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這會兒已經被整無語了。


    前一秒自己還擔心葉瑾這麽作死,會惹得陛下怒發衝冠,當場宰了他呢。


    當時也做好了心理建設。


    想豁出自己這條老命保他一~保。


    就算保不住。


    黃泉路上-也有一個伴不是?!


    但是這才過去-多長時間啊?!


    怎麽就畫風突變了?!


    暴跳如雷的人變成葉瑾這個膽大妄為的小王八蛋了。。


    這到底是唱哪一出?!


    合著小醜竟是我自己?!


    所以徐達暗暗下定了決心,不管自己麵前的這倆人鬧得再兇再出格,自己都不會再發一言。


    要不然徒增笑耳的絕壁是自己。


    自己活了這麽大的歲數了,也是要臉的好伐!!!


    “男人至死是少年,更何況小侄去年才行冠禮,今年乃是弱冠之年,怎麽就不是少年了。”葉瑾表情嚴肅, 一板一眼 的糾正了老朱的語病。


    看得出,他對自己是不是‘少年郎”這件事很在意。


    “既然知道自己仍是少年郎,那就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老朱斜著眼睛看著葉瑾,繼續敲打著他,“你真以為陛下和 朝堂諸公都是昏庸、碌碌無為之輩?!需要你一個小輩來教他們如何治國?!若是天下人都像你這般隨意點評國策,指 責朝綱,那咱大明國豈不是就亂套了?!”


    不過老朱也不像繼續打擊葉瑾的積極性,又安慰他道,“當然了,你的出發點還是好的,而且就你目前的官職和歲 數能有這般見識,已經實屬不易了,隻要改掉你憊懶和不分場合就胡說八道的臭毛病,最多一二十年,將來朝堂之上必 然有你的一席之地。”


    一旁的徐達動作一滯。


    老朱這話的意思是?!


    對葉瑾未來的一個期許?!


    堂堂一國之尊,老朱的每一句話都包含深意。


    所以別看他是以玩笑話的方式說出“將來朝堂之上必然有你的一席之地”這句話,但是誰真的敢把這種大人物的期許 之言當成一句玩笑?!


    當然了。


    老朱的個人信譽確實不怎麽高。


    在洪武三年的時候,老朱給了不少開國元勳都頒發了‘免死鐵券’,還給這些開國元勳都許諾了,如果將來他們犯下 了不赦之罪,持此鐵券可免去死刑。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家突然發現這個免死鐵券不但起不到免死的作用,反而變成了催命符。


    因為老朱前後一共頒發了67張免死鐵券,然後自己又親自收迴了63張。


    什麽意思呢?!


    就是他給67個開國元勳或後代頒發了67張免死鐵券,但是獲得這67張鐵券的開國元勳在洪武朝就被賜死了63家,隻 有4家成功活過了洪武朝。


    這麽高的迴收率。


    老朱的個人信譽早就爛透了。


    連免死鐵券都能夠收迴去,所以他現在用一句玩笑話做出的承諾也跟放屁沒什麽區別。


    但是最起碼在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是真心誠意的想把把葉瑾當成肱骨重臣來培養。


    這就足夠了。


    最起碼葉瑾這段時間再怎麽作死,老朱都暫時不會對他再起殺意了。


    所以徐達稍稍愣了一下之後,終於將一直懸著的心重新放迴了肚子裏。


    不過葉瑾對老朱的突然示好並不領情


    耷拉著臉說道,“改掉胡說八道和憊懶的臭毛病,再努力一二十年的話,朝堂才會有我的一席之地?!還是算了 吧,小侄天性散漫,擔任上元縣縣令一職就已經讓小侄苦不堪言了,又是與縣裏的土豪劣紳鬥智鬥勇,又要應付皇親國 戚和勳貴子弟的刁難,還得讓全縣的十餘萬百姓吃飽肚子,小侄早就忙的焦頭爛額了。若是小侄擔任更高的官職,還不 得被活活累死?”


    “更何況,朝堂諸公誰不是千年成精的老狐狸?!小侄就是一個直腸子,去了朝堂還不得被人家給坑死?”


    “朝堂的水太深,小侄官小職卑,把握不住的”


    好半天沒有說話的徐達瞥了葉瑾一眼,沒好氣道,“就你?!還直腸子?!大家都這麽熟了,能不能真誠點?!你 就差沒長一顆七竅玲瓏心了,論心眼多寡,全天下估計就隻有你那個開山大徒弟能與你比肩呢”


    “所以老夫還擔心你將來若是真的身居高位,滿朝文武加起來估計都不是你們師徒的對手,全都被你們活活坑死。”


    葉瑾一臉委屈,“徐伯伯,小侄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就那麽不堪嗎?”


    早就躲在走廊上偷聽的小胖子也是一臉不忿,“徐爺爺您說我師父就說唄,幹嘛要把孫兒也帶上啊。”


    徐達懶得搭理這對狐狸精轉世的師徒。


    這時候,嬋嬋已經熬好了一大鍋楊梅湯。


    用一個大瓷盆裝著端了出來。


    趙今夏和徐妙錦也沒有閑著, 一個給每個人都舀了一大碗,另一個則在瓷碗裏加了幾塊冰塊。


    這時候夜色已經很深了。


    如果是尋常人家的話,這會兒也已經吹燈熄蠟,上床睡覺了。


    但是在座的幾個人除了趙今夏,全都不是普通百姓。


    熬夜習慣了。


    秉燭夜談也是常事。


    所以等嬋嬋將酸梅湯放在桌案上之後,幾個人又搬來靠椅,圍著桌案坐下。


    老朱完全不把自己當外人。


    率先端起了一碗酸梅湯喝了一口,渾身的火氣仿佛一下子被潑了一瓢涼水一樣,瞬間消散一空。


    又喝了好幾口之後,老朱才一臉滿足的放下瓷碗。


    瞥著葉瑾問道,“哦!真對朝堂不感興趣了?!”


