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地熱循環係統正式完工還要幾天,雷權抽空做了兩件事。


    一個是給部落通網並開始預售手機,當然是先給貨後給錢的那種,因為他不需要食物,隻需要各種金屬和其他特殊材料。


    這些材料冬天沒法采集,不現實,土凍的比鐵還難對付。


    先發手機給需要的部落人用,可以讓他們提前試用一段時間,順便做個不要推廣費的宣傳,後麵有兩大丈人背書,也不怕收不迴來成本,何樂而不為。


    不但如此,雷權還在部落附近直徑10公裏的一個圓形範圍內布置了大大小小36個飛艇通訊機器人,每個機器人大概覆蓋半徑3公裏一個圓形範圍,既可以起到空中監視的作用,也可以擴展通信範圍,相當於30多個小衛星。


    第二個事是為部落新擴建了公共救濟糧倉庫。


    部落公屬的地下倉庫把門開在了兩家中間,弄了一條石台階梯向下用來進出,相當於弄了一個大型的地窖。


    地窖翻新擴大後,裏麵原先的土地板全都鋪成了石片,石片下麵是一些天然的吸水土料,這樣可以保持地下幹燥的環境。


    地下原有的一些樹根都被挖掉了,一部分做成了建築材料,一部分被拿去在地窖燒火了,不但烘幹了地窖,還在周圍牆壁上補上了一層百草霜,防腐能力大大增強。


    地下倉庫原先隻有一個通風口,不但風量小,空氣也不怎麽流通,現在擴展成了四個隱蔽的通風口,一個出風口在兩家共用的煙囪中間,可以讓地窖裏的空氣隨著煙囪裏的熱氣流動抽出去。


    另三個是入風口,在小廣場三個方向邊緣做了個三小高台,每個高台四周各有一個進氣孔把清新幹爽的空氣送入地窖底部。


    這一抽一送空氣就自然流通了起來,幹爽的空氣有助於食物更長時間的保存。


    現在,這個新地窖還增加了一個功能npc——一個新型管理機器人,它負責每天整理庫存,並進行統計和匯報,結果直接向大祭司負責。


    它還兼職庫管員和維護工人,每天按照大祭司的安排給地麵上的送貨機器人排貨,還要隨時監察地窖的環境使其保持幹爽,低溫。


    不過現在是冬天,它的功能隻發揮一半。


    現在的部落裏,大祭司已經成了甩手掌櫃,部落人也都不用再出門吸冷風了,每天都會有一個像牛一樣的大肚子機器人給各家送貨,隻要在中午左右聽到一聲奇怪但有特色的牛叫聲出門就好了,量都是安排好的,直接領就完事。


    一個火炕、一個自動送貨上門,這種舒適、這種周到,有些老部落人大半輩子了都沒體驗到,紛紛對雷權或明或暗的表達了感謝。


    部落有神明,但是現在的部落人更相信雷權多一些,神明偶爾賜一些肉食就不錯了,還要自己費力去抓去殺,但是雷權帶來的好處可是送到嘴邊的,隻要張嘴就能接到。


    信神還是信人?一目了然!


    很多部落小夥從以前的羨慕嫉妒恨到現在的心服口服,隻是過了半個冬天而已。


    體驗到了暖氣的好處,再想想以前在冬天裏瑟瑟發抖的日子,一言難盡啊。


    反正現在雷權和他的四個夫人出門去,到哪都是一片笑臉,甚至還有的人給他們送點吃喝。


    雷權反正一一拒絕,口足手病啥的先不考慮,自家的倉庫裏麵吃的東西多的是。


    ......


