難道:“這些神種分布在外海哪裏我倒是知道,問題是過不去啊.....”


    朱棣與百官同時露出一絲莫名之色,繼而哈哈大笑起來。


    朱高煦滿頭霧水,心道這些人怕不是被刺激傻了?


    眾人笑的前仰後翻,最後還是朱高熾解圍道:“老二,你之前就這麽不關心朝事嗎?”


    朱高煦更迷糊了,自己來大明不過一年,加上前身確實不怎麽關注一些朝事,故此他所獲得的記憶十分有限。


    宋禮強忍笑意道:“王爺,咱大明最拿手的兩樣東西就是造船、火器啊!”


    “當初陛下欽定.....如今寶船都已經下水了,隻待啟航啊!!”


    朱高煦愣了,繼而臉上露出狂喜之色,暗罵自己糊塗,怎麽就把這事兒給忘了。


    按照前世記載,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就是永樂三年六月,算算日子也就剩下小半年的光景了。


    “寶船.....”


    朱高煦怔怔失神,沒來大明時他見過一個帖子。


    問:為什麽鄭和下西洋,周邊列國無人敢動其分毫,甚至不少人稱臣納貢?


    有一個人的迴答讓他記憶尤深。


    他配了一張圖,標記了大明艦隊的規模,並且留下一句話。


    “光是鄭和的寶船就長147米,寬60米,比一個標準足球場還大,排水量四五千噸,是當時當之無愧的最先進的船。”


    “再加上旁邊各種各樣的護衛船,這編製若是放到現代,頂得上一個豪華滿編航母艦隊了!”


    “你讓造船技術還停留在三板子時代的蠻夷,怎麽對抗?”


    以此不難看出,大明時期出現科技苗頭,並不是無故放矢。


    航海、造船需要大量數學、物理學、天文學的知識,放到現代可能不值一提,但別忘了,這可是六百年前啊!


    如果換算到現代,就跟華夏突然宣布要進行星際航行一樣,讓人聽了就覺著匪夷所思!!


    而且不光是造船,大明承接唐宋,在部分領域已經摸到了近代科技的標準!


    甚至朱高煦都覺著,哪怕沒有係統的幫助,僅靠大明自身就能快速進入科技化,他僅僅隻需要從旁解決一些,來自見識、思想上認知錯誤的政策即可。


    可惜,自從滿清入關以後,根本就不重視這些東西,尤其是到後期,那殺千刀的死老妖婆,將整個華夏都禍禍成什麽樣了?


    漢家走向巔峰用了幾千年,跌落穀底卻隻用了幾十年!


    老妖婆一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正式將華夏帶進了黑暗之中。


    無數先輩拋頭顱灑熱血,隻為驅逐蠻夷,又有多少先輩嘔心瀝血、隱姓埋名,奉獻一生。


    這一切,為的隻是那四個字,複我中華!


    幾代人奮起直追,嘔心瀝血才堪堪將華夏的腳步拉了迴來。


    其中之艱辛,堪稱血淚史。


    念及至此,朱高煦恨不得將建奴拉出來在滅上幾次,不然難消他心頭之恨。


    “於謙、王陽明、張居正.....”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讓人遺憾的時代.....”


    朱高煦似有所感,一個個‘千古名人’劃過心頭,心中情緒根本無法用語言表達。


    大明有無數的問題,可同樣人才輩出!


    就在此時,朱棣興奮道:“老二,神種.......”


    “來人,拿紙筆來!”


    朱高煦出聲打斷,說道:“兒子這就將地圖和分布位置給畫出來!”


    侍官立刻抬來長桌,王允親自上前磨墨。


    朱高煦思索片刻,提筆按照記憶開始繪製‘世界地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樂家的絕世殺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五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五類並收藏永樂家的絕世殺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