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高煦再次迴到張府,宮內流傳出的小道消息也被傳遍整座南京城。
王木此時正守在張府門口觀望,見到朱高煦二人迴來,大喜過望:“王爺,您迴來了?”
瞧見王木臉上滿是擔憂,朱高煦心中泛起一股暖流。來到大明快半年了, 大部分時間都在與他們南征北戰中度過。
別說加官進爵,就是金銀珠寶都沒得到,卻從無怨言。
“該給弟兄們補償了,順帶提升一下大明將士的地位和待遇了!”
說起這事,朱高煦不得不吐槽一下朱元璋製定的軍戶政策。拿著人家的命保護大明,卻完全給人壓到最底層,哪有這麽辦事的?
“王爺...王爺?”
王木見到朱高煦失神,不由輕唿了幾聲。
“啊,哦,進去看看!”迴過神的朱高煦抬腳進入張家府邸。
眾人一路前行,朱高煦目光打量起張家宅邸,轉頭道:“老三,這宅子我要了。”
朱高燧臉色一滯,心髒隱隱作痛,本想偷偷留下宅子的想法破滅了。
“王爺,這些都是方才從張家抄家所得!”王木見朱高煦目光停留在不遠處堆積成山的金銀珠寶等物,立刻介紹起來。
在陽光的照耀下,財寶發出耀眼的光芒。
朱高煦稍微愣神便清醒過來。朱高燧則顯得十分不堪,差點流出口水來。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誰讓大明窮啊,即使是身為王爺的他,也從未見過如此之多的財寶。
“張磊!”朱高煦向前幾步,來到張磊麵前居高臨下看著他,問道:“你張家所犯之罪行罄竹難書。”
說到這裏,眼神掃視了張家眾人,輕聲道:“鑒於你也算立功,若是好好配合,本王做主放過你張家其他人,改為流放奴兒幹都司,你看如何?”
張磊臉上出現一抹希冀,頭點的如同搗蒜一般,雖然奴兒幹都司那地苦寒,但總好過全部處死吧?
“至於你,難逃死罪!”
朱高煦的話並沒有讓他產生任何情緒波動,他早就想到這個結果,“謝過王爺,小老兒一定知無不言!”
“隨本王入內一敘!”
幾人來到大堂入座,朱高煦親自斟茶,倒讓張磊受寵若驚。
“坐吧!”
朱高煦伸手製止他起身的動作,緩聲問道:“如今大明還有哪些不法商人、官員,哪怕隻是風聞都行,全部說於本王聽聽。”
聞言張磊的手不自覺的抖動起來,立馬就尋思過來朱高煦打的什麽主意,可事已至此他也沒什麽好隱瞞的了,立馬將自己知道的全盤托出。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在場幾人的臉色越發陰沉。
原來,大明深處居然隱藏如此之多的醃臢之事。
有那麽一瞬間,朱高煦甚至覺著所謂的‘永樂盛世’,不過是朱棣強令文臣粉刷修飾編撰出來的。
或許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張磊反倒十分淡然的講起自己的看法。
“王爺,您有所不知!”
張磊抿了口茶水,緩緩道:“曆朝曆代無論誰是皇帝,天下民間這點破事又怎麽可能傳入那深宮院牆之內呢?”
“別說是皇帝了,就是您這些龍子龍孫對百姓來說都貴不可言,如同天地之隔一般,百姓想要跟您們訴苦...完全等於登天之難。”
“若是你們想要主動了解,看到聽到的隻會是經過層層粉刷修飾後的東西。”
張磊的話讓朱高煦久久無言,在這交通基本靠走,寫信基本靠飛鴿的年代,百姓對皇室的看法完全是由地方官員所決定。
氣氛有些安靜,張磊露出一抹貌似解脫般的笑容道:“王爺,不瞞您說,老頭子從未像此時此刻輕鬆過。”
“當年白手起家,打拚出偌大家業。我不滿足還想要更多,想要我的家族源遠流長,百世富貴。”
“為此我決定結交朝廷官員,在我百般努力之下,終於與不少大員搭上關係,或許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想停也停不下來了....”