    異界曆元年8月15日,也既是雷權到達異界的第8月15日,是他到達部落半年的時間,發生了很多事。


    異界沒有中秋節,隻有春節和狩獵節,春節是每年冬天剛過完,有一天會突然天氣變暖,那麽第二天就是部落人的春節,又稱冬幕節,寓意冬天落幕、春天來到。


    而每年冬天過後大概半月,當有人第一個發現活著的小動物的時候,就意味著大地解凍,可以狩獵和采集了,那麽次日部落就會舉行一個篝火晚會,這就是狩獵節。


    看的出來,部落人對吃的很執著。


    雷權此時正在心裏默念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此時此景,他不得感歎,古人真踏馬天才,寫的詩怎麽能夠如此符合意境。


    有點想家,雖然父母最終還是向惡勢力妥協了,但是雷權可以理解,以前理解的不深,現在終於有了切身體會。


    如果現在自己沒有成家,也就體會不到女人的好處,自然還可以像個單身狗一樣嬉笑怒罵那些小仙女。


    但成家之後,女人各個貌美如花還各有千秋還百依百順,這人生也算圓滿,那該負的責任還是要肩負起來的。


    他的愛是給不了父母了,但是給了嶽父母很多。


    他降臨異星的第8月15日,雖然不論放在兩個星球那一邊都不是個正經的大日子,但是迴憶是不會在乎時間的,有時就是一串數字就能喚醒。


    突然想去最初的墜落之地看看,懷念一下自己的新生,但是氣候和距離不允許。


    雷權有些淡淡的憂傷......。


    憂傷並沒有持續太久就被打斷,女媧帶來了好消息。


    就在今天,地下熱循環係統通道已經打通了。


    各個機器人都已經掘進到了指定條件的位置。


    打通人的奇經八脈,那是渾身舒坦,打通地的七經八脈,那是暖氣洋洋。


    機器人停止了豎向掘進,劃了幾個弧線開始了橫向推進。


    橫向推進也不是隨機方向的,12個機器人開始沿著地層水平方向繪製一個法陣。


    從今日開始這些機器人將陸續報廢,它們的最後使命,就是在岩漿層附近盡量挖的深、挖的廣,直到機器自身被岩漿融毀為止。


    12個機器人最終還是英勇犧牲至全軍覆沒了,但地下也多了一塊四通八達的管網係統,管網最深的地方已經開始向上湧出岩漿了。


    此時的地上也開始有所動作,通過新家下方的u型管道開始像泄洪一樣向下排水,部落外麵的水溝裏麵,水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然後又被外麵的大水渠慢慢補充。


    地下水通過管道一直到達了地底岩漿層,灼熱的岩漿在遇到大量的水之後,開始不停的釋放洶湧的蒸汽,蒸汽繼而被一個漏鬥型斜麵引導到了上方那個專門用於蒸汽通向上升的管道。


    灼熱的蒸汽扶搖而上,以極高的速度快速衝向地表,但迎接他們的不是外麵自由的天空,而是早已準備好的幾個導氣管道,還有導氣管道後29組蒸汽輪機發電機。


    而等他們通過這些汽輪機組的葉片之後,才會慢慢蒸發到大氣之中,其中一部分冷凝較快的還會變成蒸餾水進入實驗室。


    灼熱的岩漿和冰冷的水衝突了很久才相互達到了溫度的平衡,蒸汽也開始以一個平穩的速度產生並向上輸送。


    就像海底活火山一樣,岩漿正常流動、冷卻、再被加熱流動,然後再冷卻,如此反複,海水不停的被彈開、壓下來再彈開,從而形成獨特的海底高溫暖流現象。


    水分蒸發沸騰到最後形成一大鍋熱水,岩漿層的高溫幾乎是永續一樣,源源不斷地加熱著這有限的水,還好冬天地表的水溫度夠冷,才能勉強維持平衡。


    不過即使是這樣,地下管道內的壓力也開始慢慢變大。


    雷權預計的29組發電機組漸漸不夠用了,各個都是火力全開,轉速開始上升,電量也開始源源不斷地產生。


    看似無限電力的目標即將達成,但這並不是好現象,蒸汽壓力不斷的攀升且沒有盡頭一樣。


    就像高壓鍋一樣,不斷加壓,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


    必須要提前釋放壓力,否則自己好不容易湊出資源製造的29組汽輪機,將一一報廢,到最後說不定整個新家都會像一個高壓鍋的鍋蓋一樣,在一聲爆炸中被掀飛到天上去。


    那樣的話樂子可就太大了。


    好在按照計算推演,壓力達到臨界值,還需要三天左右,這點時間足夠雷權安排挽救計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係霸主之仙雲星係戰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幕後黑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幕後黑手並收藏星係霸主之仙雲星係戰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