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老葉家的家底已經被兩個老賊和一個小賊給掏空了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 作者:鉤魚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時候,徐達卻淡淡開口道,“此物據說是一種高產糧食,能夠做到畝產數千斤呢。若是傳言是真,那我大明從此之後,再無餓砰之憂了。”
“啥?!”朱標一臉驚詫,手裏的紅薯幹一下子就掉在了地上。
徐輝祖整個人也愣在了原地了。
畝產數千斤?!
這…
這豈止是高產糧食?!
簡直就是祥瑞啊。
要知道,小110麥作為大明北方的主要作物,大豐之年畝產也最多一兩石而已,差不多兩三百百斤。(根據《河間誌》記載‘一夫耕田三五十畝,畝收麥一石以上)。
至於南方的主要作物稻穀,產量比小麥高一些,但是也僅僅隻有三四百斤。
但是現在居然有畝產數千斤的糧食出現在他們的麵前,他們隻感覺自己的天都快塌了。
唿吸變得粗重,臉色變得潮紅,雙眼赤紅。
而石桌上的紅薯幹這會兒已經不再是紅薯幹了,而是沉甸甸的金子。
“此…此事當真?!”過了好久,朱標才結結巴巴的問道。
徐達含笑點頭,道,“應該假不了,不過即使達不到畝產數千斤,但是接近一千斤應該沒問題,現在已經有上元縣百姓種植此物了,再過三五個月就知道最終的畝產數量了。”
然後他看向不遠處的葉瑾,臉色也變得陰寒起來。
“哼,此等祥瑞竟然被這個小王八蛋做成果脯,讓你爹好好拾掇他一番也是可以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揍也不成器,等你爹揍完了,老夫再接著揍,這個小王八蛋平日裏吊兒郎當,就是你爹和老夫慣的。”
說著摩拳擦掌,就要加入戰團。
朱標和徐輝祖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
一臉同情的看著不遠處的葉瑾。
這小子一下子就惹怒了大明朝最有權勢的兩個老頭子,挨一頓揍已經算是最輕的處罰了。
不過這一頓揍是免不了的。
竟敢把祥瑞做成果脯,你揍你揍誰啊!?
十多分鍾之後。。
在葉瑾故意挨了幾下雞毛撣子之後,小院終於恢複了往日的平靜了。
隻不過打人的老朱這會兒喘著粗氣,額頭上全是汗水,就像是剛剛經曆了一場生死大戰一樣。
反觀挨揍的葉瑾,依然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
仿佛挨揍的不是他,而是老朱似的。
這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忍不住有些詫異。
要知道。
雖然老朱已經年逾花甲,但是作為武將出身的他,可是有一身好武藝傍身的。
一般三五個青壯都進不了老朱的身。
但是今天卻讓眾人開了眼了,老朱拿著雞毛撣子追殺葉瑾,一個追一個逃,這座小院子又不大,愣是好半天都沒讓老朱進得了身。
若不是葉瑾後來故意放水,估計最多再追逐幾分鍾,老朱就堅持不了了。
這讓眾人對葉瑾的感官又發生了變化。
原本以為葉瑾隻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呢,沒想到居然還有一身好武藝。
等小院子重新恢複平靜之後,嬋嬋和趙今夏這才走了過來。
一個給眾人泡茶,另一個則收拾殘局。
朱標手裏拿著一根紅薯幹,一臉好奇的上下打量。
然後好奇問道,“這東西真的能畝產幾千斤?!”
葉瑾坐在不遠處聳了聳肩,沒好氣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已經讓上元縣百姓用一些貧瘠荒廢的土地種上這種作物了,到底能不能畝產幾千斤三五個月之後便知分曉,真不知道你們慌個錘子,連三五個月都等不了。”
“哼。”老朱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怒道,“我們慌個錘子?!是你這個小王八蛋暴殄天物,貪圖口腹之欲就將此等祥瑞做成了吃食,你難道就沒有考慮過若是今年萬一是大災之年,讓你上元縣顆粒無收怎麽辦?!到時候你去從哪兒找這種畝產幾千斤的祥瑞?!”
