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微服出巡,村裏出人命了!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 作者:鉤魚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次讓你調查的事情調查清楚了嗎?!北岸一共有多少家酒樓勾欄啊?!”
剛下馬,一個穿著便服,看上去器宇軒昂的少年就向身邊的隨行人員問道。
“迴大人,秦淮河北岸一共有7家酒樓,17家勾欄,17家青樓,9家賭坊。”
隨行的郭二毫不遲疑地迴答道。
青樓和勾欄有些不同。
說白了,去青樓的人主要是為了研究昆字的上下結構,而勾欄要文雅一些,還有小娘子唱戲呢。
郭二悄悄的看了少年一眼,見他沒有什麽反應,又繼續道,“不過這些酒樓、賭坊、勾欄背後之人,無一不是皇親國戚或功臣權貴,如果大人想動這些青樓勾欄的話,得想一個萬全之策才行…”
少年不置可否,淡淡道,“到時候再說吧。”
他的目光從下遊的青樓勾欄轉移到了上遊的南津橋,心裏盤算著要不要在這座橋上設立一個收費站,按每天的人流量,那絕對血賺啊……
少年名叫葉瑾,半年前穿越到了這大明,成了應天府上元縣的縣令。
穿越時他激活了打卡係統,每天打卡上下班就能獲得獎勵。
穿越後這大半年,通過簽到獲得了各種強體丹藥、武功秘籍、現代農作物種子,甚至還有機械的製造圖紙。
如今的葉瑾雖然是個文官,卻早已是個武功高手。
好不容易有了係統,他才不理老朱勤政愛民那一套呢。
前世996,這一世隻想躺平。
不過在大明朝,春耕秋收可是頂天重要的事情,民以食為天嘛。
所以今日葉瑾才微服出巡,來查看轄區的春耕事宜。
很快他就將收費站這個想法拋之腦後了。
咱如今是一縣父母官,可不是山匪路霸。
連過橋都要收費?!
這可比山匪路霸狠多了。
而且收刮都是平頭老百姓的血汗錢,沒必要。
這時候,洗馬的衙役已經把馬匹牽迴來了。
葉瑾正要收迴目光,突然在南津橋上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喃喃道,“這小妞來我的地盤幹嘛呢?!難道六扇門派來調查衙門失火案的就是她?!”
六扇門是大明刑部下屬的一個衙門,負責的都是大案要案。
上元縣的縣衙失火案是老案子了,由於疑點頗多,現如今上麵派人重查此案。
眼前這個六扇門的差役葉瑾認得,叫趙今夏,是個女扮男裝,他爹以前在六扇門任職,履行公務時壯烈犧牲,總捕頭看她可憐,就讓他女扮男裝頂了她爹的職位。
昨天葉瑾遭人陷害,就是這丫頭出來作證他才得以脫身。
趙今夏還因此得罪了皇親呂大傻。
“大人,我們可以走了。”郭二見葉瑾發呆,趕緊拱手開口道。
“好。”
葉瑾收迴目光,接過郭二遞過來的馬韁繩,翻身上馬。
距離南津橋大概兩三裏的地方有一個富庶的莊子,名字就叫南津村。
葉瑾他們今天的第一個目的地,就是這個南津村。
南津村人口大概六七百人,良田在500畝左右。
不過這個村子的主要經濟來源雖然也是在土裏刨食,但是種的可不是糧食,而是蔬菜瓜果。
所以進了南津村之後,到處都是菜園子,果園,或者魚塘等等。
“這南津村的良田雖然在四五百畝左右,但是真正種糧食的估計也就100來畝而已,而且現在因為應天府的早市還沒有關市,所以莊子裏幾乎沒有什麽人,全都去早市賣菜去了。”
作為地頭蛇,郭二對南津村比較了解,所以就跟葉瑾簡單介紹道。
葉瑾微微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麽。
不過他的話才說完,莊子裏這時候就跑出來好幾個人。
為首的人,竟然是南津村的裏長陳三四。
陳三四是認識葉瑾的。
所以從莊子裏跑出來,正要往官道上走的時候,就看到葉瑾騎著高頭大馬準備進莊。
立即折返過來,朝著葉瑾大聲道,“大人,您在這兒就好了,小的正要去縣衙呢…出大事了大人…”
葉瑾趕緊翻身下馬,迎上氣喘籲籲的陳三四問道,“陳裏長,村裏出了什麽事了。”
“村裏死人了。”
陳三四也顧不得尊卑,匆匆行禮道。
“死人了?!”
