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薑還是老的辣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 作者:鉤魚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輩子葉瑾沒辦法進行招商引資,但是並不妨礙他劃出空地建設自己心目中的‘工業園區’。
隻要工業園區建成了,上元縣就有一點點工業基礎了。
有了工業基礎,那麽上元縣距離自己記憶中的家鄉,更像了。
不過被葉瑾抱有很大希望的工業園區,現在依然十分落魄。
工業園區就坐落在上元縣北城門口外的一大片空地上。
這一大片空地因為之前遭受洪水侵襲,成了一片不能耕種的鹽堿地。
所以葉瑾就將這片空地收歸官府,搭建了一大排木房子。
不過很長時間,依然沒有商賈願意進駐。
願意很簡單,
因為雖然大明中後期在江南地區已經有了資本主義萌芽,也有了類似於工廠的工坊,但是在洪武年間,這些新奇玩意兒並沒有出現啊。
想要製造商品,幾乎都是一些家庭作坊。
商賈下訂單,然後由各家各戶將訂單領迴家,做好了再拿給商賈進行販賣。
類似於計件。
沒有基本工資,更沒有所謂福利保障。
做了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工資。
而且大明作為農業社會,主要勞動力都投入到農業耕種上麵。
這種計件商品幾乎都是由家裏的婦女完成的。
所以葉瑾想要讓商賈進駐工業園區搭建工坊的願望破滅了。
轉機來自於兩個多月前。
葉瑾根據係統給的教程搗鼓出了一瓶香水,給嬋嬋試了之後,她很滿意。
後來縣城淑芳齋的老板得知此事之後,願意花高價購買香水配方。
淑芳齋乃是一家專門賣化妝品和香粉的商鋪。
專門做女子生意。
而香水可比香粉好用多了。
香味更醇厚,也不會像白色粉塵一樣飄散得到處都是。
如果推廣開來,勢必會將香粉的市場給占據了。
葉瑾得知淑芳齋的老板求告上門,就知道這件事若是運作的好,或許會盤活自己心心念念的工業園區。
所以他就給淑芳齋的老板進行談判。
他不要淑芳齋的一分錢,隻有兩個條件。
第一就是縣衙以配方、土地、廠房入股,占據這門生意百分之五十的股(李諾好)份,但是縣衙不會幹涉淑芳齋的日常經營。
淑芳齋需要將工坊建在工業園區,同時招募工人在工業園區製作香水。
淑芳齋的老板雖然一臉懵逼,但是葉瑾提出的條件並不苛刻,就答應了下來。
雙方簽訂契約。
然後淑芳齋的香水作坊就進駐了工業園區。
之後玻璃作坊,香胰子(香皂)作坊,牙粉\/牙膏作坊…還有前些日子王婆和棉布商人陳員外的紡紗工坊。
雖然工坊的數量不多,加起來也就四五家二人。
工人人數也不多,也就百十餘人。
但是好歹也算是有了工業革命的胚子了。
隻要自己好好扶持這株幼苗,葉瑾有信心讓工業革命提前幾百年在大明這片沃土生根發芽,綻開一朵絢麗多彩的工業之花,
出了北門,一行人沿著官道又騎行了大概幾分鍾的時間。
這時候,一大片鹽堿地,以及鹽堿地裏的一排排木屋子就出現了眾人的視線之中。
官道旁邊,已經有十幾個人在候著了。
見到葉瑾等人騎馬過來,這些人趕緊迎了上來。
幾個小廝趕緊上前幫忙牽著馬韁繩。
葉瑾和徐達、陳洲三個人翻身下馬之後,這些人在戶房的大張司吏,工房的小張司吏的帶領下,齊刷刷的朝葉瑾躬身行禮,“屬下\/小人見過縣尊老爺…”
葉瑾擺擺手,隨意道,“大家都是老熟人了,就收起這些繁文縟節了吧,陳員外,你與王婆合作的紡紗工坊建好了嗎?!”。
