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你到底是無恥到什麽地步?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 作者:鉤魚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古代,擔任地方官其實是很爽的。
因為古代交通閉塞,官員稀少,更缺乏監督和製衡。
所以如果擔任了某地的地方官,那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自己就是土皇帝~ 一般的存在。
如果能夠做到知府以上的高官,更是如此-。
但是有幾類地方官也不-好做。
比如說本地有勢力極大的大家族,這樣會極大削弱自己的權威。
又比如說和比自己更高等級的衙門同在一個城池。
就像縣衙和知府衙門在同一個城市一樣,知府衙門作為縣衙的頂頭上司,自然 騎在縣衙頭上作威作福了。。
但是這些都不如‘京官’痛苦。
這裏所謂的‘京官’並不是在京城各大衙門為官,而是管理京城事務的地方官。
雖然這些地方官’也是在京城為官的‘京官’,但是也是劃歸‘地方官的範疇。
特別是明代,痛苦程度更是放大了好幾倍。
為什麽呢?!
因為地方官的福利並沒有享受到,但是京官的痛苦卻又嚐了一個遍。
比如每天天還沒亮就必須起床上早朝,而且根本沒有作威作福當土皇帝的機 會。
想在京城作威作福?!
嗬嗬噠。
洗洗睡吧。
京城什麽都缺,就不缺有權有勢之人。
一板磚拍下去,10個人有7個是當官的,剩下的3個甚至有可能還是某個達官貴 人的親戚朋友呢。
所以京城各方勢力盤根錯節,能夠安安穩穩不得罪人,每月能夠平安領俸祿就 不錯了,還想當土皇帝?!
應天府尹張楚元對此就深有體會。
作為一個毫無背景,升遷全靠自己努力,張楚元表示這輩子能夠擔任一個四品 大員,已經算是光宗耀祖了。
如果是在其他地方,四品大員甚至能夠去省城任職,擔任一省按察使之類的大 官。
在地方上,跺跺腳也能讓當地抖一抖的人物。
但是京城,四品官員屁都不是。
因為全國的大官可都集中在了京城呢。
自己不但比不上這些大官,甚至連自己的手下都管不住。
誰叫人家的靠山比自己的大呢?!
就比如說現在坐在自己麵前的兩位。
一位是已故寧河王之子,現任申國公鄧鎮之弟。
另一位的來頭更是大的驚人,據說是當今聖上和皇後遺落在民間的兒子。
所以這兩位雖然是七品芝麻官,而且還是在張楚元的手下辦事,但是張楚元可 是一點都不敢托大,隻能小心伺候著。
這兩人正是葉瑾和鄧譯。
就在今天,應天府內突然出現了幾百張大字報。
因為大字報的內容極其具有煽動性,所以就導致全城人心惶惶。
現在已經有錦衣衛將此事上報給了陛下和太子殿下,也有巡城禦史上書彈劾應 天府衙門。
張楚元知道這件事之後, 一邊讓知府衙門的捕快全城搜剿大字報, 一邊和五城 兵馬司衙門取得聯係, 一同抓捕張貼大字報的歹人。
後來他得知此事與江寧縣和上元縣有關之後,就不得不把葉瑾和鄧譯請來知府 衙門。
張楚元一臉無奈的看著自己的這兩位下屬,心裏哀歎自己上輩子到底造了什麽 孽,竟然攤上這份倒黴的差事。
但是葉瑾對張楚元的一臉無奈直接無視,端起茶杯有條不紊的喝著清茶。
…0求鮮花 …
鄧譯則是有些惴惴不安。
所以主動開口道,“不知大人叫下官前來,所謂何事啊!?”
他的態度還算恭敬。
張楚元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無奈道,“你何必明知故問呐,此事早就鬧得 沸沸揚揚,滿城皆知了,何必還要加裝不知道呢?!”