葉瑾也有些愕然。
他來上元縣赴任半年多了,真正的人命案子也就兩三起而已。
今天微服出巡,目的是督促春耕,沒想到運氣這麽背,居然碰上了一起人命案子。
陳三四的聲音有些大,所以也吸引了官道上的其他行人的注意力。
看來我大華夏的百姓自古以來就有愛吃瓜的習慣。
聽到有命案子,這些人也都停下了腳步,駐足觀看起來。
“陳裏長你不要慌,慢慢說…”
葉瑾見對方額頭上全是汗水,趕緊說道。
“就在剛才,小的帶著幾個裏丁準備去疏通水渠,給莊裏的魚塘換水,沒曾想在水渠裏發現了一具女屍,被泡得已經發白了,小的不敢怠慢,將女屍撈起來之後讓人守著現場,然後就準備去縣衙報案,剛剛出了村,正巧就碰到大人了…”
陳三四匆匆將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
聞言葉瑾朝身邊的一個差役說道,“你速速迴縣衙,讓仵作立即來一趟。”
然後又對陳三四問道,“女屍應該不是你們村裏的人吧?!”
陳三四搖頭,道:“不是,但是小的已經辨認出是誰了,就是趙家莊子趙老四的婆娘…小的正打算去縣衙的途中去一趟他家,讓他來辨認屍體呢…”
趙家莊子離南津村不遠,就在發現屍體水渠的上遊。
圍觀的吃瓜群眾裏有趙家村子裏的人,立即嚷嚷道,“是趙老四家婆娘死了?!”
“那婆姨平日裏可是兇得很呐,怎麽說死就死了!”
“平日裏隻有她害人,誰能害了她啊!”
“昨兒個才見到她了,才一晚上,這人怎麽就死了呢…”
葉瑾微微蹙眉。
看向那幾個插嘴的村民問道,“你們知道?!”
這幾個村民有些畏懼的點點頭,道:“知道,趙老四家這個婆娘惡的很,不過這娘們在村裏橫行霸道慣了,誰曾想會死在這兒呢…”
“趙老四不管?!”
葉瑾又追問道………
有一個村民使勁搖頭道,“管不了,趙老四瘦的跟弱雞似的,幹仗可幹不贏他婆娘,所以趙老四經常挨他婆娘的打。”
夫妻關係惡劣?!
葉瑾心裏突然有了一個猜想。
揮手叫來一個差役,說道,“你和這位大哥去一趟趙老四家,讓他來辨認屍體,但是你去的時候得這樣說…”
葉瑾讓差役附耳過來,小聲朝他交代了幾句。
差役雖然一臉懵逼,但是依然拱手領命。
等差役和趙家村的村民走了之後,葉瑾才對陳三四說道,“陳裏長,案發現場在哪兒啊?!”
