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老朱大肆對功臣進行清洗是有原因的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 作者:鉤魚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文忠聞言大喜,趕緊搓搓手道,“那敢情好,為兄就此謝過賢弟了。”
“先別急著謝,小弟可是有條件的。”
“你說你說,隻要你的火銃確實精良,你就算是讓咱打斷家中那個逆子的一雙腿為你出氣,咱都下得去手。”李文忠笑道。
他是知道葉瑾和自家好大兒的恩恩怨怨的,所以才有此一說。
葉瑾啞然失笑。
一個草包而已,自己還真沒有放在心上。
擺擺手道,“小弟怎麽可能提出這麽無禮的要求呢,小弟隻是想找兄長借一個人。”
李文忠好奇問道,“什麽人?!”
葉瑾指了指站在他身旁的魁梧漢子說道,“就是此人,小弟猜的沒錯的話,這位兄弟應該也是行伍出身,而且頗有才幹,對吧,剛才郭伯伯不是給了小弟一個千戶所嗎?!那些驕兵悍將豈是小弟能夠壓製的了的,但是小弟隻是區區七品芝麻官,夾帶裏根本沒有可用的人才,想找人替換掉這個千戶所的將領都找不到,但是這位兄弟剛好合適,所以就看兄長能不能忍痛割愛,將此人借給我了。”
李文忠啞然失笑道,“你們老朱家果然個個都是人精,從來都不幹虧本的買賣,好吧好吧,隻要你的火銃真如你所說,那我便把他借給你便是,但是你的好借好還,此人跟了我快二十年了,雖然名為主仆,但實則是為兄弟,兄長我還指望著他給我養老呢。”
你們…老朱家?!
葉瑾—頭霧水。
誰跟那臭老頭是一家了?!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嘛。
葉瑾還沒有墮落到借人不還的地步。
而且這個魁梧漢子一看就是李文忠的老班底,這輩子隻會臣服李文忠一個人,哪怕是老朱估計都要排在李文忠的後麵。
哪怕是將來李文忠嗝屁了,魁梧漢子也不會轉換門庭,投靠其他人,而是會繼續效忠老李家,效忠李文忠的那個好大兒。。
所以葉瑾怎麽可能一直扣著魁梧漢子不還?!
他又不是智障,怎麽可能把一個壓根不會效忠自己的‘二五仔’當成心腹?!
要不是自己基礎薄弱,夾帶裏根本沒有什麽可用之才,他才不會“六零零”跟李文忠開這個口呢。
這就是為什麽古代封建王朝的君主,對手握重兵的將領十分猜忌的原因。
因為這些粗鄙的武夫既是這天下最不講道義的一群人,基本上就是有奶便是娘,但又是最講忠心的一群人,很多武夫隻要認定了一個主公,就會一輩子追隨到底,不像那些文弱書生那樣蛇鼠兩端。
而且他們從來不受儒家那一套三綱五常禮法的束縛。
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
狗屁。
仁、義、禮、智、信
這又是什麽東西?!
武夫們表示自己十分粗鄙,懂不了這些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禮儀。
他們的道理很簡單,那便是誰與我有恩,那誰就是我的恩人。
有點良心的武夫會把恩人當成效忠的對象,或者想法子償還欠下的恩情。
沒有良心的武夫則全然不顧,什麽恩人不恩人都是狗屁。
總之一句話,那就是想要用道德禮法束縛這些粗鄙的武夫,難如登天。
就是因為這些粗鄙的武夫道德品質低下,有小恩無大義,而且習慣用暴力解決所有問題,所以不管哪朝哪代,不管是昏君還是明君,不管是開國之君還是亡國之君,都會猜忌和防範手握重兵的大將。
畢竟文官權臣篡位的寥寥無幾,篡位成功的文官權臣甚至隻有王莽一個人。
但是手握重兵的武將發動政變,騎在皇帝頭上作威作福,甚至把皇帝拉下馬自己登基稱帝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說董卓、曹操、司馬懿祖孫三人、劉裕等等。
所以就不要責怪老朱動輒就清洗勳貴功臣拉。
這老頭雖然一身毛病,而且猜忌心頗重。
但是葉瑾也是來到了這個世界之後才知道,朝中很多勳貴在驟然富貴之後,真的很過分。
而且為什麽在另一個平行時空,朱棣在燕京城起兵造反,發動靖難之役之後,建文帝朱允收先是起用老將耿炳文統兵北伐,之後又派李景隆繼續討伐的原因了。
建文帝朱允收和朝中諸公就算是再傻,也知道李景隆不堪重用。
而且大明中央朝廷難道連一個可用之才都沒有嗎?!偏偏要派一頭豬去當三軍統帥?!