鄧譯被噎了一下。
不過他很快就調整了過來,苦笑道,“大人說的可是大字報一事?!此事下官也 很是苦惱,不知道到底是何人所為,但是大字報下官不知道是什麽人張貼的,下官 卻知道他們為何要張貼大字報。”
“哦?!”張楚元瞥了正在喝茶的葉瑾一眼,又看著鄧譯假裝問道,“這些歹人為 何要張貼這種煽動人心的大字報?!”
“為了救人。”鄧譯看了一眼葉瑾,又繼續道,“昨日上元縣縣衙不知何故,竟然 到我江寧縣境內抓人,可能是有人不忿上元縣縣衙此番做法,所以才做出這種事情 出來。”
聽到鄧譯這種顛倒黑白的說法,葉瑾終於放下了茶杯,看著鄧譯冷冷開口道, “嗬嗬,鄧大人果然是混官場的好手,你到底是無恥到什麽地步,才會把這種顛倒黑 白,倒打一耙的說法你竟然臉不紅心不跳就給說出來了?!”
“葉瑾休得血口噴人,此事早就鬧得人盡皆知,其中內情孰是孰非朝廷自有論 斷,但是你上元縣到我江寧縣境內抓人,難道不是欺負我江寧人無人嗎!?”
“弘覺寺一案你就仗著陛下寵信為非作歹,到我轄區又是抓人又是喊打喊殺,你 眼中可還有我這江寧縣令?!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應天府尹呢。”鄧譯怒道。
這番話他幾乎是咬牙切齒噴出來的,仿佛把這段時間積攢的怒氣也一塊兒給噴 出來一樣。
不過他這番含怒的話倒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四四三”。
特別是最後那一句‘還以為你是應天府尹’呢,更是戳中了張楚元的痛點。
確實。
張楚元這個應天府尹的位置並不好坐,手下可都是有勢力有背景的跋扈之輩。
特別是葉瑾和鄧譯。
不管是誰都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但是再跋扈也不能目中無人吧。
葉瑾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不但把張楚元這個頂頭上司架在火上烤,而且還不 把他放在眼裏。
就比如說前段時間他突然帶人查封了弘覺寺,又是將弘覺寺千年積攢的財富擄 掠一空,又是將供奉的佛像給斬首示眾。
關鍵是,這弘覺寺可是在江寧縣境內。
葉瑾沒有給任何人打個招唿就去做了這麽驚世駭俗的大事,雖然事後有陛下給 他擦屁股,但是他囂張跋扈的形象確實也深入人心。
這一次兩縣爭端,先不論孰是孰非,但是上元縣跑到江寧縣境內抓人總歸是不 對的。
不管是哪個朝代,衙門跨境抓人,還不給當地官府通報,這可都是違反官場大 忌。
所以葉瑾的這些所作所為,真的是沒有把張楚元和鄧譯放在眼裏。
怪不得鄧譯會這麽生氣。
他確實有生氣的理由。
不過張楚元心裏有氣,但是作為一個老官油子,他可不會輕易得罪葉瑾這個傳 說中的‘五皇子’。
所以聽到鄧譯這麽激烈的指責葉瑾的時候,他笑嗬嗬的打著圓場道,“美瑜(葉 瑾的字)雖然行事急躁了一些,但是出發點還是好的嘛,咱們為官一任,自然就要 造福一方,眼瞧著自己的手下遭到歹徒行兇,怎麽可能無動於衷呢?!”