“就在那邊…”
陳三四指著不遠處的一條水渠,對葉瑾說道。
說著又道,“小的這就領老爺過去。”
葉瑾也沒有騎馬了,而是讓一名差役留下來看馬,其他人則跟著陳三四一起前往案發現場。
圍觀的吃瓜群眾們自然不甘落後,紛紛跟了過來。
其中有一個俊俏書生牽著馬,也跟在眾人身後。
沒一會兒,他們就來到了案發現場。
這條水渠直通秦淮河,是從秦淮河上遊引水過來的。
不過並不是南津村獨享,而是先經過上遊的一個莊子,再來到南津村。
水渠的水勢平緩,就像是一潭死水一樣。
但是水麵上漂浮著的落葉正緩緩的朝下遊漂浮,說明水渠裏的水還是在不停地通往下遊的。
水渠邊站著兩個裏丁,見到陳三四領著縣老爺過來之後,也趕緊過來見禮。
然後指著不遠處的一張草席說道,“大人,草席蓋著的就是趙老四家的婆娘…”
葉瑾讓差役把吃瓜群眾攔在最外麵,才問道,“有別的發現沒有?!”
陳三四搖頭道,“沒有,發現這婆娘的時候她的衣衫沒有破損,鞋子倒是掉了一隻,不像是被人侵犯過,所以小的猜測會不會是失足落水而亡,畢竟若是沒有打開閘門的話,水渠可深著呢。”
葉瑾微微點頭。
有這種可能。
但是大半夜的,這婆娘跑來水渠邊幹嘛啊?!
約會嗎?!
應天府又不像北方那樣缺水,根本用不著大晚上跑來水渠邊往自家農田裏放水灌溉啊。
“你的意思是,這具屍體是從上遊飄下來的?!”
葉瑾又問道。
陳三四撓撓頭,道:“應該是吧。”
葉瑾又揮手叫來兩名差役,吩咐道,“沿著水渠往上走,看看水渠兩岸有沒有別的線索,重點是找到屍體丟失的一隻繡花鞋,找到了繡花鞋,就能大概知道屍體是在哪個地方失足落水的。”
兩名差役立即拱手領命,然後朝著上遊走去。
大概半炷香的時候,又有幾個人從水渠上遊匆匆趕了過來。
為首的一個男人大概三十多歲,大概一米六左右,但是很瘦弱,就跟病癆鬼似的。
這個人臉上全是汗水,表情惶急,眼神有些飄忽。
見到葉瑾之後,臉上閃過一絲不自然。
陳三四在一旁說道,“大人,這男的就是趙老四了。”
剛下馬,一個穿著便服,看上去器宇軒昂的少年就向身邊的隨行人員問道。
“迴大人,秦淮河北岸一共有7家酒樓,17家勾欄,17家青樓,9家賭坊。”
隨行的郭二毫不遲疑地迴答道。
青樓和勾欄有些不同。
說白了,去青樓的人主要是為了研究昆字的上下結構,而勾欄要文雅一些,還有小娘子唱戲呢。
郭二悄悄的看了少年一眼,見他沒有什麽反應,又繼續道,“不過這些酒樓、賭坊、勾欄背後之人,無一不是皇親國戚或功臣權貴,如果大人想動這些青樓勾欄的話,得想一個萬全之策才行…”
少年不置可否,淡淡道,“到時候再說吧。”
他的目光從下遊的青樓勾欄轉移到了上遊的南津橋,心裏盤算著要不要在這座橋上設立一個收費站,按每天的人流量,那絕對血賺啊……
少年名叫葉瑾,半年前穿越到了這大明,成了應天府上元縣的縣令。
穿越時他激活了打卡係統,每天打卡上下班就能獲得獎勵。
穿越後這大半年,通過簽到獲得了各種強體丹藥、武功秘籍、現代農作物種子,甚至還有機械的製造圖紙。
如今的葉瑾雖然是個文官,卻早已是個武功高手。
好不容易有了係統,他才不理老朱勤政愛民那一套呢。
前世996,這一世隻想躺平。
不過在大明朝,春耕秋收可是頂天重要的事情,民以食為天嘛。
所以今日葉瑾才微服出巡,來查看轄區的春耕事宜。
很快他就將收費站這個想法拋之腦後了。
咱如今是一縣父母官,可不是山匪路霸。
連過橋都要收費?!
