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七皇子的身份有好有壞。
好處就是鮮於赫不敢再派兵來剿,因為他害怕齊人官兵會再臨陣投降。
同時大量的齊人官兵知道後,內心會搖擺,特別是三關被封的情況下。
有很多齊人官兵有可能會逃離官軍。
朝堂也會投鼠忌器,不會派齊人來攻打,同樣也是擔心齊人士兵叛逃。
壞處就是朝廷會孤注一擲,派大量官兵前來,力求一擊必殺。
權衡利弊,柳子益選擇公開身份。
議事堂。
嶽昌興及所有千將、百夫長前踞坐一堂。
柳子益開口把近期要做的事情都一一安排。
接著柳子益清了一下嗓子,同時用手撫平衣服的褶皺。
“接下來,我要說兩個事情。”
“第一就是,今天起柳家軍改為齊軍。”
說完第一條,柳子益取出玉牌,拿在半空中。
“第二就是我的身份,我本名叫薑炎,齊國第七皇子。”
從海州跟著過來的將領都知道七皇子的身份,表現還比較正常。
大部分不知道的人,瞪大眼睛,張大嘴巴,真的是被驚到了。
“臥槽、臥槽、臥槽!”
隻怪自己沒文化,一句臥槽行天下。
每個人都在心裏大喊臥槽。
不知是誰高喊一聲。
“叩見七皇子殿下!”
下麵所有人開始起來叩頭。
“都起來吧!齊國取消跪拜,以後彎腰行禮即可。”
所有人起來後眼睛炙熱,大家都知道,柳子益身份的轉變,柳家軍將不再師出無名。
而是正兒八經代表齊人的正統軍隊,將來收複天下,自己這些人都將有從龍之功。
薑家統治齊國幾百年,齊人骨子裏認同薑家血脈就是正統。
兩條消息開始在益州區域傳播。
柳家軍統帥就是七皇子薑炎,將要帶領齊人收複整個齊國。
三個內關已經被齊軍奪取,下一步要收複整個益州。
兩條消息猶如驚雷在益州區域炸響。
最高興的就是益州百姓,天終於要變了,柳家軍說過土地分給自己,再也不用擔心了。
鮮於赫聽到這兩個消息時,震驚得久久沒有說話。
正如柳子益猜測,大將軍最近幾日一直在思考如何解決齊人叛逃的辦法。
聽到消息後,一切辦法都不再有用。
益州內,鮮奴人已處於弱勢,齊人官兵有可能會出現更大的動亂。
“大將軍,我們該如何應對?”
府守鮮武烈也來到這裏,與大將軍共同商議對策。
“府守大人,現在的輿情對鮮奴人十分不利,我們不敢大規模用兵,萬一出現臨陣倒戈,我們就會徹底完蛋。”
“當務之急是收縮戰線,固守益州城,等待朝堂援軍到來。”
鮮於赫邊說邊緊緊握住短劍,心中很是不甘,事情到這一步,陛下絕對饒不了自己。
隻能堅持到最後,看能不能保住家人不受牽連。
“大將軍,我們現在兵力不足呀,守邊關的鮮奴大軍能不能調迴來一部分?”
鮮於赫哀歎一聲,無奈點點頭。
“哎、也罷,把所有的鮮奴人都撤迴來吧,剩下那些齊人應該能守住邊關。”
“大人,萬一邊關被破怎麽辦?”
“兩害相權取其輕,胡羯國還不敢與鮮奴國麵麵開戰。”
“邊關如果被攻破,等鮮奴大軍一來,最多就是搶劫一番邊民就會迴去。”
“如果益州城被攻破,所有的財富都會被搶奪,我們就等著被殺頭吧。”
鮮武烈聽完,連忙不停點頭。
“就以大將軍之見,還是大將軍深謀遠慮,在下佩服。”
鮮於赫冷眼看了一下這貨,心裏冷哼一聲,心裏罵道。
“廢物,要不是你治理無方,怎麽發生這樣的事情。”
然後一道道命令發出,鮮奴人力量開始向益州城集中。
帝都。
養心殿。
一名身穿金絲龍袍的男人正在批閱奏折。
此人正是鮮奴國皇帝鮮隆垣。
皇帝捏了一下眉心,活動了一下身體,長時間伏案閱讀奏折,使身體有點僵硬。
突然。
一串腳步聲響起,一名老太監快步走了過來。
“陛下,益州轉來緊急軍報。”
皇帝緊皺了一下眉頭,最近益州不斷有緊急軍報傳來,都是不好的消息。
這是八成也不是好消息。
太監打開軍報,開始閱讀,皇帝越聽臉色越難看。
軍報是由與益州相鄰的秦州大將軍呈報上來的,說柳家軍的統帥是前朝的七皇子。
益州三關已經被其控製,益州的消息已經無法傳出來。
啪!