還不是因為李景隆是李文忠之子,而李文忠雖然被朱元璋猜忌,最終鬱鬱而終,但是曹國公一脈始終沒有被朱元璋清洗,不像其他將門,主將被抄家滅門之後,手下也少有善終的。
啟用用老將耿炳文也是相同的道理。
隻不過耿炳文和他手下的將領也都被朱棣給一戰覆滅了。
至於為什麽不啟用徐達一脈?!
因為徐達沒有遭到清洗,徐達的部將在朝中也都有些勢力。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建文帝對徐達的幾個兒子十分猜忌,因為徐達的長女徐妙錦乃是朱棣的原配妻子,朱棣和徐府的關係比他親密多了。
雖然徐達的大兒子徐祖輝對他忠心耿耿,但是徐達的其他兒子多多少少和朱棣都有勾結。
四子徐增壽更是悄悄給朱棣傳遞了很多情報,最終被建文帝所殺。
所以建文帝猜忌徐達一脈情有可原。
“大牛,還愣著作甚,還不趕緊過來拜見葉縣尊?!”李文忠看到一旁傻愣著的魁梧漢子,忍不住出身嗬斥道。
魁梧漢子這才走了過來,朝著葉瑾拱手行禮道,“小的張大牛,見過葉縣尊。”
倒是有些憨頭憨腦。
不過葉瑾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不知道這是這個魁梧漢子故意表現出來的?!
一個憨頭憨腦的傻子怎麽可能被李文忠這樣的人精器重?!
不過葉瑾也沒有戳穿,而是十分客氣的說道,“無需多禮無需多禮,本官不知道你之前的官職,貿然讓你擔任千戶所千戶一職有些大材小用了,你若是嫌棄官職小,那剛才的那番話就當本官沒說。”
張大牛把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迴答道,“葉縣尊既然看得起咱,那是給咱臉,咱怎麽可能不兜著?!而且小的現在無官無職,能擔任正五品的千戶已經十分滿足了,那還會挑三揀四啊?!”
“好。”葉瑾對張大牛的這番說辭十分滿意,點點頭繼續說道,“總而言之本官就隻有一個要求,那便是你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控這個千戶所一千多名士卒,別讓他們像這個百戶所這樣對本官陽奉陰2.9違就行了。”
葉瑾一邊說,一邊朝地上那幾個百戶所軍官瞥了一眼。
這句輕飄飄的話幾乎宣判了這幾個軍官的死刑了。
傻子都知道不對上司效忠的屬下的下場是什麽。
所以張大牛陰惻惻的說道,“大人說的是,那要不要小的現在就執行軍法?!”
“沒必要動不動就殺人,打一頓趕出軍營即可。”葉瑾淡淡道,“他們不是效忠申國公嗎?!讓他們投靠申國公去。”
然後朝李文忠笑道,“兄長走吧,咱們先迴衙門,小弟向你介紹一番工業園區的具體情況。”
上元縣現在幾乎就算是朱元璋和朱標父子給葉瑾的一塊試驗田,讓他隨意在這塊試驗田裏麵塗鴉。
而且因為葉瑾身份特殊。
現在朱元璋和馬皇後夫妻幾乎可以肯定,葉瑾就是他們夫妻二十餘年前失蹤的幼子。
所以將一個縣作為封地交給一個皇子管理,這算不得什麽大事。
所以葉瑾在上元縣幾乎是百無禁忌,做什麽都行。。
葉瑾最近也有些迴過味來了。
之前他還一直以為是自己的才華吸引了朱元璋和朱標父子的注意,所以這對父子才會對自己另眼相看。
額!
這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比如說在幾個月之前,老朱父子完全沒有把葉瑾往那方麵想的時候,他就曾經做出了好幾件膽大妄為的事情出來。
比如說當眾念反詩,比如說堵了錦衣衛衙門的大門,逼迫錦衣衛指揮使毛驤揮淚斬馬謖,殺了自己的心腹大將等等。
那時候老朱和朱標完全是因為出於愛才的緣故,才會對葉瑾一再包庇。
但是等馬皇後見到葉瑾之後,所有事情都變了味了。
老朱和朱標,以及馬皇後對葉瑾已經不是包庇,而是近乎於寵溺了。
可以說,他現在就算是變成一個作天作地作大死的紈絝二代,他們都不會拿葉瑾怎麽樣。
甚至就算是葉瑾犯下了謀逆大罪,朱元璋等人也不會要了他的小命,最多就是把他關起來教育而已。
當然了,葉瑾自然不是這樣的人。
他隻是隱隱有些奇怪,那就是朱元璋和朱標,以及馬皇後對自己確實好的過分。
甚至連兵權都給了自己。
這是什麽概念?!
自己僅僅隻是一個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居然能管理轄區內的百戶所。
這不是縮小版的軍閥和藩鎮嗎?!