一個四十來歲的精瘦男子趕緊越眾而出,朝著葉瑾咧嘴笑道,“托縣尊老爺的洪福,紡紗工坊在前些天就已經建好了,而且這些天就已經有工人陸續進入工坊做工,本來開張之日是想請大老爺前來剪彩的,但是想到大老爺平日裏公務繁忙,所以小的就不敢叨擾。”
“不礙事,公務再繁忙,剪彩的時間還是有的,下一次你們誰要是有新開的工坊,盡管給本官說,本官若是有閑暇時間,一定會來剪彩的…”葉瑾笑道。
其他人趕緊賠笑附和。
然後陳員外又道,“因為縣衙提前737把廠房給建好了,又有這麽寬闊平坦的空地,小人和王婆的工坊才會這麽快就建好,今後若是銷路打開了,小的估計還要叨擾縣尊老爺,再向縣尊老爺求一排廠房和空地呢。”
“隻要你們能夠多多招收工人,能夠擴大經營規模,有任何條件縣衙都會答應,哦,前提是在縣衙和本官的能力範圍之內哈。”葉瑾笑道。
一行人說說笑笑,進了工業園區。
如果拿這個大明版本的工業園區和21世紀的工業園區相比,真的十分寒酸,別說和縣城的工業園區相比,甚至連絕大多數的鄉鎮都比不過。
但是在大明的話,卻是獨一份。
所以在徐達眼裏,這個工業園區到處都是驚喜。
因為這個工業園區可是大明從來沒有過的新奇玩意兒,透過窗戶往裏麵看,裏麵的工人們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工作,效率確實要比在家裏麵強得多。
因為男女有別,又因為男子乃是主要勞動力,得承擔農耕和朝廷的徭役,所以能來工坊上工的幾乎都是女子。
商家為了避免流言蜚語,連管事都是請的女子。
徐達見此情形,都不由得點了點頭。
他在來的路上還擔心這個所謂的工業園區一下子聚集了這麽多人,會引來士林非議呢。
現在既然工業園區並沒有男子上工,那麽不管是朝廷還是士林都不會有什麽異議。
隻不過徐達滿意了,葉瑾卻蹙緊了眉頭。
“張掌櫃,你家工坊怎麽請的也全都是女工啊?!”葉瑾扭頭看向一個胖子,問道。
張掌櫃家的工坊的主要營生乃是燒製琉璃器具。
不但需要工人長時間在高溫高熱的環境下勞作,而且可是十足的體力活。
這種勞動強度連一般男子都做不下來,但是在張掌櫃家的工坊裏,卻是幾個體胖腰圓的女子在燒製。
張掌櫃也是一臉無奈,道:“大老爺,小人也不想啊,燒製琉璃器具可是體力活,一般男子都承受不了,更何況女子了。但是您看看這工業園區裏,幾乎沒有一個男子來上工,若是咱家的工坊請了男子,還不得被人以有傷風化的名頭狀告到縣衙?!”
張掌櫃才說完,另一個掌櫃的也開始叫屈,道,“大老爺,俺家的是酒作坊,也隻能請幾個體力好一些的娘們前來上工,可不敢請男子啊。”
另一家水泥工坊的掌櫃的也是有苦難言。
葉瑾微微點頭。
確實。
男女有別是一個大問題。
現在工業園區的工人數量已經達到了一百多了,不過真正需要勞動力的水泥工坊,燒酒作坊,琉璃作坊等等,現在卻麵臨勞動力緊缺的窘境。
一方麵不敢招聘男子前來做工,另一方麵能吃的了苦的女子屈指可數。
但是偏偏這些作坊的配方、土地、(aibe)廠房全部來自於縣衙,葉瑾當時的要求隻有三個,第一是縣衙要占據一半的股份,第二是必須按規定繳納賦稅,第三就是必須來工業園區開工坊。
其他因素都滿足了,但是偏偏他們麵臨勞動力緊缺的窘境。
如果不再解決這個窘境,恐怕就要麵臨關張大吉的危機了。
至於其他家工坊倒是沒有這些問題。
因為其他工坊要麽是香水工坊,要麽是紡紗工坊,又或是香胰子工坊。
不需要耗費體力,隻要心細手腳麻利就行了。
隻是…
如果工業園區隻有這些輕工業的話,與自己當初的初衷背道而馳啊。
自己想建的是類似於前世的工業園區,包羅萬象。
是想把上元縣建設成自己家鄉的模樣。
沒有重工業,怎麽發展的起來?!