皇帝聽完氣得把手中的杯子摔得粉碎。
“廢物,這兩個人該死。”
片刻過後,皇帝穩定了一下情緒。
“宣左相與右相前來覲見。”
“老奴遵旨。”
不多時。
太監帶領兩人快步來到養心殿。
“臣,叩見陛下。”
兩人叩頭行禮。
“兩位愛卿請起,賜座。”
“謝陛下。”
左向名為鮮文霖 右相名為鮮武靳。
“兩位愛卿,這是益州剛傳來緊急軍報,你們看一下。”
左右相看完後,麵色大變。
恢複情緒後左相開口道:
“陛下,消息都無法傳出,情況必然已經惡化,臣以為要派大軍圍剿。”
右相起聲說道:
“陛下,兩個月時間益州快要淪陷,臣以為必然有大量齊人投敵,不然不會如此之快。”
“鑒於前朝逆賊身份,臣以為派兵以鮮奴兵為主。”
皇帝聽完點點頭。
“兩位愛卿言之有理,你們迴去商議出本次帶兵主帥,需要的多少兵馬。”
“明日早奏報上來。”
兩位丞相起身叩頭行禮。
“臣,遵旨!”
鎮北關,一處小院內,柳子益坐在石桌旁在喝茶。
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今的局勢將要怎麽發展,一個不慎就有可能前功盡棄。
“老大,告訴你一個消息,鮮於赫下令,鮮奴人開始全麵收縮到益州城。”
“邊關的鮮奴人馬上就會調走。”
柳子益猛地坐直身體。
“小智,你說的都是真的?”
“那還有假,君子不打誑語。”
“那是佛家不打誑語。”
“老大不要在乎那些細節。”
“好,鮮於赫真是福星,將來收複齊國他有一功。”
“小智,你通知李廣義與孟長忠帶人去招降邊關守兵。”
“可以帶領兩千禁衛軍和三千訓練中的新軍協助。”
柳子益同時下令第五軍留一千人繼續組織百姓收複縣城。
其餘兵力向鎮北關靠攏,柳子益要為馬上到來的大戰匯集兵力。
第五軍雖然兵力不強,但是數量已經發展到一萬人,經過集中訓練,勉強的達到要求。
好處就是鮮於赫不敢再派兵來剿,因為他害怕齊人官兵會再臨陣投降。
同時大量的齊人官兵知道後,內心會搖擺,特別是三關被封的情況下。
有很多齊人官兵有可能會逃離官軍。
朝堂也會投鼠忌器,不會派齊人來攻打,同樣也是擔心齊人士兵叛逃。
壞處就是朝廷會孤注一擲,派大量官兵前來,力求一擊必殺。
權衡利弊,柳子益選擇公開身份。
議事堂。
嶽昌興及所有千將、百夫長前踞坐一堂。
柳子益開口把近期要做的事情都一一安排。
接著柳子益清了一下嗓子,同時用手撫平衣服的褶皺。
“接下來,我要說兩個事情。”
“第一就是,今天起柳家軍改為齊軍。”
說完第一條,柳子益取出玉牌,拿在半空中。
“第二就是我的身份,我本名叫薑炎,齊國第七皇子。”
從海州跟著過來的將領都知道七皇子的身份,表現還比較正常。
大部分不知道的人,瞪大眼睛,張大嘴巴,真的是被驚到了。
“臥槽、臥槽、臥槽!”
隻怪自己沒文化,一句臥槽行天下。
每個人都在心裏大喊臥槽。
不知是誰高喊一聲。
“叩見七皇子殿下!”
下麵所有人開始起來叩頭。
“都起來吧!齊國取消跪拜,以後彎腰行禮即可。”
所有人起來後眼睛炙熱,大家都知道,柳子益身份的轉變,柳家軍將不再師出無名。
而是正兒八經代表齊人的正統軍隊,將來收複天下,自己這些人都將有從龍之功。
薑家統治齊國幾百年,齊人骨子裏認同薑家血脈就是正統。
兩條消息開始在益州區域傳播。
柳家軍統帥就是七皇子薑炎,將要帶領齊人收複整個齊國。
三個內關已經被齊軍奪取,下一步要收複整個益州。
兩條消息猶如驚雷在益州區域炸響。
最高興的就是益州百姓,天終於要變了,柳家軍說過土地分給自己,再也不用擔心了。
鮮於赫聽到這兩個消息時,震驚得久久沒有說話。
正如柳子益猜測,大將軍最近幾日一直在思考如何解決齊人叛逃的辦法。
聽到消息後,一切辦法都不再有用。
益州內,鮮奴人已處於弱勢,齊人官兵有可能會出現更大的動亂。
“大將軍,我們該如何應對?”