朱高煦長歎口氣,他能想到其中緣由。
明初由於重八大哥出身問題,明初商人十分不受待見,毫無社會地位可言。可朝廷官員手握大權尊貴無比,兩者相交商人自然淪為馬前卒。
他們,甚至沒有權利發表自己的看法,隻能任人擺布,成為官員們明麵上的代言人,幫助他們從民間收割巨額財富,並且同時還利用手中權力公飽私囊,貪汙受賄。
朱高燧拍案而起,“這些人,都該死!”,他從未有過如此憤怒。再怎麽說天下也是老朱家的,這些人禍害百姓不說,還要老朱家兒孫背鍋,怎麽能不怒?
朱高煦倒是十分淡然,無論什麽時代,貪汙受賄之事絡繹不絕。
“張磊,此番本王受教了!”
朱高煦站起身來,雙手抱拳,張磊的見解讓他心生敬佩,大明能看穿此事之人,絕不超過一掌之數。
張磊大笑起身迴禮,“老夫能遇到王爺,乃是三生有幸!”
“還請王爺,肅清大明之天下!”
說完便直挺挺的倒在地上,再無聲息。
朱高煦鄭重的點了點頭,沉聲道:“張家主,一路走好!”
或許張磊有無數苦衷,但做了就是做了,死亡是他唯一的結局。
“去吧,將張家之人統統送到奴兒幹都司去開荒吧!”
身心俱疲的朱高煦擺了擺手,王木立刻轉身前去執行命令。
“二哥!”朱高燧有些擔心,伸手扶住了他。
朱高煦揉了揉眉心,露出一抹苦澀笑容,“老三,我沒事!去忙吧,我自己待會。”
“行吧,有事叫我!”朱高燧遲疑片刻,最終選擇轉身離去。
此時的他心亂如麻,腦海中更是一片空白。他把一切都想得太簡單了,本以為依靠後世知識和係統的幫助,他可以改變這個時代。
如今看來,任重而道遠啊。
當然,這也讓他更加堅定決心。
他不僅要讓日月山河所至皆是漢土,百姓們再也不用受戰亂之苦,全都過上吃飽穿暖的富足日子。
更要讓大明朝堂清廉如水。
即使是殺得人頭滾滾,背上嗜殺殘暴等罵名也在所不惜。
反正後世關於漢王朱高煦的記載,不全都是負麵的嗎?
自己何懼之有?
王木此時正守在張府門口觀望,見到朱高煦二人迴來,大喜過望:“王爺,您迴來了?”
瞧見王木臉上滿是擔憂,朱高煦心中泛起一股暖流。來到大明快半年了, 大部分時間都在與他們南征北戰中度過。
別說加官進爵,就是金銀珠寶都沒得到,卻從無怨言。
“該給弟兄們補償了,順帶提升一下大明將士的地位和待遇了!”
說起這事,朱高煦不得不吐槽一下朱元璋製定的軍戶政策。拿著人家的命保護大明,卻完全給人壓到最底層,哪有這麽辦事的?
“王爺...王爺?”
王木見到朱高煦失神,不由輕唿了幾聲。
“啊,哦,進去看看!”迴過神的朱高煦抬腳進入張家府邸。
眾人一路前行,朱高煦目光打量起張家宅邸,轉頭道:“老三,這宅子我要了。”
朱高燧臉色一滯,心髒隱隱作痛,本想偷偷留下宅子的想法破滅了。
“王爺,這些都是方才從張家抄家所得!”王木見朱高煦目光停留在不遠處堆積成山的金銀珠寶等物,立刻介紹起來。
在陽光的照耀下,財寶發出耀眼的光芒。
朱高煦稍微愣神便清醒過來。朱高燧則顯得十分不堪,差點流出口水來。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誰讓大明窮啊,即使是身為王爺的他,也從未見過如此之多的財寶。
“張磊!”朱高煦向前幾步,來到張磊麵前居高臨下看著他,問道:“你張家所犯之罪行罄竹難書。”
說到這裏,眼神掃視了張家眾人,輕聲道:“鑒於你也算立功,若是好好配合,本王做主放過你張家其他人,改為流放奴兒幹都司,你看如何?”
張磊臉上出現一抹希冀,頭點的如同搗蒜一般,雖然奴兒幹都司那地苦寒,但總好過全部處死吧?
“至於你,難逃死罪!”
朱高煦的話並沒有讓他產生任何情緒波動,他早就想到這個結果,“謝過王爺,小老兒一定知無不言!”