所以這個問題必須馬上解決才行。
徐達見葉瑾眉頭緊鎖,忍不住開口嘲諷道,“平日裏見你小子挺激靈的,怎麽事到臨頭了就變得這麽蠢了?!”
其他人聽到他的這句話,忍不住紛紛側目。
他們還以為徐達是葉瑾新聘的師爺或者幕僚呢,所以並沒有把徐達放在心上。
但是沒想到徐達敢這般不客氣的和葉瑾說話。
看來倆人的關係非同一般呐。
雖然被徐達出言嘲諷了,但是葉瑾並沒有生氣,反而虛心請教道,“徐伯伯,那您有什麽良策啊?!”
“你們擔心的不就是男女有別,怕招聘男子來工坊做工的話,會有閑言碎語。那麽你們把男人和女子隔開不就行了。”
徐達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繼續說道,“從這兒修一堵圍牆,需要女子的工坊就在那邊,需要男子的工坊就在這邊,兩邊被圍牆隔開,大門的出口也放在完全不同的方向,互不幹擾,不就不用擔心閑言碎語了?!”
葉瑾緊蹙的眉頭一下子就鬆開了,朝著徐達豎起大拇指道,“哈哈,此計甚妙,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啊,徐伯伯不愧是混跡官場的老狐狸,幾句言語就讓小侄豁然開朗。”
徐達哭笑不得。
隻要工業園區建成了,上元縣就有一點點工業基礎了。
有了工業基礎,那麽上元縣距離自己記憶中的家鄉,更像了。
不過被葉瑾抱有很大希望的工業園區,現在依然十分落魄。
工業園區就坐落在上元縣北城門口外的一大片空地上。
這一大片空地因為之前遭受洪水侵襲,成了一片不能耕種的鹽堿地。
所以葉瑾就將這片空地收歸官府,搭建了一大排木房子。
不過很長時間,依然沒有商賈願意進駐。
願意很簡單,
因為雖然大明中後期在江南地區已經有了資本主義萌芽,也有了類似於工廠的工坊,但是在洪武年間,這些新奇玩意兒並沒有出現啊。
想要製造商品,幾乎都是一些家庭作坊。
商賈下訂單,然後由各家各戶將訂單領迴家,做好了再拿給商賈進行販賣。
類似於計件。
沒有基本工資,更沒有所謂福利保障。
做了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工資。
而且大明作為農業社會,主要勞動力都投入到農業耕種上麵。
這種計件商品幾乎都是由家裏的婦女完成的。
所以葉瑾想要讓商賈進駐工業園區搭建工坊的願望破滅了。
轉機來自於兩個多月前。
葉瑾根據係統給的教程搗鼓出了一瓶香水,給嬋嬋試了之後,她很滿意。
後來縣城淑芳齋的老板得知此事之後,願意花高價購買香水配方。
淑芳齋乃是一家專門賣化妝品和香粉的商鋪。
專門做女子生意。
而香水可比香粉好用多了。
香味更醇厚,也不會像白色粉塵一樣飄散得到處都是。
如果推廣開來,勢必會將香粉的市場給占據了。
葉瑾得知淑芳齋的老板求告上門,就知道這件事若是運作的好,或許會盤活自己心心念念的工業園區。
所以他就給淑芳齋的老板進行談判。
他不要淑芳齋的一分錢,隻有兩個條件。
第一就是縣衙以配方、土地、廠房入股,占據這門生意百分之五十的股(李諾好)份,但是縣衙不會幹涉淑芳齋的日常經營。
淑芳齋需要將工坊建在工業園區,同時招募工人在工業園區製作香水。
淑芳齋的老板雖然一臉懵逼,但是葉瑾提出的條件並不苛刻,就答應了下來。
雙方簽訂契約。
然後淑芳齋的香水作坊就進駐了工業園區。
