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假想對敵 有備無患的預演備戰
星係霸主之仙雲星係戰記 作者:幕後黑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趟紅鐵部落之行,讓雷權意識到——這個世界並非沒有高等文明,而是這個高等文明不在大森林這個落後的地方。
虧得雷權一直以為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原始世界呢,還以為自己100km半徑的監視控製區域已經算是地盤廣大了。
所以一直抱著一種救世主的心態,遊戲人間。
在部落裏唿風喚雨的同時,也傾盡所能讓部落人過的好,以期進化出高等文明。
整天過著無憂無慮的過日子,順便把老本行當個興趣搞一搞。
甚至因為沒有對手而得了輕度抑鬱。
但突然有一天,有幾具屍體告訴他——你不是這片地方唯一的強者——你有旗鼓相當的對手了。
這時雷權就開始有點擔心了,且動力十足,與人鬥其樂無窮嘛!
就像地球人初次接觸外星人,互相看對方都是一個鼻子,兩個眼睛,但是敵是友可不好說。
所以,搞第三類接觸一定要謹慎,先把武器亮出來,免得讓對方看出自家是肥羊,然後一秒變臉。
對於這7個重甲戰士所屬勢力,雷權也抱著小心謹慎的接觸態度。
溝通是要溝通的,以後肯定會遇上,隻不過打招唿的方式是握手還是掏槍,還有待考慮。
先假設外來的人是好人,雷權倒是可以考慮跟他們做做交易、交流一下技術。
以後全麵合作,多方互通,也無不可!
但如果外來人是壞人,而自己卻沒有有威脅的反製手段,那自己手中這點資材可就要拱手讓人了。
外來人想要交易,他自然歡迎,但要是想來白嫖還要殺人滅口,那他就需要先下手為強了。
他發現的這幾具屍體,顯然裝備水平是相當高的,全身的合金重甲呀,一個人能玩得起?
部落人到現在也隻是勉強的接觸了煉鐵和鍛造技術,這還是雷權要求的,至於精細加工也隻是對一些比較軟的金屬進行粗糙的塑形,可以說如果沒有雷權的智能製造中心,部落的輕工業發展可能還需要幾百年甚至千年才能有所小成。
如果一個玩得起全身重裝的勢力,隻是能擁有100套裝甲,那自己應付起來輕輕鬆鬆。
座弩的箭矢一根就有十幾斤重,哪怕是全身重甲、刀槍不入,在這麽重的箭矢衝擊力下麵,也會身受重傷,甚至當場嗝屁。
但假如這樣能玩得起全身甲的勢力能拿出個幾萬甚至幾十萬軍隊呢,那自己現下這點火力就完全不夠看了。
一時推斷不出來外來者的實力,也不大清楚他們所在的方位,雷權目前能做的也就是積極備戰防守、偵查外來者動向。
唉,火力不足焦慮症又犯了,如果有足夠的火力,還考慮個錘子。
得屯點大範圍殺傷武器了。
好在之前的儲備算是充足。
雖然沒有儲備太多的軍火,但是來自於地星的科技,使得雷權有180種方法,能輕鬆炮製這種重甲單位。
自己現在氫氣的儲備足夠,甚至有點過量。
大範圍殺傷可以搞點雲爆彈或者溫壓彈。
單個精確殺傷,可以通過增加座弩的數量並為它們配備螺旋穿甲箭來實現。
基於不確定性風險誇大保險原則,假如自己認為對麵可能有1000個精銳戰士的話,自己相應的戰備儲備最起碼應該搞定1萬甚至10萬敵方單位。
至於100萬規模以上的部隊,別說地星非常少見,哪怕按照地表鐵礦儲量推測、根據星球地麵曲率的推算,異界這顆星球目前的鐵含量每100萬k㎡內撐死了也就有個2億噸左右。
自己目前手上的這套外來者鎧甲,很明顯是製式裝備,一套鎧甲連同武器大概有100斤左右,而這套鎧甲隻是七人中最輕便的一套。