這可比山匪路霸狠多了。
而且收刮都是平頭老百姓的血汗錢,沒必要。
這時候,洗馬的衙役已經把馬匹牽迴來了。
葉瑾正要收迴目光,突然在南津橋上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喃喃道,“這小妞來我的地盤幹嘛呢?!難道六扇門派來調查衙門失火案的就是她?!”
六扇門是大明刑部下屬的一個衙門,負責的都是大案要案。
上元縣的縣衙失火案是老案子了,由於疑點頗多,現如今上麵派人重查此案。
眼前這個六扇門的差役葉瑾認得,叫趙今夏,是個女扮男裝,他爹以前在六扇門任職,履行公務時壯烈犧牲,總捕頭看她可憐,就讓他女扮男裝頂了她爹的職位。
昨天葉瑾遭人陷害,就是這丫頭出來作證他才得以脫身。
趙今夏還因此得罪了皇親呂大傻。
“大人,我們可以走了。”郭二見葉瑾發呆,趕緊拱手開口道。
“好。”
葉瑾收迴目光,接過郭二遞過來的馬韁繩,翻身上馬。
距離南津橋大概兩三裏的地方有一個富庶的莊子,名字就叫南津村。
葉瑾他們今天的第一個目的地,就是這個南津村。
南津村人口大概六七百人,良田在500畝左右。
不過這個村子的主要經濟來源雖然也是在土裏刨食,但是種的可不是糧食,而是蔬菜瓜果。
所以進了南津村之後,到處都是菜園子,果園,或者魚塘等等。
“這南津村的良田雖然在四五百畝左右,但是真正種糧食的估計也就100來畝而已,而且現在因為應天府的早市還沒有關市,所以莊子裏幾乎沒有什麽人,全都去早市賣菜去了。”
作為地頭蛇,郭二對南津村比較了解,所以就跟葉瑾簡單介紹道。
葉瑾微微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麽。
不過他的話才說完,莊子裏這時候就跑出來好幾個人。
為首的人,竟然是南津村的裏長陳三四。
陳三四是認識葉瑾的。
所以從莊子裏跑出來,正要往官道上走的時候,就看到葉瑾騎著高頭大馬準備進莊。
立即折返過來,朝著葉瑾大聲道,“大人,您在這兒就好了,小的正要去縣衙呢…出大事了大人…”
葉瑾趕緊翻身下馬,迎上氣喘籲籲的陳三四問道,“陳裏長,村裏出了什麽事了。”
“村裏死人了。”
陳三四也顧不得尊卑,匆匆行禮道。
“死人了?!”
葉瑾也有些愕然。
他來上元縣赴任半年多了,真正的人命案子也就兩三起而已。
今天微服出巡,目的是督促春耕,沒想到運氣這麽背,居然碰上了一起人命案子。
陳三四的聲音有些大,所以也吸引了官道上的其他行人的注意力。
看來我大華夏的百姓自古以來就有愛吃瓜的習慣。
聽到有命案子,這些人也都停下了腳步,駐足觀看起來。
“陳裏長你不要慌,慢慢說…”
葉瑾見對方額頭上全是汗水,趕緊說道。
“就在剛才,小的帶著幾個裏丁準備去疏通水渠,給莊裏的魚塘換水,沒曾想在水渠裏發現了一具女屍,被泡得已經發白了,小的不敢怠慢,將女屍撈起來之後讓人守著現場,然後就準備去縣衙報案,剛剛出了村,正巧就碰到大人了…”
陳三四匆匆將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
聞言葉瑾朝身邊的一個差役說道,“你速速迴縣衙,讓仵作立即來一趟。”
然後又對陳三四問道,“女屍應該不是你們村裏的人吧?!”
陳三四搖頭,道:“不是,但是小的已經辨認出是誰了,就是趙家莊子趙老四的婆娘…小的正打算去縣衙的途中去一趟他家,讓他來辨認屍體呢…”
趙家莊子離南津村不遠,就在發現屍體水渠的上遊。
圍觀的吃瓜群眾裏有趙家村子裏的人,立即嚷嚷道,“是趙老四家婆娘死了?!”