“隨本王入內一敘!”
幾人來到大堂入座,朱高煦親自斟茶,倒讓張磊受寵若驚。
“坐吧!”
朱高煦伸手製止他起身的動作,緩聲問道:“如今大明還有哪些不法商人、官員,哪怕隻是風聞都行,全部說於本王聽聽。”
聞言張磊的手不自覺的抖動起來,立馬就尋思過來朱高煦打的什麽主意,可事已至此他也沒什麽好隱瞞的了,立馬將自己知道的全盤托出。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在場幾人的臉色越發陰沉。
原來,大明深處居然隱藏如此之多的醃臢之事。
有那麽一瞬間,朱高煦甚至覺著所謂的‘永樂盛世’,不過是朱棣強令文臣粉刷修飾編撰出來的。
或許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張磊反倒十分淡然的講起自己的看法。
“王爺,您有所不知!”
張磊抿了口茶水,緩緩道:“曆朝曆代無論誰是皇帝,天下民間這點破事又怎麽可能傳入那深宮院牆之內呢?”
“別說是皇帝了,就是您這些龍子龍孫對百姓來說都貴不可言,如同天地之隔一般,百姓想要跟您們訴苦...完全等於登天之難。”
“若是你們想要主動了解,看到聽到的隻會是經過層層粉刷修飾後的東西。”
張磊的話讓朱高煦久久無言,在這交通基本靠走,寫信基本靠飛鴿的年代,百姓對皇室的看法完全是由地方官員所決定。
氣氛有些安靜,張磊露出一抹貌似解脫般的笑容道:“王爺,不瞞您說,老頭子從未像此時此刻輕鬆過。”
“當年白手起家,打拚出偌大家業。我不滿足還想要更多,想要我的家族源遠流長,百世富貴。”
“為此我決定結交朝廷官員,在我百般努力之下,終於與不少大員搭上關係,或許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想停也停不下來了....”
朱高煦長歎口氣,他能想到其中緣由。
明初由於重八大哥出身問題,明初商人十分不受待見,毫無社會地位可言。可朝廷官員手握大權尊貴無比,兩者相交商人自然淪為馬前卒。
他們,甚至沒有權利發表自己的看法,隻能任人擺布,成為官員們明麵上的代言人,幫助他們從民間收割巨額財富,並且同時還利用手中權力公飽私囊,貪汙受賄。
朱高燧拍案而起,“這些人,都該死!”,他從未有過如此憤怒。再怎麽說天下也是老朱家的,這些人禍害百姓不說,還要老朱家兒孫背鍋,怎麽能不怒?
朱高煦倒是十分淡然,無論什麽時代,貪汙受賄之事絡繹不絕。
“張磊,此番本王受教了!”
朱高煦站起身來,雙手抱拳,張磊的見解讓他心生敬佩,大明能看穿此事之人,絕不超過一掌之數。
張磊大笑起身迴禮,“老夫能遇到王爺,乃是三生有幸!”
“還請王爺,肅清大明之天下!”
說完便直挺挺的倒在地上,再無聲息。
朱高煦鄭重的點了點頭,沉聲道:“張家主,一路走好!”
或許張磊有無數苦衷,但做了就是做了,死亡是他唯一的結局。
“去吧,將張家之人統統送到奴兒幹都司去開荒吧!”
身心俱疲的朱高煦擺了擺手,王木立刻轉身前去執行命令。
“二哥!”朱高燧有些擔心,伸手扶住了他。
朱高煦揉了揉眉心,露出一抹苦澀笑容,“老三,我沒事!去忙吧,我自己待會。”
“行吧,有事叫我!”朱高燧遲疑片刻,最終選擇轉身離去。
此時的他心亂如麻,腦海中更是一片空白。他把一切都想得太簡單了,本以為依靠後世知識和係統的幫助,他可以改變這個時代。
如今看來,任重而道遠啊。
當然,這也讓他更加堅定決心。
他不僅要讓日月山河所至皆是漢土,百姓們再也不用受戰亂之苦,全都過上吃飽穿暖的富足日子。
更要讓大明朝堂清廉如水。
即使是殺得人頭滾滾,背上嗜殺殘暴等罵名也在所不惜。
反正後世關於漢王朱高煦的記載,不全都是負麵的嗎?
自己何懼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