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朝嬋嬋豎起大拇指道,“嬋嬋廚藝進步了哦,居然把包子包的這麽晶瑩剔 透,吹彈可破…”


    嬋嬋一邊給朱雄英擦手, 一邊喜笑顏開道,“我哪有這麽好的手藝呢,是百靈姐 姐教得好哦,這可是宮裏傳出來的方子呢。”


    百靈先給馬皇後挑開包子皮,然後才笑著道,“ ”我也隻是順嘴一說而已,


    沒有什麽功勞的。”


    葉瑾點點頭,先在白巾上擦擦右手,然後才對朱雄英說道,“吃大湯包得學我這 樣的,知道了嗎?!”


    他說著,就用三隻指尖撮住那湯包上麵的折皺,小心翼翼地輕輕拎起,慢慢放 到盛醋的碟子裏。然後低下頭湊近去,在湯包的上方用牙尖細細咬破一點小孔,再 從那小孔裏緩緩地吸吮湯汁。


    這可是個技術活,因為湯包皮薄且嫩,汁豐又燙,稍一不慎,皮破湯漏,也就 不成湯包了。


    等到將汁水全部吮吸完畢,那湯包還是原先的形狀,隻是已經失去了那層如玉 的光澤。


    葉瑾卻變得滿麵紅潤,無限滿足道:“此味隻應天上有啊...”


    老朱見狀不由得感慨道,“這小子,果然是天生的富貴命,老夫在宮裏吃了好些 年的大湯包,還沒有見誰這麽會吃.”


    朱雄(諾趙的)英也想學葉瑾的吃法,卻被燙到嘴唇,呲牙咧嘴道:“這個吃法不 適合我。”


    便將包子從頂端撕開,伸進調羹去, 一勺一勺咬著吃,弄得沒裏帶外,湯汁四 濺。


    他不好意思的笑笑道:“還是這樣吃痛快,你那樣固然文雅,但吸走了精華,剩 下的可就淡而無味了。”


    葉瑾沒好氣的瞥了他一眼,道,“學不會就學不會,哪有那麽多借口?!”


    老朱卻是哈哈大笑道,“對,咱老朱家本來就是粗人,哪有那麽多窮講究,孫兒 就按你的吃法,別學你五叔這般文縐縐的,讓人看著不利索。”


    朱雄英得到他的鼓勵,更加放肆起來。


    拿著大肉包子就咬。


    一時間,汁水四濺。


    吃完大湯包,百味俱淡。


    喝上一碗西瓜冰沙,飲上一杯清茶,備覺神清氣爽。。


    這時候, 一輪滿月已經爬上了樹梢了。


    馬上就到中秋佳節了,所以這段時間的月色格外明亮。


    李文忠推門而入。


    見到老朱老神在在的坐在涼亭裏,先是一愣,然後就走過來恭敬的行禮道,“舅 父..”


    然後又朝馬皇後行禮,“娘親..”


    馬皇後一臉慈愛的看著他,等他行禮完畢之後才招唿他坐下,這才埋怨道,“又 忙到現在才迴來, 一天哪有那麽事情可忙啊,當初你在朝中擔任重臣的時候也沒見 你忙的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說著趕緊吩咐嬋嬋和百靈把蓮子粥和大湯包端出來。


    李文忠笑道,“最近確實有點忙,昨兒個兵部庫部主事來工業園區視察,當場就 認購了柄火銃,50門火炮,這可是一筆大買賣,所以兒子得盯緊些, 一方麵是 加工加點,趕緊把這批火器給造出來,另一方麵則是把好質量關,這些火器馬上就 要上戰場的,別到503時候沒有傷到敵人,反而傷到咱們的將士,那就不好了。”


    老朱點頭道,“嗯,火器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穩定,所以嚴格把關是很有必要 的。”


    這段時間老朱和李文忠的關係緩和了不少。


    一方麵是李文忠每天忙著建設工業園區,沒有那麽多怨氣,更沒有時間氣老朱 了。


    另一方麵老朱見李文忠終於踏實幹事,而不是和自己唱反調,所以對他的感官 也變好了很多。


    見到這舅甥二人終於能夠坐下來好好嘮嘮嗑了,馬皇後也是露出了欣慰的笑 容。


    “除了火器,工業園區其他民用產品訂單也是蜂擁而至,所以咱打算擴大工業園 區的規模,收納更多的工坊進來。”李文忠說道。


    他看到嬋嬋給他端來了一盤大湯包,也不顧燙,拿起一個大湯包就咬。


    頓時汁水四濺。


    朱雄英一臉嫌棄道,“(affb)叔父也太粗魯了吧,來,侄兒教你怎麽吃…”


    他一邊說一邊拿了一個大湯包,學著葉瑾剛才的模樣,咬破皮之後將裏麵的汁 水洗幹淨,這才大嚼起來。


    確實優雅了許多。


    李文忠則哈哈大笑道,“男子漢大丈夫學什麽優雅啊,像個娘們似的,你家忠叔 這樣叫豪邁,知道嗎?!”


    朱雄英‘哦了一聲,然後扭頭看向葉瑾道,“先生,忠叔說你像娘們…”


    李文忠沒好氣的給朱雄英後腦勺一巴掌,才看著葉瑾問道,“聽說李善長那隻老 狐狸來找你了,你們談的怎麽樣?!”


