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朱元璋頓時來了精神,依次打開並扣了一小塊,放嘴裏嚐了嚐,不由眼前一亮:


    “味甘性平,不難吃,這些糧種好伺候不,收成如何?”


    朱由檢笑了笑說道:“就以紅薯為例,一年可收兩季,福建、廣州、雲貴地區可收更多。”


    “關鍵這玩意還不需要伺候,隻要有土隨手扔進去一塊埋上,等到收成時就會長出幾塊到十幾塊大小不等的紅薯出來,產出遠勝於麥豆!”


    “大孫,這東西當真這麽好養活?”


    朱元璋驚訝了,本以為百姓精心照料,最終種出來最後還是得便宜那些狗官、奸商,百姓不得其惠。


    可如果真像大孫所說,這麽好養活,那普及下去,遍地傳生,剪莖作種,今歲一莖,次年便可種數百畝啊!


    屆時遍地都是,年年豐收,那些個狗官、奸商們囤著幹嘛,儲存的成本都比這些糧食高了!


    朱由檢點頭肯定:


    “而且這紅薯,不僅耐澇耐旱,還一點都不挑地方,平原丘陵都可栽種,雖然這東西沒有麵膜吃著香,也不能替代主食,可是他非常頂餓,無論是烤是煮,吃上一塊可以半天不吃飯!”


    “一旦朝廷普及下去,雖然做不到讓大明百姓再也不用忍受饑餓之苦,卻也能讓很大一部分百姓,能填飽肚子。”


    “最為重要的是,其根在深土,食苗至盡,尚能複生,蟲蝗無所奈,枝葉附地,隨節作根,風雨不能損,兇歲不能災!”


    “兇歲不能災!好啊,好啊!”


    朱元璋欣喜萬分,摸了又摸,經曆過大災之年的他從小就沒吃過飽飯,家人多被餓死,深知餓肚子的滋味不好受:


    “這糧食就此一條,便能稱祥瑞,可讓咱的大明,饑餓苦不存,繁榮昌盛啊!”


    忽然老朱心中一動,問道:“大孫,你說這作物叫啥名?”


    “紅薯啊。”朱由檢愣了一下。


    “洪薯,洪薯!洪武的糧薯!”


    朱元璋哈哈大笑,甚是滿意道:“好好好,這糧食的名字起的真好啊,大孫有心了。”


    嘿,您老倒是挺會往自個身上攬功勞。


    朱由檢頓時敬佩不已,別的不說,其他皇帝要有老朱這份能力,咱華夏千古一帝說不定還得多幾個。


    “後世有此資糧,焉能有餓殍遍野。”


    朱元璋捧著一塊紅薯,感歎道。


    “是啊,是啊。”


    朱由檢汗顏,心虛的應了兩聲。


    雖然玉米和紅薯至遲在隆慶、萬曆年間便已進入大明,但它們並沒有被大範圍推廣,朝廷沒有背書是其次。


    主要原因是這兩種作物的食用口感不如大米和麵粉,特別是紅薯食用之後有脹氣、泛酸等不良反應,所以百姓的種植積極性不高,僅在部分地區有成規模的種植。


    而在崇禎年間,全球進入小冰期,再在大明所轄範圍內,特別是最嚴重的陝西推廣種植玉米和紅薯,從時間上來說已經來不及了。


    “對了。”


    老朱笑嗬嗬的問道:“大孫要何時滅建奴啊。”


    朱由檢想了想說道:“想來還需十幾日的時間,建奴都是騎兵,且人數不少,若不入餃子皮中,衝撞起來多有傷亡,也很難斬草除根。”


    “好好好。”


    朱元璋越看大孫越順眼,笑嗬嗬道:“大孫這幾日就不走了吧,跟咱種種地可好。”


    “太祖爺有命,小子怎能不從。”朱由檢立刻幫著打下手:把十麻袋種糧收小世界裏麵去了。


    陽春七月。


    微風不燥,陽光正好。


    這應天府紫禁城內,宮裏大大小小的空地大多處都讓老朱種上了菜,還有幾塊開耕好的田地,尚沒有種植。


    朱元璋帶著他左拐右拐,來到一處偏殿後院,裏麵幾個高麗人模樣的閹人正在勤耕不輟的勞作著,精心照料這些蔬菜。


    恰巧此時,馬皇後正在這個院子取一些新鮮蔬菜。


    老朱笑嗬嗬的走了過去,調侃道:“妹子也出來溜達了,你這身子可算好了,這迴不鬧絕食了吧。”


    嘁!


    馬皇後白了他一眼,也不搭理,滿眼喜愛的看向一旁,笑容可掬親切道:


    “大孫兒來了,找你祖爺,可是有大事要做?”


    “太祖奶奶,小子來這是陪太祖爺種種地,幫忙打個下手。”朱由檢謙恭有禮,如實說道。


    “那正好,中午別急著走,祖奶給你做燒鵝吃。”馬皇後笑吟吟道。


    朱元璋腆著臉插話道:“妹子,你可不知道,剛才大孫給咱帶來了後世的糧種,特別是那個洪薯,簡直就是祥瑞……”


    說完,他還補充道:“對了,那個洪是洪武的洪啊,糧薯的薯!”


    (老朱啊,番茄一直顯示這洪薯是個錯別詞,非要我改)


    “沒想到還有這樣的糧食,紮根地下不怕災荒,不怕蝗災!”


    馬皇後又驚又喜道:“這後世要碰上個大災之年,也沒有那麽多百姓會餓肚子了,大孫兒,你真是給大明做了件大功績!別怕你太祖爺不講理,祖奶讓內廷記成你的功勞。”


    “誒,妹子,咱最近沒得罪你吧!”


    老朱急眼了,暗罵自個嘴賤,趕忙推搡道:“馬上到飯點了,快去做你的燒鵝去吧!別耽擱咱祖孫倆幹活!”


    別人是開國之君,到他這成了開國夫妻,當初開國之前,夫妻倆權力劃分的時候就說好了。


    老朱掌管外朝,馬皇後執掌內廷,有時候下達涉及皇親的旨意還得皇後批準。


    朱元璋抱怨:一個皇上,先問了你才去下旨,你那不是皇後,那是皇上他娘,那是皇太後!順便說一句啊,咱娘早就死了啊。


    馬皇後二話不說,直接翻起打天下時的舊賬,給老朱說的羞愧難當,最終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以至於內廷還真就是馬皇後說了算,在外維護皇帝龍威,到了內廷,就沒有君國規矩,隻有夫妻二人,吵架拌嘴那是常有的事兒,誰也不能仗勢欺人。


    “好,記得一會帶著大孫兒過來。”馬皇後笑吟吟的提著一籃筐菜離開了。


    “嗬,嗬嗬,你祖奶就是愛開玩笑,咱是那搶功勞的人嘛咱。”老朱笑嗬嗬說了兩句,不等朱由檢說話,便帶著他一頭紮進了一塊占地半畝的良田。


    “天子種糧,朝廷推廣下去,便能省下很大力氣,這可比埋頭批奏折強多了。”


    老朱這個封建大家長,不忘時刻說教,一言一行都是他的為君之道。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崇禎:朕能召喚祖宗很合理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乖巧滴小啾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乖巧滴小啾啾並收藏大明崇禎:朕能召喚祖宗很合理吧最新章節