“安呐,聖天子在朝,哪會有什麽大宅之年啊。而且不管是紅薯還是土豆蛋子,好像都賤的很,土地貧瘠一些都沒事,隻要施施肥,鬆鬆土就行了。”
“除了土豆蛋子和紅薯,還有一種叫玉米的作物,這種作物種植要求可就要比紅薯和土豆蛋子高多了,畝產量也不足土豆和紅薯,但是好像也能達到畝產七八百斤。而且,玉米可是真正的糧食,和小麥、稻穀等五穀一樣的穀物,不像土豆和紅薯亦菜亦糧,口感不佳“i。”
老朱的心立即猛地跳動了幾下。
新的穀物?!
新的糧食?!
這可是要去太廟祭奠上天和列祖列宗的大好事啊。
自古以來,華夏大地主要種植的穀物就是稻、黍、稷、麥、菽‘等五穀。
但是除了小麥和稻穀的產量稍微高一些,口感好一些。
其他三穀產量又不高,口感還很一般。
所以現在大明百姓主要種植的穀物就隻有稻穀和小麥了。
但是現在居然多了一種穀物。
產量甚至比小麥和稻穀還高。
這不是祥瑞,什麽才是祥瑞?!
不過朱元璋和徐達等人這會兒已經有些免疫了。
葉瑾給的驚喜或者是驚嚇實在是太多了,換成普通人的話,心髒病都被葉瑾嚇出來了。
所以老朱無奈的擺擺手,對葉瑾說道,“你是不是還有別的寶貝,都一塊兒說出來吧,要不然隔三差五說一兩個,老夫擔心老夫的心肝承受不住。”
朱標和徐輝祖也眼巴巴的看著葉瑾。
葉瑾抓了抓腦袋,想了想道,“好像還有一種叫南瓜的作物,產量也頗高,而且易儲存,不過這玩意兒平日也隻能拿來當菜蔬吃,大災之年才可以當糧食。”
“又是畝產幾千斤的作物?!”朱標趕緊追問道。
“應該是吧,這玩意兒我隻有種子,沒有種過,不過已經命人種下了,要不了多久就知道是不是能做到畝產幾千斤了。”
坐在朱標旁邊的徐輝祖頓覺無語。
這都是什麽逆天運氣啊,幾百個銅板居然就換來了這麽多能夠改變一國命運的寶貝。
實話實說。
不管是土豆蛋子也好,紅薯也罷。
又或是玉米、南瓜之類的。
若是普通人敬獻給朝廷的話,一個侯爵的爵位是跑不了的了。
如果同時將這麽多作物全部敬獻給朝廷,至少是一個公爵爵位,甚至還能被封為異姓王呢。
什麽?!
大明朝廷曾經規定“非軍功不封爵?
狗屁。
這些作物都可是能活億兆百姓的祥瑞,不比你上陣砍殺幾萬幾十萬的敵人強?!
“還有呢?!”朱標趕緊追問道。
“沒了。剩下的辣椒、花生之類的都是調料品或者小零嘴,產量不高,不過味道倒還不錯。”葉瑾無奈的聳聳肩,接著道,“我的家底都被某兩個老賊和一個小賊給掏空了,包括我家的辣椒醬和花生米,所以今兒個可沒有這些小吃食拿來招待你們。”
朱標和徐輝祖的臉皮薄。
聽到葉瑾的這句話之後,兩個人都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老朱和徐達倒是老神在在,對葉瑾的指桑罵槐渾不在意。
朱標趕緊轉移話題,指著徐輝祖介紹道,“這位徐兄是你徐伯伯的嫡長子,字允恭,允恭兄對你這個葉青天”傾慕已久,今日為兄正好有空,就與允恭兄聯袂來訪,你們二人也可以好好親近親近…”
葉瑾上下打量了徐輝祖一番。
老徐的嫡長子?!