    葉瑾這時候也放下了瓷碗,重重點頭道,“真沒啥興趣,小侄最大的夢想就是雲遊天下。世間有這麽多美好的風 景,為何要在朝堂這個爛泥灘裏浪費時間啊?”


    “唉”老朱假裝歎息一聲,才一臉可惜的說道,“昨兒個老夫已經將你之前說的考成法和內閣大學士製度上奏朝廷了 呢,隻是有些細節不太清楚,還打算今兒個和你好好討論討論呢,既然你已經無心官場,那老夫就不做這個惡人了,此 事就作罷了吧。”


    這迴輪到葉瑾著急了。


    他確實挺懶的。


    也確實有寄情山水的心思。


    但是說他對官場沒興趣,那也是扯淡。


    如果葉瑾真的對官場沒興趣,何必以上元縣為戲台,連續唱了這麽久的大戲呢?!


    不過他倒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而是想著自己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那麽最起碼要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麽吧。


    讓大明不再重蹈覆轍,再走平行時空裏的老路就是葉瑾的目的之一。


    他真的不想讓多災多難的華夏文明再遭受一次浩劫了。


    所以葉瑾趕緊又給老朱舀了半碗酸梅湯,才一臉討好道,“郭伯伯,嬋嬋熬的酸梅湯可是一絕,小侄百喝不厭,今 天晚上酷暑難耐,您好多喝幾碗。”


    …求鮮花0 ………


    老朱似乎很享受這個過程。


    笑眯眯的端起瓷碗。


    這一次他索性不用湯勺了,直接將瓷碗端在嘴邊美美的喝了一大口。


    才對嬋嬋豎起大拇指道,“將來若是想去應天府開酒樓了,老夫一定要參一股,不說別的,就說小嬋兒的手藝,就 比應天府的那些大廚強很多呢。”


    嬋嬋有些羞澀的搖頭,“郭伯伯別誇啦,再誇奴婢就該驕傲了。”


    “你是有真本事的,所以驕傲也無妨,不像某些人沒甚本事,還天天誇誇其談。”老朱笑眯眯道。


    葉瑾板著臉。


    這老頭又是在譏諷誰呢?!


    不過這會兒可不是和他置氣的時候。


    葉瑾趕緊擠出一絲笑臉,對著老朱笑道,“郭伯伯,雖然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是小侄好歹也是領著朝廷的俸祿, 所以為朝廷諫言也是小侄的本職工作之一,您若是有什麽不明白的地方,大可詢問小侄,小侄一定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 盡。”


    老朱故意擺擺手,道:“算了算了,朝堂就是一個爛泥坑,像你這種怡情山水的閑雲野鶴就別瞎摻和了,反正大明 朝廷已經運轉了十幾年了,不也沒出什麽事嗎?!”


    葉瑾臉上的笑意一下子就消失了


    身子一縮,又坐迴靠椅上,嘴裏嘀咕道,“哼,愛說不說。”


    老朱見這個臭小子不識逗,也不再繼續開嘲諷技能,開口道,“也罷也罷,看你這麽誠心,老夫與你說說便是。”


    徐達也豎起了耳朵。


    他雖然聽得一知半解,但是對所謂的·考成法”和“內閣大學士”製度也挺感興趣的。


    “考成法沒什麽好說的,你當時已經說的夠明白了,隻需要再琢磨一些細節就可要刊行天下。至於內閣大學士製 度,老夫覺得設內閣製暫不成熟,決定先仿宋製,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秩皆正 五品。暫無實權,也不會處理具體政務,主要作用是顧問諮詢,輔導太子。”


    聽到老朱的這番話,葉瑾頓時急了。


    這老頭怎麽這麽固執啊。


    如果大學士不負責具體政務,隻有顧問諮詢之職,那還有個屁用啊。


    都說了內閣大學士一定要擁有‘票擬''和“駁迴’之權。


    一方麵是能夠分擔皇帝繁重的政務,另一方麵則是可以對皇權進行製約。


    大明是一個國土麵積龐大,人口眾多的龐大帝國,怎麽能將億兆百姓的身家性命寄托在一個人的身上?


    而且朱標是怎麽死的!?


    活活累死的。


    所以不趕緊實施內閣製還等啥呢?!


    等你好大兒活活累死?


    所以葉瑾毫不客氣的說道,“設立內閣製的初衷就是為了替陛下和太子殿下減輕負擔,您到好,搞出一個閹割版, 閹割版的內閣製有個屁用啊…”


    徐妙錦擔心葉瑾又觸怒了老朱,趕緊滅火道,“葉哥兒,治大國如烹小鮮,可不是兒戲呢。郭伯伯慎重一些也正 常,不能太著急了知道嗎?!誰不想一步到位呀?!但是太急躁了反而容易出問題。”


    葉瑾: .


    一步到位?


    這都是什麽亂七八糟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鉤魚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鉤魚王並收藏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