鄧譯眼瞧著張楚元居然幫著葉瑾說話,不由得有些著急。
他正要開口辯解,不過張楚元抬了抬手,製止了他,繼續道,“但是歹徒為何要 襲擊上元縣衙的那些個胥吏,此事可能會有一些蹊蹺,而且貿然襲擊縣衙胥吏,這 可不是一樁小案子,而如今此事又鬧得滿城風雨,所以本官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此 案由應天府牽頭辦理才行。到時候孰是孰非,本官定然查個明白。”
鄧譯一聽頓時大喜過望,趕緊朝張楚元拱了拱手道,“大人英明。”
葉瑾見這倆人一唱一和,心裏頓時冷笑連連。
他將茶杯放在旁邊的桌案上,笑著迴答道,“此案就不勞煩大人了,本縣定會在 旬日之內將此案查的個明明白白,甚至還要將幕後主使一並查出來,哼,今日敢指 示人襲擊稅吏,將來就敢謀朝篡位,所以若是本官不把此僚給揪出來,恐會讓朝廷 平添一個大禍害。”
鄧譯聽葉瑾說的殺氣騰騰,也頓時被嚇得打了一個寒顫….0
一臉驚慌的指著葉瑾怒道,“你,你,你休得血口噴人,誰,誰要…”
話才說一半,他馬上就警醒過來,趕緊閉上了嘴巴。
葉瑾則瞥了他一眼,冷笑道,“本官是說你嗎?!鄧大人為何這般慌張,莫不是 做賊心虛吧。”
“哼。”鄧譯冷哼了一聲,趕緊將臉別了過去,不再理會葉瑾。
張楚元趕緊打了圓場道,“不就是幾個刁民覺得商稅收的有些高,才會做出這種 挨千刀的罪過,哪有美瑜說的這麽玄乎啊。”
頓了頓,他又繼續道,“美瑜真不把人交給本官?!”
葉瑾倒也不想和張楚元撕破臉皮,所以隻能無奈解釋道,“不是下官不願意交 人,若是原先的話,本官將人押解到應天府衙門又有何妨,可現在大字報已經鬧得 滿城皆知,我上元縣也是沸反盈天,老百姓都嚷嚷著要讓江寧縣好看。若是下官貿 然放人,無異於自認軟弱,百姓是不會答應的。”
張楚元接著點頭,心裏卻直翻白眼道:‘3.0狗屁百姓不答應。’
很顯然,這小子是在搪塞自己呢。
此案因為涉及兩縣糾紛,正該由應天府主辦。
所以將那兩人交給應天府衙門,誰也無話可說。
這小子所以如是說,唯一的解釋便是,他自己不願放人。
張楚元沒興趣探究原因,也不會反駁他,胳膊拗不過大腿,這是永不過時的真 理。
他隻有耐下性子,保持微笑,等待這小混蛋將真實意思講出來。
因為古代交通閉塞,官員稀少,更缺乏監督和製衡。
所以如果擔任了某地的地方官,那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自己就是土皇帝~ 一般的存在。
如果能夠做到知府以上的高官,更是如此-。
但是有幾類地方官也不-好做。
比如說本地有勢力極大的大家族,這樣會極大削弱自己的權威。
又比如說和比自己更高等級的衙門同在一個城池。
就像縣衙和知府衙門在同一個城市一樣,知府衙門作為縣衙的頂頭上司,自然 騎在縣衙頭上作威作福了。。
但是這些都不如‘京官’痛苦。
這裏所謂的‘京官’並不是在京城各大衙門為官,而是管理京城事務的地方官。
雖然這些地方官’也是在京城為官的‘京官’,但是也是劃歸‘地方官的範疇。
特別是明代,痛苦程度更是放大了好幾倍。
為什麽呢?!
因為地方官的福利並沒有享受到,但是京官的痛苦卻又嚐了一個遍。
比如每天天還沒亮就必須起床上早朝,而且根本沒有作威作福當土皇帝的機 會。
想在京城作威作福?!
嗬嗬噠。
洗洗睡吧。
京城什麽都缺,就不缺有權有勢之人。
一板磚拍下去,10個人有7個是當官的,剩下的3個甚至有可能還是某個達官貴 人的親戚朋友呢。
所以京城各方勢力盤根錯節,能夠安安穩穩不得罪人,每月能夠平安領俸祿就 不錯了,還想當土皇帝?!
應天府尹張楚元對此就深有體會。
作為一個毫無背景,升遷全靠自己努力,張楚元表示這輩子能夠擔任一個四品 大員,已經算是光宗耀祖了。
如果是在其他地方,四品大員甚至能夠去省城任職,擔任一省按察使之類的大 官。
在地方上,跺跺腳也能讓當地抖一抖的人物。
但是京城,四品官員屁都不是。
因為全國的大官可都集中在了京城呢。
自己不但比不上這些大官,甚至連自己的手下都管不住。
誰叫人家的靠山比自己的大呢?!