不就是朱老四的大舅子嗎?!
不過這個人在曆史上的名聲好像挺好的。
能力強,而且對朱允收忠心耿耿。
隻是後來朱老四靖難成功之後,就被朱老四幽禁而死了。
“哈哈,在下早就聽說咱應天府出了一個‘葉青天’,今日有緣得見,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啊。”徐輝祖笑著道。
葉瑾趕緊朝對方拱手行禮,才說道,“`」允恭兄謬讚了,而且在下與徐伯伯、錦兒妹子一見如故,所以允恭兄就用不著太見外,咱們以兄弟相稱如何?!”
徐輝祖也不是歸怩的人,聽到葉瑾這麽說了,也笑著道,“正合我意。”
“今日與郭兄冒昧拜訪,其實是有一事相求。”徐輝祖又道。
葉瑾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之後,才淡淡道,“但說無妨。”
“朝廷不是打算對國朝的商稅進行改革嘛,就把這份差事給了咱,但是咱就是一個大老粗,對商稅改革一事一竅不通,聽郭兄說此事是美瑜老弟提出來的,然後郭兄上奏朝廷之後朝廷打算推行的,所以咱就與郭兄聯袂拜訪,還請美瑜老弟不吝賜教。”徐輝祖笑著說道。
一旁一直不說話的徐達眉毛一挑,深深的看了自家兒子一眼。
作為洪武朝碩果僅存的老狐狸之一,徐達自然知道推行商稅改革的風險是有多大。
嗬嗬。
陛下和太子殿下好算計。
居然把這份差事給了自家的嫡長子。
這可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差(諾嗎的)事啊。
不但容易得罪人,而且還把整個魏國公府都綁上了戰車。
等於是告訴全天下,魏國公府與皇家步調一致嗎?!
不過魏國公府早就與皇家不分彼此了。
所以接了就接了吧。
老朱依然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
讓徐輝祖主抓此事,本來就是他首肯的。
“啥?!”朱標一臉驚詫,手裏的紅薯幹一下子就掉在了地上。
徐輝祖整個人也愣在了原地了。
畝產數千斤?!
這…
這豈止是高產糧食?!
簡直就是祥瑞啊。
要知道,小110麥作為大明北方的主要作物,大豐之年畝產也最多一兩石而已,差不多兩三百百斤。(根據《河間誌》記載‘一夫耕田三五十畝,畝收麥一石以上)。
至於南方的主要作物稻穀,產量比小麥高一些,但是也僅僅隻有三四百斤。
但是現在居然有畝產數千斤的糧食出現在他們的麵前,他們隻感覺自己的天都快塌了。
唿吸變得粗重,臉色變得潮紅,雙眼赤紅。
而石桌上的紅薯幹這會兒已經不再是紅薯幹了,而是沉甸甸的金子。
“此…此事當真?!”過了好久,朱標才結結巴巴的問道。
徐達含笑點頭,道,“應該假不了,不過即使達不到畝產數千斤,但是接近一千斤應該沒問題,現在已經有上元縣百姓種植此物了,再過三五個月就知道最終的畝產數量了。”
然後他看向不遠處的葉瑾,臉色也變得陰寒起來。
“哼,此等祥瑞竟然被這個小王八蛋做成果脯,讓你爹好好拾掇他一番也是可以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揍也不成器,等你爹揍完了,老夫再接著揍,這個小王八蛋平日裏吊兒郎當,就是你爹和老夫慣的。”
說著摩拳擦掌,就要加入戰團。
朱標和徐輝祖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
一臉同情的看著不遠處的葉瑾。
這小子一下子就惹怒了大明朝最有權勢的兩個老頭子,挨一頓揍已經算是最輕的處罰了。
不過這一頓揍是免不了的。
竟敢把祥瑞做成果脯,你揍你揍誰啊!?