假設一套正常大小的這種鎧甲重量為120斤,而且範圍內所有的鐵都用來鑄造這種鎧甲,那麽每100萬k㎡的土地最多可以養活50萬這種全身重甲的軍隊。
而實際上,一個國家的鐵礦石根本不可能全部用於軍隊,說不定鋤頭,菜刀,針頭,線腦這些日常用品以及大量消耗鐵的馬車,以及監獄這些用鐵多點的地方,能用掉大概百分20的鐵產量。
更不要說各種鐵質采礦設備了,現代化的設備,動輒都是幾噸,幾十噸的,就算最古老的采礦設備鐵鎬和鋼釺,一個也得要10斤左右的鐵。
所以100萬k㎡內大概最多隻能養活20至30萬,全覆蓋鐵甲的軍隊。
自己現在控製的地麵範圍大概是4萬k㎡,這其中生活著大概人左右,就算以後隻有一半人願意為自己作戰。
那也大概是7000多人左右,如果所有人都手持一把自家產出的重型十字弓,每一把重型十字弓再配三筒弩矢,總計150支。
一旦跟外來勢力突然發生遭遇戰,這些人最起碼能射出一波規模達到百萬支箭矢的箭雨。
就算對麵傾巢而出,有30萬支軍隊,那每個士兵至少也要挨上三箭。
就算不能阻擋對麵軍隊,但至少可以大幅延緩他們的腳步,運氣好甚至一箭斃命,運氣差也差不多10箭一個小朋友。
你說箭矢會有用盡時?拜托!大森林裏最不缺的就是造箭的材料,一根完整的樹木經過全套的切削打磨之後,最少能造5萬支箭。
在大森林裏,大家射程都很短,不是因為射箭隻能射這麽遠,而是遮擋視野的東西太多,看不到遠處,一般來說,能有50m的視野都算不錯。
這樣算下來,邊打邊退,再加上箭矢充足,不停箭雨覆蓋,好像30萬軍隊也不算太多。
重甲軍隊隻是防禦高,並不是推土機,在大森林裏做不到橫推一切,再加上穿重甲本來就跑不快,那他們在森林裏就是縮著頭的活靶子。
敵人當然也可以不穿重甲,跑的是快了,但死的更快。
這樣一來,隻需要分派一隊機器人專門給前線送箭矢,對麵就會不停的在安全距離被消耗掉。
這麽一想,雷權的焦慮就立馬去了大半。
但想歸想,演練還是要進行一下,實戰模擬要把最壞的情況也要算進去,才能得到最高規格、最謹慎的模擬結果。
雷權常常喜歡以最極端的情況對實驗過程進行推理,從而反方向增加實驗的成功率。
不搏1%的無限可能,隻喜歡99.99%成功率的萬無一失。
做了決定,他開始安排女媧進行環境模擬實驗。
虧得雷權一直以為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原始世界呢,還以為自己100km半徑的監視控製區域已經算是地盤廣大了。
所以一直抱著一種救世主的心態,遊戲人間。
在部落裏唿風喚雨的同時,也傾盡所能讓部落人過的好,以期進化出高等文明。
整天過著無憂無慮的過日子,順便把老本行當個興趣搞一搞。
甚至因為沒有對手而得了輕度抑鬱。
但突然有一天,有幾具屍體告訴他——你不是這片地方唯一的強者——你有旗鼓相當的對手了。
這時雷權就開始有點擔心了,且動力十足,與人鬥其樂無窮嘛!
就像地球人初次接觸外星人,互相看對方都是一個鼻子,兩個眼睛,但是敵是友可不好說。
所以,搞第三類接觸一定要謹慎,先把武器亮出來,免得讓對方看出自家是肥羊,然後一秒變臉。
對於這7個重甲戰士所屬勢力,雷權也抱著小心謹慎的接觸態度。
溝通是要溝通的,以後肯定會遇上,隻不過打招唿的方式是握手還是掏槍,還有待考慮。
先假設外來的人是好人,雷權倒是可以考慮跟他們做做交易、交流一下技術。
以後全麵合作,多方互通,也無不可!
但如果外來人是壞人,而自己卻沒有有威脅的反製手段,那自己手中這點資材可就要拱手讓人了。
外來人想要交易,他自然歡迎,但要是想來白嫖還要殺人滅口,那他就需要先下手為強了。
他發現的這幾具屍體,顯然裝備水平是相當高的,全身的合金重甲呀,一個人能玩得起?