就比如說現在坐在自己麵前的兩位。
一位是已故寧河王之子,現任申國公鄧鎮之弟。
另一位的來頭更是大的驚人,據說是當今聖上和皇後遺落在民間的兒子。
所以這兩位雖然是七品芝麻官,而且還是在張楚元的手下辦事,但是張楚元可 是一點都不敢托大,隻能小心伺候著。
這兩人正是葉瑾和鄧譯。
就在今天,應天府內突然出現了幾百張大字報。
因為大字報的內容極其具有煽動性,所以就導致全城人心惶惶。
現在已經有錦衣衛將此事上報給了陛下和太子殿下,也有巡城禦史上書彈劾應 天府衙門。
張楚元知道這件事之後, 一邊讓知府衙門的捕快全城搜剿大字報, 一邊和五城 兵馬司衙門取得聯係, 一同抓捕張貼大字報的歹人。
後來他得知此事與江寧縣和上元縣有關之後,就不得不把葉瑾和鄧譯請來知府 衙門。
張楚元一臉無奈的看著自己的這兩位下屬,心裏哀歎自己上輩子到底造了什麽 孽,竟然攤上這份倒黴的差事。
但是葉瑾對張楚元的一臉無奈直接無視,端起茶杯有條不紊的喝著清茶。
…0求鮮花 …
鄧譯則是有些惴惴不安。
所以主動開口道,“不知大人叫下官前來,所謂何事啊!?”
他的態度還算恭敬。
張楚元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無奈道,“你何必明知故問呐,此事早就鬧得 沸沸揚揚,滿城皆知了,何必還要加裝不知道呢?!”
鄧譯被噎了一下。
不過他很快就調整了過來,苦笑道,“大人說的可是大字報一事?!此事下官也 很是苦惱,不知道到底是何人所為,但是大字報下官不知道是什麽人張貼的,下官 卻知道他們為何要張貼大字報。”
“哦?!”張楚元瞥了正在喝茶的葉瑾一眼,又看著鄧譯假裝問道,“這些歹人為 何要張貼這種煽動人心的大字報?!”
“為了救人。”鄧譯看了一眼葉瑾,又繼續道,“昨日上元縣縣衙不知何故,竟然 到我江寧縣境內抓人,可能是有人不忿上元縣縣衙此番做法,所以才做出這種事情 出來。”
聽到鄧譯這種顛倒黑白的說法,葉瑾終於放下了茶杯,看著鄧譯冷冷開口道, “嗬嗬,鄧大人果然是混官場的好手,你到底是無恥到什麽地步,才會把這種顛倒黑 白,倒打一耙的說法你竟然臉不紅心不跳就給說出來了?!”
“葉瑾休得血口噴人,此事早就鬧得人盡皆知,其中內情孰是孰非朝廷自有論 斷,但是你上元縣到我江寧縣境內抓人,難道不是欺負我江寧人無人嗎!?”