十多分鍾之後。。
在葉瑾故意挨了幾下雞毛撣子之後,小院終於恢複了往日的平靜了。
隻不過打人的老朱這會兒喘著粗氣,額頭上全是汗水,就像是剛剛經曆了一場生死大戰一樣。
反觀挨揍的葉瑾,依然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
仿佛挨揍的不是他,而是老朱似的。
這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忍不住有些詫異。
要知道。
雖然老朱已經年逾花甲,但是作為武將出身的他,可是有一身好武藝傍身的。
一般三五個青壯都進不了老朱的身。
但是今天卻讓眾人開了眼了,老朱拿著雞毛撣子追殺葉瑾,一個追一個逃,這座小院子又不大,愣是好半天都沒讓老朱進得了身。
若不是葉瑾後來故意放水,估計最多再追逐幾分鍾,老朱就堅持不了了。
這讓眾人對葉瑾的感官又發生了變化。
原本以為葉瑾隻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呢,沒想到居然還有一身好武藝。
等小院子重新恢複平靜之後,嬋嬋和趙今夏這才走了過來。
一個給眾人泡茶,另一個則收拾殘局。
朱標手裏拿著一根紅薯幹,一臉好奇的上下打量。
然後好奇問道,“這東西真的能畝產幾千斤?!”
葉瑾坐在不遠處聳了聳肩,沒好氣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已經讓上元縣百姓用一些貧瘠荒廢的土地種上這種作物了,到底能不能畝產幾千斤三五個月之後便知分曉,真不知道你們慌個錘子,連三五個月都等不了。”
“哼。”老朱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怒道,“我們慌個錘子?!是你這個小王八蛋暴殄天物,貪圖口腹之欲就將此等祥瑞做成了吃食,你難道就沒有考慮過若是今年萬一是大災之年,讓你上元縣顆粒無收怎麽辦?!到時候你去從哪兒找這種畝產幾千斤的祥瑞?!”
“安呐,聖天子在朝,哪會有什麽大宅之年啊。而且不管是紅薯還是土豆蛋子,好像都賤的很,土地貧瘠一些都沒事,隻要施施肥,鬆鬆土就行了。”
“除了土豆蛋子和紅薯,還有一種叫玉米的作物,這種作物種植要求可就要比紅薯和土豆蛋子高多了,畝產量也不足土豆和紅薯,但是好像也能達到畝產七八百斤。而且,玉米可是真正的糧食,和小麥、稻穀等五穀一樣的穀物,不像土豆和紅薯亦菜亦糧,口感不佳“i。”
老朱的心立即猛地跳動了幾下。
新的穀物?!
新的糧食?!
這可是要去太廟祭奠上天和列祖列宗的大好事啊。
自古以來,華夏大地主要種植的穀物就是稻、黍、稷、麥、菽‘等五穀。
但是除了小麥和稻穀的產量稍微高一些,口感好一些。
其他三穀產量又不高,口感還很一般。
所以現在大明百姓主要種植的穀物就隻有稻穀和小麥了。
但是現在居然多了一種穀物。
產量甚至比小麥和稻穀還高。
這不是祥瑞,什麽才是祥瑞?!