府守鮮武烈也來到這裏,與大將軍共同商議對策。
“府守大人,現在的輿情對鮮奴人十分不利,我們不敢大規模用兵,萬一出現臨陣倒戈,我們就會徹底完蛋。”
“當務之急是收縮戰線,固守益州城,等待朝堂援軍到來。”
鮮於赫邊說邊緊緊握住短劍,心中很是不甘,事情到這一步,陛下絕對饒不了自己。
隻能堅持到最後,看能不能保住家人不受牽連。
“大將軍,我們現在兵力不足呀,守邊關的鮮奴大軍能不能調迴來一部分?”
鮮於赫哀歎一聲,無奈點點頭。
“哎、也罷,把所有的鮮奴人都撤迴來吧,剩下那些齊人應該能守住邊關。”
“大人,萬一邊關被破怎麽辦?”
“兩害相權取其輕,胡羯國還不敢與鮮奴國麵麵開戰。”
“邊關如果被攻破,等鮮奴大軍一來,最多就是搶劫一番邊民就會迴去。”
“如果益州城被攻破,所有的財富都會被搶奪,我們就等著被殺頭吧。”
鮮武烈聽完,連忙不停點頭。
“就以大將軍之見,還是大將軍深謀遠慮,在下佩服。”
鮮於赫冷眼看了一下這貨,心裏冷哼一聲,心裏罵道。
“廢物,要不是你治理無方,怎麽發生這樣的事情。”
然後一道道命令發出,鮮奴人力量開始向益州城集中。
帝都。
養心殿。
一名身穿金絲龍袍的男人正在批閱奏折。
此人正是鮮奴國皇帝鮮隆垣。
皇帝捏了一下眉心,活動了一下身體,長時間伏案閱讀奏折,使身體有點僵硬。
突然。
一串腳步聲響起,一名老太監快步走了過來。
“陛下,益州轉來緊急軍報。”
皇帝緊皺了一下眉頭,最近益州不斷有緊急軍報傳來,都是不好的消息。
這是八成也不是好消息。
太監打開軍報,開始閱讀,皇帝越聽臉色越難看。
軍報是由與益州相鄰的秦州大將軍呈報上來的,說柳家軍的統帥是前朝的七皇子。
益州三關已經被其控製,益州的消息已經無法傳出來。
啪!
皇帝聽完氣得把手中的杯子摔得粉碎。
“廢物,這兩個人該死。”
片刻過後,皇帝穩定了一下情緒。
“宣左相與右相前來覲見。”
“老奴遵旨。”
不多時。
太監帶領兩人快步來到養心殿。
“臣,叩見陛下。”
兩人叩頭行禮。
“兩位愛卿請起,賜座。”
“謝陛下。”
左向名為鮮文霖 右相名為鮮武靳。
“兩位愛卿,這是益州剛傳來緊急軍報,你們看一下。”
左右相看完後,麵色大變。
恢複情緒後左相開口道:
“陛下,消息都無法傳出,情況必然已經惡化,臣以為要派大軍圍剿。”
右相起聲說道:
“陛下,兩個月時間益州快要淪陷,臣以為必然有大量齊人投敵,不然不會如此之快。”
“鑒於前朝逆賊身份,臣以為派兵以鮮奴兵為主。”
皇帝聽完點點頭。
“兩位愛卿言之有理,你們迴去商議出本次帶兵主帥,需要的多少兵馬。”
“明日早奏報上來。”
兩位丞相起身叩頭行禮。
“臣,遵旨!”
鎮北關,一處小院內,柳子益坐在石桌旁在喝茶。
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今的局勢將要怎麽發展,一個不慎就有可能前功盡棄。
“老大,告訴你一個消息,鮮於赫下令,鮮奴人開始全麵收縮到益州城。”
“邊關的鮮奴人馬上就會調走。”
柳子益猛地坐直身體。
“小智,你說的都是真的?”
“那還有假,君子不打誑語。”
“那是佛家不打誑語。”
“老大不要在乎那些細節。”
“好,鮮於赫真是福星,將來收複齊國他有一功。”
“小智,你通知李廣義與孟長忠帶人去招降邊關守兵。”
“可以帶領兩千禁衛軍和三千訓練中的新軍協助。”
柳子益同時下令第五軍留一千人繼續組織百姓收複縣城。
其餘兵力向鎮北關靠攏,柳子益要為馬上到來的大戰匯集兵力。
第五軍雖然兵力不強,但是數量已經發展到一萬人,經過集中訓練,勉強的達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