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從兩宋,到蒙元,再到我朝,有功名的讀書人就成了新的特權階級,同樣享受不繳納賦稅,不承擔徭役的特權。”


    “但是小侄想問一句,憑什麽?!”


    “這天下難道是那幫子讀書人打下來的嗎?!大明的江山難道不是陛下率領萬千受苦受難的百姓打下來的?!怎麽打下江山了,那些什麽事都沒有做的讀書人卻站出來享受勝利的果實,但是窮苦的老百姓依然受壓迫,受剝削。”


    葉瑾慷慨陳詞,口沫四濺。


    說到最後,他不由得雙手一攤,無奈道,“所以陛下經常說他“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小侄是不信的。”聽到這,老朱整個人都不好了。


    你不信?!


    難道你還要給老夫重新找一個祖宗不成?!


    徐達見老朱的臉色有些不好看,趕緊輕聲咳嗽道,“說正事的時候就不要東拉西扯,而且為官者一定要對陛下有敬畏之心,天下哪個官員會像你這樣成天把‘陛下掛在嘴邊?!”


    葉瑾打了一個哈哈,趕緊道,“哈哈,說快了,嘴有些禿嚕皮了。”


    “不過小侄的意思是,既然陛下都自承是“淮右布衣’,但是為何會對讀書人這般優待?!”


    這一迴,老朱卻沒有反駁葉瑾。


    而是微微搖頭道,“你小子指責的沒錯,陛下本是布衣,為何會對讀書人那般優待啊。但是並非是陛下忘了本了,而是士紳階級不但數量龐大,而且十分團結。”


    老朱接著苦笑道,“你總不能讓陛下把天下的讀書人都給殺了吧。”


    很多人都以為當了皇帝之後就可要為所欲為。


    其實不然。


    皇帝也有很多掣肘。


    所以勇猛殘暴如老朱,很多時候也不能隨心所欲。


    這就是為什麽胡惟庸飛揚跋扈,爭權奪利五六年,老朱一直冷眼旁觀的原因。


    因為老朱要對付的遠不是一個胡惟庸,而是存在一千多年的—丞相。


    但是如果老朱沒有隱忍好幾年的話,丞相一職也不是他說撤銷就撤銷得了的,而是會引發一係列不可控因素。


    所以葉瑾正色道,“小侄之前就說過,殺人是最後,也是最無奈的手段,隻有徹底撕破臉之後,才能用殺人這一招。而且士紳階級雖然人數眾多,但是真的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團結。隻要朝廷能夠抓住合適的契機,一定能夠將這一條國策推行天下的。”


    不管是‘官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還是‘火耗歸功’,說起來都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千難萬難。


    特別是第一條。


    畢竟讀書人被優待已經持續了好幾百年了。


    現在突然說他們得像泥腿子一樣要繳納賦稅,要服徭役。。


    這幫讀書人會答應才有鬼呢。


    而三條改革措施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官紳一體納糧’。


    所以葉瑾說想要開啟改革,必須要有一個契機。


    就像老朱隱忍數年之久,然後等到了胡惟庸按捺不住,打算起兵造反。


    然後才用雷霆一擊。


    不但把錯根盤節的胡黨一網打盡,還把“丞相!這個存在了一千多年“九三三”的官職給徹底廢除了。


    這就是所謂的契機。


    老朱和徐達都是聰明的人,好多話葉瑾用不著說破,他們就能懂。


    所以老朱也沒有追問葉瑾契機什麽時候出現,而是問了下一個話題,“改日你若是有時間,將你今日所說的事無巨細全都給寫出來,老夫幫你潤色之後再上奏給朝廷定奪,你現在再說說·攤丁入畝“又是什麽意思吧。”


    “攤丁入畝就是把人頭稅攤進田賦之中。”葉瑾解釋道,“郭伯伯和徐伯伯您二位現在雖然已經大富大貴了,但是曾經應該也是窮苦人家出身吧?!”


    老朱和徐達對視了一眼,都點了點頭。


    葉瑾又道,“所以拿二位長輩來舉例就最有說服力了。”


    “那就是窮苦人家不管是人多人少,所占的良田畝數都不多。而人口稅又是一項十分沉重的賦稅,甚至能與田賦相提並論,這就讓老百姓苦不堪言,甚至想方設法藏匿人口。”


    “但是富貴人家因為家中有錢有田,又因為即使良田千畝也不一定繳納賦稅,區區人口稅對他們來說就跟九牛一毛一般。但是如果將人口稅攤入田稅之中的話,百姓的負擔就會大為降低,而且也沒有繼續藏匿人口的必要了,人口增加了,那可以幹的事情就多了。”


    徐達趕緊插一句,“天下良田畝數是定量的,若是人口過多的話,這麽多人口養不活怎麽辦?!”