不過朱元璋和徐達等人這會兒已經有些免疫了。
葉瑾給的驚喜或者是驚嚇實在是太多了,換成普通人的話,心髒病都被葉瑾嚇出來了。
所以老朱無奈的擺擺手,對葉瑾說道,“你是不是還有別的寶貝,都一塊兒說出來吧,要不然隔三差五說一兩個,老夫擔心老夫的心肝承受不住。”
朱標和徐輝祖也眼巴巴的看著葉瑾。
葉瑾抓了抓腦袋,想了想道,“好像還有一種叫南瓜的作物,產量也頗高,而且易儲存,不過這玩意兒平日也隻能拿來當菜蔬吃,大災之年才可以當糧食。”
“又是畝產幾千斤的作物?!”朱標趕緊追問道。
“應該是吧,這玩意兒我隻有種子,沒有種過,不過已經命人種下了,要不了多久就知道是不是能做到畝產幾千斤了。”
坐在朱標旁邊的徐輝祖頓覺無語。
這都是什麽逆天運氣啊,幾百個銅板居然就換來了這麽多能夠改變一國命運的寶貝。
實話實說。
不管是土豆蛋子也好,紅薯也罷。
又或是玉米、南瓜之類的。
若是普通人敬獻給朝廷的話,一個侯爵的爵位是跑不了的了。
如果同時將這麽多作物全部敬獻給朝廷,至少是一個公爵爵位,甚至還能被封為異姓王呢。
什麽?!
大明朝廷曾經規定“非軍功不封爵?
狗屁。
這些作物都可是能活億兆百姓的祥瑞,不比你上陣砍殺幾萬幾十萬的敵人強?!
“還有呢?!”朱標趕緊追問道。
“沒了。剩下的辣椒、花生之類的都是調料品或者小零嘴,產量不高,不過味道倒還不錯。”葉瑾無奈的聳聳肩,接著道,“我的家底都被某兩個老賊和一個小賊給掏空了,包括我家的辣椒醬和花生米,所以今兒個可沒有這些小吃食拿來招待你們。”
朱標和徐輝祖的臉皮薄。
聽到葉瑾的這句話之後,兩個人都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老朱和徐達倒是老神在在,對葉瑾的指桑罵槐渾不在意。
朱標趕緊轉移話題,指著徐輝祖介紹道,“這位徐兄是你徐伯伯的嫡長子,字允恭,允恭兄對你這個葉青天”傾慕已久,今日為兄正好有空,就與允恭兄聯袂來訪,你們二人也可以好好親近親近…”
葉瑾上下打量了徐輝祖一番。
老徐的嫡長子?!
不就是朱老四的大舅子嗎?!
不過這個人在曆史上的名聲好像挺好的。
能力強,而且對朱允收忠心耿耿。
隻是後來朱老四靖難成功之後,就被朱老四幽禁而死了。
“哈哈,在下早就聽說咱應天府出了一個‘葉青天’,今日有緣得見,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啊。”徐輝祖笑著道。
葉瑾趕緊朝對方拱手行禮,才說道,“`」允恭兄謬讚了,而且在下與徐伯伯、錦兒妹子一見如故,所以允恭兄就用不著太見外,咱們以兄弟相稱如何?!”
徐輝祖也不是歸怩的人,聽到葉瑾這麽說了,也笑著道,“正合我意。”
“今日與郭兄冒昧拜訪,其實是有一事相求。”徐輝祖又道。
葉瑾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之後,才淡淡道,“但說無妨。”
“朝廷不是打算對國朝的商稅進行改革嘛,就把這份差事給了咱,但是咱就是一個大老粗,對商稅改革一事一竅不通,聽郭兄說此事是美瑜老弟提出來的,然後郭兄上奏朝廷之後朝廷打算推行的,所以咱就與郭兄聯袂拜訪,還請美瑜老弟不吝賜教。”徐輝祖笑著說道。
一旁一直不說話的徐達眉毛一挑,深深的看了自家兒子一眼。
作為洪武朝碩果僅存的老狐狸之一,徐達自然知道推行商稅改革的風險是有多大。
嗬嗬。
陛下和太子殿下好算計。
居然把這份差事給了自家的嫡長子。
這可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差(諾嗎的)事啊。
不但容易得罪人,而且還把整個魏國公府都綁上了戰車。
等於是告訴全天下,魏國公府與皇家步調一致嗎?!
不過魏國公府早就與皇家不分彼此了。
所以接了就接了吧。
老朱依然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
讓徐輝祖主抓此事,本來就是他首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