“弘覺寺一案你就仗著陛下寵信為非作歹,到我轄區又是抓人又是喊打喊殺,你 眼中可還有我這江寧縣令?!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應天府尹呢。”鄧譯怒道。
這番話他幾乎是咬牙切齒噴出來的,仿佛把這段時間積攢的怒氣也一塊兒給噴 出來一樣。
不過他這番含怒的話倒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四四三”。
特別是最後那一句‘還以為你是應天府尹’呢,更是戳中了張楚元的痛點。
確實。
張楚元這個應天府尹的位置並不好坐,手下可都是有勢力有背景的跋扈之輩。
特別是葉瑾和鄧譯。
不管是誰都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但是再跋扈也不能目中無人吧。
葉瑾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不但把張楚元這個頂頭上司架在火上烤,而且還不 把他放在眼裏。
就比如說前段時間他突然帶人查封了弘覺寺,又是將弘覺寺千年積攢的財富擄 掠一空,又是將供奉的佛像給斬首示眾。
關鍵是,這弘覺寺可是在江寧縣境內。
葉瑾沒有給任何人打個招唿就去做了這麽驚世駭俗的大事,雖然事後有陛下給 他擦屁股,但是他囂張跋扈的形象確實也深入人心。
這一次兩縣爭端,先不論孰是孰非,但是上元縣跑到江寧縣境內抓人總歸是不 對的。
不管是哪個朝代,衙門跨境抓人,還不給當地官府通報,這可都是違反官場大 忌。
所以葉瑾的這些所作所為,真的是沒有把張楚元和鄧譯放在眼裏。
怪不得鄧譯會這麽生氣。
他確實有生氣的理由。
不過張楚元心裏有氣,但是作為一個老官油子,他可不會輕易得罪葉瑾這個傳 說中的‘五皇子’。
所以聽到鄧譯這麽激烈的指責葉瑾的時候,他笑嗬嗬的打著圓場道,“美瑜(葉 瑾的字)雖然行事急躁了一些,但是出發點還是好的嘛,咱們為官一任,自然就要 造福一方,眼瞧著自己的手下遭到歹徒行兇,怎麽可能無動於衷呢?!”
鄧譯眼瞧著張楚元居然幫著葉瑾說話,不由得有些著急。
他正要開口辯解,不過張楚元抬了抬手,製止了他,繼續道,“但是歹徒為何要 襲擊上元縣衙的那些個胥吏,此事可能會有一些蹊蹺,而且貿然襲擊縣衙胥吏,這 可不是一樁小案子,而如今此事又鬧得滿城風雨,所以本官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此 案由應天府牽頭辦理才行。到時候孰是孰非,本官定然查個明白。”
鄧譯一聽頓時大喜過望,趕緊朝張楚元拱了拱手道,“大人英明。”
葉瑾見這倆人一唱一和,心裏頓時冷笑連連。
他將茶杯放在旁邊的桌案上,笑著迴答道,“此案就不勞煩大人了,本縣定會在 旬日之內將此案查的個明明白白,甚至還要將幕後主使一並查出來,哼,今日敢指 示人襲擊稅吏,將來就敢謀朝篡位,所以若是本官不把此僚給揪出來,恐會讓朝廷 平添一個大禍害。”
鄧譯聽葉瑾說的殺氣騰騰,也頓時被嚇得打了一個寒顫….0
一臉驚慌的指著葉瑾怒道,“你,你,你休得血口噴人,誰,誰要…”
話才說一半,他馬上就警醒過來,趕緊閉上了嘴巴。
葉瑾則瞥了他一眼,冷笑道,“本官是說你嗎?!鄧大人為何這般慌張,莫不是 做賊心虛吧。”
“哼。”鄧譯冷哼了一聲,趕緊將臉別了過去,不再理會葉瑾。
張楚元趕緊打了圓場道,“不就是幾個刁民覺得商稅收的有些高,才會做出這種 挨千刀的罪過,哪有美瑜說的這麽玄乎啊。”
頓了頓,他又繼續道,“美瑜真不把人交給本官?!”
葉瑾倒也不想和張楚元撕破臉皮,所以隻能無奈解釋道,“不是下官不願意交 人,若是原先的話,本官將人押解到應天府衙門又有何妨,可現在大字報已經鬧得 滿城皆知,我上元縣也是沸反盈天,老百姓都嚷嚷著要讓江寧縣好看。若是下官貿 然放人,無異於自認軟弱,百姓是不會答應的。”
張楚元接著點頭,心裏卻直翻白眼道:‘3.0狗屁百姓不答應。’
很顯然,這小子是在搪塞自己呢。
此案因為涉及兩縣糾紛,正該由應天府主辦。
所以將那兩人交給應天府衙門,誰也無話可說。
這小子所以如是說,唯一的解釋便是,他自己不願放人。
張楚元沒興趣探究原因,也不會反駁他,胳膊拗不過大腿,這是永不過時的真 理。
他隻有耐下性子,保持微笑,等待這小混蛋將真實意思講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