之後玻璃作坊,香胰子(香皂)作坊,牙粉\/牙膏作坊…還有前些日子王婆和棉布商人陳員外的紡紗工坊。
雖然工坊的數量不多,加起來也就四五家二人。
工人人數也不多,也就百十餘人。
但是好歹也算是有了工業革命的胚子了。
隻要自己好好扶持這株幼苗,葉瑾有信心讓工業革命提前幾百年在大明這片沃土生根發芽,綻開一朵絢麗多彩的工業之花,
出了北門,一行人沿著官道又騎行了大概幾分鍾的時間。
這時候,一大片鹽堿地,以及鹽堿地裏的一排排木屋子就出現了眾人的視線之中。
官道旁邊,已經有十幾個人在候著了。
見到葉瑾等人騎馬過來,這些人趕緊迎了上來。
幾個小廝趕緊上前幫忙牽著馬韁繩。
葉瑾和徐達、陳洲三個人翻身下馬之後,這些人在戶房的大張司吏,工房的小張司吏的帶領下,齊刷刷的朝葉瑾躬身行禮,“屬下\/小人見過縣尊老爺…”
葉瑾擺擺手,隨意道,“大家都是老熟人了,就收起這些繁文縟節了吧,陳員外,你與王婆合作的紡紗工坊建好了嗎?!”。
一個四十來歲的精瘦男子趕緊越眾而出,朝著葉瑾咧嘴笑道,“托縣尊老爺的洪福,紡紗工坊在前些天就已經建好了,而且這些天就已經有工人陸續進入工坊做工,本來開張之日是想請大老爺前來剪彩的,但是想到大老爺平日裏公務繁忙,所以小的就不敢叨擾。”
“不礙事,公務再繁忙,剪彩的時間還是有的,下一次你們誰要是有新開的工坊,盡管給本官說,本官若是有閑暇時間,一定會來剪彩的…”葉瑾笑道。
其他人趕緊賠笑附和。
然後陳員外又道,“因為縣衙提前737把廠房給建好了,又有這麽寬闊平坦的空地,小人和王婆的工坊才會這麽快就建好,今後若是銷路打開了,小的估計還要叨擾縣尊老爺,再向縣尊老爺求一排廠房和空地呢。”
“隻要你們能夠多多招收工人,能夠擴大經營規模,有任何條件縣衙都會答應,哦,前提是在縣衙和本官的能力範圍之內哈。”葉瑾笑道。
一行人說說笑笑,進了工業園區。
如果拿這個大明版本的工業園區和21世紀的工業園區相比,真的十分寒酸,別說和縣城的工業園區相比,甚至連絕大多數的鄉鎮都比不過。
但是在大明的話,卻是獨一份。
所以在徐達眼裏,這個工業園區到處都是驚喜。
因為這個工業園區可是大明從來沒有過的新奇玩意兒,透過窗戶往裏麵看,裏麵的工人們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工作,效率確實要比在家裏麵強得多。
因為男女有別,又因為男子乃是主要勞動力,得承擔農耕和朝廷的徭役,所以能來工坊上工的幾乎都是女子。
商家為了避免流言蜚語,連管事都是請的女子。
徐達見此情形,都不由得點了點頭。
他在來的路上還擔心這個所謂的工業園區一下子聚集了這麽多人,會引來士林非議呢。
現在既然工業園區並沒有男子上工,那麽不管是朝廷還是士林都不會有什麽異議。
隻不過徐達滿意了,葉瑾卻蹙緊了眉頭。
“張掌櫃,你家工坊怎麽請的也全都是女工啊?!”葉瑾扭頭看向一個胖子,問道。
張掌櫃家的工坊的主要營生乃是燒製琉璃器具。
不但需要工人長時間在高溫高熱的環境下勞作,而且可是十足的體力活。
這種勞動強度連一般男子都做不下來,但是在張掌櫃家的工坊裏,卻是幾個體胖腰圓的女子在燒製。
張掌櫃也是一臉無奈,道:“大老爺,小人也不想啊,燒製琉璃器具可是體力活,一般男子都承受不了,更何況女子了。但是您看看這工業園區裏,幾乎沒有一個男子來上工,若是咱家的工坊請了男子,還不得被人以有傷風化的名頭狀告到縣衙?!”