部落人到現在也隻是勉強的接觸了煉鐵和鍛造技術,這還是雷權要求的,至於精細加工也隻是對一些比較軟的金屬進行粗糙的塑形,可以說如果沒有雷權的智能製造中心,部落的輕工業發展可能還需要幾百年甚至千年才能有所小成。
如果一個玩得起全身重裝的勢力,隻是能擁有100套裝甲,那自己應付起來輕輕鬆鬆。
座弩的箭矢一根就有十幾斤重,哪怕是全身重甲、刀槍不入,在這麽重的箭矢衝擊力下麵,也會身受重傷,甚至當場嗝屁。
但假如這樣能玩得起全身甲的勢力能拿出個幾萬甚至幾十萬軍隊呢,那自己現下這點火力就完全不夠看了。
一時推斷不出來外來者的實力,也不大清楚他們所在的方位,雷權目前能做的也就是積極備戰防守、偵查外來者動向。
唉,火力不足焦慮症又犯了,如果有足夠的火力,還考慮個錘子。
得屯點大範圍殺傷武器了。
好在之前的儲備算是充足。
雖然沒有儲備太多的軍火,但是來自於地星的科技,使得雷權有180種方法,能輕鬆炮製這種重甲單位。
自己現在氫氣的儲備足夠,甚至有點過量。
大範圍殺傷可以搞點雲爆彈或者溫壓彈。
單個精確殺傷,可以通過增加座弩的數量並為它們配備螺旋穿甲箭來實現。
基於不確定性風險誇大保險原則,假如自己認為對麵可能有1000個精銳戰士的話,自己相應的戰備儲備最起碼應該搞定1萬甚至10萬敵方單位。
至於100萬規模以上的部隊,別說地星非常少見,哪怕按照地表鐵礦儲量推測、根據星球地麵曲率的推算,異界這顆星球目前的鐵含量每100萬k㎡內撐死了也就有個2億噸左右。
自己目前手上的這套外來者鎧甲,很明顯是製式裝備,一套鎧甲連同武器大概有100斤左右,而這套鎧甲隻是七人中最輕便的一套。
假設一套正常大小的這種鎧甲重量為120斤,而且範圍內所有的鐵都用來鑄造這種鎧甲,那麽每100萬k㎡的土地最多可以養活50萬這種全身重甲的軍隊。
而實際上,一個國家的鐵礦石根本不可能全部用於軍隊,說不定鋤頭,菜刀,針頭,線腦這些日常用品以及大量消耗鐵的馬車,以及監獄這些用鐵多點的地方,能用掉大概百分20的鐵產量。
更不要說各種鐵質采礦設備了,現代化的設備,動輒都是幾噸,幾十噸的,就算最古老的采礦設備鐵鎬和鋼釺,一個也得要10斤左右的鐵。
所以100萬k㎡內大概最多隻能養活20至30萬,全覆蓋鐵甲的軍隊。
自己現在控製的地麵範圍大概是4萬k㎡,這其中生活著大概人左右,就算以後隻有一半人願意為自己作戰。
那也大概是7000多人左右,如果所有人都手持一把自家產出的重型十字弓,每一把重型十字弓再配三筒弩矢,總計150支。
一旦跟外來勢力突然發生遭遇戰,這些人最起碼能射出一波規模達到百萬支箭矢的箭雨。
就算對麵傾巢而出,有30萬支軍隊,那每個士兵至少也要挨上三箭。
就算不能阻擋對麵軍隊,但至少可以大幅延緩他們的腳步,運氣好甚至一箭斃命,運氣差也差不多10箭一個小朋友。
你說箭矢會有用盡時?拜托!大森林裏最不缺的就是造箭的材料,一根完整的樹木經過全套的切削打磨之後,最少能造5萬支箭。
在大森林裏,大家射程都很短,不是因為射箭隻能射這麽遠,而是遮擋視野的東西太多,看不到遠處,一般來說,能有50m的視野都算不錯。
這樣算下來,邊打邊退,再加上箭矢充足,不停箭雨覆蓋,好像30萬軍隊也不算太多。
重甲軍隊隻是防禦高,並不是推土機,在大森林裏做不到橫推一切,再加上穿重甲本來就跑不快,那他們在森林裏就是縮著頭的活靶子。
敵人當然也可以不穿重甲,跑的是快了,但死的更快。
這樣一來,隻需要分派一隊機器人專門給前線送箭矢,對麵就會不停的在安全距離被消耗掉。
這麽一想,雷權的焦慮就立馬去了大半。
但想歸想,演練還是要進行一下,實戰模擬要把最壞的情況也要算進去,才能得到最高規格、最謹慎的模擬結果。
雷權常常喜歡以最極端的情況對實驗過程進行推理,從而反方向增加實驗的成功率。
不搏1%的無限可能,隻喜歡99.99%成功率的萬無一失。
做了決定,他開始安排女媧進行環境模擬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