試想一下,大明境內哪個地方官敢將手伸向軍隊的話,一定會遭至朝廷最猛烈的打擊。
可以說,這就是一個禁忌。
“先別急著謝,小弟可是有條件的。”
“你說你說,隻要你的火銃確實精良,你就算是讓咱打斷家中那個逆子的一雙腿為你出氣,咱都下得去手。”李文忠笑道。
他是知道葉瑾和自家好大兒的恩恩怨怨的,所以才有此一說。
葉瑾啞然失笑。
一個草包而已,自己還真沒有放在心上。
擺擺手道,“小弟怎麽可能提出這麽無禮的要求呢,小弟隻是想找兄長借一個人。”
李文忠好奇問道,“什麽人?!”
葉瑾指了指站在他身旁的魁梧漢子說道,“就是此人,小弟猜的沒錯的話,這位兄弟應該也是行伍出身,而且頗有才幹,對吧,剛才郭伯伯不是給了小弟一個千戶所嗎?!那些驕兵悍將豈是小弟能夠壓製的了的,但是小弟隻是區區七品芝麻官,夾帶裏根本沒有可用的人才,想找人替換掉這個千戶所的將領都找不到,但是這位兄弟剛好合適,所以就看兄長能不能忍痛割愛,將此人借給我了。”
李文忠啞然失笑道,“你們老朱家果然個個都是人精,從來都不幹虧本的買賣,好吧好吧,隻要你的火銃真如你所說,那我便把他借給你便是,但是你的好借好還,此人跟了我快二十年了,雖然名為主仆,但實則是為兄弟,兄長我還指望著他給我養老呢。”
你們…老朱家?!
葉瑾—頭霧水。
誰跟那臭老頭是一家了?!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嘛。
葉瑾還沒有墮落到借人不還的地步。
而且這個魁梧漢子一看就是李文忠的老班底,這輩子隻會臣服李文忠一個人,哪怕是老朱估計都要排在李文忠的後麵。
哪怕是將來李文忠嗝屁了,魁梧漢子也不會轉換門庭,投靠其他人,而是會繼續效忠老李家,效忠李文忠的那個好大兒。。
所以葉瑾怎麽可能一直扣著魁梧漢子不還?!
他又不是智障,怎麽可能把一個壓根不會效忠自己的‘二五仔’當成心腹?!
要不是自己基礎薄弱,夾帶裏根本沒有什麽可用之才,他才不會“六零零”跟李文忠開這個口呢。
這就是為什麽古代封建王朝的君主,對手握重兵的將領十分猜忌的原因。
因為這些粗鄙的武夫既是這天下最不講道義的一群人,基本上就是有奶便是娘,但又是最講忠心的一群人,很多武夫隻要認定了一個主公,就會一輩子追隨到底,不像那些文弱書生那樣蛇鼠兩端。
而且他們從來不受儒家那一套三綱五常禮法的束縛。
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
狗屁。
仁、義、禮、智、信
這又是什麽東西?!
武夫們表示自己十分粗鄙,懂不了這些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禮儀。
他們的道理很簡單,那便是誰與我有恩,那誰就是我的恩人。
有點良心的武夫會把恩人當成效忠的對象,或者想法子償還欠下的恩情。
沒有良心的武夫則全然不顧,什麽恩人不恩人都是狗屁。
總之一句話,那就是想要用道德禮法束縛這些粗鄙的武夫,難如登天。
就是因為這些粗鄙的武夫道德品質低下,有小恩無大義,而且習慣用暴力解決所有問題,所以不管哪朝哪代,不管是昏君還是明君,不管是開國之君還是亡國之君,都會猜忌和防範手握重兵的大將。
畢竟文官權臣篡位的寥寥無幾,篡位成功的文官權臣甚至隻有王莽一個人。
但是手握重兵的武將發動政變,騎在皇帝頭上作威作福,甚至把皇帝拉下馬自己登基稱帝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說董卓、曹操、司馬懿祖孫三人、劉裕等等。
所以就不要責怪老朱動輒就清洗勳貴功臣拉。
這老頭雖然一身毛病,而且猜忌心頗重。
但是葉瑾也是來到了這個世界之後才知道,朝中很多勳貴在驟然富貴之後,真的很過分。
而且為什麽在另一個平行時空,朱棣在燕京城起兵造反,發動靖難之役之後,建文帝朱允收先是起用老將耿炳文統兵北伐,之後又派李景隆繼續討伐的原因了。
建文帝朱允收和朝中諸公就算是再傻,也知道李景隆不堪重用。
而且大明中央朝廷難道連一個可用之才都沒有嗎?!偏偏要派一頭豬去當三軍統帥?!