“那婆姨平日裏可是兇得很呐,怎麽說死就死了!”
“平日裏隻有她害人,誰能害了她啊!”
“昨兒個才見到她了,才一晚上,這人怎麽就死了呢…”
葉瑾微微蹙眉。
看向那幾個插嘴的村民問道,“你們知道?!”
這幾個村民有些畏懼的點點頭,道:“知道,趙老四家這個婆娘惡的很,不過這娘們在村裏橫行霸道慣了,誰曾想會死在這兒呢…”
“趙老四不管?!”
葉瑾又追問道………
有一個村民使勁搖頭道,“管不了,趙老四瘦的跟弱雞似的,幹仗可幹不贏他婆娘,所以趙老四經常挨他婆娘的打。”
夫妻關係惡劣?!
葉瑾心裏突然有了一個猜想。
揮手叫來一個差役,說道,“你和這位大哥去一趟趙老四家,讓他來辨認屍體,但是你去的時候得這樣說…”
葉瑾讓差役附耳過來,小聲朝他交代了幾句。
差役雖然一臉懵逼,但是依然拱手領命。
等差役和趙家村的村民走了之後,葉瑾才對陳三四說道,“陳裏長,案發現場在哪兒啊?!”
“就在那邊…”
陳三四指著不遠處的一條水渠,對葉瑾說道。
說著又道,“小的這就領老爺過去。”
葉瑾也沒有騎馬了,而是讓一名差役留下來看馬,其他人則跟著陳三四一起前往案發現場。
圍觀的吃瓜群眾們自然不甘落後,紛紛跟了過來。
其中有一個俊俏書生牽著馬,也跟在眾人身後。
沒一會兒,他們就來到了案發現場。
這條水渠直通秦淮河,是從秦淮河上遊引水過來的。
不過並不是南津村獨享,而是先經過上遊的一個莊子,再來到南津村。
水渠的水勢平緩,就像是一潭死水一樣。
但是水麵上漂浮著的落葉正緩緩的朝下遊漂浮,說明水渠裏的水還是在不停地通往下遊的。
水渠邊站著兩個裏丁,見到陳三四領著縣老爺過來之後,也趕緊過來見禮。
然後指著不遠處的一張草席說道,“大人,草席蓋著的就是趙老四家的婆娘…”
葉瑾讓差役把吃瓜群眾攔在最外麵,才問道,“有別的發現沒有?!”
陳三四搖頭道,“沒有,發現這婆娘的時候她的衣衫沒有破損,鞋子倒是掉了一隻,不像是被人侵犯過,所以小的猜測會不會是失足落水而亡,畢竟若是沒有打開閘門的話,水渠可深著呢。”
葉瑾微微點頭。
有這種可能。
但是大半夜的,這婆娘跑來水渠邊幹嘛啊?!
約會嗎?!
應天府又不像北方那樣缺水,根本用不著大晚上跑來水渠邊往自家農田裏放水灌溉啊。
“你的意思是,這具屍體是從上遊飄下來的?!”
葉瑾又問道。
陳三四撓撓頭,道:“應該是吧。”
葉瑾又揮手叫來兩名差役,吩咐道,“沿著水渠往上走,看看水渠兩岸有沒有別的線索,重點是找到屍體丟失的一隻繡花鞋,找到了繡花鞋,就能大概知道屍體是在哪個地方失足落水的。”
兩名差役立即拱手領命,然後朝著上遊走去。
大概半炷香的時候,又有幾個人從水渠上遊匆匆趕了過來。
為首的一個男人大概三十多歲,大概一米六左右,但是很瘦弱,就跟病癆鬼似的。
這個人臉上全是汗水,表情惶急,眼神有些飄忽。
見到葉瑾之後,臉上閃過一絲不自然。
陳三四在一旁說道,“大人,這男的就是趙老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