張掌櫃才說完,另一個掌櫃的也開始叫屈,道,“大老爺,俺家的是酒作坊,也隻能請幾個體力好一些的娘們前來上工,可不敢請男子啊。”
另一家水泥工坊的掌櫃的也是有苦難言。
葉瑾微微點頭。
確實。
男女有別是一個大問題。
現在工業園區的工人數量已經達到了一百多了,不過真正需要勞動力的水泥工坊,燒酒作坊,琉璃作坊等等,現在卻麵臨勞動力緊缺的窘境。
一方麵不敢招聘男子前來做工,另一方麵能吃的了苦的女子屈指可數。
但是偏偏這些作坊的配方、土地、(aibe)廠房全部來自於縣衙,葉瑾當時的要求隻有三個,第一是縣衙要占據一半的股份,第二是必須按規定繳納賦稅,第三就是必須來工業園區開工坊。
其他因素都滿足了,但是偏偏他們麵臨勞動力緊缺的窘境。
如果不再解決這個窘境,恐怕就要麵臨關張大吉的危機了。
至於其他家工坊倒是沒有這些問題。
因為其他工坊要麽是香水工坊,要麽是紡紗工坊,又或是香胰子工坊。
不需要耗費體力,隻要心細手腳麻利就行了。
隻是…
如果工業園區隻有這些輕工業的話,與自己當初的初衷背道而馳啊。
自己想建的是類似於前世的工業園區,包羅萬象。
是想把上元縣建設成自己家鄉的模樣。
沒有重工業,怎麽發展的起來?!
所以這個問題必須馬上解決才行。
徐達見葉瑾眉頭緊鎖,忍不住開口嘲諷道,“平日裏見你小子挺激靈的,怎麽事到臨頭了就變得這麽蠢了?!”
其他人聽到他的這句話,忍不住紛紛側目。
他們還以為徐達是葉瑾新聘的師爺或者幕僚呢,所以並沒有把徐達放在心上。
但是沒想到徐達敢這般不客氣的和葉瑾說話。
看來倆人的關係非同一般呐。
雖然被徐達出言嘲諷了,但是葉瑾並沒有生氣,反而虛心請教道,“徐伯伯,那您有什麽良策啊?!”
“你們擔心的不就是男女有別,怕招聘男子來工坊做工的話,會有閑言碎語。那麽你們把男人和女子隔開不就行了。”
徐達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繼續說道,“從這兒修一堵圍牆,需要女子的工坊就在那邊,需要男子的工坊就在這邊,兩邊被圍牆隔開,大門的出口也放在完全不同的方向,互不幹擾,不就不用擔心閑言碎語了?!”
葉瑾緊蹙的眉頭一下子就鬆開了,朝著徐達豎起大拇指道,“哈哈,此計甚妙,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啊,徐伯伯不愧是混跡官場的老狐狸,幾句言語就讓小侄豁然開朗。”
徐達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