還不是因為李景隆是李文忠之子,而李文忠雖然被朱元璋猜忌,最終鬱鬱而終,但是曹國公一脈始終沒有被朱元璋清洗,不像其他將門,主將被抄家滅門之後,手下也少有善終的。
啟用用老將耿炳文也是相同的道理。
隻不過耿炳文和他手下的將領也都被朱棣給一戰覆滅了。
至於為什麽不啟用徐達一脈?!
因為徐達沒有遭到清洗,徐達的部將在朝中也都有些勢力。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建文帝對徐達的幾個兒子十分猜忌,因為徐達的長女徐妙錦乃是朱棣的原配妻子,朱棣和徐府的關係比他親密多了。
雖然徐達的大兒子徐祖輝對他忠心耿耿,但是徐達的其他兒子多多少少和朱棣都有勾結。
四子徐增壽更是悄悄給朱棣傳遞了很多情報,最終被建文帝所殺。
所以建文帝猜忌徐達一脈情有可原。
“大牛,還愣著作甚,還不趕緊過來拜見葉縣尊?!”李文忠看到一旁傻愣著的魁梧漢子,忍不住出身嗬斥道。
魁梧漢子這才走了過來,朝著葉瑾拱手行禮道,“小的張大牛,見過葉縣尊。”
倒是有些憨頭憨腦。
不過葉瑾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不知道這是這個魁梧漢子故意表現出來的?!
一個憨頭憨腦的傻子怎麽可能被李文忠這樣的人精器重?!
不過葉瑾也沒有戳穿,而是十分客氣的說道,“無需多禮無需多禮,本官不知道你之前的官職,貿然讓你擔任千戶所千戶一職有些大材小用了,你若是嫌棄官職小,那剛才的那番話就當本官沒說。”
張大牛把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迴答道,“葉縣尊既然看得起咱,那是給咱臉,咱怎麽可能不兜著?!而且小的現在無官無職,能擔任正五品的千戶已經十分滿足了,那還會挑三揀四啊?!”
“好。”葉瑾對張大牛的這番說辭十分滿意,點點頭繼續說道,“總而言之本官就隻有一個要求,那便是你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控這個千戶所一千多名士卒,別讓他們像這個百戶所這樣對本官陽奉陰2.9違就行了。”
葉瑾一邊說,一邊朝地上那幾個百戶所軍官瞥了一眼。
這句輕飄飄的話幾乎宣判了這幾個軍官的死刑了。
傻子都知道不對上司效忠的屬下的下場是什麽。
所以張大牛陰惻惻的說道,“大人說的是,那要不要小的現在就執行軍法?!”
“沒必要動不動就殺人,打一頓趕出軍營即可。”葉瑾淡淡道,“他們不是效忠申國公嗎?!讓他們投靠申國公去。”
然後朝李文忠笑道,“兄長走吧,咱們先迴衙門,小弟向你介紹一番工業園區的具體情況。”
上元縣現在幾乎就算是朱元璋和朱標父子給葉瑾的一塊試驗田,讓他隨意在這塊試驗田裏麵塗鴉。
而且因為葉瑾身份特殊。
現在朱元璋和馬皇後夫妻幾乎可以肯定,葉瑾就是他們夫妻二十餘年前失蹤的幼子。
所以將一個縣作為封地交給一個皇子管理,這算不得什麽大事。
所以葉瑾在上元縣幾乎是百無禁忌,做什麽都行。。
葉瑾最近也有些迴過味來了。
之前他還一直以為是自己的才華吸引了朱元璋和朱標父子的注意,所以這對父子才會對自己另眼相看。
額!
這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比如說在幾個月之前,老朱父子完全沒有把葉瑾往那方麵想的時候,他就曾經做出了好幾件膽大妄為的事情出來。
比如說當眾念反詩,比如說堵了錦衣衛衙門的大門,逼迫錦衣衛指揮使毛驤揮淚斬馬謖,殺了自己的心腹大將等等。
那時候老朱和朱標完全是因為出於愛才的緣故,才會對葉瑾一再包庇。
但是等馬皇後見到葉瑾之後,所有事情都變了味了。
老朱和朱標,以及馬皇後對葉瑾已經不是包庇,而是近乎於寵溺了。
可以說,他現在就算是變成一個作天作地作大死的紈絝二代,他們都不會拿葉瑾怎麽樣。
甚至就算是葉瑾犯下了謀逆大罪,朱元璋等人也不會要了他的小命,最多就是把他關起來教育而已。
當然了,葉瑾自然不是這樣的人。
他隻是隱隱有些奇怪,那就是朱元璋和朱標,以及馬皇後對自己確實好的過分。
甚至連兵權都給了自己。
這是什麽概念?!
自己僅僅隻是一個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居然能管理轄區內的百戶所。
這不是縮小版的軍閥和藩鎮嗎?!
試想一下,大明境內哪個地方官敢將手伸向軍隊的話,一定會遭至朝廷最猛烈的打擊。
可以說,這就是一個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