    “天下之大,難道就隻有兩京十三省能夠供養我大明百姓?!不說海外有大量良田沃土,就說若是我天朝大軍遠征西域,天山南北能夠安置多少百姓?!”


    “鐵騎之下,皆是沃土。”


    “當年鐵木真僅僅是一個部落頭領,就能夠率領鐵騎遠征天下,最遠甚至打到了十萬裏之外的極西之地。”


    “有句話怎麽說來著?!寇可往,我亦可往。蒙古鐵騎能遠征極西之地,難道我大明鐵騎就不能了?!而且自從鐵木真西征之後,蒙古人可不隻是在中原和漠北草原生根發芽,西域、雪域高原、以及極西之地都有蒙古人建立的龐大帝國。”


    “所以小侄還嫌我大明子民數量不夠多呢,若是我大明子民數量足夠多的話,那全天下可都是我大明的疆土了。”


    “而且小侄之前反對陛下大肆封賞藩王,裂土封疆乃是取禍之道。但是若是將藩王分封海外,讓他們自己去打下廣袤的國土和疆域的話,將會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老朱和徐達麵麵相覷。


    這小子的思維實在是太跳躍了。


    上一句話還在說攤丁入畝,下一句話就說道藩王分封的事情上去了。


    賴在老朱懷裏的小胖子眨巴著大眼睛,突然道,“那將來若是我當了家主,是不是也可以把叔叔們派去海外開拓家族事業呀,這樣一來一方麵可以讓家族開枝散葉,另一方麵又避免和叔叔們爭家產,嘿嘿,師父,你可真聰明,這種兩


    全其美的法子都能讓你想出來。”


    老朱和徐達對視了一眼。


    這對師徒可都不是省油的燈。


    一唱一和,就想把他們這倆老頭給繞進去了。


    所以老朱沒好氣道,“故土難離,你怎麽不自己去海外為家族打下基業,要讓你的叔叔他們去啊?!”


    “孫兒的理想是當一個海盜,駕駛我的黑珍珠號海盜船馳騁在大海上,與天鬥,與海鬥,與人鬥…”小胖子越說越興


    奮,從老朱的懷裏掙脫出來………


    口沫四濺的繼續說道,“而且海外有仙島,孫兒成為海盜頭子之後,一定要找到海外仙山,取得仙丹之後獻給爺爺和奶奶,讓二老長生不老,永葆榮華。”


    “長生不老的話,還不得被人家罵成是老不死了?!”老朱笑嗬嗬的摸著自己大孫子的後腦勺。


    不過自家孫兒有這份孝心,他還是很滿足的。


    這時候,嬋嬋也端著菜從廚房裏走了出來。


    聽到小胖墩的話之後,打趣道,“海外仙山虛無縹緲,難尋蹤跡,你若是真想長生不老,要不去一趟西天,看看能不能找到唐三藏,從他的身上割下一塊肉來?!”


    “吃人肉?!”小胖子頓時露出了一絲害怕的神色。


    趕緊擺擺手道,“那還是算了吧,還是去大海上找仙山靠譜一些。”


    徐達不想繼續這個幼稚的話題,而是問道,“前些日子你說了一些軍中防疫的要點,老夫要不了多久又要率軍北歸了,明日會有幾個軍中郎中前來尋你,到時候你抽空多教教他們,知道嗎?!”


    這可是要緊事。


    所以葉瑾也沒有推辭,點點頭道,“徐伯伯您放心,此事就包在小侄身上了。—2.9會兒小侄就去將如何防疫,如何救治傷員,縫合傷口等要點全都寫成一本小冊子,然後明日這些軍中郎中來了之後,小侄再親身示範一遍,等他們學會之後再由他們在軍中推廣。”


    老夫驚奇道,“今天晚上?!你小子何時變得這麽勤快了?!難道你徐伯伯偷偷給你加班費了?!”


    葉瑾斜著眼睛看著老朱,沒好氣道,“沒給加班費小侄就不加班了?!難不成在郭伯伯您老的心中,小侄就是一個掉進錢眼裏的人?!”


    老朱重重的點點頭,“你太是了。”


    葉瑾:…


    我有一句''mmp''不知道當講不當講啊。


    夜風徐徐。


    不但吹動了湖麵上的漣漪,也帶來了一絲清涼。


    五月份的應天府,已經開始進入了炎炎的夏日了。


    大白天不管有沒有炎熱的陽光,這座城都跟一個蒸籠一樣,就差沒把人給蒸熟了。


    晚上的話要稍好一些。。


    夜風中會帶著一絲清涼。


    吹在人身上的話,會讓燥熱的身體重新變得平和起來。


    禦花園。


    馬皇後臉上露出了一絲疲憊的神色。


    一個多時辰前,老朱家與徐家的家宴結束之後,馬皇後就帶著眾人來到禦花園納涼。


    不過這幾年她的身子骨一直不怎麽好,若是其他天的話,她早就歇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鉤魚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鉤魚王並收藏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