    “不怎麽樣,你又不是不知道那隻老狐狸的尿性,來求和也不直接說,反而說話 皮裏陽秋,陰陽怪氣的。”葉瑾吃著西瓜冰沙迴答道。


    說著不耐煩的揮揮手,對李文忠繼續道,“咱就不提他了,說說工業園區吧,你 打算怎麽擴建?!”


    “前些天有一個匠人搗鼓出了一種新式紡紗機,這種紡紗機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織 布,而是用水力,雖然效率和你搗鼓出來的新式紡紗機效率差不多,但是卻能夠把 人手給解放出來。咱大明南方幾乎不缺水,所以要是這款紡紗機能夠得到推廣的 話,咱們的織布效率就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所以咱打算將工業園區擴建到護城河 附近。”李文忠笑著道。


    “水力紡紗機?!”葉瑾微微一怔。


    果然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


    自己隻是把紡紗機給改良了,然後再給大明的工業加了一雙翅膀。


    現在揮動這雙翅膀的就是最受別人看不起的,甚至被老朱劃歸道匠籍的匠戶、


    有了水力紡紗機,那麽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其他成果還遠嗎!?


    所以他立即點頭道,“可以,反正你那兒需要銀子,人力,糧食啥的,跟我說一 聲就行了,現在上元縣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搞好這個工業園區。”


    李文忠重重點了點頭。


    不過旁邊的老朱則皺著眉頭問道,“你們想過沒有,新式紡紗機的效率本來已經 夠高了,現在又搗鼓出來水力紡紗機,要是這種紡紗機推廣到整個江南,每天生產 出來的棉布將是海量,這麽多棉布你們打算賣給誰?!”


    “老百姓啊,現在棉布的價格多高您又不是不知道。”葉瑾馬上迴答道。


    “那滿足了國內百姓了呢?!”


    “再出口到周邊國家唄,比如朝鮮,比如倭國,比如西域各國,甚至蒙古人,咱 們也可以和他們做買賣,棉布可比他們的羊皮好用多了。”葉瑾又道。


    “人家憑什麽買你的棉布?!別人國內難道就沒有禦寒的衣服了嗎?!”


    “咱大明鐵騎什麽時候吃素了?!”葉瑾脫口而出。


    老朱也是愣住了。


    嗯 ? !


    對哈。


    咱大明鐵騎還沒有到吃素的地步。


    自己居然想到的是和這些國家公平做買賣。


    是自己提不動刀了,還是這些國家太飄了?!


    果然。


    還是年輕人有幹勁呐。


    自己雖然不服老,但是總規已經老了。


    第四百八十四章下戰書


    在後世互聯網上流傳著這麽一句話:崖山之後再無z國,明亡之後再無華夏。


    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蒙元滅宋之後,就斷了延續三千年的華夏文化, 不過朱元璋起義兵,推翻了蒙元的短暫統治,但是僅僅過了兩百多年,華夏大地再 一次淪為蠻族獵場,華夏文明再一次慘遭毒手。


    不過這句話並不是否認蒙元和滿清政權的合法性,而是說明這兩個少數民族正 確給華夏文明帶來的災害是有多麽的慘重。。


    就比如說蒙元雖然隻是統治華夏大地九十多年的時間,但是依然讓作為禮儀之 邦的華夏大地諸多優秀禮儀和風俗習慣斷絕, 一些野蠻的陋習倒是大行其道。


    為此,朱元璋數次大發雷霆。


    說朕起義兵推翻蒙元,就是為了延續華夏苗裔和文明。


    但是現在蒙元陋習依然大行其道。


    那麽當初那麽辛苦和危險到底~是為了什麽?!


    山西省,洪洞縣。


    著名京劇《女起解》中有一句戲詞是這麽唱的: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 街前…


    當然了。


    《女起解》的故事原型是明代中期,名妓蘇三遭遇渣男的故事。


    現在是洪武十五年,名妓蘇三外婆的外婆估計都還沒有出身呢。


    桂樹村。


    今日陽光正好。


    姚小五從從十多裏外的鎮上買了一壇酒,和一些吃食棉布,沿著官道往家裏 趕。


    他家雖然不富裕,但是妻子石靈芝賢惠,三個孩子也很聽話。


    而如今天下太平,年年豐收。


    所以姚小五覺得自己的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


    他走一路,就笑一路。


    相熟的鄰居見他這幅模樣,都忍不住笑著問道,“小五,今兒個趕集是撿到了金 元寶了,幹嘛這麽高興啊!?”


    姚小五隻是靦腆笑道,“咱們這窮鄉僻壤,哪有金元寶給我撿啊,過兩天正好是 中秋節了,買了一些吃食給家裏的孩子們,讓他們也高興高興。”


    扛著鋤頭下地的鄰居也恍然大悟道,“是了,過兩天正好是中秋佳節了,早知道 今日俺也去鎮上一趟。”


    “不礙事,俺買的多,你隻管來家裏拿就是了。”


    兩個人寒暄了兩句,就此分開。


    等到他迴到家的時候,正好看到妻子史靈芝在院子裏忙碌。


    史靈芝看到姚小五,捋了捋額頭的頭發,朝他露出了甜甜的笑意。


    三個孩子也朝他撲了過來。


    看到這一幕的姚小五,覺得自己這輩子都值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鉤魚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鉤魚王並收藏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